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数据的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研究

来源 :测绘通报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xujiaa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川滇地区2011—2013年年积日206—220 d共计45 d的陆态网络站点的GPS观测数据,得到川滇地区基于ITRF2008的两期水平运动绝对速度场;经分析川滇地区近3年地壳水平运动较为显著,整体呈SE向且有增强趋势。利用单点基准得到相对水平运动速度场,相对于LHAZ站,川滇地区整体上呈现显著SW向运动,顺时针旋转向印度板块。相对于区域内部站点SCSM和YNYM,川滇地区不同区域呈现出相异的运动趋势。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_SAR)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TLS)数据融合的方法,将GB_SAR获取的高精度位移图与TLS获取的三维模型融合生成三维干涉雷达点云,该结果既保留了GB_SAR高精度形变信息的特点,同时实现了交互式3D显示功能。
期刊
与以往利用对轨道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或分段拟合求取交叉点的思路不同,提供了一种利用线段分段方式搜索交叉点,并最终采用短距离直线拟合确定交叉点的新思路。该方法可以不用顾及卫星下点轨迹的分布特征,使得交叉点的确定更为简便。在北冰洋区域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所计算出的交叉点的不符值符合海冰的季节变化特点。
期刊
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差FCBs估计方法,利用三角函数周期特性消除整周模糊度,避免了模糊度固定的难题。基于该方法,实现了PPP模糊度固定。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度固定后,北、东、高程3个方向上的RMS分别从1.44 cm、3.37 cm、2.88 cm减小到0.75 cm、0.78 cm和2.06 cm,分别提高约47.8%、76.8%和28.5%。
期刊
为了满足长距离供水工程的施工要求,保证工程全线施工的连续性和精确性,需要选择一套合适的平面坐标系统以解决全线控制网的长度投影变形问题。以内蒙古东乌旗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供水工程测量为例,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全线的长度投影变形情况,根据具体的变形情况提出和阐述了选择平面坐标系统的思路方法,并进行了精度验证。
期刊
随着HBCORS系统的不断完善,通过实际工程,探讨了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利用长江中下游长达337 km的荆江河段常年埋设的固定标志,对HBCORS的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
期刊
针对利用联合气压测高技术进行导航定位时,直接测量获得的用户海拔高与定位解算中所需的大地高容易被混淆的问题,该文提出将气压基准站作为水准重合点,向用户传输高程异常值以进行高程转换;或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局域坐标系,直接获得Z坐标值,并进行降维定位解算。这两种方法能够适用于不同情况,解决了气压测高应用范围与测量精度之间的矛盾。最后,通过在校园网中进行的实测实验,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较好地
期刊
针对目前利用GNSS建立的电离层延迟模型无法满足实时、更高精度的导航定位需求的问题,该文基于STK及全国分布的27个地面站,仿真分析了COMPASS、GPS、GALILEO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中国区域电离层穿刺点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说明,单独采用GPS获得的穿刺点数目与GALILEO相当;单独采用COMPASS获得的穿刺点数目相对其他两个GNSS系统较多;而多GNSS系统组合可以明显提升
期刊
利用ICESat数据计算了海冰覆盖的北冰洋海域海面高,获得的北极平均海面高模型ICESat MSS与DTU13MSS模型存在-10.0±9.6 cm的差异。分别根据EGM2008和Arc GP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平均海面动力地形在总体趋势上完全一致,准确地展现了北冰洋的主要洋流特征。根据ICESat计算的海面高分析了北极海平面的季节性变化,与验潮站数据的对比表明不同ICESat任务期之间存在系统差
期刊
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电离层VTEC模型,以年积日(DOY)、世界时(UT)、电磁KP数、Dst数、AP数、太阳黑子数(SSN)作为网络输入层参数,通过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泛化功能,提供地震前10天理论意义上的平静VTEC值,再与地震前10天的实测VTEC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之前3~5天电离层VTEC数值较VTEC平静时刻增大20%左右。
期刊
论述了建立地月圈层空间立体网格所需的时空基准,对涉及的空间坐标转换进行研究。根据地球空间、月球空间及人类活动需求,选定地球、月球基准圈层面,满足地月圈层空间立体网格新特性。深入研究了地月圈层空间立体网格编码转换模型,提出了基于等角度、等径向间距和等体积3种转换准则的编码转换方法,分析了其转换前后空间粒度变化和效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