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印第安土著乐器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以前,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因此,其音乐文化成为当时美洲音乐文化的主流。1492年以后,教会音乐由耶稣会教士传给美洲土著居民,殖民当局镇压土著音乐,当地的节奏、旋律与欧洲的节奏、旋律逐渐混合而成新的、有特色的拉丁美洲音乐形式。因此,至今,仍可在拉丁美洲的音乐中寻探出许多印第安因素。

五花八门的土著乐器


  印第安人的音乐很多是和生活密切相关,与宗教、劳动、舞蹈相结合,他们所拥有的旋律单纯而带有独特的表情。没有弦乐器是印第安人土著乐器的一大特色。虽然在当今的印第安人音乐中经常采用吉他、小提琴、竖琴等弦乐器,但是这些都是16世纪以来由欧洲人带来的,或者是接受欧洲的影响而在新大陆制造出来的。
  拉丁美洲各地的印第安人土著乐器,五花八门,丰富多采,真可谓世界乐器大家庭中的一大奇观。各种各样的矿物、水果及动物身上的东西等,印第安人都可以用来制造乐器。诸如墨西哥土著人在脚踝上戴着成串的蝴蝶干茧,舞蹈时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苏里兰土著人腰上绑着串连的地王果壳,在祭祠与庆典时摇摆出优美的音响。还有美洲虎的爪、鹿蹄经过特殊处理,充了气的老虎眼睛,都是他们制造乐器的好材料。秘鲁的印第安人用美洲驼的头颅制鼓;亚马孙河域土著人用猴子的头颅制鼻笛;墨西哥印第安则用人的头颅骨做共鸣箱。甚至森林与大地也被印第安人用来制作气势宏大的交响曲乐器。

奇特有趣的吹奏乐器


  印第安人最主要的传统土著乐器是笛、奥卡里(类似埙)等吹奏乐器,或者是排箫、竖笛、鼻笛等管乐器。其中最流行的是竖笛,是用竹子、胫骨或粘土焙制的。还有用芦制成的V形双管竖笛,在亚马孙河域土著人的祭祠与庆典时出现。
  印第安人通常赋予他们的笛乐器以人性,有的属阴,有的属阳。例如,马拉卡斯是阴,吉伊洛是阳。巴拿马的古那印第安人有两种托洛笛,其中只有一孔的是阳笛,四孔的是阴笛。18世纪秘鲁的纪年史中真实地记述了一个与音乐有关的“尸恋”故事。一位名叫冈波里尔的土著音乐家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印第安姑娘。姑娘不幸去世后,他悲恸欲绝,便偷偷取出姑娘的一根胫骨,削成一支阴性竖笛。每当他不能抑制伤逝之情时,就拿出用姑娘遗骨制成的阴笛,吹奏一支宽慰的曲子。
  排箫是拉丁美洲各地印第安人的主流乐器。在秘鲁叫“安塔拉箫”,在哥伦比亚叫“卡帕多箫”,在厄瓜多尔叫“龙达多箫”,在巴拉圭叫“西克斯箫”。有人将各种排箫统称为“桑波尼亚”。值得一提的是玻利维亚的有两大巨型排箫,一是“西库箫”,二是“巴洪箫”。“西库箫”用一套一端封闭的甘蔗杆制成,长一米多。吹时包紧下唇,从管子开口处吹奏。“巴洪箫”用外裹棕榈叶的苇管制成,长近两米。吹时上下唇贴在一个用芦苇做的嘴子上。这两种排箫还有一种新颖的“调音”法,即在管子内倒入沙子以调整空气柱的长度。
  在印第安人土著乐器中,最为独趣奇特的是鼻笛。玻利维亚印第安人的鼻笛是由野牛腿骨制成,长约40厘米,笛身有7孔,能用鼻腔吹奏出许多不同的音阶,其音质宏亮,优美动听。智利土著人的鼻笛则是用海鲸脊骨制成,长约60厘米,笛身有9孔,用鼻腔吹奏出的音色浑厚圆润,委婉缠绵。亚马孙河盆地的土著人的鼻笛,也是一种十分有趣的管乐器,它用猴子的头颅或果壳制成,圆碟形状,有孔。
  印第安人的管乐器大都用于当地的宗教仪式,往往被视为“神器”。在亚马孙河盆地的土著人秘密举行的尤鲁帕里(即喇叭)祭仪中,神秘的音乐宛如教堂里的管风琴。六个男孩站在村子广场上吹奏着形状大小各异的乐器,其中有四支为竖笛,两支为树皮制成的螺旋形喇叭,发出的声音时而阴森恐怖,时而深沉粗犷。据说土著人相信这种喇叭具有保护青年男子不受女性诱惑的魔力,因此,不准女人看到它,以防法力被破。

