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恩是积极能动的内在力量,它能满足人与人归属的需要,打破现实中人们之间的围墙,使得人与人和谐相处,也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健全公民人格和营造和谐社会人文氛围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举措,从而使感恩教育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促进和谐校园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260-03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伴随着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感恩之心逐渐在淡化。对于饮水思源、“衔环结草”和“羊跪乳,鸦反哺”、“知恩不报非君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这些传统美德现在很多大学生已经很难认同了,他们觉得那些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进而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建设,对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构建和谐校园,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感恩的涵义
“感恩”一词在西方与感恩节(ThanksgivingDay)密切相关,《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在西方本义上是感谢上帝赐予人类以生存的面包和水,后来扩大为社会成员要常怀一颗宽容与回报之心,记得周围人对自己的帮助而忘却不快乐的事。
在中国文字中“恩”蕴涵这样的意味: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中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之情谊。《辞源》解释“感恩”为:感怀恩惠。三国志吴骆统传:餐赐之日,可人人别造,圈其燥潺,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说文解字》,感:动人心也;恩:惠也。《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感恩,就是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感恩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原则,是礼仪之邦的重要意识,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感恩教育的涵义
感思教育是一种以现实的德育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为切入点,以爱、关心、尊重、理解、责任等为价值取向,以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形成为目标,培养其感恩情感,发展个体的感恩行为能力,形成对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回报的亲和态度和人格特征的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活动,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感恩教育就其内涵而言,作为一种意识、情感和行为为中心的教育,它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二是情感层面,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面,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感恩教育并非游离于道德教育之外,而是高校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感恩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感恩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的存在和本质问题。因为感恩是人的思想行为之一,这种思想行为不是从外边强加给人的,而是内在于人的生存方式之中的。必须从人自身去寻找,从人的生存条件中去寻找。
1.自然性是人的基本属性。马克思说:“人直接的是自然的存在物”。“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因此,我们应感谢世界,感谢自然。远古的人们就认识了这个道理,每当播种或收获的时候,他们都要怀着敬畏的心情举行一些仪式,感谢大自然给他们以食物。古代人对自然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许多民族都有向土地獻祭的仪式,有的民族还献“血祭”,就是拿动物的身体甚至活人来向土地献祭,以感谢土地给人们的恩泽。
2.社会性是人的最重要的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社会的实质也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提供个人生存的条件,一是个体的人出生以后,只是具备了先天的生理条件,要真正成为社会的人,必须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一旦真正脱离社会,那他的生活也不是真正人的生活。个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才能互相满足其各自的需要。社会是人们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需要。不论是饮食男女的自然属性的需要还是心理情感、文化娱乐等的精神需要,都只有在同他人交往的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历史提供给他的社会条件,都要受到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创造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
3.人的精神属性使感恩成为可能。这一属性不仅是感恩的重要根据,而且使感恩成为可能。如果说感恩是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话,这种思想和行为必须是被人感觉和认识的,感恩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本能的或盲目的行为。黑格尔说:“动物就不能说出一个‘我’字,只有人才能说我。”马克思在创造自己新哲学的时候,虽然批判了黑格尔把自我和自我意识看做是脱离人体而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错误,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否认人具有自我意识。在感恩的问题上,人的精神(自我意识)起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人需要向自然界感恩,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人只有和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有人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需要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只有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美满。既然感恩是人的本质特征,那么,要实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就必须树立感恩的理念,把握感恩的本质:感恩就是关爱世界,感恩就是回报社会,感恩就是奉献人生。人的精神属性,不仅能够使人们认识到感恩的意义和价值,而且为在全社会进行感恩教育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就要抓住人的精神这一特点,利用一切手段,对人们进行感恩的思想教育。而这一切,都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慈悲的心。“感恩”这两个字的结构,都离不开心,都以心做基础。这说明,感恩与否,关键在于心。
(二)生活德育理论
生活德育是指利用生活中的道德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过道德的生活,是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的德育,包括将德育主体置于生活,德育目标贴近生活,德育内容源于生活,德育工作融入生活。学校生活包括三类:一是学校的日常生活,主要指非制度的人际交往和互动;二是学校的制度生活;三是学习生活。
感恩教育来源于生活,理应回归生活。高校开展感恩教育不要仅停留在课堂上,应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来进行,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方面的问题入手,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感恩教育。要教育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着力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引导他们加强实践。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感恩教育,就必须使感恩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感悟人为什么要懂得感恩,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让感恩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情感教育理论
