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加强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能更好的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方法:将14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对70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定期举行讲座,利用白板报,个人讲解及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进行。从饮食、休息、心理及用药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指导。B组(对照组)对70例患者只作相关治疗。结果:A组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更好的控制了血糖,住院时间较B组病人明显缩短.(A组病员平均住院天数是10.1天,B组病人平均住院天数是12.3天)结论:加强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好的掌握糖尿病的相关,能尽快将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并使其提高自身健康防护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教育
近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益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目前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1.2亿,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3亿中国将达4000万,在未来的50年内糖尿病仍是中国一个严峻的健康问题。糖尿病(diabetes):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软弱、乏力皮肤瘙痒。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除了急性期需要住院外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控制疾病的有关知识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病情、延长存活时间是非常有效的。[1]在住院期间加强病员的健康教育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住院天数。
1 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期间在我科住院病人140人,按入院日期随机分组,A组(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23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6.3岁,糖尿病史1~11年。B组(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67.1岁,糖尿病史1~13年。
1.2教育方法
对A组病人定期举行健康教育讲座,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更多的则是个人讲解及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需要进行评估,制定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在实施中及时评价,根据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教育计划。
1.3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情况(附表一)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按疾病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2.1.1饮食指导
嘱其定时定量进餐,早晨7:30测空腹血糖后进食,中午12:00进餐,晚餐18:00,每餐后2h,监测血糖。2.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2]进餐的时间、数量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尽量少吃零食,戒烟限酒。适当控制主食,宜精粗粮搭配。在一般情况下,休息的病人每天吃主食(米、面、玉米、小米、荞麦等)200—250克;轻体力劳动者每天250—30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天350—400克。待血糖下降或尿糖减少后,可适当增加主食25—50克。每日油脂摄入量应在50克以下,烹调用油少于20克,每日蛋白质摄入90克。每天保证500克以上的新鲜蔬菜,减少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食盐应限制在10g以下,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盐量以6g为宜。
2.1.2运动指导
2.1.2.1运动治疗的方法和组成
1、准备活动:5至10分钟的四肢和全身活动。如步行、太极拳和各种保健搡。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冬季准备活动时间相应延长。
2、运动锻炼:核心部分。通常适用于糖尿病人的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称耐力运动。
3、放松运动:每次运动结束后有5-10分钟放松运动。如慢走、自我按摩或其他低强度活动。
2.1.2.2运动量的掌握运动量的大小是由运动的强度、时间和频度三个因素决定的。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决定了运动效果。运动强度达到50%最大摄氧量时.才能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功能。
2、运动时间:可自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30-40分钟。可穿插必要的时间,达到靶心率累计时间以20~30分钟为佳。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共同决定了再次运动的量。
3、运动频度:每周3-4次最适宜。但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运动锻炼的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少.难以产生疗效,运动锻炼不应间断。
2.1.3用药指导
我科常用的降血糖药物有:优降糖、二甲双胍和拜糖平。优降糖属磺脲类,主要作用机制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剂量是2.5mg/片,按医嘱用足剂量,餐min服用,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反应。二甲双胍缓释片属双胍类,主要作用机制为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糖酵解和抑制葡萄糖异生,剂量是0.5g/片,就餐时服用。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苦,金属味、恶心、呕吐、腹泻等。拜糖平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而延长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主要降低餐后血糖,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应在进餐吃第一口食物的同时咀嚼服用,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胀气、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胰岛素治疗,注射胰岛素的目的在于尽量模拟人体的正常分泌,以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体内胰岛素的不足,从而达到控制血糖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按医嘱按时注射,剂量准确,教会患者及家属注射胰岛素,普通胰岛素于饭前30min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3 讨论
高质量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取决于对糖尿病病人的教育[3],可以通过普及健康知识、改变生活行为方式来得到控制。我国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检查治疗及自我管理知识普遍缺乏了解,有47.9%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从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曾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占60.3%。通过普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使患者能正确掌握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治疗的目的和方法,防止错误观念的继续,延缓病情的发展,从而达到预防并发症和治疗的目的。因此,开展有关糖尿病及并发症知识的宣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控能力,增加对糖尿病的认识[4],同时可提高全民对糖尿病的认识,自觉提高防治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早期症状,提高糖尿病早期检出率,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患者缺乏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不仅影响其依从性,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造成患者不规范系统的治疗,甚至认为无法根治而采取消极的态度,对糖尿病患者来讲,依从性对糖尿病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5]。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减少疾病的医疗费用,减轻社会负担[6]。糖尿病病程长、不易根治,多数需终身服药是防治的难点,通过健康教育让糖尿病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除了去接受正规的终身治疗,还主动去避免不利因素,并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这对减少或延缓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糖尿病健康教育能极大地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可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可很好地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可减少医疗费用。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自这些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往往导致病情加重,病程延长,住院天数随之增加,与之相应的,医疗费用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糖尿病并发症既提高了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率,又提高了利用水平,使得糖尿病并发症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作用凸显,从而增加了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因此,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个数的多少,是决定医疗费用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积极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不仅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还可从根本上减少糖尿病的治疗费用,减轻糖尿病对社会和患者家庭所造成的经济负担。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中,宣传教育与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及病人的自我管理同等重要。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能使糖尿病患者和广大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在相同的医疗条件下,通过健康教育可使糖尿病患者更为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住院率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宜凤.糖尿病病人服用降糖药物的指导.实用护理杂志,2002,7(18):12-13.
[2]张振路.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23-24.
[3]赵列宾,王琴琴,宁光,等.糖尿病控制中健康教育作用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6(1):40-41.
