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剑,创新河南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体系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r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历程,十年辉煌。在过去的十年中,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为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个过程是河南省不断提升学生资助工作水平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体系的过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国家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以来,一直把加强资助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切实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领导、管理与监督。其中,强调了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并改进管理,要求加强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的建设,调剂配备相应工作人员,保证必需的工作经费;要求各普通高校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由学校一位校级领导直接负责。随后,河南省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保证了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别是2007年河南省政府提出,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政策体系以来,河南省在提高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水平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加强了教育、财政、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建立了三个体系,完善了三种机制,为学生资助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至2013年,河南省累计发放资助资金334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386.7万人次。其中,2013年资助资金就达68.6亿元,资助1017.5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国家及河南省提出的“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
  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资助政策体系惠及每一个学生
  学生资助工作关系着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不断扩大资助范围,不断延伸资助领域,不断提高资助标准。
  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对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金等,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开展经常性助学活动意见的通知》指出,经常性助学活动主要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优先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学生,适当兼顾其他困难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资助工作目标是“让孩子们都上学”,工作重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
  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早在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就联合制定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和《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期望通过一系列助学贷款政策解决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及高校扩招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多的问题,使助学贷款成为帮助困难学生的主渠道。随后,河南省也积极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从2000年秋季开始到2004年6月底,河南省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1亿元,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万人。可以说,助学贷款的发放解决了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就学的实际问题,但是远远无法满足全省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偏窄、资助标准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2004年,国家调整助学贷款政策,建立了以风险补偿为核心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在这种背景下,河南省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在国家新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强化高校管理、激励约束并重、各方共担风险”的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使河南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5年到2007年,河南省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6.6亿元,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4.3万人,分别是之前6年的16倍和10倍,河南省的助学贷款工作开始驶上发展高速路。
  为了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主要目标: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文件下发后,河南省政府迅速行动起来,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随后,国家及河南省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起了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
  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一直到今年,国家和我省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不断完善资助政策,陆续建立起了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
  目前,河南省已经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在学前教育阶段,建立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全免费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和营养改善计划。在普通高中阶段,实施了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在高等教育阶段,对普通本、专科生实施了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入伍服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毕业生服务基层贷款代偿、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特困补助和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多项资助政策,对研究生实施了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实施了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为河南省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为学生安心学习提供必要条件。
  从健全机构到队伍建设,学生资助工作始终高效运转
  2004年后,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高效的运转离不开一个日渐完善的工作体系的支撑。   随着2004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全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下发,全省高校都迅速完善了学生资助中心建设,配备了专职的工作人员并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以适应新时期资助工作的需求。2007年,河南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出,各省辖市和重点扩权县(市)政府要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为了强化市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河南省教育厅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市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的通知》《关于实施市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验收的通知》。2013年10月,省教育厅进行了第一批市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验收。
