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语言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en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元洛《诗美学》说:“以文字为手段的诗,是文学的最高样式。诗的语言,是至精至纯的文学语言,诗的语言艺术,是最高的语言艺术。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作者都必须讲究语言之美,诗人就更需要追求语言的美感。”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粹,其语言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态的美感
  
  所谓诗歌语言的动态之美,就是诗人以富于动态美感的语言,描绘出事物的动态。或从动态中描绘事物。春去冬来,花开花谢,日月升落,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呈现出运动之美,表现出生命的节奏和律动。诗正是运用语言描绘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表现动态的形象。德国十八世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莱辛对此发表了他的看法。他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分析诗与画的异同时说:“画家只能暗示动态,而事实上他所画的人物是不动的”,而“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在动态中的美”。
  “化美为媚”——表现动态中的美,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也比比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产生的《诗经》就有这样丰富的例证,如《卫风·硕人》描绘女主人公形象之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前面五句,分别以五个比喻来比况人物各个部位和肌肤色泽之美,虽然形象生动,但由于静态地表现人物,缺少更大的想象空间,故以后两句描寫人物动态,“化美为媚”,作为点睛之笔。一是写巧笑的倩丽,一是写秋波的流转。这样,人物顿时顾盼生姿,风情横生,虽然时隔两千多年也仍然呼之欲出。这一“笑”一“盼”,让人的灵魂为之振荡。诗歌需要“化美为媚”,写静态也常常化静为动。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鸟鸣涧》的“月明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之“惊”字,也特别富有动态之美。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宁静里,月光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的银辉。这皎洁的银辉竟使山鸟也惊觉起来。通过“惊”字的动态刻画,涧中月光朗照的美景一下子写活了,静谧的画面呈现动感的美感。从这幅画面中,我们能获得一份精神的宁静。在古典诗歌中,具有动态之美的诗句,犹如一颗颗闪亮的宝石,在诗歌的长河中焕发出熠熠的光辉。
  
  二、色彩的美感
  
  马克思说过:“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表现,摹绘现实生活中的景状,必然通过表现事物的色彩,以丰富读者的美的感受。
  苏轼在评王维《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苏轼评论中,我们可以知道诗歌与绘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我国新诗史上,诗人闻一多最早提出并再三强调诗的绘画美,他写于一九二六年的《诗的格律》一文,就提出新诗要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的主张。绘画的色彩,直接以不同的颜色诉之于观众的视觉,而诗歌语言的色彩感,则是以文字作间接的描摹,引起读者对于色彩的美感联想。例如,我们读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涧,钟山只隔万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将江南春天生机盎然的生命色彩一下子展示了出来。为什么王安石想回南京?就是这秀丽的江南美景撩动了他的心。这一“绿”字,让我们读者眼前展现的是一片勃勃生机,给人的是蓬勃向上的精神愉悦。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末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通过“红”这个色彩来展现山中深秋枫林美景。夕阳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展示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浓墨重彩的晚霞与枫叶互相辉映的“红”,让人迷醉,流连往返。这是诗人积极向上的内心世界的展示,它带给我们读者的是生命的启迪与鼓舞。这种鲜明而丰富的色彩美感,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视觉享受。
  
  三、音乐的美感
  
  在中国,诗、乐、舞三位一体,诗歌与音乐有着一种特殊的亲缘关系,它们是一对孪生姊妹。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都是用来合乐歌唱,《墨子·公孙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因而人们又称《诗经》为《乐经》。不管是《楚辞》之《九歌》,还是汉代乐府,开始也都合乐而歌;后来萌于隋、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词,在诞生之初,也是配合乐调而进行歌唱的,所谓“依声填词”,故又谓之“曲子词”。诗乐的这种密切关系,使中国古典诗歌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最终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但是仍然带有浓烈的音乐性特征。所以,中国古典诗歌,不但给人以视觉美感,而且给人以听觉美感。这种听觉美感主要表现在韵、节奏和音调三个方面。
  
