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328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因此,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对学生文化精髓的传递。教师身处七尺讲台,身上肩负着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适合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人类遗产,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統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那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呢?
  一、利用古诗文教材,传承传统文化
  在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和典籍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而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经典的诗词歌赋等教学内容,里面贯穿着中华传统美德、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可以利用这部分资源材料来给学生注入有价值的文化,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意义、价值等传统文化精髓。
  高中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本。我们在教授文本并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还原当时的人情风貌,还要切身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礼仪、思想境界和文化。如,学习《论语》时可以了解孔子“礼制”的思想,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明白“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大家气度等等;学习《劝学》《师说》时要感受到古人勤勉学习和尊师重道的礼数;在读《苏武传》时要感受到爱国、爱家、自尊、自爱的古人情怀。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带入课堂上的古代圣贤诗文中,要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领略分享古时人们的高尚情操;那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遇到苦难、挫折或者抉择时,就会从学习过的文化价值内涵中找到正能量来驱动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这就是一种文化沉淀的积极作用,也是教师利用古诗文来弘扬传统文化的功能作用。
  二、利用作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写作文不仅仅让学生细微体会生活,抓住生活中的一点来延展发挥;同时,也是让自己的真实感情释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和人生态度、价值观、审美取向等都会自然的呈现出来。老师在作文写作中加以指导和提升,就是又一次的文化传承和启迪。如,在学习完一篇文章后,或者看完一次电影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抓住其中的一点触及心灵的瞬间来完成一篇随笔,教师可以对某些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不仅让学生从遣词造句、驾驭文字的角度来提升,更要在文化内涵和传统美德等角度来提高自身素养。
  三、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老祖宗流传下来许多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背后,都赋予了十分丰富的美妙传说或者历史渊源。每一个故事背后,都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情感色彩,并且代表了古人的美好憧憬或是悠远的遐思。那么,教师可以利用节日的机会,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例如,在端午节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屈原其人其事,选择有名的诗篇来朗诵和分析,感受到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还可以了解到许多有趣的习俗,如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等,不仅可以感受到当时当地人们的风土人情,还可以感同身受到诗人爱国的浪漫主义情怀。
  四、加强经典名著的推介和引用,传承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也应该是渗透于生活中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多看课外读物,尤其是经典名著,因为从名著里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的奇思妙想,还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巨大魅力。如果学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一点,那么日积月累也会满腹经纶。例如阅读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我们可以感受到几个世纪前英雄们的那种豪情万丈的气势,也可以感受到兄弟间友谊的气脉喷张。在喟叹英雄逐鹿的历史大背景下,可以受到英雄人物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渲染和熏陶,自然而然的产生敬仰和效仿、学习的热情。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启迪和升华,是在课堂之内的,更是在课堂之外的教学。
  五、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民间故事、山歌、打油诗、俚语等,像是一幅幅生动的民族画,展现出各地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透过这些鲜活的生活场景,来感受到乡土文化中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外的闪光点,让传统文化的给养能够滋润到每个学生的心田。教师要肩负其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朱艳敏,河北沧州市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的教学主张,形成了“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体系,不仅推动了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也将教学教育推广到了学生的生活领域,打破了传统“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状态。因此,作为高中語文教师必须正确理解生活化教学的思想,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教育主线,让生活走进高中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课文和获取新知,让语文课堂的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促使学生得
期刊
小学语文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中是将语文阅读和写作分开进行分别教学,但是对于语文教学过程来说,这两部分都是现阶段教学的重点,同时这两部分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将阅读和写作进行结合教学,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將二者进行融合能达到互补教学
期刊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渗透。慢慢培养着实不易,县城高中语文一直受到冷落,学生、家长本身语文素养不高,不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自身认识不足,一味地追求数理化的高分,忽略语文的学习,学多学少一个样,甚至于学与不学都是一个样,语文成绩难以提高,语文素养更是难以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力争转变语文这种萧条的现状。先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提高情
期刊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几乎所有的小学都要开设语文学科,并且,作为各个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学科,各个阶段的语文学科都有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也有自己的国家课程标准,所以这就涉及到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的问题。实施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一方面,有利于突出各个地区的学校特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先从小学语文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入手,有利于为
期刊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仅应重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授,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尤其应加大对学生情感教育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呢?  一、營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有效的教学情境是促使学生与课文作者产生思想共鸣的基础与条件。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情感教育的需求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情感转移到文本中去
期刊
所谓“微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个“微”字,体现在课程上就是时间短,内容少。微课以课堂教学视频为载体,教师采用多种媒介手段开展教学,不仅内容具体,主题突出,课堂氛围也更加活泼,情景化更强,使学生更享受学习过程,对知识的把握也在直观的方式下变得更加准确高效。  如今将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也是构建新的信息化小学语文教学体系重要措施
期刊
在小学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那么,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呢?  一、激发学习动机  1.以趣激学。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去读书,就变得积极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使用以趣激学,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
期刊
阅读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东西确实是一种煎熬。上飞机前,在选择带什么材料来打发那段无聊漫长的时间时,我们知道这一点;当面对书桌上那堆积如山的材料时,我们同样了解这一点。但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培养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重要启蒙阶段。阅读能力包括四个部分,首先就是对文章词句的理解能力,然后是对文章重要的部分进行选择、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其次是对整篇文章的思想和观点的把握能力,最后就是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认识能力。这四部分能力是对文字语言认识和理解的重要程序,这也是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生存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
期刊
这节课是我在教学中的第二堂课,由于第一堂课没有设置充分的朗读环节,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深入文本。另外,作品时代久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克服文言文这道难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