  据验收通报显示,河南省共有16个省辖市138个县(市、区)申请标准化验收,分别占市、县总数的89%、87%。通过专家组对申报材料的审查和实地查看,全省有15个省辖市113个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达到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占全部市县的83%、72%,另有2个未纳入国家行政区划建设的区申请标准化验收,并达到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市县两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为我省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效运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在加强资助中心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教育部门积极地将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情况纳入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同时,与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制定了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从而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做好加强助学资金管理,确保及时发放、专款专用,对于挤占挪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随着政策的实施和落实,河南省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在高校成立了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院系工作组三级工作体系;全省各省辖市和县(市、区)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基本实现了各项资助业务归口到学生资助部门管理;各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中、中小学和幼儿园均明确专人负责资助工作。目前,河南省已形成了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资助工作体系。同时,不断充实专职工作人员。目前,仅高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专职工作人员已超过1500人,并通过业务考核、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专职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工作体系的建立和业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为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从考核制度到激励制度,资助工作绩效评价渐成体系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一直重视机构队伍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从2006年开始,建立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年度考核制度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专项考核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河南省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河南省教育厅每年都要对全省所有普通高校和招收普通本专科生的高校进行工作考核。通过学校自查、专家组复评、专家组抽查三个阶段的考核,给各高校进行评分,对参加助学贷款的高校按照优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价。在考核结果出来后,省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对各高校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对考核优秀的单位予以表彰,给予获得奖补专项经费的奖励资格,对不合格高校要求限期整改。
  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意见》,在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督导,开展对市、县学生资助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资助政策落实情况和资助资金监督管理情况的督导检查。二是建立完善学生资助工作考核制度。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考核工作程序,提高考核工作效果;建立市、县学生资助工作考核制度,重点加强工作条件、日常管理、管理绩效等有关内容的考核。三是建立学生资助工作表彰奖励机制。对资助工作的督导、考核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并将其作为安排奖补专项资金、对优秀单位和个人定期予以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随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激励制度的完善,各高校都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资助工作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我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借鉴高校考核经验,我省为推动市、县级机构队伍建设,从2013年开始建立了市、县级资助工作考核制度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考核制度,通过业务考核和绩效评价,切实加强了资助工作日常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
  从“河南模式”到领跑全国,资助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2004年,国家出台了新的贷款政策。随后,河南省及时制定实施意见,开展招投标工作,但是各商业银行要求的风险补偿金比例太高,对高校也提出了许多附加条件,致使招标业务以流标而告终。河南省教育厅在深入调查和广泛征求高校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风险金补偿方案,创新管理机制,建立“两级管理平台”,要求高校深度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并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紧密合作,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制度,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河南省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被国内主流媒体赞誉为国家助学贷款的“河南模式”。
  在“河南模式”中,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作为管理平台,全面负责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的宏观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省各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高校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管理主体,以学生资助管理平台为操作平台,全面管理学生贷款受理、审核、汇总、合同签订、学生诚信教育、贷款信息管理及贷款本息催收等具体事宜。此外,通过改革风险补偿金的管理方法,合理确定风险补偿金的比例,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还进一步建立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为业务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并委托商业银行代理业务结算。
  这些机制创新推动河南助学贷款工作迅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不仅使国家资助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也解决了大量学生欠交学费而给学校带来的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减少学生对家庭的依赖。可以说,“河南模式”自运行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从2005年至2013年,河南省按新模式累计发放高校国家助学贷款47.6亿元,资助学生101万人次,实现了“应贷尽贷”,今年各高校已申请贷款量6.84亿元,11月上旬将发放到学生手中。贷款回收状况良好,截至2014年8月底,累计到期贷款本金12.3亿元,本金违约率下降到3%以下,远低于我省14%的风险补偿金比例,“河南模式”实现了良性运行。