  (一)音韵之美
  清代沈德潜《说诗啐语》说:“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汉语语音是最富于音乐美感的语音。汉语语音的韵,又称韵脚,即同一韵母的字,在句末最后一字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回旋往复以造成和声,颇具音乐旋律之美。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头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从今天的语音分析,词的上片“小”、“草”、“好”、“媪”都押相同的韵母“ao”,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些零散的句式由于押相同的韵,它们一下子就被串联起来,从而构成一个浑然整体。这种相同韵母的字反复出现,就像音乐中的主旋律一样,自然产生旋律的美感。下片的“东”、“笼”、“蓬”,押相近的韵母“ong”和“eng”,这样就能把几个零散的场景组合到一起,而展现出一幅村居的欢乐图景。中国古典诗歌的押韵,不仅产生音乐的美感,也特别易于记诵。又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首句的“烟”,第二句的“川”,末句的“天”,它们都押相同的韵母“an”。这相同的韵母自然将前后诗句勾联起来,我们读了末句,能想起前句;读了前句就能猜想到后句。这种诗句的押韵,有助于我们读者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这音韵的美感带给我们的是听觉的享受,它就像我们在欣赏一支美妙的乐曲所获得的满心舒畅。
  
  (二)节奏之美
  在汉语诗歌中,节奏主要是由有规律的“音节”所组成的。有规律的音节和谐配合,是构成节奏美感的决定因素。中国古典诗歌的律诗和绝句,每句字数相等,音节配合的格式相对固定,一般是七言四顿,五言三顿,每一行音节数量相等。诗人刘大白在《中外形律详说》中认为,五言诗三音节,七育诗四音节,五比三,七比四,比较接近形式美中的“黄金分割律”。正如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在《杂想录》中所说:“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既美而又真的也就在结果上是愉快的和善的。”五言诗如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第一、二四句朗读的音节停顿是二一二的格式,第三句朗读的音节停顿是二二一的格式。从这四句朗读的形式来看,五言诗是五字三顿。这种停顿正好符合刘大白所说的“黄金分割律”,因而具有节奏的美感。而节奏分割位置的不同,又使前二句与后二句在整饬中富有变化。七言诗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首诗是按照二二二一的形式进行朗读停顿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七言诗七字四顿,也符合刘大白所说的“黄金分割律”,这种合度的比例能产生节奏之美,因而给人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
  
