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二胡曲《悲歌》的音乐表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g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论述二胡曲《悲歌》的音乐表现为题,通过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来论述《悲歌》的创作背景,深刻剖析其音乐表现及音乐内涵。以作品的创作背景为主线,进一步发掘其音乐内涵,从乐曲的调式调性上,技术技巧及风格特征上论述其作品的音乐表现.最后在阐述自身演奏中对作品的领悟及感想。
  【关键词】:二胡,,创作背景,音乐内涵,表现意境
  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是弓弦类中流行最广的乐器。刘天华和阿炳是近代两位杰出的二胡音乐家。而此曲的作者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乐器的一代宗师,是二胡的鼻祖。他于1895年生于江苏江阴澄江镇西横街。国乐一代宗师,“中西刘天华大师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1、创作背景
  在民国初年,刘天华见到中国音乐发展的垂危,所以主张进行国乐改进。他反对完全以西乐来取代中国音乐,他认为西乐虽完善成熟,但不能削足适履的把它用在中国人的意识性格的民乐作品。同时,他认为身为一个中国音乐家,不仅要守住自身的传统,更要把中国音乐的好处发扬光大到世界。刘天华他能分别深入了解中西乐的特长及优点,因此他主张「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潮流,从中西的调合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进步两个字」。要「介绍西乐,以为改进中乐的辅助,并想效法西乐,配合复音,并参用西洋乐器」,再「从创造方面去求进步」。
  这种学习西乐以改进中乐的思想,实与其自小对中西乐都能接触有关,由对西乐学习发现了西乐的繁复有定制,在和中国音乐接触中发现中乐的纯正精微,也因为这种想法,他才会努力于学习中西乐,以力行国乐改革。
  刘天华国乐改进之心,于是在1927年,他在北京联合萧友梅、杨仲子等人,创立了国乐改进社,以期开始国乐改进的工作,他在几篇文章中,对国乐改进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计划,其内容包括探查及保存故有好的及将失传的乐曲、曲谱及乐器,并访问仍在之音乐大师。其次,要改良记谱法、整理演奏法,编成有系统的书藉,对于乐器,则要组织乐器厂,研究改良乐器,以使国乐有良好的基础。再其次,介绍西乐为改进国乐之辅助,以创造新的艺术,再发行刊物及创设音乐学校以推广成果,再创设研究所以进一步研究创新中国音乐。 这样一个完整的计划,却由于当时的环境十分恶劣,正当军阀割据南北分裂之际,政府完全不重视音乐,因此经费极度缺乏,计划的推行十分不易,因此在这些计划之中,他提出了最重要而急于举办的,如对中国音乐尤其是将失传音乐如宫庭音乐、民间音乐等的保存及研究,還有刊行音乐杂志、办国乐教育及乐器的制造及改进等,这些工作的目的多在为创造其心目中新生国乐的准备。
  《悲歌》该曲创作于一九二七年冬,正值作者任教于北京大学、女师和艺专时期,当时军阀混战割据,奉系军阀赶走了皖系段祺瑞,占领了河北,进驻北京。军阀张作霖手下政客刘哲充当军阀政府的教育总长,大肆对教育事业进行脆肠,将北大,师大,工大,医大,农大等9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强行合并成一所不伦不类的“国立京师大学堂”,接着又以“音乐有伤风化,无关社会人心”为由,勒令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女大音乐系停办,后经刘天华与音乐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奔走呼告,女大音乐系才得以幸存。而萧友梅主持多年的全国仅有的高等音乐教育就这样被毁于一旦。在这种形势下,刘天华先生悲痛欲绝,处事艰难之感尤其强烈。他说:“目睹艺专音乐系及北大音乐专科的停办,凡我同人无不疾首痛心。”在这种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他写出了《悲歌》一曲。
  2、作品的体裁与意境
  此曲有明显的借鉴西洋技法的印记。大量使用变化音(#I)(#5),甚至把五声音阶中常用的小三度(35)(61),变成大三度(3#5)(6#1),这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洋味,但听来却比较自然,并无怪诞别扭的感觉。乐曲开头几小节象是西洋音乐的大调式,中间出现了"#5",又象是和声小调。其实它的基本调式仍是中国五声音阶商调式。出现得最多的一个音“2”,是它的主音,乐句不论长短,总是围着这个音转,最后由邻近音导入主音结束,全曲总体上仍保持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风格。
  3、提高音乐素质
  二胡演奏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与表演者个人素质的高低,内心世界的繁简,艺术修养的深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演奏《悲歌》这首二胡曲让我在演奏乐曲时如何较好的运用气息使奏出音乐的音色更加完美,节奏更加精确,同时能克服演奏中的紧张情绪,使得奏出的乐曲完整而有意境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对《悲歌》较为深刻的情感内涵及该曲的创作背景分析,可以有效的提升音乐素质以及文化修养,同时掌握好各种演奏技能与情感来准确表达自己所领悟的各种作品的内涵,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完美的演奏好每部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准确地分析并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结合自己的演奏技巧,才能恰到好处的诠释出每一个音符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
  二胡演奏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与表演者个人素质的高低,内心世界的繁简,艺术修养的深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演奏《悲歌》这首二胡曲让我在演奏乐曲时如何较好的运用气息使奏出音乐的音色更加完美,节奏更加精确,同时能克服演奏中的紧张情绪,使得奏出的乐曲完整而有意境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准确地分析并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结合自己的演奏技巧,才能恰到好处的诠释出每一个音符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质。
  4、演奏与艺术内涵的统一
  演奏是演奏者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也是连接作曲家、表演者、欣赏者三者心灵沟通的媒介。如果没有演奏者表现过的作品不是完整的音乐,只有经过演奏者准确的二度创作,作品才会迸发新的生命力。 如果想使主要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就要深入的了解作品的背景、特点及意境。一个二胡演奏者,必须能够得心应手地掌握自己手中的乐器,能够顺利克服曲中的技术难点,才有可能把音乐作品要表达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这就需要演奏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演奏技术,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只有两者深刻的结合起来,才能够将作品演绎好,做到演奏与艺术内涵的统一。
  小结
  二胡作为民族传统的拉弦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胡的演奏技巧不断的发展与创新,表现力也越来越丰富,在民族乐队的作用也无处不彰显着二胡的光彩。而二胡的鼻祖刘天华也把二胡改革的与时俱进,通过研究刘天华的生平与《悲歌》的创作背景,让我更加了解到《悲歌》的‘悲’这个字的深刻含义,更加的体会到这首曲子中所包含的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无奈和刘天华本人的愤懑之情,让我在演奏过程中也多了分忧国忧民的大气。
  参考文献:
  [1]李飞燕;刘天华二胡作品的创作特征探析[M];湖南师范学院;2007.
