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过去的2015年春节,有一篇“返乡日记”文章在网上爆红。作者是上海大学80后博士生,他的家乡是湖北大别山的某个乡村。二十多年的家乡记忆和朴素感情,让他在文中深情关切了老家触目惊心的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现象,为无数被废弃和变卖了的乡村小学和中学而悲怆,还有为“农村大学生”更严峻的就业问题表达强烈不满。虽然这篇原题《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文章笔墨朴实、情真意切,引起了数百万人的叫好和感叹,但他的师姐的另一回应或批评文章《博士哥,你为何情怯了你的家园?》同样“炸响”,显示的是更多幽默、暗藏锋芒的观点和文风。
批评文章首先调侃师弟“傻文青”的迂腐,认为他活得太认真,仿佛“苦大仇深”。因为缺乏轻松自由心态,所以无视城市化建设给予乡民和年轻一代的更大福利和难得自由。返乡日记对“乡村”是城市“底层人”可以退守之“家园”的说法,有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唯美和自我优越感,实际像一个保守老人无法欣赏新势态。文章还微讽“近年情更怯”的作者是自尊与优越感、自卑与自我怀疑互相撞车。
这两篇文章都自圆其说,拥有自身的逻辑和感人之处,但对照着阅读确实让人有些左右为难的困惑感。这种矛盾和困惑不免让人想起一本名著,就是20世纪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在1973年出版的《乡村与城市》。在这本书中,雷蒙·威廉斯讨论的就是英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他坚决反对缅怀旧日农村“黄金时代”的文学想象,认为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既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也不是充满欢乐的故园。现代城市既无法拯救受到严重冲击的旧式乡村,传统的乡村价值也拯救不了面临太多新问题的城市。城乡矛盾或城乡张力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新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全面危机。
但换个角度对比地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在19世纪中叶也曾经历爆炸式发展,急剧提速的工业化,造成了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涌入,很快就让城市的贫富分化和阶级矛盾骤然加剧。但为什么在英国这一原发工业国始终没有爆发如法国大革命般的激进革命?原因就在于英国的阶级矛盾最后是以城乡对立的形式予以解说和“保守”处置的。
雷蒙·威廉斯在《乡村与城市》中就有意地强调:城市化进程不是古今断裂或传统破碎,而是一个人们认知世界方式的逐渐改变和连续性过程。“美好乡村”与“可怕城市”的对立,是不准确也有害处的理解,在乡村占主导地位的剥削模式还会在城市中呈现,城市的现代秩序与乡村传统中的良序也仍有一致性。所以最好的化解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的方法,不是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而是“教育、科学和社会主义”。雷蒙·威廉斯所说的“教育”在今天说来,主要指真正高层次的“文化”对新型“个人”的建设,即通过文化的教育力量塑造人们的相互认同,通过将劳动阶级整合进城市社会发展进程来弥合贫富冲突,用乡愁和乡情来化解阶级仇恨。所以他警惕传统精英文化、关心现代大众文化,目的是让劳动阶级的生活文化一方面尽可能地保持完整性和自身活力,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能逐渐学会接收和吸纳更高级的文化。
与今年春节走红的返乡日记相似,在《乡村与城市》中,雷蒙·威廉斯也有意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乡村回忆和生活记忆,一方面强调社会底层人的“感情”不被现有的上层文化认可,另一方面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经验,来对抗排斥劳动阶级的现成理性和日益拉大的社会贫富差距。他反对怀旧的乡村“田园诗”,认为工业化之前的英国乡村生活既不“自然”也不“道德”,而是充满了“剥削”的经济运作和不公平的社会分配。大量离乡农民来到城市发展之后,他们最迫切需要的不是诗意和感伤,而是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寻求认同。英国传统农村是围绕着家庭和宗教建立的乡村共同体,城市则应以“教育、科学和社会主义”,提供人们需求的新文化和新能量。他所说的“教育”是让城市劳动阶级能够参与和投入的自我教育,是可能让他们找到“社会认同”的城市文化建设,而他所说的“社会主义”则是超越固化的市场分工,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努力延续乡村熟人社会的传统合作意识,保护每个阶层的权益和社会阶层自由流动的可选择性。
