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为广告伴随文本对电子产品品牌认知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03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回顾了背景音乐对广告效果的影响,提出音乐作为伴随文本影响电子产品品牌认知度的假设,并通过控制变量实验进行实证分析,探究音乐伴随文本与消费者品牌认知的相关相关性。
  【关键词】品牌认知度;伴随文本;背景音乐;广告效果
  【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资助项目“电子产品广告中品牌认知度研究:基于音乐作为伴随文本的考察”(202010742043)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2.064
  声音是广告最早使用且使用时间最长的表达方式。音乐,是现代广告广泛使用的元素。MillwardBrown的数据显示:超过80%的广告都配有某种形式的音乐。在广告作品中,音乐更多是作为表意的伴随文本。
  作为伴随文本的音乐,以潜在而深远的方式影响着广告的表意。而不同小类的伴随文本对广告表意的影响也有不同。伴随文本与音乐构成要素存在对应关系:型文本——速度、调式、曲式、织体;元文本——对广告片中所用音乐的评价内容。研究伴随文本对广告表意的作用,可从伴随文本的细分类别对应的音乐结构入手。
  品牌是企业的“脸”,偌大的企业被用几何符号代表着,企业的活动也要时刻围绕这一品牌符号。音乐作为广告的元素之一,对广告的品牌认知影响起作用。品牌认知具有差异性、相关性、尊重度、认知度四元素。
  本文将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研究:一、音乐速度能否影响观看者对广告片中出现的产品及品牌的兴趣进而作用于品牌认知度的影响层面。二、已见的对广告音乐的评价文本能否影响观者的对广告内容中品牌的认知度改变。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内容
  本研究选择上述文本对应关系中音乐速度与型文本、音乐评价信息与元文本两组对应关系,研究视频广告中音乐作为型文本与元文本这两类伴随文本,如何影响品牌认知度。
  1.2 材料选择
  實验材料需满足三点要求:首先,广告产品是大众普遍相关的电子产品;其次,广告内容被观看过概率不高;再次,广告文本与被试没有显著文化差异。针对以上三点,最终选择华为p40手机宣传片作为实验材料。
  1.3 被试对象选择
  基于便利性,本次实验控制男女性别比例及专业比例后,选择了443名高校学生参与。
  1.4 研究设计
  三个实验都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受试者进行前测;第二部分为控制变量实验,即进行不同版本的影片播放;第三部分为描述性为主的测试题项。
  实验3经行前我们另选的31个样本测试对华为品牌的感兴趣程度大致为高感兴趣程度人数约占总数一半。因此让实验3有更多样本参与。
  2. 结果分析
  本实验主要验证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相关性分析是本实验主要采用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2.1 音乐评论作为元文本对品牌认知度影响
  筛选后实验1有效测试结果104份,数据合格率为80%。筛选后正面评价组有51份,筛选后负面评价组53份数据。控制性别变量后得到如下数据:
  广告音乐评价与被试在观看广告文本后对华为广告的感兴趣程度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44,相关显著性为0.013,p值小于0.05。正面的音乐评价更能激发消费者对广告的感兴趣程度。实验数据不能解释广告音乐评价与其他变量值变化的相关性,因此,拒绝H1,接受H0。
  可能原因有:①消费者将音乐文本的评价与音乐文本与广告文本整体相联系。②对负面评论产生原因的好奇能偶提升消费者对华为广告感兴趣程度中。消费者认知中,音乐评价与品牌、产品、广告三者的相关性排序为广告>品牌>产品。③不信任信源导致部分被试采取消极态度接受信息。
  2.2 音乐节奏对消费者对品牌的感兴趣程度的影响
  筛选后实验2有效测试结果111份,合格率为85.4%。筛选后100bmp节奏组有55份,筛选后140bmp节奏组56份数据。控制性别变量后得到如下数据:
  所观看视频的节奏在对观看该视频其他广告与再次观看该广告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其余为正值。相关显著性检验后得出的p值大于0.01,不能验证实验假设H1。因此,拒绝H1,接受H0。
  可能原因有:①两组bmp值接近,较难分辨,协调性差异不显著;②年轻群体对一致性的敏感度降低或对不一致的接受度升高;③年轻群体对音乐的节奏接受度大,没有明显偏好。
  2.3 品牌感兴趣程度对品牌认知度影响
  实验3最终筛选出高感兴趣组问卷46份,一般感兴趣组有效问卷共55份,筛选后样本共103位。控制性别变量后得到如下数据:
  相关性测试题项数据表明,对华为品牌的高感兴趣与观者在观看后对广告产品与服务的购买意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皮尔逊相关性为0.317,相关显著性数值为0.001。对华为品牌的高感兴趣程度与对广告音乐感到熟悉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皮尔逊相关性数值为0.219,p值为0.03。综上,对华为品牌的高感兴趣程度与对华为品牌的认知程度有关,接受H1。
  可能原因有:①青年对华为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相似的品牌认知;②被试群体高度获取信息与解读方式相似;③导致消费者在既往生活中已经形成了较牢固的品牌联系;④文化背景导致消费者在对品牌认知不足时愿意选择夸赞,谨慎购买。
  3. 结语:   音乐速度对观看者对广告片中出现的产品及品牌的兴趣程度影响不大,对品牌感兴趣程度与品牌认知度具有相关性。已见的对广告音乐的评价文本能影响观者的对广告内容中品牌的认知度改变。
  每个部分都是整体的成分,每个部分都影响着整体。在品牌内容输出时,除了作为主文本的画面信息,作为伴随文本的音乐也在影响着品牌信息的传达。手机离开了人口红利,创新的瓶颈也带来了销售的瓶颈。智能手机的品牌认知度研究从侧面展现了电子产品的现状。在知识产权逐渐得到更多重视、人们更加重视精神生活的今天,广告需要将求精落实到文本的每一处。
  参考文献:
  [1]Alpert, Judy I. and M. Alpert. Background Music As an Influence in Consumer Mood and Advertising Responses[J]. ACR North American Advances (1989): 485-491.
