“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动静脉内瘘术护理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动静脉内瘘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1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作为样本对象,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1)在此基础上给予“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瘘震颤弱、血肿/渗血患者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瘘堵塞、感染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动静脉内瘘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一病一品;动静脉内瘘术;动静脉内瘘锻炼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284-02
  动静脉内瘘术(AVF)经实践证实能够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充足血液,具有“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等特点,是临床常用的血管通路。据调查,AVF术后2年通畅率为65%,4年通畅率下将至48%,为确保手术效果及内瘘使用质量,需辅助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1]。“一病一品”护理模式是指在优质护理基础上,结合疾病护理重难点、患者需求提出循证护理,查找循证依据,以为患者提供完善的护理项目。现阶段,关于“一病一品”护理模式用于AVF护理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此为着眼点展开研究。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9年9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1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为例,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4.6±2.3)岁。观察组男3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4.8±2.5)岁。2组基线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1)符合动静脉内瘘术指征;(2)年龄>18岁;(3)规律行血液透析治疗;(4)临床资料完整;(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神经系统障碍者;(2)免疫功能障碍、凝血指标异常者;(3)合并严重实质性脏器病变者;(4)配合度差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床旁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动静脉内瘘锻炼操、体质量评估、内瘘日常护理、血液透析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另给予“一病一品”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成立”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小组。由1名护士长、1名科室主任、2名主治医师,5名责任护师组成,成员均要求工作经验>5年,理论知识扎实及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邀请小组成员集中培训,结束后集中考核,合格后正式上岗。(2)提出循证问题,查找循证依据。通过课题研讨活动、文献搜索途径,对AVF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式选择提出循证问题,以“护理”、“动静脉内瘘”为关键词在知网、万方、维普及外文期刊网中查询最优证据,筛选文献并向科室专家请教,审慎文献结果的可行性、准确性及是否有效,整理归纳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明确护理关键点。同时结合患者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实施中持续不断改进护理项目。(3)优化护理服务链。①术前。入院后,及时与患者沟通,告知其手术目的、方法、内瘘的应用意义,并采用注意力转移法、放松疗法帮助患者合理宣泄情绪。术前避免在术侧肢体行静脉穿刺或留置套针,抽血输液时注意使用手背、下肢静脉,靶手术区域保持清洁卫生。术前播放“动静脉内瘘护理”健康教育视频,让患者知晓手术的方式及配合方法,减轻患者焦虑。②术中。动态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暴露手术部位。静脉滴500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辅助医生消毒,术中动态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体征变化及手术所用设备。手术结束后辅助压迫、包扎手术部位。③术后。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观察切口是否渗血,听血管是否有杂音,术后早期增加检查频率,以便及早发现血栓及早处理。避免内瘘侧输液、输血及采集血液样本,术后24h指导患者手部做握拳训练;1周后伤口无渗血感染,训练侧手捏橡皮圈,1d3-4次,1次3-5min;2周后做动静脉内瘘锻炼操。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内瘘使用时机,一般内瘘成熟需1个月,穿刺时间定于术后6-8周。④内瘘护理。充分评估瘘管条件,避免穿刺损伤血管造成瘘管增生狭窄。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15-17号不锈钢穿刺针,穿刺前将患者调整至合适体位,动脉穿刺点一般选择在吻合口上3-5cm处,由静脉穿刺至下肢静脉,首次穿刺时可结合血管具体条件适当调整。严格按照血管穿刺顺序近心端-远心端操作,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穿刺时调整内瘘针位置,尽量“一针见血”,针眼用创可贴覆盖,以胶布交叉固定,针尾固定于上臂皮肤[2]。
  1.3观察指标
  (1)采用疾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自护能力进行评价,包括5方面内容共20個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5分等级评分法,总分100分,自护能力与得分呈正相关。(2)统计两组患者内瘘初期失功情况。包括内瘘震颤弱、血肿/渗血、内瘘堵塞、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自护能力
  护理后两组自护能力评分均明显上升,组间对比(P<0.05)。见表1。
  2.2内瘘初期失功情况
  观察组内瘘震颤弱、血肿/渗血患者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瘘堵塞、感染对比(P>0.05)。见表2。
  3 讨论
  研究认为,AVF术是血液透析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前提,但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知识的正确认知,难以准确规范落实各项护理技能,加之患者承受疾病折磨,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术后恢复[3-4]。周丽丽[5]研究认为,传统护理虽有效改善AVF术患者的血液透析环境,引导患者摆放正确体位,避免压迫动脉内瘘侧肢,但无法确保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充分掌握。“一病一品”护理是一种基于循证护理的新型护理模式,即针对一种疾病制定一套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方案,结合患者疾病特点及个性化护理需求针对性施护,实践中以“优质护理服务链”为主线,优化护理流程及护理方案,确保护理工作专业、高效[6]。   本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护理实践中,根据工作需求成立小组,要求成员经验丰富、业务能力扎实,可打造专业优质的护理团队,通过岗前培训可让小组成员加深对“一病一品”护理模式目的、意义的理解,调动自身工作积极性。提出循证问题并查找依据,通过论证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筛选出可行性高、高效的护理内容,弥补了传统护理措施单一、缺失个性化的不足。同时优化AVF术护理服务链,可改良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流程及项目,针对患者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给予有效契合的护理措施,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围术期身心需求,另一方面因护理内容符合当下需求,能够提高对护理人员工作的配合度。其中术前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能够缓解患者内心顾虑,通过提升疾病认知水平,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增强自护能力;术中护理旨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影响手术顺利进行的危险因素;术后护理、内瘘护理着重减轻生理不适,增加内瘘使用寿命,避免出现内瘘初期失功情况,这一点已经表2结果所证实。
