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优越的学习环境,自身智能发展的高峰期,是大学生成才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要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成才,除了使他们掌握广博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外,还必须在学生思想工作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塑造大学生的精神指导,它能使大学生们胸怀大志、充满理想、树立目标;在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觉、管理上自治、思想上自我教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针对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出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学生就是来学习的,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行。其实学习好固然重要,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更为重要。“八荣八耻”首要一句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因此,在学生思想工作中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要求。要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也是道德观,是人们对自己祖国休戚与共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高尚的民族感情突出表现在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上,又集中体现在维护祖国的尊严、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斗甚至献出自己生命的精神上。
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就是对祖国无限忠诚,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无限关心。这也是每一个青年学生应具有的最起码的品质。爱国的行为是一种崇高的行为,表现在人们为争取祖国的独立而英勇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勇往直前的行为。爱国主义精神也一直伴随着我们民族生息、斗争与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赖以生存和发展重要精神支柱。
在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只有了解祖国,了解中国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祖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只有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加倍热爱和珍惜祖国的现在和未来。因此,学习祖国的历史不仅能增强感性的激情,也能使我们有理性的思考;不仅能增强爱国信念,也能帮助我们懂得历史发展规律。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深切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今天的学习,是为了祖国的建设,也是为了明天把自身的所有的一切献给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
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付诸行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作为大学生首先要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大学期间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技能,做到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毕业后尽快走上工作岗位。要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将个人的利益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报效祖国,决不能做有损祖国和人民利益的事。
劳动最光荣、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要使他们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思想。要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永远是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的文化幸福的基础。大学生将来不仅要靠劳动养活自己,而且靠劳动为人类作贡献。要以辛勤劳动来磨练个人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精神,把劳动融入到自己所投身的事业当中。
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还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让大学生懂得爱国是一种报效祖国,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的崇高行为。因此,必须努力学习,掌握好科学技术,为将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创造出好的成绩,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今天争分夺秒,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学习,明天才有能力实现崇高理想。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和最大的幸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学法、懂法、守法,培养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让大学生知道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只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人才,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做到(1)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先进人物,提高奉献精神。(2)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和义务服务的活动,提高服务意识。(3)要开展集体活动和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4)要经常开展交心谈心交流会,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助人为乐的品质。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系党总支副书记)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针对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出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学生就是来学习的,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行。其实学习好固然重要,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更为重要。“八荣八耻”首要一句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因此,在学生思想工作中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要求。要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也是道德观,是人们对自己祖国休戚与共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高尚的民族感情突出表现在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上,又集中体现在维护祖国的尊严、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斗甚至献出自己生命的精神上。
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就是对祖国无限忠诚,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无限关心。这也是每一个青年学生应具有的最起码的品质。爱国的行为是一种崇高的行为,表现在人们为争取祖国的独立而英勇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勇往直前的行为。爱国主义精神也一直伴随着我们民族生息、斗争与发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赖以生存和发展重要精神支柱。
在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只有了解祖国,了解中国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祖国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只有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加倍热爱和珍惜祖国的现在和未来。因此,学习祖国的历史不仅能增强感性的激情,也能使我们有理性的思考;不仅能增强爱国信念,也能帮助我们懂得历史发展规律。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深切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今天的学习,是为了祖国的建设,也是为了明天把自身的所有的一切献给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
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付诸行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作为大学生首先要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大学期间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技能,做到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毕业后尽快走上工作岗位。要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将个人的利益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报效祖国,决不能做有损祖国和人民利益的事。
劳动最光荣、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要使他们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思想。要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永远是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的文化幸福的基础。大学生将来不仅要靠劳动养活自己,而且靠劳动为人类作贡献。要以辛勤劳动来磨练个人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精神,把劳动融入到自己所投身的事业当中。
在大学生思想工作中,还要教育和引导学生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让大学生懂得爱国是一种报效祖国,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的崇高行为。因此,必须努力学习,掌握好科学技术,为将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创造出好的成绩,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今天争分夺秒,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学习,明天才有能力实现崇高理想。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和最大的幸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学法、懂法、守法,培养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让大学生知道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只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人才,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做到(1)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先进人物,提高奉献精神。(2)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和义务服务的活动,提高服务意识。(3)要开展集体活动和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4)要经常开展交心谈心交流会,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助人为乐的品质。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系党总支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