  [2]John T. Cacioppo, Richard E. Petty. The Need for Cogni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2, Vol. 42, No. 1, 116-131.
  [3]凯文·莱恩·凯勒. 《战略品牌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4]赵毅衡.论“伴随文本”——扩展“文本间性”的一种方式[J].文艺理论研究.2010(2):2-8
  [5]Lavidge, R. and Steiner, G. A Model of Predictive Measurements of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J]. Journal of Marketing,1961(25),59-62.
  [6]Park C Whan, S M Young. Consumer Response to Television Commercials: the Impact of Involvement and Background Music on Brand Attitude Form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6,23: 11-24.
  [7]Oakes. Evaluating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music in advertising: A congruity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March 2007 47(1):38-50.
  [8]Sidney Hecker. Music for advertising effect[J]. Psychology Marketing. Volume1, Issue3‐4. Autumn (Fall) ‐ Winter 1984. Pages 3-8.
  [9]Mac Innis, D.J. and C.W. Park, The Differential Role of Music on High and Low- Involvement consumers’Processing of Ad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8(2), 161- 173.
  [10]David Allan. Effects of Popular Music in Advertising on Attention and IVIemory[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006 (Dec), 46(4).
  [11]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 Schlüsselwerke der Netzwerkforschung. pages 259-262.
  [12]金立印.音樂在营销情境中的作用[J].当代财经. 2005(12),77-80.
  [13]马璐.背景音乐对电视广告效果的实证分析[J].市场周刊.2017(11),72-74.
  [14]杨国栋.浅析音乐在电视广告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15(8),8-10.
  [15]刘书茵.探析广告音乐对品牌传播的影响[J].广电传媒.2011(6).186.
  [16]宋晓兵,董大海.广告情感效果及其前因的时政研究[J].管理科学.2006,Vol9,Nov3,51-58.
其他文献
【摘要】微信公众号首先需清楚市场定位,“南京有个号”的受众为生活在南京的中国公民,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从本地吃喝玩乐出发打造内容。本文对该公众号的内容策划与盈利模式进行阐述,分析其主要优势:市场定位明确、获客策略多样以及重视用户维护。对其在小程序、内容关联性、广告投放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小程序需定期维护、内容需注重所推荐事物的明显特征、注意广告安排比例以达到用户沟通。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市场定
期刊
【摘要】随着基于互联网为核心技术的新媒体快速的发展,新媒体与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逐步融合,媒体格局开始发生改变。网络视屏、直播及社交平台给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电视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创新与改进电视节目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本文以大型融媒系列直播节目《飞越广东·全面小康》为例,浅析融媒时代电视系列专题节目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融媒时代;专题节目;创新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逐渐参与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时代中,主持行业也一定程度上受到新传播形式下的冲击,主持人这个传统行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主要的代表之一就是传统媒体主持人和新兴网络媒体主持人的对比和冲击。本文以时事类新闻节目为例,从分析传统媒体主持人与新媒体主持人之间的特点,风格,受众群体和媒体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两种不同的主持人的区别以及优势所在,使更多的传统媒体信息传播者认同
期刊
【摘要】在现在社会的发展阶段,电视节目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媒体阻碍,很多新兴的媒体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与电视节目抢夺着在市场发展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节目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要有独特的艺术特色,那么从现在电视节目发展的类型来看,电视文化类节目在市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的文化艺术特色,而且这不仅是节目的艺术特色,更是与主持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电视文化类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了社会焦点,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得以大幅提升。而基于大数据技术引领下,如何让新媒体引导好舆论阵地的建设成为了当前媒体融合时代的核心命题。基于大数据技术核心下,本文将从 “数据关联、以人为本、守正创新、主流引导、预警关联”五个维度对媒体融合时代新媒体舆论阵地的引导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媒体;舆论阵地;引导;大数据技术  中
期刊
【摘要】冬奥会作为文化事件中的重大事件(Mega-event),对此的新闻报道有着传播奥运精神,普及体育知识的作用。作为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从1980年开始对冬奥会进行新闻报道,至今已报道了10届冬奥会,形成了独有的冬奥会报道体系。本论文以《人民日报》1984年至2018年10届冬奥会的报道为讨论样本,从报道理念为着手,立足于体育传播角度探讨《人民日报》冬奥运报道的文化转向。  【关键词】人
期刊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2.049  东辽县位于我国吉林省中南部,隶属吉林省辽源市,人口总数达36万人的东辽县,是我国国家级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域、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先进县、国家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专项支持县、国家级文化建设先进县,不仅如此,同时也是中国民
期刊
【摘要】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成长起一大批网红。“网红经济”炙手可热,绝大多数网红都是有团队经营的。“甜野男孩”丁真走红的结果却大不相同,在政府推动下签约国企。类似于丁真这样的“政务型网红”,爆火容易,维持长久的热度却很难。  【关键词】网红流量;政务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期刊出版业的行业现状及市场前景,结合目前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的政策背景,从宏观的角度阐释了期刊出版单位实践“互联网+教育”的方向和途径。然后结合《空中英语教室》线上平台的开发和推广经验,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期对我国英文期刊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融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网络直播环境下,大学生与网络直播人物之间的准社会交往状况,分析不同依恋类型个体产生的准社会关系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准社会交往的研究视野,有利于分析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依恋心理,获知网络直播出现对于年轻受众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法,获取大学生准社会交往及依恋类型等方面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处理,得出相应结论。在梳理前人文献基础上,研究围绕“网络直播与准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