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与蔡淑馨:爱如长河,滔滔不息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mufe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学史上,夏衍的《包身工》被称为“报告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在中国电影史上,夏衍曾获得“电影艺术家”称号。他在诸多领域的建树,蔚为奇观。然而,这也意味着,他的身后必然有一位甘于付出的妻子。
  迷茫时
  1923年暑假,夏衍的天空是灰色的,他失恋了。23岁的他在日本明治专门学校电工技术专业就读,回家看望家人时,偶然结识了在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就读的符竹因,她的一颦一笑将他俘虏,可当他对她流露出爱慕之情时,符竹因明确表示,只能“永远做朋友”。
  初尝失恋的苦涩,夏衍整日郁郁寡欢,茶饭不思。这一切,夏衍的母亲都看在眼里,他满怀失落回到日本之后,母亲开始悄悄地为夏衍物色对象。
  经过多方打听,母亲为他选中了老家德清的蔡淑馨。蔡淑馨出身名门望族,是杭州一家丝织公司驻上海总经理的女儿,很巧,她与符竹因是同班同学,对夏衍苦恋符竹因未果也早有耳闻,但她并不介意。
  第二年暑假,夏衍和蔡淑馨见面了。她的闺秀气质,她的雅致穿搭,都让他眼前一亮。云雾散尽,阳光洒进他的心房。与蔡淑馨相处数日,二人彼此心仪。分别后,他们靠书信互诉相思。
  他课业繁重,精神迷惘,唯有蔡淑馨的来信能带给他莫大的喜悦和安慰,以致偶有通信不畅时,他便会急切到“自弃”的地步。被别离的忧伤折磨着,他开始写作。
  不久,他以“沈宰白”为笔名写的小说《新月之下》发表在上海《狮吼》杂志。很快,散文也开始发表,那是夏衍最初的文艺作品。
  奋斗时
  1925年夏天,蔡淑馨即将毕业,女师校长鼓励她到日本深造,夏衍也完全赞同。可是她的父亲表示反对,夏衍在信中为未婚妻请求也未能奏效,暑假里,他回到杭州当面恳求。
  夏衍的真诚和坚定态度打动了蔡淑馨的父亲,父亲终于同意女儿赴日留学。到日本后,蔡淑馨进入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念预科,夏衍经常去看她,他们畅谈社会、文艺,相处日久,情意更浓。夏衍在校时大量阅读狄更斯、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的作品,迷恋契诃夫的剧本,还翻译了日本戏剧家菊池宽的《戏曲论》,为后来走上翻译和戏剧道路奠定了基础。
  毕业后,夏衍参加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突如其来的动荡时局令他不安,他匆匆回到上海寻找组织关系。这一年,蔡淑馨离开奈良,只身去东京学习油画,并加入“艺术家联盟”,和他一样,活跃在社会舞台上。
  1930年,相爱6年后,一对才子佳人终于举行了婚禮。
  婚后,他进入“创作欲最旺盛”时期,发表了报告文学《包身工》;抗战爆发后,他又去广州办《救亡日报》。没有时间顾及小家庭,两个孩子出生后,全部依赖蔡淑馨。不能和她比翼双飞,他是歉疚的,只能将离愁别绪写进一部部剧本里。随着多部影片成功上映,“剧作家夏衍”声名鹊起,他由此成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风雨中
  新中国成立后,夏衍任文化部副部长,蔡淑馨随行进京。他满怀激情地投入创作,先后把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改编成电影剧本,赢得了巨大的艺术声誉;她则回到自己的绘画世界,闲时打磨厨艺。
  天有不测风云,1965年,夏衍被免去职务。有一天深夜,一群人闯进夏衍家,把他带走了。很快,儿女就被下放,她也被抓了。她被放回来后,家里的院子已经被占,只留给她一个角落。
  此后几年间,夏衍一直杳无音讯,她只能孤独地支撑着。1972年,蔡淑馨突然接到通知,可以探监了。原来夏衍还活着,她不禁失声痛哭。时隔6年,她带着儿孙们与他相见。接待室里,一个脸色苍白、瘦骨嶙峋的老人拄着双拐走进来了,儿女顿时泪流满面。
  1975年夏天,夏衍被解除监禁。他自由了,儿女也从干校回来了,蔡淑馨紧绷了多年的弦一下子松弛下来,她反反复复地读同一张报纸,用装满黄豆的小布袋敲腿时,总是来回念“十七、十八……十七、十八……”夏衍知道,她病了,这一场劫难把她彻底击垮了。
  几年后,夏衍写信给当年留日时的朋友:“淑馨已于1984年10月去世,时年80岁,她因受刺激,1982年以后即神志失常,时有幻听幻觉,去世前已成植物人,所以临终前没有什么痛苦。”
  蔡淑馨去世后,耄耋之年的夏衍全身心投入写作,撰写回忆录《懒寻旧梦录》时,有关她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眼前,她永远是他生命中最圣洁的百合花。
  1995年,夏衍去世,遵他遗愿,骨灰被撒入钱塘江。斯人已去,唯有爱,犹如长河,滔滔不息。
  摘自《百家讲坛·红版》
其他文献