引人入胜的打击乐器


  在印第安人的土著樂器里,最引人入胜的恐怕要算打击乐器了。而鼓在此中又占主要地位。在拉丁美洲各地,土著人常用烧空的树干制鼓,诸如墨西哥的“特波纳斯特尔”,巴西的“特罗卡诺”,尼加拉瓜的“胡科”。此外还有“地鼓”、丛林鼓等。
  古巴的印第安人有着种类繁多的鼓,其中最大的叫做“康加”,用烧空的树桩制成,声音特别响亮,是土著人传递信息的“丛林电报”。最小的鼓是委内瑞拉的“库洛恩埃拉”,声音隔开两步就听不见了。它用半只椰壳制成,上面盖一张羊皮纸,放在地上的一个小洞中,人坐在地上演奏。
  更有趣的是在水中演奏的“水鼓”。它由半只果壳制成,倒放在半盆水中用木棍演奏,发出的声音很像“蛙音”。果壳内装入弹丸,也可用来做摇荡器,其声音酷似沙锤。
  “特波纳克斯尔”是墨西哥最重要的打击乐器,它用巨石制成。鼓身平放,鼓壁上有一孔,在孔的左侧和右侧敲出的音高有所不同,通常相差一个小三度和一个大三度。当地土著人把它看作神圣的乐器,只有在庄严肃穆的场合中才使用。
  巴西中部的土著人制造的精致“地鼓”,也很有特色。就是在地上挖个深洞,洞中放一段空心大棕榈树干,内装象皮、云母粉和兽骨碎片,人在上面蹬足舞蹈时,它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更别出心裁的打击乐器是海地的“糕鼓”。其实它并不是什么鼓,而是一张乐弓,将一根弦的一端系在一根树枝上,另一端系在一张牛皮制的鼓面上,在地上挖一个洞,用鼓皮盖上,当风吹动树枝时,弦线自行振动发声。当地土著人在大片的林莽中安装上几百个这种音高各异的乐器,构成了气势宏大的“森林交响曲”。