情感,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持的态度体验。广义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情感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现代社会对人的情感素养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施加各种积极的教育影响,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情感品质的过程。
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的具体化,因此,感恩教育同样要关注学生道德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由于大学生的情感具有敏锐性和易感性,而且他们的情感体验在学校中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而获得的,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的情感态度非常敏感,所以,感恩教育须通过多种形式的交往,使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使感恩情感得到内化和升华。
(四)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所谓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由于感恩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形成其积极的感恩情感,产生感恩行为,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感恩教育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会感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学习理论的影响清晰可见。
1.感恩教育需要提供感恩实践的榜样。班杜拉认为,凡是能够成为学习者观察学习的对象,就可以称之为榜样或示范者。榜样不一定是活生生的人,他也可以是以符号形式存在的人(如影视中的人)或事物、动物等,班杜拉认为榜样有三种形式:1)活的榜样。具体活生生的人;2)符号榜样。指通过语言或影视图像而呈现的榜样;3)诫例性榜样。即以语言描绘或形象化方式表现某个带有典型特点的榜样,以告诫儿童学习或借鉴某个榜样的行为方式。
2.感恩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观察学习的过程。在感恩教育中我们要善于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树立人人是德育教师的观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寓感恩的美德教育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世界观、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对他人、对祖国、对工作的态度,都会随时随地地影响每一个学生。老师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他的美德将会传授给学生,他的感恩情怀也同样会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位教师的光荣任务,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理直气壮地担负起这一重任。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举措
感恩,不仅是一种社会品德的要求,更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在完成对中小学所拖欠的感恩教育课时,高校教育还应该提供给大学生一个情感的“出口”,让当今大学生真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校应该承担起对学会素质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使命。
1.重视感恩教育,把其融入到日常教学。感恩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要认识到感恩观念在大学生思想、行为中的影响。感恩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手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高校要把感恩教育联系到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精神播种者的职能。寻找和利用教材中蕴藏的感恩内容,把专业知识的教授和感恩思想的培养结合起来,把感恩教育渗透到课堂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忘感恩,在成长过程中牢记报恩,从根本上为建设和谐校园服务。
2.把感恩教育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相结合。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其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整个学校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意识观念和行为方式都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感恩教育要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利用校园文化的氛围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去施加影响。依靠校园文化的影响去引导和塑造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内报纸、阅读报栏、学习专题等校园文化宣传的载体和工具,加大感恩文化的宣传。通过征文活动、话剧表演、诗歌朗诵、话题辩论、主题班会等校园活动的组织,宣传感恩文化弘扬感恩精神。让感恩思想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
3.扩展感恩教育形式,加强感恩实践。高校要积极引导,让学生把感恩意识化为实际行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将感恩意识落实到日常行为活动。例如,开展感恩实践活动,慰问老军人、老党员、去福利院探望孤寡老人、探访困难家庭、组织志愿者进行社区服务等。也可以组织“感恩在身边,你我共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回家为父母洗一次脚、给老师敬一杯茶、公交车上让座等活动。高校还可以在清明节和青年节组合学生去祭扫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体会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设立爱心基金,倡导学生捐赠自己的劳动报酬支援地震灾区和帮助困难学生的感恩体验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感恩节”或“感恩日”主题活动,邀请感恩名人来校现身宣讲、交流。同时应当尽量避免将美好的感恩活动走向任务化、程式化和作业化。让学生明白知恩图报是做人之本,把感恩行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校园的生活更加和谐。
感恩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建设和谐校园首先要从德育开始,而感恩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感恩教育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对校园文化的侵袭,维护校园环境的和谐。同时大学生感恩教育对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都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重视感恩教育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具有感恩思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1.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耿树丰,夏红.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感恩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5]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01).
[6]蔡景华.当代大学生感恩情怀培养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6,(03).
[7]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04).
[8]李潔.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施[J].教育评论,2005,(05).
[9]蒋国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容乐观[J].教育与职业,2003,(03).
[10]丰根凤,刘家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06).
[11]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01).
