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高考数学卷压轴题的研究与反思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n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高考数学卷压轴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效调整课堂教学重点。本文以我国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压轴题为例,对其解法以及蕴含思想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几点高中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考;数学压轴题;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249-01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高考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高考数学压轴题的设置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压轴题占有关键地位,其本身和考试大纲具有高度相关性,同时,此题往往具有一定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题目论述
  该题为我国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第20题,为函数压轴题,此题具有题干简洁明了,内涵丰富的特点,其重点考核学生对于函数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推导能力,其具有多种解法,可以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数学教学起到一定导向作用。题目如下:
  三、反思启示
  1.提升教学深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应对高考,很多教师都会采用题海战术的训练方法,重点提升教学广度,让学生在练习中解决多种不同题型的问题,而没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反思思维培养。结合本文所举压轴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问题均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升教学的深度,并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反思、探索,了解其不同的解决方法,在高考中,函数既是常见问题,也可以被归纳为必考知识,学生通常不会感到陌生,让学生学得精远远要胜于学得广[1]。
  2.活用基础知识。
  在该题目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重要解决方法是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对此,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训练强度,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对函数等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做到充分了解,确保学生不会因忘记基础知识而在高考解题中变得毫无头绪;在数学训练中,教师应对学生自选习题进行有效监督,没有必要挑选过难、过偏的练习题,此类练习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分清练习主次,忽略基础知识的巩固。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高中生的数学教学来说,打下扎实的基础远远胜于一味地追求“更上一层楼”。如在函数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明确数列与不等式综合问题、函数性质问题等均是基础知识教学重点,需要为学生设置针对性的题目[2。
  3.重视思想渗透。
  在本题解题过程中,诸如分类讨论等解题思想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此類数学解题思想的渗透予以高度重视。以函数解题为例,当前,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以及等价转换思想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学生只有充分掌握此类思想,才能让其迅速形成解题思路,提高高考中的解题效率以及解题质量。对此,教师应在具体教学中针对此思想设置典型的问题情境,同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此类题型做到充分熟悉。
  结束语
  综上所述,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压轴题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代表了最新的高考数学压轴题设置方向和考核重点。结合本文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提升教学深度、活用基础知识以及重视思想渗透的主要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更多的学生敢于面对压轴题、可以解决压轴题,为学生的升学、成才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剑红.对一道高考数学理科压轴题的探究[J].福建中学数学,2017(08):6-7.
  [2]梅磊.对一道高考数学压轴题的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2015(03):57-58.
其他文献
一 蚕卵,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蚁卵”。原因嘛,很简单,刚出来的蚕叫“蚁蚕”,卵自然应该叫“蚁卵”,不知道这种推断正不正确。
【摘 要】 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决定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未来,中小学教师在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承担着主要作用,首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才能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主要从物理学史的角度浅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物理学史;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佛教传入西藏后,与藏族人产生了不解之缘,深入到藏族人的信仰中,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带有浓重宗教色彩、丰富深刻内涵的西藏佛教文化,探究其原由,对我们理解整个藏族
自从小鸟否定了青蛙所说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青蛙决定到陆地上看看天到底有多大。青蛙每天爬上3米,夜里就会滑下两米。青蛙感觉到这样每天只能爬1米,井口那么高,什么时候才能
【摘 要】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使学生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化,把要学的知识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宗旨,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49-01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
【摘要】本文分析小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简单讨论培养小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浅显易操作的方法,为提升小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从教学上做好准备。  【关键字】小学生 基本语文素养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1-0115-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摘 要】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指导纲要》精神,结合当前国内财经常识和理念,本文着重探讨利用校本课程这一教学体系,培养小学生在当今社会如何正确理财的问题。课程的核心教育是让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变化,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真实体验并学会理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注重多学科融合,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求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活动,全
前几天,爸爸带我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最有趣的就属钻地道了。在地道里,大人是不能够直立行走的,小孩子却没问题。我兴奋地跑着,像只灵活的小老鼠。爸爸总叫住我,怕我跑丢了,因为
第一集时间:2007年6月1日地点:广西桂林人物:妈妈,我,导游
【摘 要】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背景,民俗民风。这些文化都是靠着我们中华儿女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现在很多青少年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被国外文化熏陶,已经淡忘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必须要让学生从小接受民俗民风的熏陶。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民族文化和民俗民风的知识,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将这些文化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中,让他们爱上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再崇洋媚外。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