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中的代表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一向享有盛誉。关于此诗的写作起因,诗前小序略有说明:“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这里所说的“御史大夫张公”,指河北节度副大使张守。开元二十三年张以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其后部将败于契丹余部,张守不但不据实上报,反而贿赂派去调查真相的牛仙童,为其掩盖败绩。此诗虽是感于张守及其部下的战事而写,但并非某一次战役的实录,而是有感于更广泛的边塞“征戍之事”,并融入诗人自己的蓟门多年之见闻,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因而具有更普遍的讽喻意义。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自开头至“单于猎火照狼山”,写东北边境发生战事,将士们慷慨出征。前二句写边关起烽火,将士辞家赴敌。“烟尘”,烽烟、尘土,这里是指战争。“东北”,指东北一带奚、契丹等少数民族。“残贼”,指契丹残部。此前张守曾大破契丹,但余党未平,不久又叛唐。两“汉”字,均以汉代唐,诗人连用之,不仅突出了唐朝将士挺身赴国难的英勇气概,而且烘托出战争的紧急气氛。接下二句写将士勇武,天子器重,上下一心,士气昂扬。“横行”,指驰骋疆场,英勇作战。“赐颜色”,即赏脸,特别看重的意思。下二句是写行军的路线和豪壮之声势。“(chuQng)金”,敲击铃、钲等一类响器。“伐鼓”,即敲鼓。“榆关”,又作渝关,即山海关。“旌旆(pFi)”,即旌旗;旆,大旗。“逶(wEi yI)”,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以上二句意谓,大军鸣金敲鼓开向山海关,碣石山一带军旗绵延不断。这段的最后二句是写战前形势紧迫,敌人气势汹汹。“羽书”,即插有羽毛的紧急文书。“瀚(hSn)海”,指沙漠地带。“单(chWn)于”,古代匈奴称其王为单于,这里是泛指敌人首领。“猎火”,打猎时燃起的火焰。“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内。这里是虚指。以上二句从敌我两方面写战前状况,一方在行军途中传来紧急军情;一方以打猎为名,正在进行军事演习。这二句对仗工稳,对比鲜明,其中的两个动词用得尤为恰切而生动。
自“山川萧条极边土”至“力尽关山未解围”为第二段,写战斗的激烈、危急和将士间的矛盾而终致失败。前二句写边境的荒凉和敌人来势的凶猛。“萧条”二字,不仅写出了连年战争而造成的一片荒芜,而且烘托出战场上的凄凉气氛。“极”,达,穷尽。“凭陵”,凭借自己的强悍骑兵侵略别人。“杂风雨”,形容胡骑来势迅猛有如狂风暴雨。接下二句写将士之间的苦乐悬殊:一边是战士在前方拼命厮杀,死亡过半;一边是将军在大帐里欣赏美人的歌舞。这二句以对比手法,鲜明地揭示了士兵和将领间的阶级对立的本质,就其尖锐性、深刻性而言,几可与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媲美。其中的“犹”字,尤耐人寻味,战斗如此激烈,死伤如此惨重,而身为指挥全军的将领,既不前去督战也不运筹帷幄,却犹自在闲情逸致地欣赏歌舞,战争岂有不败之理?所以接下四句便写兵稀力尽,围困难解。“腓(fRi)”,指草枯萎变黄。“身当”,即身受。“恩遇”,指皇帝的器重与厚待,与前面的“天子非常赐颜色”相照应。“轻敌”,轻蔑敌人;一说轻身赴敌,似与诗意不合。以上四句前二句主要是写景,大漠连天,塞草枯黄;孤城人稀,落日当头。这既是对战地实景的概括,又是对败兵悲凉心境的烘托。下二句则是写将士的战况。由于将领身受皇帝的恩宠厚遇,而经常轻敌,结果士卒们在关塞拼命战斗,也没解除敌人的包围。这二句上句写的是因,下句写的是果,轻敌的是将领,而受苦的是士卒,这再一次揭示了官兵间的矛盾与对立。
自“铁衣远戍辛勤久”至结尾为第三段,主要写征夫、思妇两地相思之苦和将士的为国献身精神。如果说前二段主要是写悲壮的战争场面的话,那么这一段的前四句诗人则是以同情的笔调,转写悲戚、低回的亲人离别之情。“铁衣远戍辛勤久”一句,是写征夫,有五层含义:一是说“征人”出征的目的是戍守边疆,乃保卫国家正义之举;二是说“征人”自内地而来,故曰“远戍”;三是说卫戍生活辛劳而艰苦;四是说他们戍边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由此又引出第五层含义,即士兵们既然“远戍辛勤久”,那么不能不思家心切。“玉箸应啼别离后”一句,则是写思妇。如果说写征人的思亲之情比较含蓄的话,那么写思妇的思亲之苦则比较直接,并且她的思亲之情不是因“铁衣远戍辛勤久”而生,而是从离别一开始就一直泪流不断。“玉箸”,玉制的筷子,这里是用以比喻思妇长流的双泪。下二句进一层写思妇、征人相思之苦,所不同的是先写思妇,后写征人。写思妇,不仅痛哭流涕,而且肝肠欲断,这就进一步写出了她痛苦已极的感情;而写征人,则突出“空回首”三个字,这既写出了他们的相思之苦,又道出了他们的怅惘之情。