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英雄”隆志勇:“八十年代李向阳”,敌军悬赏15万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侦察兵8年,隆志勇先后参加120多次敌后侦察、捕俘和破袭作战,无一失手,先后被授予“侦察英雄”“八十年代李向阳”等称号。当年由于他太厉害了,给敌人造成了心理阴影,敌军竟然悬赏15万元人民币要他的脑袋。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月5日晚,广西贵港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到贵港市电子科技学校开展“火炬大讲堂”报告会,对越自卫反击战“侦察英雄”隆志勇受邀给学校师生讲课。
  报告会上,隆志勇以风趣幽默又不失军人阳刚之气的语言,与师生们分享了上世纪70年代末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会后,有媒体对其进行了采访,再现了隆志勇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智勇双全、不畏牺牲的战斗英雄形象。
  两腿扎满竹签,忍痛战斗
  隆志勇,家乡在素有“小桂林”美誉之称的广西靖西吞盘乡灵光村。那里与越南北部省只隔一座山。1975年越南统一后,不断反华排华,隆志勇所处的边境地区深受其害。
  1978年3月,隆志勇的舅父下田干活,被越南特工埋的地雷炸斷了腿,落了个终身残疾。隆志勇的同学黄中锋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越南特工绑架,至今生死不明……
  见过太多国恨家仇的事,1979年2月17日,在我军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时,隆志勇率领村里的民兵应急连队,配合野战军攻占了敌人两个高地,歼敌30多名。战后,隆志勇放弃了入警校的机会,参军入伍。领导见他初入军营便身手不凡,就把他送到了侦察连,成为广西边防某团侦察分队的一名侦察兵。
  第一次执行任务时,隆志勇险些丢了性命。当时,他正患病在身,但任务来了,他仍积极请战。执行任务时,在翻越一个山坡的时候,隆志勇突然脚下一滑,滚下了山,掉进了敌人的陷阱里。
  说时迟,那时快,隆志勇用双手牢牢地抠住井壁,人虽然没掉下去,但腿部却一阵巨痛。隆志勇往下一看,井底密密麻麻布满了锋利的竹签,他的两条小腿已经被竹尖扎了进去。幸好战友及时赶来,把他拉了上去。可是,他被拉上去的时候,又是一阵巨痛。原来,狡猾的敌人不但在这里放置了竹签,还削了倒钩,隆志勇在被战友拉起时,小腿的肉被扯了下来,很快疼晕过去。
  隆志勇说,那些年,他和他的连队在执行任务时被敌人发现、追击的情况有多次,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中过枪伤。“别人说我们运气好,我说是越军的枪打得太不准了。”
  隆志勇说,敌后侦察是艰苦的,有时执行一次任务要很长时间才能回来。他记得最长的一次是46天。那次任务是侦察敌人一个重要屯兵地的情况。隆志勇和他的侦察班先后向上级报告情报168次。他用照相机拍下了敌人1个驻兵点、2个观察哨、3座弹药库、4处炮阵地。后来我军炮兵根据隆志勇他们侦察的情报,以猛烈的炮火彻底摧毁了这些目标。
  执行任务120多次,无一失手
  1985年2月,在我军某边防重镇对面,越军新组建了一支小分队,人不多武器却很精良,而且总是过境骚扰我方。隆志勇和战友几次越境抵近侦察,发现这股敌人驻在公路两边的山坡上。在他们后方还驻有敌人的两个连,前方有一个观察哨,这几个点的敌人互相掩护策应。隆志勇分析,要消灭这小股敌人,必须采取夜间破袭,以少胜多、快打快撤的策略。他向上级汇报后,上级便派其带领15名侦察兵去执行任务。5千米的夜路他们整整走了6个小时,才摸到离敌人只有60多米的地方。到达袭击地后,大家都已筋疲力尽,本来想着休息一下,可没想到,敌人十分狡猾,竟然在宿营地放了两条军犬。一听到有动静,军犬就狂叫着扑了过来。
  隆志勇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当即决定开始战斗,先是开枪打死了两条军犬,又冲上去击毙了两个哨兵,然后命令班长打照明弹。大家看清目标后同时开火,将火箭筒、手榴弹拼命地往里扔。
  就这样,16个人急袭3分钟,敌人基本被消灭,大获全胜。这一仗,隆志勇率队歼敌32人,而我方无一人伤亡,成为我军侦察兵破袭作战的范例。
  在另一次执行任务时,隆志勇化装成采草药的,经过一座桥时,敌人一个侦察兵认出了他,伸手就要掏枪。这时,隆志勇也警觉起来,但还没等他作出反应,敌人的枪已经响了,隆志勇被打中掉进了河里。敌人以为他死了,高兴地回去邀功。