刀子嘴豆腐心  我知道大伯刚把我抱回乡下的时候大娘是不喜欢我的。虽然她当时没说什么,只是冷冷地看了我一眼就转身去了厨房,可大伯走后她就开始在厨房摔盆子摔碗恶狠狠地骂:“5个狼崽子还不够我侍候的?又弄来一个累赘的赔钱货,有能耐你一个人养去,你看我管不管。”  说是不管,但到底还是管了的。每天一碗鸡蛋羹,大伯不在的时候就狠狠地放在桌子上。我小心翼翼地伸手去够勺子,抬头瞄她一眼,再慢慢地往碗前凑。她忙了
期刊
1978年秋季的一天早上,班主任通知我,上午和另一个男同学一起去县城拉煤球。那时,大多数家庭是烧柴禾,区机关所在地的三店街,虽然在新洲、麻城、红安三县交界的地方算是一个比较大的集镇,但我的记忆中,并没有见到一家卖煤炭的商店。学校食堂烧的煤是从哪里买的,我们这些学生,无从知晓。接到任务后,我才知道县城的汽车站附近有一个煤炭专卖点,我们学校食堂烧的煤,大多是在这个供应点买的。从班主任那里受领任务后,我
期刊
五年前,我和宋渤大学毕业之际分手。  转过年去,情人节那天,我照常搭乘地铁回家。地铁里依然有男孩女孩十指相扣,相看两不厌的样子。而那天他们手里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娇艳欲滴的玫瑰。我把目光收回来,我拿出手机,很想发短信给宋渤,半天手机屏幕上出现了三个字“你好吗”,想了想,又一个个删掉。  缘来缘去  手机就是那天掉在地铁里的。手机里大部分都是业务电话,本来客户就不多……我的心情顿时烦躁起来。借了别人
期刊
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数度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从疫情爆发初期到疫情清零,整整58天的时间,始终坚守在疫情漩涡中心,与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她用瘦弱的身体、顽强的意志,和众多的医务工作者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成为口口相传的時代英雄。  李兰娟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相传大禹治水路过会稽时,曾遗履于该地而得名。李兰娟从小在苦难中长大。她
期刊
人生是一首诗  一字一句  抒写着悲欢  镌刻着情义  他是繁星里的一颗  你,我,也是  期许着灿烂划过天际  燃烧灼热的心气  一束光,一段奇迹  那些生命里的历程  是愛的点点滴滴  是山高水长走过的觉悟  是静美的诗意  灿烂于此  平凡于此  诗人说:  生命中可以没有灿烂  但不能失去平凡  灿烂过后,归于平凡  恰似一生的轮回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努力盛开过,就是最美的自己
期刊
街上偶遇老同学,她说:“我好羡慕你啊!”我愕然,每日奔波俗世,囿于柴米油盐,有何值得别人羡慕之处?  朋友说:“你昨天在家包彩色饺子,全家老少一起开开心心;前些天还去了海边旅游,吹海风吃海鲜;还有篇文章得了奖,奖金买了一套新衣服化妆品……你家庭幸福事业顺利,我们前几天还说要你请客呢!”原来,她关注了我的朋友圈。  但她不知道,我的朋友圈里,呈现出的都是生活的正面啊。  我确实为了庆祝老人生日全家一
期刊
2020年的夏天,秦昊火了!  网剧《隐秘的角落》豆瓣评分直飙9.0,被称为国内近10年来评分最高的悬疑剧,男一号秦昊在剧中饰演戴着眼镜,性情温文尔雅,实际上是嗜血变态的张东升,深入人心的演技让他一举成为新一代偶像。  秦昊的过往史被挖出,微博也遭到了粉丝的“轰炸”,他和老婆伊能静的感情再次成为热点。这对女大男小,年龄相差10岁的夫妻从没被看好过,但他们一路走来,不仅没被唱衰,相反越过越好。而秦昊
期刊
1  五一假期过后,村里的孩子大部分都陆续开学了。疫情好转后,年轻人更是早早出去打工了,现在走在村里,在外面没事遛弯的清一色的是留守的老人。  而我算是个例外。  按说5月6日之前我是应该走的,高速不收费,家里也没什么事。看我带着电脑回来,也没急着要走的样子,我妈于是说:最后一天,高速不收费,肯定回去的人多车多,咱不和人家挤,交点过路费,车少回家顺畅,也安全。  我以为我妈是想让我在家多呆几天,可
期刊
烦恼皆因强出头  “死老头子,天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一天还挑肥拣瘦的,早知道这样,就把你饿死算了。”  我刚进门,就听见母亲的埋怨声。我把父母接到城里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做了十几年的空巢老人,如今村里大多数人都出去打工了,让他们继续待在家里我有些不放心,快七十岁的人了,没人照应不行。  可是接来以后,他们的表现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在我印象中他们可一直是相敬如宾
期刊
1  我小时候长得四不像。不像爸不像妈,不像姑不像舅,又黑又丑,像只猴,反正奶奶不喜欢我。  当然,奶奶不喜欢我,除了我长得丑,还因为我爸老吴。我奶奶生老吴前,已经有3个儿子。于是怀上老吴时,每天祈祷肚子里是个女孩,结果又出来个男孩。  奶奶太失望了,然后又不死心地生了第五胎,终于如愿有了我姑姑。这么一来,老吴就成了家里最不受宠的孩子,连带着我在奶奶那也不受宠。  可能是愧疚吧,老吴对我真的很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