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电安全管理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p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施工工地用电是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前提保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是一个系统的任务。为了确保施工工地用电的安全,杜绝触电事故的发生,文章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用电的安全隐患,提出安全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工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的用电需求骤然增加。电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的,但其对人们构成威胁也不容忽视。触电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电气还可能毁坏用电设备或引起火灾。因此,加强施工工地用电的安全,减少用电事故的发生,对保证施工正常、安全、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筑施工工地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建筑工地环境复杂
  施工工地户外不具备等电位联结的场所,在相同的故障条件下施工工地的电击致死的危险更大。此外,施工工地是环境条件恶劣的场所,它不仅日晒、风吹、雨淋等恶劣气候条件使电气绝缘水平下降,而且由于场地内众多的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的运作,使电气设备和线路易受撞击、碾压招致机械损伤。
  (二)没有悬挂警示标牌及保护措施不到位
  施工工地露天电气设备、电源箱、闸刀没有注意防雨、防触电保护,在电源箱旁没有设置警示标识,电气设备不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机械设备不按规定安装防雷、接地保护装置。采用暗管埋设及地下电缆线路时,埋设深度且没有设置“走向标志”及安全标志。
  (三)用电安全意识淡薄
  操作人员不懂用电知识或用电技术,检修设备时操作错误,手触及设备或设备元件的带电部位,用湿手检修或操作电气设备,使用非专业工具检修设备等。
  (四)电气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现在,建筑施工工地使用的电气设备其产品的设计一般为通用型,很多不适应施工工地和使用环境(多尘、室外、潮湿、移动,加上高温季节等),很多电器(漏电开关、空气开关等)新的产品参数正确、状态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反应迟缓,漏电动作数据不准确,甚至失效;有的电气设备部件损坏后没有及时修复、更换,而是采取不安全的替代措施,例如:电焊机二次侧搭铁线损坏或遗失后不及时添置,而用钢筋、扁钢等替代;有的施工企业为降低成本而采购低价的电气产品甚至是劣质产品,这些电气产品的技术参数不稳定,安全性能差;有的则不按产品技术要求使用电气设备,使设备的安全性能大打折扣。这些都是存在的安全隐患。
  (五)临时施工设备电源线搭接混乱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工地的需要,经常会出现一些施工机械临时搭接用电电源进行短时工作的情况,而在工地操作的电工往往会认为短时接线布置麻烦,忽视这类施工设备临时用电安全。在施工工地经常会看见将刀闸开关外绝缘胶盖直接取下,然后将设备电源线直接挂在保险丝上的违规用电现象,从而造成了刀闸内部保险丝裸露在外面,增大了触电危险率。
  (六)漏电保护器布设不合理
  一些建筑施工工地没有按照相关安全用电规范,安装总漏电保护器和作业危险点漏电分保护器,这就导致临时用电系统自身安全性不高,少数施工工地虽然安装了漏电保护器,但大多在选型和布设过程中,没有充分结合施工工地实际情况考虑漏电保护器的剩余电流、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等特性功能,也没有充分考虑漏电保护器相互间的动作匹配问题,导致临时用电误动拒动等情况时有发生。在设备选型时,尤其没有考虑水淋、阴雨、潮湿等自然安装环境条件,设备选型和安装布设随意性较大,更没有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做定期检查、试跳、送检、试验以及记录等工作
  (七)用电监督不全
  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工地都缺乏具备专业技能的电力施工技术人员,这样就导致了施工设备无法得到正常运行,损害设备,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这些技术人员对施工临时用电的记录也不完善,缺乏针对性;而且一些安全检查记录、档案很多都是不真实的,很多都只是为了应付安全监督而假造的。假资料的存在,未能及时为往后临时用电的情况提供一个真实的数据,由此带来安全隐患,不堪设想。
  二、加强施工工地用电安全的管理措施
  (一)加强用电安全意识
  自建筑工程项目开始,就将用电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尤其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将安全生产贯彻并落实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将安全意识灌注到施工人员的脑子里,加深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将安全生产的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严格执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二)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用电安全责任制,制定和完善安全用电组织措施、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以及用电安全的工地管理措施
  (三)加强配电设备的管理
  由于施工工地的环境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对成套配电设备的要求更高,对工地用的成套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能够适应施工工地的诸多不利条件,如日晒、撞击、水溅、震动以及沙尘等;成套配电设备在各种不同条件的工地上都能使用;能够满足不同人员的需要。非电气工作人员经常使用电源插头接用电源,应将插座安装在没有裸露带电导体的插座箱内。只能由电气工作人员对有裸露带电导体的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配电箱进行操作;应放宽保护电器和开关的容量,尽量减少类型和级次,以满足各种用电的需要,便于更换,以减少备用数量。