Study on Gratefulness Education
LI 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Gratitude is a positive dynamic of inner strength, it can satisfy the human need to belong, to break the walls between people, in reality, making the people live in harmony, but also to solve various social problems to adapt t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of harmonious social development. Gratitude enhance students education on a sound personality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civil socie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cultural atmosphere promoted. Gratefulness education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education, put forward several initiatives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students gratitude, so gratitude has practical and 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promote harmonious campus goal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gratefulness education,theory,moral education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260-03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伴随着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感恩之心逐渐在淡化。对于饮水思源、“衔环结草”和“羊跪乳,鸦反哺”、“知恩不报非君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这些传统美德现在很多大学生已经很难认同了,他们觉得那些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进而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建设,对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构建和谐校园,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感恩的涵义
“感恩”一词在西方与感恩节(ThanksgivingDay)密切相关,《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在西方本义上是感谢上帝赐予人类以生存的面包和水,后来扩大为社会成员要常怀一颗宽容与回报之心,记得周围人对自己的帮助而忘却不快乐的事。
在中国文字中“恩”蕴涵这样的意味: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中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之情谊。《辞源》解释“感恩”为:感怀恩惠。三国志吴骆统传:餐赐之日,可人人别造,圈其燥潺,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说文解字》,感:动人心也;恩:惠也。《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感恩,就是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感恩是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原则,是礼仪之邦的重要意识,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感恩教育的涵义
感思教育是一种以现实的德育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为切入点,以爱、关心、尊重、理解、责任等为价值取向,以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的形成为目标,培养其感恩情感,发展个体的感恩行为能力,形成对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回报的亲和态度和人格特征的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活动,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感恩教育就其内涵而言,作为一种意识、情感和行为为中心的教育,它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二是情感层面,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面,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即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等。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感恩教育并非游离于道德教育之外,而是高校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感恩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感恩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的存在和本质问题。因为感恩是人的思想行为之一,这种思想行为不是从外边强加给人的,而是内在于人的生存方式之中的。必须从人自身去寻找,从人的生存条件中去寻找。
1.自然性是人的基本属性。马克思说:“人直接的是自然的存在物”。“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因此,我们应感谢世界,感谢自然。远古的人们就认识了这个道理,每当播种或收获的时候,他们都要怀着敬畏的心情举行一些仪式,感谢大自然给他们以食物。古代人对自然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许多民族都有向土地獻祭的仪式,有的民族还献“血祭”,就是拿动物的身体甚至活人来向土地献祭,以感谢土地给人们的恩泽。
2.社会性是人的最重要的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社会的实质也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提供个人生存的条件,一是个体的人出生以后,只是具备了先天的生理条件,要真正成为社会的人,必须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一旦真正脱离社会,那他的生活也不是真正人的生活。个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才能互相满足其各自的需要。社会是人们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需要。不论是饮食男女的自然属性的需要还是心理情感、文化娱乐等的精神需要,都只有在同他人交往的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满足。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历史提供给他的社会条件,都要受到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创造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
3.人的精神属性使感恩成为可能。这一属性不仅是感恩的重要根据,而且使感恩成为可能。如果说感恩是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话,这种思想和行为必须是被人感觉和认识的,感恩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本能的或盲目的行为。黑格尔说:“动物就不能说出一个‘我’字,只有人才能说我。”马克思在创造自己新哲学的时候,虽然批判了黑格尔把自我和自我意识看做是脱离人体而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错误,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否认人具有自我意识。在感恩的问题上,人的精神(自我意识)起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人需要向自然界感恩,是因为人们认识到人只有和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有人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需要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只有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美满。既然感恩是人的本质特征,那么,要实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就必须树立感恩的理念,把握感恩的本质:感恩就是关爱世界,感恩就是回报社会,感恩就是奉献人生。人的精神属性,不仅能够使人们认识到感恩的意义和价值,而且为在全社会进行感恩教育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就要抓住人的精神这一特点,利用一切手段,对人们进行感恩的思想教育。而这一切,都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慈悲的心。“感恩”这两个字的结构,都离不开心,都以心做基础。这说明,感恩与否,关键在于心。
(二)生活德育理论
生活德育是指利用生活中的道德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引导学生过道德的生活,是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的德育,包括将德育主体置于生活,德育目标贴近生活,德育内容源于生活,德育工作融入生活。学校生活包括三类:一是学校的日常生活,主要指非制度的人际交往和互动;二是学校的制度生活;三是学习生活。
感恩教育来源于生活,理应回归生活。高校开展感恩教育不要仅停留在课堂上,应结合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来进行,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方面的问题入手,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感恩教育。要教育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着力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引导他们加强实践。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感恩教育,就必须使感恩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感悟人为什么要懂得感恩,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让感恩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情感教育理论
