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关心学生,培养兴趣;二、创设情境,引起兴趣;三、导课新颖,产生兴趣;四、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兴趣;五、练习设计,增添兴趣。
【关键词】兴趣; 差生; 关心; 情境; 新颖; 素质教育; 体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大小会直接关系到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影响学习效果,制约着学习过程。学生对某一学科越感兴趣,则学习越有信心,学起来得心应手,相反,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厌学情绪,那么他对学习就会失去信心,越学越感到难学,学习成绩很难得到提高。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影响健康。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不应是强制性的,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这是每个化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他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化学的心。
1.1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 在初中生活中,多数学生脱离父母,在校寄宿,生活上要求自理,无人体贴和照顾,这些学生需要教师父母般的关爱。以师生的感情,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2006年我班有个学生,父母已去广东打工,生活上无人照顾,生活费有时不能及时寄回,学习成绩不佳,随时都有辍学的可能。我得知后,主动帮助他,关心他,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此,他很受感动,从心底里感激我,对我所教的化学科产生兴趣,勤奋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1.2学习上帮助差生。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看到学习成绩在中等以上的学生,还要顾及到差生。因为那些差生学习很吃力,他们理解能力低。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差生弥补化学知识上的缺陷。课外不仅要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注意课内的辅导。例如: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的问题,作业重点辅导、重点批改,发现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缺。这样持之以恒,差生就会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变,从而对化学科的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1.3表扬鼓励,树立信心。 差生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起上进心,努力学习。
2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以达到急于想知道的最佳状态,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
例如,在二氧化碳用途的教学中,教师说:在电影和电视里,你们常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境,它们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呢?学生出现很高的兴趣,很想知道为什么?教师接着说: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有致冷作用,这些云雾是利用干冰由人工制造出来的。是的,在摄影棚里要用到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于是就形成了人造的云雾。不过,这些只是“小云”、“小雾”罢了。如果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就能制造大片的云雾。教师在学生出现好奇心的时候,讲授新课,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导课新颖,产生兴趣
一个好的导入,不仅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诱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里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先后擦燃两根火柴,一根火柴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向下。学生观察后,教师说:为什么擦燃后火柴头向上的这根很快熄灭,而火柴头向下的另一根能持续燃烧?学生便会积极思考起来,但可能又回答不了。接着教师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学习燃烧的条件。这时学生很专心听课。这样的导课,使学生感到很自然,从感性认识很容易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且还能使学生较容易接受,产生深厚的兴趣。
4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构建知识的结构网络,在参与中体验化学的内在美,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先让学生做木炭、硫及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再引导他们通过分析得出:①氧气能跟碳反应;②氧气能跟硫反应;③氧气能跟铁反应;……最后总结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这样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功感、创造感也得了发展,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5练习设计,增添兴趣
练习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所以精心设计一节课的练习,既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巩固所学知识,又利于学生化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后,教师设计一道题: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2g 氧化铜,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留物重1.68g,共用去了氢气0.1g,此时有多少克水生成?要求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看谁的方法好,用的时间少。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学生利用差量法来做,有的学生将固休减少的质量除以水中氧的质量分数,……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最好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会在解答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添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化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教学质量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兴趣; 差生; 关心; 情境; 新颖; 素质教育; 体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大小会直接关系到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影响学习效果,制约着学习过程。学生对某一学科越感兴趣,则学习越有信心,学起来得心应手,相反,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厌学情绪,那么他对学习就会失去信心,越学越感到难学,学习成绩很难得到提高。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影响健康。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不应是强制性的,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这是每个化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他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因此,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化学的心。
1.1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 在初中生活中,多数学生脱离父母,在校寄宿,生活上要求自理,无人体贴和照顾,这些学生需要教师父母般的关爱。以师生的感情,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2006年我班有个学生,父母已去广东打工,生活上无人照顾,生活费有时不能及时寄回,学习成绩不佳,随时都有辍学的可能。我得知后,主动帮助他,关心他,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此,他很受感动,从心底里感激我,对我所教的化学科产生兴趣,勤奋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1.2学习上帮助差生。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看到学习成绩在中等以上的学生,还要顾及到差生。因为那些差生学习很吃力,他们理解能力低。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差生弥补化学知识上的缺陷。课外不仅要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注意课内的辅导。例如: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的问题,作业重点辅导、重点批改,发现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缺。这样持之以恒,差生就会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变,从而对化学科的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1.3表扬鼓励,树立信心。 差生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起上进心,努力学习。
2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以达到急于想知道的最佳状态,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
例如,在二氧化碳用途的教学中,教师说:在电影和电视里,你们常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幻境,它们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呢?学生出现很高的兴趣,很想知道为什么?教师接着说: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有致冷作用,这些云雾是利用干冰由人工制造出来的。是的,在摄影棚里要用到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于是就形成了人造的云雾。不过,这些只是“小云”、“小雾”罢了。如果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就能制造大片的云雾。教师在学生出现好奇心的时候,讲授新课,就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导课新颖,产生兴趣
一个好的导入,不仅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诱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里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例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先后擦燃两根火柴,一根火柴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向下。学生观察后,教师说:为什么擦燃后火柴头向上的这根很快熄灭,而火柴头向下的另一根能持续燃烧?学生便会积极思考起来,但可能又回答不了。接着教师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学习燃烧的条件。这时学生很专心听课。这样的导课,使学生感到很自然,从感性认识很容易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且还能使学生较容易接受,产生深厚的兴趣。
4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构建知识的结构网络,在参与中体验化学的内在美,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先让学生做木炭、硫及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再引导他们通过分析得出:①氧气能跟碳反应;②氧气能跟硫反应;③氧气能跟铁反应;……最后总结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这样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功感、创造感也得了发展,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5练习设计,增添兴趣
练习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所以精心设计一节课的练习,既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巩固所学知识,又利于学生化学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后,教师设计一道题: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2g 氧化铜,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留物重1.68g,共用去了氢气0.1g,此时有多少克水生成?要求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看谁的方法好,用的时间少。学生积极思考,有的学生利用差量法来做,有的学生将固休减少的质量除以水中氧的质量分数,……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最好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会在解答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添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化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教学质量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