  但是,隆志勇并没有死。原来,他发现危险后,准备跳桥,敌人的子弹正好打在他的水壶上,逃过了一劫。
  还有一次,隆志勇误入雷区,为了感知雷线,他竟然将鞋子脱了,裤腿也挽了起来,以便让皮肤有更好的敏感性。最后,他成功拆除了3颗地雷,安全走了出来。像这样的生死考验,隆志勇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当侦察兵8年,他先后参加120多次敌后侦察、捕俘和破袭作战,无一失手。
  据隆志勇介绍,他和战友们共毙敌46人,俘敌15人。他亲手捕俘3人、毙敌4人,先后荣立3次一等功、4次三等功,被广州军区评为“十大勇士、侦察英雄”等荣誉称号,被中央军委领导誉为“八十年代李向阳”。时至今日,在电影纪录片《群英荟萃》和电视片《南疆侦察兵》等影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这位英雄令人荡气回肠的壮举。
  敌军曾悬赏重金买他的脑袋
  在采访中,隆志勇还透露了一个小插曲。当年由于隆志勇太厉害,给敌人造成了心理阴影,越军竟然悬赏15万元人民币要他的脑袋。那个时候的15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隆志勇说:“越南特工鬼精的,他们对我的情况很清楚。扬言出15万元人民币买我的人头,并几次想加害我的家人。但我不怕,我的家人也不怕,他们和村里的乡亲都为我骄傲。全村人都尽可能地保护我的家人。”
  当时,他成为敌方侦察兵重点打击的对象,几乎每个敌军侦察兵手里都有他的照片。但是,隆志勇武艺高强,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隆志勇又参与了5年的边境排雷行动。他带领排雷兵严密组织、科学排雷,出色完成了边境大排雷任务,多次受军委总部和两级军区通报表彰。
  拿起刀枪,他是坚强的边防卫士;操起犁耙,他是勤劳的农家子弟。2010年3月,广西百色旱情肆虐。曾经在此工作过9年的隆志勇心急如焚,他利用双休日赶往灾区,带领群众翻山越岭找水源,自掏腰包给群众送去“救命水”。
  2011年,隆志勇被任命为广西贵港军分区司令员,于2015年退休,大校军衔。退休后,他仍在发挥着自己的爱国余热。
  (《贵港日报》2019.9.8等)
其他文献
《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里,说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仿佛她的死因是聪明太过。  其实王熙凤聪明不是错,很多人认为王熙凤一生就亏在了耍小聪明上,其实她错在了无知无畏,胆大到什么都不怕的程度。古言“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所以她不吃大亏才怪。当然,这与她的家教有关系。  王熙凤小时候,父母对她可谓百依百顺,不加调教,养成了她后来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性格。  另外,家里没让她受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红歌,是伴随着我们“50后”这辈人成长起来的。过去唱红歌,多少人青春在飞扬;今天唱红歌,多少人激情在燃烧。这是一个时代带给我们的芳华记忆。不管是独唱,还是大合唱,大家唱起一首首红色歌曲,都是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不减当年勇。  红歌为什么这样“红”?它产生于革命岁月、建设时期和改革年代,承载着太多的时代记忆和民族精神,语言精炼、曲调优美,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反映出平民百姓的真情实感,不断地演绎出新的
期刊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于9月10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托卡耶夫就职后对中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  9月9日,《新闻联播》播出了托卡耶夫访问中国前夕接受专访的片段。出乎意料,托卡耶夫用普通话接受了采访。  托卡耶夫表示,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就是在哈萨克斯坦,并将其发展为“一带一路”这一惠及全球的综合性倡议。哈方正在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广泛的哈中合作惠及两国和本地
期刊