“城南”,指长安城南,那里是住宅区。“蓟(jK)北”,指唐蓟州以北一带地方,今天津市蓟县以北。“城南”与“蓟北”相对,既写出了两地相距之遥,又暗示了征人与思妇的相聚无期。接下四句,虽然主要是从边疆的物候着笔,但其目的仍在说明征人生活的单调、艰辛和孤寂。“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二句均以反诘语出之,既写出了守边士卒的苦闷与愤慨,又抒发了诗人的不平与同情。“边庭飘”,有两层含意:既指边境狂风吹荡;又指战争形势变化不定,让人心神不安。“绝域”,极僻远的地方,这里指荒凉的边疆。“苍茫”,辽远迷茫。下二句概写昼夜的战斗生活。“三时”,指早、午、晚。“阵云”,形容战云叠起,有如兵阵。“刁斗”,古代军中使用的铜器,白天用来做饭,夜间用来打更。以上二句意谓,白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拼杀,战云飞腾;夜里寒气袭人,整夜地敲击着刁斗。最后四句写士卒的崇高节操和对良将的思慕。先是通过描写血迹斑斑的兵刃,来说明他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战斗历程;然后以反诘语气既赞叹士卒们不计个人功名,甘心为国捐躯的高尚精神,又讥讽了那些“身当恩遇”、只顾邀功受赏的将领。于是便引出了最后二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里的“苦”字,实际上是概括了全诗所描写的士卒们的不幸遭遇,但细一思量,他们的种种痛苦,乃至洒热血、抛头颅,又岂一“苦”字了得!不过诗人所感慨的主要当是“常轻敌”的将领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而“李将军”,即汉代名将李广。以上二句以古喻今,既谴责了只顾个人享乐而不关心士卒疾苦的“将军”,又表达了诗人对戍边战士的深切同情。
综上分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征战生活,热情地歌颂了广大士兵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并以同情的态度写出了他们因久戍不归而产生的复杂心理和两地相思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官兵之间的矛盾和某些将军骄纵轻敌、腐败无能而造成战事失败;从中也讽刺了朝廷用将不得其人。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中的代表作,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一向享有盛誉。关于此诗的写作起因,诗前小序略有说明:“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这里所说的“御史大夫张公”,指河北节度副大使张守。开元二十三年张以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其后部将败于契丹余部,张守不但不据实上报,反而贿赂派去调查真相的牛仙童,为其掩盖败绩。此诗虽是感于张守及其部下的战事而写,但并非某一次战役的实录,而是有感于更广泛的边塞“征戍之事”,并融入诗人自己的蓟门多年之见闻,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因而具有更普遍的讽喻意义。
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自开头至“单于猎火照狼山”,写东北边境发生战事,将士们慷慨出征。前二句写边关起烽火,将士辞家赴敌。“烟尘”,烽烟、尘土,这里是指战争。“东北”,指东北一带奚、契丹等少数民族。“残贼”,指契丹残部。此前张守曾大破契丹,但余党未平,不久又叛唐。两“汉”字,均以汉代唐,诗人连用之,不仅突出了唐朝将士挺身赴国难的英勇气概,而且烘托出战争的紧急气氛。接下二句写将士勇武,天子器重,上下一心,士气昂扬。“横行”,指驰骋疆场,英勇作战。“赐颜色”,即赏脸,特别看重的意思。下二句是写行军的路线和豪壮之声势。“(chuQng)金”,敲击铃、钲等一类响器。“伐鼓”,即敲鼓。“榆关”,又作渝关,即山海关。“旌旆(pFi)”,即旌旗;旆,大旗。“逶(wEi yI)”,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以上二句意谓,大军鸣金敲鼓开向山海关,碣石山一带军旗绵延不断。这段的最后二句是写战前形势紧迫,敌人气势汹汹。“羽书”,即插有羽毛的紧急文书。“瀚(hSn)海”,指沙漠地带。“单(chWn)于”,古代匈奴称其王为单于,这里是泛指敌人首领。“猎火”,打猎时燃起的火焰。“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内。这里是虚指。以上二句从敌我两方面写战前状况,一方在行军途中传来紧急军情;一方以打猎为名,正在进行军事演习。这二句对仗工稳,对比鲜明,其中的两个动词用得尤为恰切而生动。