稀奇古怪的刮擦乐器


  在印第安人的土著乐器中,基本上没有弦乐器,但是有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刮擦挫弹乐器。诸如许多坚硬的果壳可用作刮响器,也可用作空心摇荡器。摇荡器的统称是“马拉卡斯”。
  在尼加拉瓜的土著乐器中,有一种叫“胡科”的乐器,即“牛吼器”,是在一只桶上覆以兽皮制成,兽皮上面有一根弦穿过。只要拉紧弦线,就能或挫或弹出一种特殊的声音,常常给人以不祥之感。与此相似的萨尔瓦多单弦琴被称为“卡林巴”,它同样是将弦线两端系在一个精巧的木盒子上。但它发出的是一种纤细优美的声音。
  “乐锯”在拉丁美洲的土著人中,可算得上是拉弦乐器了。智利土著人的双体乐锯叫“孔库尔卡维”,就是由树根与细木条制成,两端张以一根弦线使之成弯弓状,像两个链环那样连锁在一起,靠擦弦发声。巴西土著人有一种叫“普伊”的拉弦乐器,主要是在狂欢节用的,它被刮擦时发出的声音酷似动物吼叫,一般将一铅皮圆筒的一端蒙以鱼皮,从鱼皮中央拉出一条羊肠线,擦足松香,演奏时用手紧拉这根弦线。据一位巴西作家说,“普伊”发出的声音犹如猪叫。
  令人不可思议的还有墨西哥的瓢形锉“切卡瓦兹特里”,它是由陶土焙制而成,刻有凹槽,即当“弦线”,用木棍或兽骨,人骨当“拉弓”来“擦奏”。在墨西哥国家博物馆中就收藏着几个刻有细槽的人股骨,是用骨头擦奏的。这种人骨“切卡瓦兹特里”被称为“奥米齐切卡瓦兹特里”,意为“骨声”。
其他文献
“学习无处不在,在风中,在河流,在食物里,在传统仪式上,在家庭和朋友的爱之中。”  这是一句古老的印第安谚语。一两百年前,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形态的现代化变革和知识的分科,也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学习,它往往被看作只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变革催生了标准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然而如今,随着以信息技术、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渗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样的教育开始越来越多
外骨骼是什么  外骨骼,全称动力外骨骼或动力服,由骨骼模样的框架组成,是可以让人穿上的机器。这个装备通过外置发动机、电池或者液压系统为人体提供额外能量供四肢运动,以增强穿戴者的力量和耐久力。  最早的外骨骼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0年,一位名为尼古拉斯·亚根的俄罗斯人发明了一种用压缩空气包作为动力的类外骨骼系统。1917年,美国发明家则开发了一种以蒸汽为动力的外骨骼。  但真正意义上的外骨骼动
动物园为失恋者出奇招  美国旧金山一家动物园推出了一项颇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服务:让失恋者领养蟑螂、蝎子,以此来纪念他们的前任。情人节在即,园方把马达加斯加蟑螂和毛蝎子等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跟失恋者无情的前任们两相比较,称“蟑螂蝎子这样的无脊椎动物极具攻击性,而且大多在夜间活动频繁,就跟你们曾经的前任一模一样。它们躲在巢穴里,一旦有猎物靠近,便立刻出击,用毒刺攻击猎物,和你们的前任如出一辙”。园方称:“
1908年6月的一个安静的早晨,7时刚过,一颗令人目眩的火球划过西伯利亚的天空。几分钟后,一场规模巨大的爆炸令8000万棵树轰然倒塌,让远至60千米外的人也应声跌倒。那是一场“外星人空中大战”的结果,其中“一艘飞船在空中被毁”,“另一艘调转方向后消失于太空”。  这是79岁的俄罗斯物理学家(已退休)维克多·祖拉夫廖夫以颤抖的声音对记者讲述的一种相当不正统的、关于那一天在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发生的事情
雨后初霁的法国区街景  如何用嗅觉开启一座城市的体验?  当我站在新奥尔良历史收藏馆入口处的几个气味模拟器前面时,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浮现了。这里收藏有河水、烧焦木头、烟草甚至马粪的味道,每一种都关联着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只需俯身凑近模拟器,拨动上面小小的黑色开关就能闻到。其中我觉得最好闻的一种是河水,很难形容河水具体是什么味道,但是亲自闻到就会感觉:啊,这就是河水!这里的“河水”指的是密西
1944年9月8日6时,还在睡梦中的伦敦人被远郊的一声巨响惊醒,1吨多的炸弹从天而降,在泰晤士河边爆炸。携带着重磅炸弹的并不是德国的轰炸机,而是一枚V-2导弹,这是希特勒第一次将他的终极致命武器用于实战。  为了弄清楚V-2导弹的原理,找到这个项目背后的科学家,在“二战”的最后几个月,盟军的精锐特工与突击队员潜入德国,一场战争背后的人才争夺战激烈地展开了。他们的任务就是搜寻希特勒所谓的“神奇武器”
何兆武(1921—2021)历史学家、翻译家  5月28日,历史学家、翻译家何兆武去世,享年99岁。“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他曾借用英国诗人济慈的墓志铭对朋友说。  这位历史学家去世的消息很快登上了微博热搜。他的学生、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感到惊讶,何先生从来是一位害怕热闹、喜欢清静的学者,他完全没想到何先生的去世会在学界之外这么引人瞩目。  1921年,何兆武生于北京。1939年考
梦是人生中最神秘的一种体验,也是最有趣的一种。这种生理活动有其特定的功能:重新排列白天所积累的信息流。但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梦的事呢?这里有八件关于做梦的趣事,我希望,您会对您晚上干的事情感到惊讶。  古时候的梦  在古罗马时代,有些梦的内容会被提交到参议院进行分析和解释。这些梦被认为是一种神谕。很多军事将领会根据解梦和预言的结果,来修正自己的活动。  做梦的时长  平均而言,一个人做梦的
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罗布泊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或罗布淖尔。经过地质工程者的改造,这里变成了“希望之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湖迅速干涸,后成为探险乐园,吸引众多人前去探险,同时也给众人留下太多悬疑。  干涸之谜  关于罗布泊的干涸时间,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这里曾是一片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
美国新泽西州一对夫妇乔丹与赖安在观看家庭录像时偶然发现,他们早在16年前就已经见过了。据这对夫妻介绍,他们是2004年通过相亲认识并结婚。几年前,二人在观看家庭录像时惊奇发现,早在1988年,他們在宾夕法尼亚州就已见过对方。该视频记录的是乔丹在芝麻游乐园玩耍的场景,而此刻,赖安则走进了镜头,虽然只是一瞬间。后来,双方家人见面也证实该夫妻均在当时去过芝麻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