王嵎生和潘基文约定,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施加影响。“潘基文和我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峰会期间,王嵎生表达中方坚持“灵活性”的强烈意愿,潘基文则出面向美加澳等成员国晓以利害,并在施加适度压力的同时,作出一些技术性的妥协,达成各方基本上都可以接受的案文。  在新中国70年的外交历程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是深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今年是
期刊
据俄新社9月13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中合作牢不可破,第三方势力无法在两国间挑拨离间。  拉夫罗夫表示,俄中外交部早已建立起建设性、相互信任的同志关系,以便快速、高质量地完成既定任务。他指出,俄罗斯和中国朋友保持着“最密切的聯系”,他同中国外长王毅举行过多次会议和对话。此外,根据每年确定的计划,两国外交部门的磋商机制运转良好,一年举行四五十次会议,涉及广泛的议题。  拉夫罗
期刊
“我的爷爷和新中国同岁,他亲眼见证了国家从弱到强的巨变。每到国庆、藏历新年等重要节日,爷爷都坚持将一面亲手缝制的崭新的国旗悬挂在屋顶。迄今已缝制170多面国旗。”索朗旺姆向记者说起她爷爷顿久的故事。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卓德村的顿久,1949年出生在一个农奴家庭。1971年的国庆节,看到五星红旗在布达拉宫前首次升起,老人感受到成为国家主人的幸福。从那时起,老人开始縫制国旗,至今已48年。“缝制、悬
期刊
他曾被视作民族英雄,从白人手中夺过政权;他治下的国家,创下了通货膨胀的世界纪录,1000亿只能买一个面包;他也是非洲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统,从1980年到2017年。《纽约时报》评价他“自始至终都是难以捉摸的”。  当地时间9月6日,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先驱、津巴布韦“国父”穆加贝以95岁高龄在新加坡去世,走完了掌声与争议并存的一生。  从阶下囚到“国父”  穆加贝1924年出生于现津巴布韦(当时称为南罗
期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千千万万的侨胞在海外时刻感受着祖国的脉搏跳动,亲身体会着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紧密联系。他们在海外打拼的人生故事,正是中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缩影。  忆往昔:感慨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开始大踏步前进,但是与很多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西班牙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徐松华出生于华侨世家:“我伯父1927年去了荷兰。新中国成
期刊
博尔顿以“战争鹰派”而闻名。他曾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发文呼吁对朝鲜和伊朗进行军事打击,提议以色列、埃及和约旦瓜分巴勒斯坦土地。在越南战争时期,他是坚定的主战派。伊拉克战争前夕,他坚称萨达姆密谋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近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解雇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有分析认为,这跟他的“鹰派”作风有关。事实上,此前的第二次美朝峰会无果而终、委内瑞拉政变、美伊矛盾升级,三起国际事件背后都能看到特朗普政
期刊
“我们在研究院做实验的时候,胸前始终都要挂着一个放射笔,来检测自己受到了多少辐射,达到一定的量就要停止。但那两次根本顾不上自身受到多少辐射,我们直接把笔扔掉,第一时间冲进爆炸核心进行取样。”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属于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也与82岁的陆庆权有着不解之缘。他先后三次走进罗布泊戈壁滩,参与核试验研究工作。在他家中,至今仍然珍藏着一枚蘑菇云形状的纪念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