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类杀菌剂在蔬菜中的残留分布及对不同人群的累积性膳食摄入风险

来源 :农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蔬菜中残留的三唑类杀菌剂可能存在的累积性膳食摄入风险,本研究基于蔬菜样品检测获得的三唑类杀菌剂残留数据,分析了来自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安徽省及福建省5个地区的1612批次蔬菜样本中8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残留分布,并采用相对效能因子法以及概率评估方法的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技术和Bootstrap抽样技术,对目标人群通过蔬菜摄入三唑类杀菌剂的累积急性及慢性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检出较多的农药及产品组合为芹菜和西红柿中的苯醚甲环唑,检出率分别达到23.1% 和20.4%,其他检出率较高的农药还有三唑酮、戊唑醇、氟硅唑、烯唑醇、丙环唑、抑霉唑及腈菌唑.各类蔬菜中,黄瓜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对不同人群累积暴露量的贡献率最大,为50%~70%.在第97.5百分位点处,蔬菜中残留的三唑类杀菌剂对各年龄段人群的累积慢性暴露量均低于慢性参考剂量(ADI),其中0~35个月婴幼儿的累积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商(%ADI)值最高,平均为34.6%,但仍低于100%;在第99.9百分位点处,蔬菜中残留的三唑类杀菌剂对各年龄段人群的累积急性暴露量均低于急性参考剂量(ARfD),0~35个月婴幼儿的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商(%ARfD)值最高,平均为51.7%,但也低于100%.研究表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及福建5个地区蔬菜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的累积急性及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皆在可接受范围内.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介绍了2017-2020年重庆地区机插水稻大田稀泥育秧技术的示范效果,总结提出了秧田培肥和作厢、规范摆盘和装泥、精量播种和管理、适时起秧和移栽等关键技术,阐述了机插水稻稀泥育插秧技术的重要参数,并针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建议.
笔者经过调查,摸清了连城红衣花生主要病虫害——青枯病、叶斑病、锈病、白绢病、蚜虫、斜纹夜蛾、地下害虫等的发生特点,总结出相应的农业防治、理化调控、生物防治及危险时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药剂防治的防治技术,以指导生产.
为实现重庆丘陵区旱地“油菜-高粱”两熟制周年种植制度轻简高效生产,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根据2018-2020年机械起垄直播“油菜-高粱”的试验探索,研究集成“油菜-高粱”周年垄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2020年在重庆市代表区域进行规模示范,取得较好成效.本文作者总结了该模式生产技术应用效果、生产优势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以期在本市相似生态区域推广应用,促进旱地农业实现轻简生产和增产增收.
建立了一种由杀虫双快速转化为沙蚕毒素,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李子中沙蚕毒素,并由沙蚕毒素含量确定杀虫双残留的方法.样品经含有质量分数1%的L-半胱氨酸盐酸盐的0.1 mol/L盐酸溶液提取,氨水-氯化镍衍生化,正己烷萃取,氮气吹干后甲醇定容,采用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李子中杀虫双向沙蚕毒素的转化率随其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0.05~10 mg/kg范围内,杀虫双含量与沙蚕毒素峰面积间呈幂函数相关,R2为0.992;在0.01、0.1、5 mg/k
敖汉旗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是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典型代表区域,谷子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敖汉谷子加工出的小米营养丰富、质纯味正、香软可口.敖汉小米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本文作者在小面积示范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提出敖汉旗旱作谷子规模化生产技术经验,供同行共同探讨.
九单525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GY992为母本、自选系GY9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耐密、适合机械化收获等优点.2020年通过吉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高产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本文作者介绍了福寿螺的生物学特点、目前在秀山县的分布,以及开展防治示范情况及成效.结果 表明,水稻生长前期,70%杀螺胺乙醇铵盐对稻田内幼螺与成螺的防效为91.89%,卵块防效为78.33%;沟渠内幼螺与成螺的防效为95.59%,卵块防效为86.80%.水稻生长旺期,70%杀螺胺乙醇铵盐对稻田内幼螺与成螺的防效为89.17%,卵块防效为73.68%;沟渠内幼螺与成螺的防效为86.71%,卵块防效为86.14%.
为了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引导种植户科学使用农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选取了涵江区梧塘镇境内的5家草莓经营主体,就草莓的农药登记现状、田间用药现状比对分析,找出草莓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草莓安全用药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草莓种植户及相关服务部门提供参考.
本文作者从灵芝菌种的选择、栽培方式选择、生长条件、生长时间、出芝管理、灵芝的采收、灵芝的品质等方面对灵芝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灵芝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近40年来(1980-2019年)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播种面积不断下降,尤其是双季稻下降速度更快.在早稻、双季晚稻的基础上再“+”一季作物,如马铃薯、油菜、黑麦草、蔬菜等,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南方地区的光温水热资源,而且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升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 表明,“双季稻+”种植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同时存在生产成本高、收益率变幅大、规模经营难度大、受气象因素影响大等劣势,也存在农民种植意愿降低、农村缺少青壮年劳动力、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