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时,学生接触到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首先,我先安排了两个探究实验:
实验①: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实验②:在一支装有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要求: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好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思考。
接着,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现象:
实验①:过氧化氢溶液缓慢地放出小气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放出的氧气很少。
实验②: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时,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大量氧气。
提问:为什么要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学生的猜想:
猜想1 二氧化锰能放出氧气。
猜想2 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变快。
针对以上猜想,我让学生们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
实驗1:⑴在二氧化锰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⑵加热二氧化锰,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现象:均没明显现象。
结论:猜想1不成立。
实验2:⑴在过氧化氢溶液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⑵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学生发现,这两个实验就是实验①实验②,已经做过,无需再做,猜想2成立,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变快。
到了这里,已经顺利地得出了结论,可以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了。没想到,有学生举手了:“老师,会不会是二氧化锰作为一种反应物,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放出了氧气?”
我略一思考,把问题又交给了学生:“这是有可能的,你的想法很好,说明你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同学们都来想一想,如何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成立呢?”
学生们沉默了一会儿,而这时,我已经考虑好了。对他们略加点拨:“什么是反应物?”
学生回答:“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
我继续引导启发:”你们还记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吗?为什么要用过量的红磷?”
有学生抢着回答:“为了耗尽装置内所有氧气。”
“在这个反应中,什么物质是反应物?”
“氧气和红磷。”
“大家可以参照这个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不是反应物?”
学生恍然大悟,经过一番讨论,设计出了实验方案3:在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待气泡不再产生,再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重复以上实验… …如果二氧化锰是反应物,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一定会把二氧化锰消耗完。
而在之后的实验中,他们惊奇地发现,二氧化锰好像永远也用不完似的,只要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就能不断地产生氧气,因此,猜想3不成立。
我趁机提问:“看来,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可是,在刚才的实验3中,为什么二氧化锰好像永远也用不完似的?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
……
在我的教学预设中,实验3本来是设计为待实验②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以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学生的一个疑问打乱了我的教学预设,提出了一个我没有想到的问题。如果这时我含糊遮掩过去,既不能让学生信服,也失去了一个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的绝佳机会,一个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的绝佳机会。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下,我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既化解了学生的疑问,又水到渠成,得出了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结论;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现、探究新情境下的新问题,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生成的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要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问题,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这种交流互动中,学生不仅只是获得了问题的解答,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思维的进展和心灵的提升。在这个理念的正确指导下,教学与学生才能在探究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新浦区海宁中学)
首先,我先安排了两个探究实验:
实验①: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实验②:在一支装有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要求: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好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思考。
接着,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现象:
实验①:过氧化氢溶液缓慢地放出小气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放出的氧气很少。
实验②: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时,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大量氧气。
提问:为什么要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学生的猜想:
猜想1 二氧化锰能放出氧气。
猜想2 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变快。
针对以上猜想,我让学生们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
实驗1:⑴在二氧化锰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⑵加热二氧化锰,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现象:均没明显现象。
结论:猜想1不成立。
实验2:⑴在过氧化氢溶液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⑵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学生发现,这两个实验就是实验①实验②,已经做过,无需再做,猜想2成立,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变快。
到了这里,已经顺利地得出了结论,可以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了。没想到,有学生举手了:“老师,会不会是二氧化锰作为一种反应物,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放出了氧气?”
我略一思考,把问题又交给了学生:“这是有可能的,你的想法很好,说明你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同学们都来想一想,如何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成立呢?”
学生们沉默了一会儿,而这时,我已经考虑好了。对他们略加点拨:“什么是反应物?”
学生回答:“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
我继续引导启发:”你们还记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吗?为什么要用过量的红磷?”
有学生抢着回答:“为了耗尽装置内所有氧气。”
“在这个反应中,什么物质是反应物?”
“氧气和红磷。”
“大家可以参照这个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不是反应物?”
学生恍然大悟,经过一番讨论,设计出了实验方案3:在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待气泡不再产生,再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重复以上实验… …如果二氧化锰是反应物,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一定会把二氧化锰消耗完。
而在之后的实验中,他们惊奇地发现,二氧化锰好像永远也用不完似的,只要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就能不断地产生氧气,因此,猜想3不成立。
我趁机提问:“看来,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可是,在刚才的实验3中,为什么二氧化锰好像永远也用不完似的?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
……
在我的教学预设中,实验3本来是设计为待实验②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以证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学生的一个疑问打乱了我的教学预设,提出了一个我没有想到的问题。如果这时我含糊遮掩过去,既不能让学生信服,也失去了一个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的绝佳机会,一个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的绝佳机会。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下,我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既化解了学生的疑问,又水到渠成,得出了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结论;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现、探究新情境下的新问题,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生成的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要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问题,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这种交流互动中,学生不仅只是获得了问题的解答,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思维的进展和心灵的提升。在这个理念的正确指导下,教学与学生才能在探究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新浦区海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