  (四)强化管理,普及安全用电知识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工地用电知识的普及,项目部管理人员要重视工地用电的安全,增加安全教育中的安全用电知识内容;教育有关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提高预防触电的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对作业人员应针对环境(高温与潮湿)等因素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临时用电安全教育和交底;应在项目部及各施工班组设立意外伤害急救人员,急救人员必须经过触电后急救等方面的培训,并根据施工工地应急预案对触电事故发生后的急救进行定期演练,熟习急救程序,以减少触电死亡事故发生带来的危害。
  (五)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用电安全规范
  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电流表、电压、电度表等应配置齐全。动力配电与照明配电也应分别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配置齐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而且,在特别潮湿、容易被碾压、易进水的地方进行工作和操作诸如振动棒(器)、手电钻、手动砂轮机等手提式电动工具均必须加装动作(分断)电流分别小于6mA、30mA的末级漏电保护器,同时,总配电箱、分配电箱、末级漏电三级保护器在核定动作电流时应调有15mA及以上的动作电流级差,动作(分断)时间应有0.05s的动作时间级差。
  (六)加强日常巡查
  施工工地的电气装置安装和使用情况经常会发生变化,不仅要在使用前进行检验,在使用时也要每天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巡查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漏电保护器动作是否有效;断路器整定值和熔体额定值是否正确;用电设备和接地引线的PE线连接是否良好可靠;线路和设备的状态是否良好,裸露的带电导体是否处于人的伸臂范围之外。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工地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多种多样,任何环节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健全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管理制度,还应结合施工工地的工地情况,按照规范的要求,加强用电安全管理,以减少临时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确保施工质量、安全与施工进度,从而保证项目得以正常顺利完工。
  【1】王元华.浅谈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2(1).
  【2】刘大祥.施工工地临时用电安全之我见【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9).
  【3】冀洪生.谈建筑施工工地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3(6).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小企业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较大比重。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小企业也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网络营销在中小企业中的开展已是大势
期刊
建筑业的事故发生率,一向在我国各大行业内居于前列.由于建筑业自身技术要求及环境要求,往往需要大量人员,设备及材料位于较狭窄的空间内进行作业活动.且其所需技术类型风险
期刊
营销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于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要求比较高。目前在营销领域各种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出现的背景下,客观上要求企业做好营销人员的培训,通过强化培训来
期刊
土地财政问题面临改革的契机。当此之时,需要对土地财政问题的各种讨论进行系统梳理,对一些重大问题正本清源、聚焦归位,以有效指导和推进改革实践工作。一、土地财政问题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共赢”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为了使处于以饭店为核心的企业获得长期利益,饭店与顾客的关系问题将逐步得到相关人士的重视。虽然饭店管理人员已十分重视
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销售商品,其供给信息必须要通过以报纸为主的大众媒介向外界传播、展示,购房者一般先接触房地产的广告,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有广告打动了购房者的心,才有
高校物资采购的特点及其现状rn资金来源的公共性和非营利性rn对于我国的高校来说,目前赖以生存的资金来源一直是公共性来源,高校的相关款项应用,例如高校的扩建、校园内的绿
期刊
随着事业的发展,新闻媒介的公益活动也成为了一种流行。新闻媒介在组织和策划社会公益活动时,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广泛调动和影响社会各方面力量,使公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新
目前,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速增长,不仅动态交通问题严峻,而且停车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单通道停车场的交通问题十分严重,这已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核心之一.为了避免不同方向车
在时代的发展中,医院这个社会单位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改革是必要的。在医院门诊收费这一方面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门诊是窗口,是医院方面面对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