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对作文课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改变环境,引导选材。(2)“细节还原”指导。(3)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
【关键词】小学汉语 写作 指导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板鸭式”教学,必然有背于第三次全教会所提出的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点的要求。尤其是作文课,若采取“板鸭式”的“满堂灌”,则教师“累”,学生更“累”;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头头是道,学生却不知其所以然,尽管绞尽脑汁,还是无从下笔。这是因为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做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导”促“写”,提高效率。
一、改变环境,引导选材
一味把教室作为课堂,学生往往感到厌倦,缺乏新鲜感。如果改变课堂环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视野,帮助打开选材思路。如我在指导写《秋天》时,由于我校后面是一片稻田,就带学生到田野中观察稻田的景色。学生在田边看到了金黄金黄的稻子在秋风中舞动,稻穗都谦虚地低下了头,蝴蝶飞来飞去,蚂蚱跳来跳去。要写《秋天》,它的范围很广,但由于把学生带到了稻田去观察,为学生找到了写作思路,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观察得特别认真,也让学生有话可写。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显得条理清晰、语言丰富,把秋天的稻田景色写得优美精彩。
二、“细节还原”指导
选好了材料,学生应该就有话可写了。但是小学生在作文中的最大毛病莫过于有话写不出来。解决这一问题,习作前对学生进行“细节还原”指导,是一种好的途径。我在指导写《自己喜欢的人和事或事物》时,一名学生拟写《兔子》,对他“怎样喜欢兔子”进行了一次“细节还原”指导。
生:一天,我放学后去看小白兔,小白兔不见了。
师:你是怎样发现小白兔不见的?
生:我一到家放下书包,又去看小白兔。到笼边一瞧,只见笼门敞开着,小白兔不见了。
师:你当时心情怎样?是怎样想的?
生:我很着急。我想:小白兔呢?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呢?
师:有这种想法一定很着急,要是能把着急的神态讲出来,更能表现你对小白兔的关心。
生:(想了想)我急得鼻尖都渗出汗珠来了。
师:好!真实又具体。后来呢?
生:我跑到路边,看见它在路边吃青草。
师:你看见小白兔,心情怎样?
生:我高兴极了,连忙跑过去把它抱回家。
师:你很高兴,跑过去一下子把它抱起来吗?这能说明你喜欢它吗?你想想,你当时还做了什么,说了些什么没有?
生:我蹲下去,疼爱地抚摸着它,告诉它,以后可别再跑出来了。
师:小兔在你的爱抚下,有什么表现?
生:它竖起耳朵,胡子一翘一翘的,好像在说:“小主人,我错了!”那样子很可爱。
师:你怎样抱它回家?
生:我把它抱在怀里,又拔了几棵青草,一边喂它一边回家。
通过这样的“细节还原”指导,许多动人的生活片断及由此引出的美好的情感、童趣,便从孩子们口中源源吐出,并能在书面表达出来。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学生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应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地点拨,辅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表达冲动。
例如那次我在指导写想象文时,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足之处,让我们感到遗撼。上节课同学们在口语交际中想象并说出来的那些新鲜事真是让我耳目一新。如,未来的学校、未来的衣服、汽车,甚至说到了30世纪时的生活,说得我恨不得飞到那个年代去。今天我们就把昨天说出来的写一写,把同学们的奇思妙想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看,好不好?”
