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本体论维度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这些个人同自然的关系”——这是唯物主义哲学“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页)环境哲学作为一门以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旨趣的科学,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人”,什么是“自然”;只有厘清这两个概念,环境哲学才能逻辑地解决人为什么要保护自然(价值论)以及怎样保护自然(方法论)的问题,
其他文献
杨学功(以下简称“杨”):据我所知,早在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提出“文明冲突论”(1993年)之前很多年,您就开始致力于倡导和实践“文明对话”了。但是现在开展文明对话,毕竟离不开全球化的背景。
中华人文的本根方法是易经法或日易学法。它是围绕易经启蔽的原发性文心,也是肇自远古的华夏智慧。始形于女娲伏羲,因而本身就是人类原初精神的智慧发祥。心灵深处根植着原始母系氏族文化的因子,由之见出中华古易根器纯正的根本原因。
钱穆先生论两宋学术云:“宋学精神,厥有两端:一日革新政令,二日创通经义,而精神之所寄则在书院。革新政令,其事至荆公而止;创通经义,其业至晦庵而遂。而书院讲学,则其风至明末之东林而始竭。”(钱穆,第7页)此处所说的“两端”,亦有体有用,即
众所周知,弗雷格是分析哲学的先驱和数学逻辑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是在国内哲学界,他的语义学分析策略的思想只是在分析哲学研究中得到强调,而在数学哲学研究中却遭到了忽视。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把握当代数学哲学中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需要深刻理解弗雷格的思想,尤其应重视语义分析在其整个数学柏拉图主义、认识论和逻辑主义规划中所处的地位。
逻辑真理的哲学性质是什么,这是一个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逻辑实证主义将这些性质归结为分析性、必然性、先验性和可修正性。在这一问题上,蒯因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蒯因从其整体主义知识观和经验论的立场出发,认为“分析性”这一概念是模糊的,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因而逻辑实证主义者是不可能在分析陈述与综合陈述之间划出一条严格的界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