情感,是主体对客体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所持的态度体验。广义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情感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现代社会对人的情感素养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施加各种积极的教育影响,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情感品质的过程。
感恩教育是情感教育的具体化,因此,感恩教育同样要关注学生道德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由于大学生的情感具有敏锐性和易感性,而且他们的情感体验在学校中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而获得的,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的情感态度非常敏感,所以,感恩教育须通过多种形式的交往,使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使感恩情感得到内化和升华。
(四)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所谓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由于感恩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形成其积极的感恩情感,产生感恩行为,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感恩教育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会感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学习理论的影响清晰可见。
1.感恩教育需要提供感恩实践的榜样。班杜拉认为,凡是能够成为学习者观察学习的对象,就可以称之为榜样或示范者。榜样不一定是活生生的人,他也可以是以符号形式存在的人(如影视中的人)或事物、动物等,班杜拉认为榜样有三种形式:1)活的榜样。具体活生生的人;2)符号榜样。指通过语言或影视图像而呈现的榜样;3)诫例性榜样。即以语言描绘或形象化方式表现某个带有典型特点的榜样,以告诫儿童学习或借鉴某个榜样的行为方式。
2.感恩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观察学习的过程。在感恩教育中我们要善于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树立人人是德育教师的观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寓感恩的美德教育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世界观、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对他人、对祖国、对工作的态度,都会随时随地地影响每一个学生。老师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他的美德将会传授给学生,他的感恩情怀也同样会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位教师的光荣任务,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理直气壮地担负起这一重任。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举措
感恩,不仅是一种社会品德的要求,更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在完成对中小学所拖欠的感恩教育课时,高校教育还应该提供给大学生一个情感的“出口”,让当今大学生真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校应该承担起对学会素质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使命。
1.重视感恩教育,把其融入到日常教学。感恩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要认识到感恩观念在大学生思想、行为中的影响。感恩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手段。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社会公民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高校要把感恩教育联系到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精神播种者的职能。寻找和利用教材中蕴藏的感恩内容,把专业知识的教授和感恩思想的培养结合起来,把感恩教育渗透到课堂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忘感恩,在成长过程中牢记报恩,从根本上为建设和谐校园服务。
2.把感恩教育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相结合。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其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整个学校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意识观念和行为方式都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感恩教育要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利用校园文化的氛围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去施加影响。依靠校园文化的影响去引导和塑造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内报纸、阅读报栏、学习专题等校园文化宣传的载体和工具,加大感恩文化的宣传。通过征文活动、话剧表演、诗歌朗诵、话题辩论、主题班会等校园活动的组织,宣传感恩文化弘扬感恩精神。让感恩思想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
3.扩展感恩教育形式,加强感恩实践。高校要积极引导,让学生把感恩意识化为实际行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将感恩意识落实到日常行为活动。例如,开展感恩实践活动,慰问老军人、老党员、去福利院探望孤寡老人、探访困难家庭、组织志愿者进行社区服务等。也可以组织“感恩在身边,你我共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回家为父母洗一次脚、给老师敬一杯茶、公交车上让座等活动。高校还可以在清明节和青年节组合学生去祭扫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体会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设立爱心基金,倡导学生捐赠自己的劳动报酬支援地震灾区和帮助困难学生的感恩体验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感恩节”或“感恩日”主题活动,邀请感恩名人来校现身宣讲、交流。同时应当尽量避免将美好的感恩活动走向任务化、程式化和作业化。让学生明白知恩图报是做人之本,把感恩行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校园的生活更加和谐。
感恩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建设和谐校园首先要从德育开始,而感恩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感恩教育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对校园文化的侵袭,维护校园环境的和谐。同时大学生感恩教育对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都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重视感恩教育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具有感恩思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1.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耿树丰,夏红.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感恩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5]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01).
[6]蔡景华.当代大学生感恩情怀培养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6,(03).
[7]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04).
[8]李潔.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施[J].教育评论,2005,(05).
[9]蒋国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容乐观[J].教育与职业,2003,(03).
[10]丰根凤,刘家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06).
[11]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01).
Study on Gratefulness Education
LI 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Gratitude is a positive dynamic of inner strength, it can satisfy the human need to belong, to break the walls between people, in reality, making the people live in harmony, but also to solve various social problems to adapt t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of harmonious social development. Gratitude enhance students education on a sound personality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civil socie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cultural atmosphere promoted. Gratefulness education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education, put forward several initiatives to strengthen education students gratitude, so gratitude has practical and 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promote harmonious campus goal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gratefulness education,theory,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