  综上所述,“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动静脉内瘘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景航,库媛,黄学卿,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11):73-78.
  [2]李春,夏丹,陈烁烁,等.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PTA术后初期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0):70-72.
  [3]范恩梅,吴燕,杨月,等.全程点对点护理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中的作用[J].海军医学杂志,2020,172(01):114-117.
  [4]楊琼,冯瑾.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9):144-146.
  [5]周丽丽.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康复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8):256-262.
  [6]邓俊,丁炎明,王兰,等."一病一品"项目的构建与实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23(2):153-157.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 广东清远 5115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人格障碍治疗中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并执行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2020年1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基础护理)和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结果:(1)两组患者的人格障碍心理状态分别为强迫型、依赖型、自恋型、偏执型、分裂型等等,(p>0.05),两组无差异。(2)一组和二组护理后心理情况评分对照中,一组为11.14±1.13(分),二组为17.66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全髋置换术后的护理模式以及护理效果,分析并提出护理建议。方法:通过对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骨外科就诊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并且将100例病例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干预组实行个性化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通过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分,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回访及延续护理在呼吸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优势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09月-2019年09月本科室收治的60例呼吸慢病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实验组患者采用回访及延续护理进行干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其临床指标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与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8例肾脏疾病患者,对这98例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全面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则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分析血液透析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優质护理结合早期干预应用于骨折手术患者对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基于2019年1月到2021年4月我院接受骨折手术患者100例,以不同服务方案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案,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结合早期干预。对比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评价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案,主要是做好伤口敷料、患肢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模式在改善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我院急诊科于2020年6月间开始实施品管圈手卫生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情况,评估品管圈护理模式应用价值。结果: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情况,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评估實施前后的手卫生管理水平,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  1.2方法  我院于2020年6月开始实施品管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循證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的效果观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35例)与循证护理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患者护理满意度与生存质量。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临床护理的痊愈率与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循证护理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观察对象:老年失眠患者,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展开研究,纳入50例患者,采用直接交谈、问卷调查、观察评估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影响评估,提出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成效。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以及日间功能紊乱评分要明显降低,
期刊
摘要:目的:具体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针对性提出护理风险的管理措施。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化护理服务即可,实验组具体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护理风险,进行护理风险针对性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统计分析两组的风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士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并收集这一阶段的72份资料作为研究组,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采用常规管理法进行管理,并收集这一阶段的72份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法,研究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无论灭菌物品(98.61%)、包装质量(9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