  (三)音调之美
  在汉语诗歌中,平仄协调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首诗音乐美感的强弱。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感如果说是“叮当作响的流水”,那么以流水的波浪为喻,平声就有如波峰,仄声就有如波谷。将平声与仄声和谐地交织起来。平仄协调,轻重相间,就有助于形成诗歌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美。清人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说:“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心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所谓“抑扬抗坠之间”,主要就是指的平仄的调和配合。如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句的平仄协调是这样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诗的一二两句、三四两句、一三两句、二四两句中的平仄分别对应。这种对应产生声调的协调。由协调而带来节奏的美感。高声与低声相间,这种有规律的抑扬变化,就会造成音调的和谐优美。这音调的和谐,让我们获得音乐的享受,从而得到精神的愉悦。
  张志行,教师,现居安徽无为。
其他文献
鈴声响了,纹路稀疏  水,已没有更多的路逃向遥远的彼岸  手中的一块令牌  渗透出了斑斑锈迹  花的方向已经迷失,顺着风  可以碰见石头和一座破败之庙  苔藓告诉我  这里的雨季无法彻底隐退  我吹着口哨离开,像一个给自己壮胆的人  山尖埋葬了夕阳  那些若有若无的影子,走着走着  就和黑夜纠缠在一起了,只有星星举着火把  一张白纸上能容纳多少风雨  纸上的风雨,于纸而言,是一种假设  所有的文字
见友人  吃完早餐,天色晴了  远方的事物露出本来面目  昨天,我还穿过风雨  看一个友人,几把未完工的古琴  横在我们中间。我们几乎绕过了诗歌史  像两个赤脚的人  第一次站在秧田中间的惊讶。  我说,留下来吧,小城需要一个诗人  和一个斫琴师。  想起某個夏日,在一个诗人家中  聊天,傍晚了  几乎看不见对面的他  身边的河水,努力的想成为一首诗  我们先后成为黯淡的星光  回去路上,还盘旋着
一次课堂上,本人正眉飞色舞地投入到自己的讲授当中,突见一学生有别于他人,低头望抽屉,凭个人直觉,学生一定在开小差。轻声走到他跟前,发现他正津津有味地看书——郭敬明的《幻城》。心想,又是青春文学。为了不影响上课,我让他集中精神来,别看课外书了。但出乎意外的是,学生反驳了我一句:“老师,你不是说语文要多读书嘛?”  我有点糊涂了。  平时,我总鼓励学生多看书,因为这样对作文与阅读都很有帮助,毕竟语文是
古典小说往往比较重视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比较注重对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刻画,而较少去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鲁迅先生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了继续使用传统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也更多地去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揭示人物当前的一种精神状态,从而使人物形象变得透彻深刻;同时使人物由过去的单一的平面式结构变为复调式的立体式结构,从而使人物形象变得鲜活、生动。  车尔雪夫斯
一栋楼房处于荒芜之中  窨井盖也不知所终  当我漫无目的地走到这里  远远地,准备绕开一场空洞和无意义  一只麻雀飞入窨井  也许因为我的脚步声  它又快速地离开了  一位偷猎者到底设想了什么  我低头,  野草、枯叶,塑料机器人的一只腿  一张生出皱纹的纸被上了锁  在许多年前,可能是一封滚烫的信  而今,只是一张白纸  连风声都不曾留下  窨井的后半生接纳了人间的  某些“废物”  在荒芜之前
“诗无达诂”,这一经典论断既为解诗者创造了巨大的阐释空间,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白我辩解的借口。可以说,相较于小说、戏剧和散文,诗歌在现代文体中是最难以阐释的类型。因为诗歌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甚至极端的白我呈现。它可能是诗人的瞬间感悟,也可能是诗人过往生活中的一段秘史,无论如何,都是极具个人化的表达,其中的每一个词句,都可能藏着诗人的秘密。阐释者往往筋疲力尽,仍然不得要领,他们所做出的完美解读,大多
戴来是个很有意思的小说家。作为新生代的突出代表,又是女性,戴来不热衷“身体叙事”。她不仅不靠抖露女性的隐私招徕读者,更不靠大胆的器官语言制造轰动效应。戴来的小说世界是中性的,甚至是男性的。戴来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男性,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性。戴来说:“我故事中的主人公极少有女性……我不写女性是因为相对于男性来说,我对她们的了解和体会都要多一些,因此留有的想象空间也就小一些。而男性,那些看似强壮的雄
窗外有鸟在鸣  阳光、树叶、天空、翅膀  这些饵料一粒粒投向我  我拍打,痛哭  如同遗弃的水滴吻着玻璃  因为久违而热泪盈眶  诵经的人来了又去  窗外的紫槐开了又落  青石上的我眼角的水滴互相呼喊  这个叫作“我”的笼子,是谁的?  此时,窗外有风吹动镂空的身体  乌鸦  东有旸谷,谷有扶桑扶木于上  东西向一日进一日出,皆载于乌鸟  鸟恶于光明底下的不知廉耻  上书太阳进诤言若干  帝置之不
时下流行的网络文学叙述口吻,回旋式的叙事结构,机智风趣的调侃语气,“口述实录”的纪实笔调……这是女作家裘山山最近在其小说《野草疯长》中进行的一次颇具匠心的文本试验。相信多数读者都会承认,这部小说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奇别致的阅读感受。  小说叙述了当下社会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作为叙述人的“我”,一个美丽、真诚、多情的青年女子,满怀着对爱情与家庭幸福的热望,走进了陌生而又诱人的两性世界,先后与三位男
如今的高中生群体都是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被称作“90后”。他们不同于70年代或80年代出生的人,这群年轻人从哇哇落地开始,就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各种新奇玩意层出不穷。小时候可以看到各种进口动画片,听着大街小巷都充斥着的流行歌曲,也许从认得数字的那一刻就知道了该如何打电话。有的孩子小学还没毕业就接触到了网络,到现在已是个熟练的老网民了。  他们成长在最前沿、最时尚的年代,接触着许许多多的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