自“山川萧条极边土”至“力尽关山未解围”为第二段,写战斗的激烈、危急和将士间的矛盾而终致失败。前二句写边境的荒凉和敌人来势的凶猛。“萧条”二字,不仅写出了连年战争而造成的一片荒芜,而且烘托出战场上的凄凉气氛。“极”,达,穷尽。“凭陵”,凭借自己的强悍骑兵侵略别人。“杂风雨”,形容胡骑来势迅猛有如狂风暴雨。接下二句写将士之间的苦乐悬殊:一边是战士在前方拼命厮杀,死亡过半;一边是将军在大帐里欣赏美人的歌舞。这二句以对比手法,鲜明地揭示了士兵和将领间的阶级对立的本质,就其尖锐性、深刻性而言,几可与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媲美。其中的“犹”字,尤耐人寻味,战斗如此激烈,死伤如此惨重,而身为指挥全军的将领,既不前去督战也不运筹帷幄,却犹自在闲情逸致地欣赏歌舞,战争岂有不败之理?所以接下四句便写兵稀力尽,围困难解。“腓(fRi)”,指草枯萎变黄。“身当”,即身受。“恩遇”,指皇帝的器重与厚待,与前面的“天子非常赐颜色”相照应。“轻敌”,轻蔑敌人;一说轻身赴敌,似与诗意不合。以上四句前二句主要是写景,大漠连天,塞草枯黄;孤城人稀,落日当头。这既是对战地实景的概括,又是对败兵悲凉心境的烘托。下二句则是写将士的战况。由于将领身受皇帝的恩宠厚遇,而经常轻敌,结果士卒们在关塞拼命战斗,也没解除敌人的包围。这二句上句写的是因,下句写的是果,轻敌的是将领,而受苦的是士卒,这再一次揭示了官兵间的矛盾与对立。
自“铁衣远戍辛勤久”至结尾为第三段,主要写征夫、思妇两地相思之苦和将士的为国献身精神。如果说前二段主要是写悲壮的战争场面的话,那么这一段的前四句诗人则是以同情的笔调,转写悲戚、低回的亲人离别之情。“铁衣远戍辛勤久”一句,是写征夫,有五层含义:一是说“征人”出征的目的是戍守边疆,乃保卫国家正义之举;二是说“征人”自内地而来,故曰“远戍”;三是说卫戍生活辛劳而艰苦;四是说他们戍边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由此又引出第五层含义,即士兵们既然“远戍辛勤久”,那么不能不思家心切。“玉箸应啼别离后”一句,则是写思妇。如果说写征人的思亲之情比较含蓄的话,那么写思妇的思亲之苦则比较直接,并且她的思亲之情不是因“铁衣远戍辛勤久”而生,而是从离别一开始就一直泪流不断。“玉箸”,玉制的筷子,这里是用以比喻思妇长流的双泪。下二句进一层写思妇、征人相思之苦,所不同的是先写思妇,后写征人。写思妇,不仅痛哭流涕,而且肝肠欲断,这就进一步写出了她痛苦已极的感情;而写征人,则突出“空回首”三个字,这既写出了他们的相思之苦,又道出了他们的怅惘之情。“城南”,指长安城南,那里是住宅区。“蓟(jK)北”,指唐蓟州以北一带地方,今天津市蓟县以北。“城南”与“蓟北”相对,既写出了两地相距之遥,又暗示了征人与思妇的相聚无期。接下四句,虽然主要是从边疆的物候着笔,但其目的仍在说明征人生活的单调、艰辛和孤寂。“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二句均以反诘语出之,既写出了守边士卒的苦闷与愤慨,又抒发了诗人的不平与同情。“边庭飘”,有两层含意:既指边境狂风吹荡;又指战争形势变化不定,让人心神不安。“绝域”,极僻远的地方,这里指荒凉的边疆。“苍茫”,辽远迷茫。下二句概写昼夜的战斗生活。“三时”,指早、午、晚。“阵云”,形容战云叠起,有如兵阵。“刁斗”,古代军中使用的铜器,白天用来做饭,夜间用来打更。以上二句意谓,白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拼杀,战云飞腾;夜里寒气袭人,整夜地敲击着刁斗。最后四句写士卒的崇高节操和对良将的思慕。先是通过描写血迹斑斑的兵刃,来说明他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的战斗历程;然后以反诘语气既赞叹士卒们不计个人功名,甘心为国捐躯的高尚精神,又讥讽了那些“身当恩遇”、只顾邀功受赏的将领。于是便引出了最后二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里的“苦”字,实际上是概括了全诗所描写的士卒们的不幸遭遇,但细一思量,他们的种种痛苦,乃至洒热血、抛头颅,又岂一“苦”字了得!不过诗人所感慨的主要当是“常轻敌”的将领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而“李将军”,即汉代名将李广。以上二句以古喻今,既谴责了只顾个人享乐而不关心士卒疾苦的“将军”,又表达了诗人对戍边战士的深切同情。
综上分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征战生活,热情地歌颂了广大士兵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并以同情的态度写出了他们因久戍不归而产生的复杂心理和两地相思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官兵之间的矛盾和某些将军骄纵轻敌、腐败无能而造成战事失败;从中也讽刺了朝廷用将不得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