“好!”学生叫唤起来,个个露出欢喜的神情,动笔写起来,而且很快就完成了作文,学生显得那样轻松。
我在指导写“面对错误”时,我问学生:“同学们,当你们犯了错误或有委屈时,不敢跟别人说的时候怎么办?”学生说:“写信。”我说:“同学们的方法真不错,有的时候写比说更能让人感动,更打动人心。也许同学们也有这样的事,因为害怕或害羞而没有向某些人认错或求得原谅,那今天我们就写出来给那个人看好吗?”接着我又说:“我们大家谁都犯过错误,但是犯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犯了错误却不知道错在哪,不能改正错误。我觉得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同学们也犯过一些错误,但碍于面子一直没说出来,今天我也写一篇作文,把我是怎么做的和我的想法都写出来让大家看看,好不好?”同学们听了都很感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以往的老师“要我写”,变成了今天的“我要写”。学生就在这浓烈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有条理地说写一段话的训练。
此外,我们还可借助各种挂图、直观教具、实物、电教仪器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诱导挖掘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想法,使之在作文中充分地表达出来。
【关键词】小学汉语 写作 指导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板鸭式”教学,必然有背于第三次全教会所提出的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重点的要求。尤其是作文课,若采取“板鸭式”的“满堂灌”,则教师“累”,学生更“累”;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头头是道,学生却不知其所以然,尽管绞尽脑汁,还是无从下笔。这是因为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做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导”促“写”,提高效率。
一、改变环境,引导选材
一味把教室作为课堂,学生往往感到厌倦,缺乏新鲜感。如果改变课堂环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视野,帮助打开选材思路。如我在指导写《秋天》时,由于我校后面是一片稻田,就带学生到田野中观察稻田的景色。学生在田边看到了金黄金黄的稻子在秋风中舞动,稻穗都谦虚地低下了头,蝴蝶飞来飞去,蚂蚱跳来跳去。要写《秋天》,它的范围很广,但由于把学生带到了稻田去观察,为学生找到了写作思路,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观察得特别认真,也让学生有话可写。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显得条理清晰、语言丰富,把秋天的稻田景色写得优美精彩。
二、“细节还原”指导
选好了材料,学生应该就有话可写了。但是小学生在作文中的最大毛病莫过于有话写不出来。解决这一问题,习作前对学生进行“细节还原”指导,是一种好的途径。我在指导写《自己喜欢的人和事或事物》时,一名学生拟写《兔子》,对他“怎样喜欢兔子”进行了一次“细节还原”指导。
生:一天,我放学后去看小白兔,小白兔不见了。
师:你是怎样发现小白兔不见的?
生:我一到家放下书包,又去看小白兔。到笼边一瞧,只见笼门敞开着,小白兔不见了。
师:你当时心情怎样?是怎样想的?
生:我很着急。我想:小白兔呢?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呢?
师:有这种想法一定很着急,要是能把着急的神态讲出来,更能表现你对小白兔的关心。
生:(想了想)我急得鼻尖都渗出汗珠来了。
师:好!真实又具体。后来呢?
生:我跑到路边,看见它在路边吃青草。
师:你看见小白兔,心情怎样?
生:我高兴极了,连忙跑过去把它抱回家。
师:你很高兴,跑过去一下子把它抱起来吗?这能说明你喜欢它吗?你想想,你当时还做了什么,说了些什么没有?
生:我蹲下去,疼爱地抚摸着它,告诉它,以后可别再跑出来了。
师:小兔在你的爱抚下,有什么表现?
生:它竖起耳朵,胡子一翘一翘的,好像在说:“小主人,我错了!”那样子很可爱。
师:你怎样抱它回家?
生:我把它抱在怀里,又拔了几棵青草,一边喂它一边回家。
通过这样的“细节还原”指导,许多动人的生活片断及由此引出的美好的情感、童趣,便从孩子们口中源源吐出,并能在书面表达出来。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学生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应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地点拨,辅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表达冲动。
例如那次我在指导写想象文时,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足之处,让我们感到遗撼。上节课同学们在口语交际中想象并说出来的那些新鲜事真是让我耳目一新。如,未来的学校、未来的衣服、汽车,甚至说到了30世纪时的生活,说得我恨不得飞到那个年代去。今天我们就把昨天说出来的写一写,把同学们的奇思妙想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看,好不好?”
“好!”学生叫唤起来,个个露出欢喜的神情,动笔写起来,而且很快就完成了作文,学生显得那样轻松。
我在指导写“面对错误”时,我问学生:“同学们,当你们犯了错误或有委屈时,不敢跟别人说的时候怎么办?”学生说:“写信。”我说:“同学们的方法真不错,有的时候写比说更能让人感动,更打动人心。也许同学们也有这样的事,因为害怕或害羞而没有向某些人认错或求得原谅,那今天我们就写出来给那个人看好吗?”接着我又说:“我们大家谁都犯过错误,但是犯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犯了错误却不知道错在哪,不能改正错误。我觉得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对同学们也犯过一些错误,但碍于面子一直没说出来,今天我也写一篇作文,把我是怎么做的和我的想法都写出来让大家看看,好不好?”同学们听了都很感动,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以往的老师“要我写”,变成了今天的“我要写”。学生就在这浓烈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有条理地说写一段话的训练。
此外,我们还可借助各种挂图、直观教具、实物、电教仪器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诱导挖掘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想法,使之在作文中充分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