  与“河南模式”的就学地助学贷款相对应,河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工作机制也在不断创新,使河南省学生助学贷款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实现生源地贷款在全省各县(市、区)的全覆盖,至9月20日,已有3.77万名学生申请,总金额2.87亿元,考往省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实现了“应贷尽贷”。
  建立了中职资助“预拨经费、省级审批备案发放、期末结算”的工作模式,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资助资金“统一办卡、集中发放”的资金管理制度,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加强对资助资金发放、使用情况的监管。实行国家奖助学金“网上集中申报、网下集中审核”的工作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的管理。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使资助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从“诚信校园行”到“两节课”,学生资助宣传工作实现长效机制
  学生资助工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还需要学生认识的提高和诚信意识的提升,需要社会对资助工作的支持和诚信氛围的营造。因此,河南省教育厅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新政策,为社会进行深度解读,以推动整个社会对资助工作的深度了解,避免“国家有政策,学生还有泪”的现象出现,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资助。同时,开展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加强诚信宣传,使国家的好政策在良好的诚信氛围中实现良性发展,深入人心,惠及更多学子。
  自2006年以来,河南省教育厅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在高校深入广泛持续开展了“诚信校园行”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该活动以“诚实守信”为主体,通过演讲比赛、学生资助政策知识竞赛、活动徽标征集、校园短剧大赛、诚信自强之星评选等活动形式,全面宣传各项资助政策、征信知识和金融基础知识等。迄今,“诚信校园行”活动已举办了10届,参与师生累计达320万人次。
  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要求各相关单位深入持续广泛开展资助工作宣传,通过紧抓宣传时机、拓宽宣传渠道、明确宣传内容、把握宣传方向等措施确保实现资助政策家喻户晓、资助成效人尽皆知。同时,要求探索资助育人途径,通过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实行资助教育进课堂、深化助学实践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对学生的正面激励作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为了进一步加强资助宣传工作,2014年2月,河南省制定了《河南省学生资助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了宣传工作目标、宣传内容,提出了建立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的具体做法。其中提出,建立落实“两节课”制度,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学时给学生上一节本学习阶段资助政策宣传课,全面宣传在校学习期间国家及学校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及具体的申请、发放操作办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得到有效资助;在毕业前上一节下一学习阶段资助政策宣传课,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此外,还提出建立完善资助工作新闻发布制度,在招生、开学、毕业期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资助政策;在重大资助政策出台后,举行新闻发布会,让广大师生、家长充分了解政策内容和办理流程。同时,及时向媒体发布工作进展情况,让社会各界知晓党和政府在助学救困方面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建立完善宣传资料发放制度。在继续实施随高校新生录取通知书发放资助政策简介的同时,逐步建立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随录取通知书发放资助政策简介的制度,让学生和家长在入学前即可全面了解我省的各项资助政策。建立热线电话制度。省、市、县学生资助部门和高校在招生、报到期间均设立资助工作热线电话,并向全社会公布,方便学生及家长及时咨询投诉。通过多种媒体全面宣传资助政策。在教育厅网站开辟学生资助专栏,建立河南省学生资助网和官方微博,通过《招生考试之友》及各种公共媒体全面宣传资助政策。
  从制定管理办法到组织专项检查,监督检查机制日渐完善
  在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体系的过程中,河南省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先后制定了各类资助资金的评审发放管理办法,完善了各项资助资金评审发放管理工作机制。特别是建立了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
  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资助资金监督管理。通过组织进行专项检查、完善信访投诉处理制度、严肃处理违规违纪行为等措施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对于学生资助资金,尤其是中职资助资金的使用情况,河南省教育厅把这项工作作为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同时,河南省财政厅把资助资金纳入财政监督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资助资金的落实、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管;河南省审计厅把各项资助资金纳入审计重点,2012、2013年对市县中职资助资金进行了全面审计,2014年上半年对省属中专进行了重点审计。
  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时俱进、坚持创新,逐渐建立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健全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构建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并不断创新完善资助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了学生资助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随着“三个体系”的建立和“三种机制”的完善,我们坚信,“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资助梦一定会成为现实,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未来发展也一定会更美好。
  责编:思 源
其他文献
城市住房消费,长期以来,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旧中国,城市住房数量少,质量差,分配也极不合理。建国以后,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从国民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明确指示要大力支持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要以创业带动就业。2014年以来,国务院和各级
【正】多年来,河南中医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加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对于"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之健康成长",学校
【正】近日,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赛项顺利闭幕。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在比赛中获得2个分项一等奖第一名,1个分项二等奖。此次大赛有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
1976年一个燠热憋闷的夏日,21岁的知青李克强回合肥探亲。此时他已在安徽凤阳大庙公社插队两年多,并已入党,当上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大杂院一隅,恩师李诚先生正半跪式趴住一张小凉床
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具有短小精悍,草根研究、趣味创作,便于学习者
【正】近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与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完善文明单位创建工
课外培养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系列重要精神,改进现有大学人才培养方式,突破传统思维观念,建立双轨并行的人才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利益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持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时期面对种种前所未有的挑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史撑、涵盖河南全省并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