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教与学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u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中国民歌部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经常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现实生活,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对中国民歌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民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正文:高中音乐课堂中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中国民歌部分内容繁多,风格各异。如何在深入研究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将课堂艺术与教材内容相融,获得课堂教与学的成功呢?就此,我做了一些探究。
  一、民歌的特质及其表现形式
  民歌是一种古老而又真正属于人民群众的艺术形式。既然叫民歌,它首先必须属于人民大众的艺术,其次就是具有“歌"的特征——能唱的诗。民歌的产生方式独特,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口传文化。依赖于地方方言音调夸张加工的民歌音调,不仅为本土文化贴上了地域的标签,还是不同地域文化传播、交融以及生活变迁的历史写照。民歌这种口传文化,很好地反映了民歌的特质——生命与文化的同步延续性。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所列大多为原生态民歌。即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一的民间歌曲,其音乐朴素感人,真实深刻。
  二、中国民歌教学现状和思考
  在民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时常会忘记了“中国民歌”传承进化、发展生存的基本规律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对“中国民歌”通常存在一种思想:总觉得它们似乎是自古以来已确定的作品原形,是不可随意更动的。改变音乐、歌词出现的新创意、新改动似乎是一种犯规。改动将意味着失去作品的“原创”风格。这种套用“作品著作版权专利法”的“中国民歌”教学思路,实际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民歌”学习与传承。使得“中国民歌”脱离了传统的传播方式,成为束之高阁经典音乐。“民歌”就会因收藏而终止,因停止发展而消亡。在“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我们应让学生学会“中国民歌”的曲调旋律、了解作品风格特点。同时,更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中国民歌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变化,让中国民歌的传承变化成为学生们抒发、创意、表现的艺术发展平台。成为提升拓展个人音乐能力、品味、素质的重要途径。这种解除思想包袱、调动创意积极性的教学理念建构,将使得新课程下的“中国民歌”教学充满新鲜活力。音乐教学方式与课堂整合效果将会变得精彩起来。
  三、中国民歌在高中课堂中的教与学
  1、找到师生双方与民歌的共鸣点。这对民歌教学很重要。由于大量现代流行歌星对民歌的重新演绎,使得成天浸泡在流行歌曲中的学生们,多多少少也会些民歌。了解他们熟知的民歌,并把这作为一个突破口,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么让民歌成为学生喜欢的音乐就不那么难了。比如由刘欢演唱的《好汉歌》引入到《王大娘钉缸》,学生听出曲调的相似再而体会到曲作家的创作素材来源,之后学生就会恍然大悟,欣然接受,进而产生对民歌的敬意,情感上才不会排斥。
  2、教师要充分发挥范唱的重要作用。在民歌的音乐课堂,教师的个人范唱很重要,这是最近距离的在学生面前呈现民歌的最佳方式。我认为教师要尽可能的还原原生态的民歌意境,如有困难,也要尽可能的靠拢这种民歌风格,更要暂时远离甚至抛弃所学的西洋唱法,用自然的直声去模仿民歌的韵味,不同的作品要唱出不同的风格,歌声要让听到的学生产生相近画面的想象。从而自然而然的进入课堂。准确到位的演唱不同风格的民歌很有难度,但不是做不到,只要教师做好前期示范和引导,学生就会很快进入状态,甚至唱得比教师都好,而学生只有真正唱了,民歌的旋律和风格才会留在他们心中,从而生成更深更广的想象。比如《高亢的西北腔》一课中信天游和花儿两种体裁的风格及区别,就是要通过唱《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这两首作品,掌握旋律框架“2 5 1 6 5”和“5 1 3 5”然后才能准确分辨,学生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后,才有能力探究带西北风的流行歌曲的创作来源。比如,《少年壮志不言愁》素材就是来源于“花儿”。
  音乐课堂还可以将原生态民歌和创作民歌结合在一起,以合唱的方式呈现,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比如将《辽阔的草原》和《嘎达梅林》及《鸿雁》整合,就是一首很有意境的蒙古合唱作品。而这一切都要依赖教师良好的范唱和引导。
  3、激活学生创新性的音乐思维。在高中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民歌展开系统性学习后,一般会逐渐产生在“传统民歌”的音调旋律下,重新对民歌进行再改造———“创填新词”欲望。在高中鉴赏教学过程里,学生完全可以针对他们生活中有意义的事“重新填词”。创编具有时代感、有价值意义的传统民歌。这一个体验过程更能够增强学生们对“传统民歌”的学习兴趣。
  总之,只要抱着真诚分享的心态,认真研究作品,深情的呈现,课堂就会有音乐的火花,学生也一定会被带动和激励,进而投入音乐,获得真正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袁世俊. “中国民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中国音乐教育,2008,(6).
  [2] 杨健. 中国民歌的五种属性教学———高中“音乐鉴赏课”可采用的一种切入方法[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6).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论文写作与指导一是在于培养英语学习者写作的综合能力、正确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二是强调创新意识、鼓励英语学习者表达独立见解。但部分英语学习者认为论文写作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过程;同时由于英语语言知识有限,英语表达不通顺,语病很多,导致论文整体写作水平不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层次、思维方式以及格式规范等。本文试图分析论文写作中出现的这三方面的问题,并探
期刊
美术作业展示是对美术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公开展示与评价,是促进教与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美术作业展示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应该受到大家的重视。可是,大部分学校由于受到场学校设施、支持经费等种种因素的制约,提供的展示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新颖的展示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加作业的展示,受到他人的肯定,展现自我,我们美术组的老师们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三种美术作业个性化展示方式
期刊
3~6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容易受到自身,他人的影响,不能自觉地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不光是眼前孩子学会了一件事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幼儿时期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会习惯成自然,长大了也很难改掉。本文着重提出了培养幼儿就餐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期刊
【摘要】教师必须转变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学生推向台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关键词】转变;合作;引导;解惑  一次偶尔的听课让我就“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题进行了反思。教师授课内容《詹天佑》一课,教师整个多媒体教学设计非常不错,但由于授课过程教师的大包大揽,一节课教师讲的激情四起,而学生
期刊
选择了课改,就是选择了担当……  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它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虽然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量比美国多一倍,领先他们6年,但是却使孩子们丧失了一辈子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创造性、创新型思维都是21C的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众所周知,现在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需要这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从哪里来呢?——毫无疑问,
期刊
【摘要】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生物科学应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关键词】探索;创新;能力;生物实验分析;观察力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
期刊
随着数学教材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 高数学学习的质量,有必要对能力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心理学研究指出,能力分一般能 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心理能力,特殊能力是指顺利 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内,一般能力包括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能 力,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这些能力将大
期刊
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明事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诵读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期刊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
期刊
如何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这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