简言之,现代的城乡矛盾与困惑,哪个国家也免不了。化解之道就在于城市人需要不断通过“乡愁”反思城市,而“乡村共同体”的永恒文化价值只有在城市生活的不断完善中才能得到重新认识和真正重视。
批评文章首先调侃师弟“傻文青”的迂腐,认为他活得太认真,仿佛“苦大仇深”。因为缺乏轻松自由心态,所以无视城市化建设给予乡民和年轻一代的更大福利和难得自由。返乡日记对“乡村”是城市“底层人”可以退守之“家园”的说法,有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唯美和自我优越感,实际像一个保守老人无法欣赏新势态。文章还微讽“近年情更怯”的作者是自尊与优越感、自卑与自我怀疑互相撞车。
这两篇文章都自圆其说,拥有自身的逻辑和感人之处,但对照着阅读确实让人有些左右为难的困惑感。这种矛盾和困惑不免让人想起一本名著,就是20世纪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在1973年出版的《乡村与城市》。在这本书中,雷蒙·威廉斯讨论的就是英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他坚决反对缅怀旧日农村“黄金时代”的文学想象,认为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既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也不是充满欢乐的故园。现代城市既无法拯救受到严重冲击的旧式乡村,传统的乡村价值也拯救不了面临太多新问题的城市。城乡矛盾或城乡张力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新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全面危机。
但换个角度对比地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在19世纪中叶也曾经历爆炸式发展,急剧提速的工业化,造成了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涌入,很快就让城市的贫富分化和阶级矛盾骤然加剧。但为什么在英国这一原发工业国始终没有爆发如法国大革命般的激进革命?原因就在于英国的阶级矛盾最后是以城乡对立的形式予以解说和“保守”处置的。
雷蒙·威廉斯在《乡村与城市》中就有意地强调:城市化进程不是古今断裂或传统破碎,而是一个人们认知世界方式的逐渐改变和连续性过程。“美好乡村”与“可怕城市”的对立,是不准确也有害处的理解,在乡村占主导地位的剥削模式还会在城市中呈现,城市的现代秩序与乡村传统中的良序也仍有一致性。所以最好的化解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的方法,不是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而是“教育、科学和社会主义”。雷蒙·威廉斯所说的“教育”在今天说来,主要指真正高层次的“文化”对新型“个人”的建设,即通过文化的教育力量塑造人们的相互认同,通过将劳动阶级整合进城市社会发展进程来弥合贫富冲突,用乡愁和乡情来化解阶级仇恨。所以他警惕传统精英文化、关心现代大众文化,目的是让劳动阶级的生活文化一方面尽可能地保持完整性和自身活力,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能逐渐学会接收和吸纳更高级的文化。
与今年春节走红的返乡日记相似,在《乡村与城市》中,雷蒙·威廉斯也有意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乡村回忆和生活记忆,一方面强调社会底层人的“感情”不被现有的上层文化认可,另一方面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经验,来对抗排斥劳动阶级的现成理性和日益拉大的社会贫富差距。他反对怀旧的乡村“田园诗”,认为工业化之前的英国乡村生活既不“自然”也不“道德”,而是充满了“剥削”的经济运作和不公平的社会分配。大量离乡农民来到城市发展之后,他们最迫切需要的不是诗意和感伤,而是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寻求认同。英国传统农村是围绕着家庭和宗教建立的乡村共同体,城市则应以“教育、科学和社会主义”,提供人们需求的新文化和新能量。他所说的“教育”是让城市劳动阶级能够参与和投入的自我教育,是可能让他们找到“社会认同”的城市文化建设,而他所说的“社会主义”则是超越固化的市场分工,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努力延续乡村熟人社会的传统合作意识,保护每个阶层的权益和社会阶层自由流动的可选择性。
简言之,现代的城乡矛盾与困惑,哪个国家也免不了。化解之道就在于城市人需要不断通过“乡愁”反思城市,而“乡村共同体”的永恒文化价值只有在城市生活的不断完善中才能得到重新认识和真正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