  [2]安小梅;刘天华对中国民族音乐改革的贡献[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4]丁言涛.刘天华二胡音乐初探[M].福建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在多元艺术共存与交融的现代社会,现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艺术溯源的挖掘与解读。湘西土家织锦从纹样、色彩、象征意义等蕴含了丰富的美学资源,其艺术审美从人和自然到宗教信仰,无不体现着传统艺术中极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是一种“有意义的语言符号”。  【关键词】:土家织锦;传统艺术;语言符号;文化传承  湘西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通俗来讲,是指土家人自己织造的土花铺盖的意思。土家织锦历史悠
期刊
【摘要】:音色是声乐演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能够影响声乐演出,娴熟的声色变化能够提升声乐演出的品质。随着声乐演唱的发展,人们逐渐重视对音色变化的探讨,基于此本文浅析了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及表现。  【关键词】:音色;声乐演唱;运用;表现  引言  音色是音乐的色彩,是音乐演唱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也是音乐发展的根基。音色在音乐演唱中的运用是极为普遍的,其表现形式也较为丰富,熟练的应用音色不仅
期刊
【摘要】:皮影戏诞生于一千多年前的西汉,发源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在清代的河北达到极盛,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故有人说皮影是现代“电影始祖”。皮影的起源历史悠久,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人民演出,如今皮影戲深入到娃娃当中,进入校园,已经广泛传承发展开来。  【关键词】:起源;流传;发展  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皮影戏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光”和“影子”的科学原理与绘画雕刻工艺
期刊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原生态的民族舞蹈,这些舞蹈大都有着久远的历史,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其中有很多原生态舞蹈存在于小部分人的生活中,并没有实现广泛传播。本文主要分析原生态民族舞蹈艺术化的方式以及新时期的保护策略,以期促进原生态民族舞蹈的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原生态;民族舞蹈;艺术化;保护  原生态民族舞蹈和一般意义上的民族舞蹈有所不同,指的是我國各民族所流传下
期刊
【摘要】:弗朗茨·彼得·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于1797年出生在奥地利,是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A大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19年,也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较为经典的一首。这首奏鸣曲看似朴实平常,实则曲子结构完整,构思明了,和声动人且旋律优美。  本文通过对这首奏鸣曲第一乐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能够使演奏者更好地了解演奏技巧。  【关键词】:舒伯特;钢
期刊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在公众设施中的广泛应用,受众群体对数字媒体的需求不在仅仅局限于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对于视觉的美感也有更高的需求。本文将以依托网络平台建立起来的数字美术馆为例,通过分析其网站的视觉设计,多方面解析视觉元素在网络平台发挥的不同作用,体现视觉设计在数字美术馆建设中的价值。  【关键词】:数字美术馆;新媒体;网站;视觉设计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数字虚拟现实、三维
期刊
【摘要】: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着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然而每一个民族,无一例外的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浓厚的地域风情特点,例如婉转秀丽的的江南音乐和粗狂高亢的北方音乐。本文通过对民族音乐风格韵味的初步探究及与民族唱法间关联的深入分析,使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彰显它独特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在学习民族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掌
期刊
【摘要】: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对图形创意和招贴的深入了解与分析,解决图形是如何由先前的单纯到现在意念丰富。从相关的背景出发,首先阐述了图形创意和招贴的概念及发展,并着重论述了图形创意在招贴中的应用,得出的结论如下:招贴是一种艺术语言的一种方式的呈现,是一种没有边界的视觉语言的形式。  【关键词】:招贴;图形;图形创意;应用  一、图形创意  图形的创意是将创新的思想或概念融入创新视觉形象的思维方式中去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中所产生的问题也开始慢慢的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可是针对目前的情况分析,基于视觉传达设计当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显现出一种视觉疲劳的问题,并且也因此出现了非常多不良的习惯。基于此,当前在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中在保持持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着重对这一问题的改善给予关注,因此为了打造一个合理的视觉传达空间,使其能够对人们在信息获取上
期刊
创作中国民族传统舞蹈就应该从对她真正了解开始,有了各个民族传统舞蹈,才使每个舞蹈这么具有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赏心悦目的品种,不仅仅是一个身心愉悦、自娱自乐的艺术活动,它更多的还包含着对生命、对历史,对传统,对整个的民族文化的一个了解和参与。所以,对民族传统舞蹈创作来说,编导立足本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是重要的一环。  所谓的坚实的基础,实际上就是舞蹈文化,现在更多的是舞蹈编导脑子里就是动作思维而没有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