[4]郭妮,王为民,冯启明,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6):352-353.
[5]钱荣立.搞好糖尿病教育是提高和巩固疗效的基础[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4.
[6]俞娉.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13-14.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教育
近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益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目前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1.2亿,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3亿中国将达4000万,在未来的50年内糖尿病仍是中国一个严峻的健康问题。糖尿病(diabetes):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软弱、乏力皮肤瘙痒。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除了急性期需要住院外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控制疾病的有关知识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病情、延长存活时间是非常有效的。[1]在住院期间加强病员的健康教育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住院天数。
1 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期间在我科住院病人140人,按入院日期随机分组,A组(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23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6.3岁,糖尿病史1~11年。B组(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67.1岁,糖尿病史1~13年。
1.2教育方法
对A组病人定期举行健康教育讲座,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更多的则是个人讲解及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需要进行评估,制定适合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在实施中及时评价,根据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教育计划。
1.3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情况(附表一)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按疾病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2.1.1饮食指导
嘱其定时定量进餐,早晨7:30测空腹血糖后进食,中午12:00进餐,晚餐18:00,每餐后2h,监测血糖。2.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2]进餐的时间、数量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尽量少吃零食,戒烟限酒。适当控制主食,宜精粗粮搭配。在一般情况下,休息的病人每天吃主食(米、面、玉米、小米、荞麦等)200—250克;轻体力劳动者每天250—30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天350—400克。待血糖下降或尿糖减少后,可适当增加主食25—50克。每日油脂摄入量应在50克以下,烹调用油少于20克,每日蛋白质摄入90克。每天保证500克以上的新鲜蔬菜,减少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食盐应限制在10g以下,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盐量以6g为宜。
2.1.2运动指导
2.1.2.1运动治疗的方法和组成
1、准备活动:5至10分钟的四肢和全身活动。如步行、太极拳和各种保健搡。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冬季准备活动时间相应延长。
2、运动锻炼:核心部分。通常适用于糖尿病人的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称耐力运动。
3、放松运动:每次运动结束后有5-10分钟放松运动。如慢走、自我按摩或其他低强度活动。
2.1.2.2运动量的掌握运动量的大小是由运动的强度、时间和频度三个因素决定的。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决定了运动效果。运动强度达到50%最大摄氧量时.才能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功能。
2、运动时间:可自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30-40分钟。可穿插必要的时间,达到靶心率累计时间以20~30分钟为佳。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共同决定了再次运动的量。
3、运动频度:每周3-4次最适宜。但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运动锻炼的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少.难以产生疗效,运动锻炼不应间断。
2.1.3用药指导
我科常用的降血糖药物有:优降糖、二甲双胍和拜糖平。优降糖属磺脲类,主要作用机制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剂量是2.5mg/片,按医嘱用足剂量,餐min服用,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反应。二甲双胍缓释片属双胍类,主要作用机制为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糖酵解和抑制葡萄糖异生,剂量是0.5g/片,就餐时服用。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苦,金属味、恶心、呕吐、腹泻等。拜糖平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而延长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主要降低餐后血糖,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应在进餐吃第一口食物的同时咀嚼服用,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胀气、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胰岛素治疗,注射胰岛素的目的在于尽量模拟人体的正常分泌,以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体内胰岛素的不足,从而达到控制血糖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按医嘱按时注射,剂量准确,教会患者及家属注射胰岛素,普通胰岛素于饭前30min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3 讨论
高质量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取决于对糖尿病病人的教育[3],可以通过普及健康知识、改变生活行为方式来得到控制。我国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检查治疗及自我管理知识普遍缺乏了解,有47.9%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从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曾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占60.3%。通过普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使患者能正确掌握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治疗的目的和方法,防止错误观念的继续,延缓病情的发展,从而达到预防并发症和治疗的目的。因此,开展有关糖尿病及并发症知识的宣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控能力,增加对糖尿病的认识[4],同时可提高全民对糖尿病的认识,自觉提高防治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和早期症状,提高糖尿病早期检出率,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患者缺乏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不仅影响其依从性,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造成患者不规范系统的治疗,甚至认为无法根治而采取消极的态度,对糖尿病患者来讲,依从性对糖尿病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5]。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减少疾病的医疗费用,减轻社会负担[6]。糖尿病病程长、不易根治,多数需终身服药是防治的难点,通过健康教育让糖尿病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除了去接受正规的终身治疗,还主动去避免不利因素,并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这对减少或延缓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糖尿病健康教育能极大地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可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可很好地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可减少医疗费用。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自这些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往往导致病情加重,病程延长,住院天数随之增加,与之相应的,医疗费用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糖尿病并发症既提高了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率,又提高了利用水平,使得糖尿病并发症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作用凸显,从而增加了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费用。因此,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个数的多少,是决定医疗费用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积极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不仅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还可从根本上减少糖尿病的治疗费用,减轻糖尿病对社会和患者家庭所造成的经济负担。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中,宣传教育与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及病人的自我管理同等重要。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能使糖尿病患者和广大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在相同的医疗条件下,通过健康教育可使糖尿病患者更为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住院率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宜凤.糖尿病病人服用降糖药物的指导.实用护理杂志,2002,7(18):12-13.
[2]张振路.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南.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23-24.
[3]赵列宾,王琴琴,宁光,等.糖尿病控制中健康教育作用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6(1):40-41.
[4]郭妮,王为民,冯启明,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6):352-353.
[5]钱荣立.搞好糖尿病教育是提高和巩固疗效的基础[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4.
[6]俞娉.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