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之评
自1979年以来中国银行制度改革的所有努力,都是围绕如何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一主题逐步展开的。
真正的银行是产权明晰、治理规范的企业。银行改革的基础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衙门式银行办成企业型银行,使银行改革具有产权改革的特点。通过产权改革,资本对银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取代了行政指令,金融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整体经济效率得到提高。
真正的银行是风险管理主体。商业银行只有自主决策才可能自主管理风险。在拨款体制和转轨初期的专业银行制度下,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是财政,银行的融资功能远远高于风险管理以及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自身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被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所掩盖,因而银行丧失了风险管理的主体职能。由此,银行不良资产一度居高不下,财政弥补商业银行亏空压力过大,存款人资产安全性受到挑战。
2003年的改革在补充银行资本金的同时,把商业银行改革成以平衡股东权益和存款人收益为目标的金融组织,通过自主经营权的赋予,彻底改变银行以借款人获得融资为目的的经营模式。尽管我们在不同场合仍在提“金融支持”,但支持的有偿性和风险衡量,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操作的主流模式。其结果是银行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本承担者,逐步演变为改革收益的分享者,客观上确保了金融体系稳定。
真正的银行是资产管理主体。中国的政府、企业和居民仍然具有把资产交由银行管理的习惯,由此,中国银行业得以不断拓展经营边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即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仍然具有发展综合化经营的动力。尽管金融危机会促使我们调整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速度与步骤,但不会改变发展的基本方向——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形成个性化资产组合,以满足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要。毕竟,这比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单一化金融产品要好得多。
真正的银行是持续开放的银行。市场经济国家在银行经营管理的经验和能力上,仍然领先于新兴市场。在处置金融风暴的危机管理上,也形成了成体系的理论和操作程序。中国的银行改革在客观上是移植成熟银行制度的过程,也是逐步造就风险预警、损失处置和危机控制体系的过程。即使银行开放进程因金融风暴而变得更为渐进、审慎,通过开放,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基本方向,不可能发生动摇。■
作者为本刊研究员
自1979年以来中国银行制度改革的所有努力,都是围绕如何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一主题逐步展开的。
真正的银行是产权明晰、治理规范的企业。银行改革的基础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衙门式银行办成企业型银行,使银行改革具有产权改革的特点。通过产权改革,资本对银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取代了行政指令,金融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整体经济效率得到提高。
真正的银行是风险管理主体。商业银行只有自主决策才可能自主管理风险。在拨款体制和转轨初期的专业银行制度下,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是财政,银行的融资功能远远高于风险管理以及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自身的安全性和效益性被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所掩盖,因而银行丧失了风险管理的主体职能。由此,银行不良资产一度居高不下,财政弥补商业银行亏空压力过大,存款人资产安全性受到挑战。
2003年的改革在补充银行资本金的同时,把商业银行改革成以平衡股东权益和存款人收益为目标的金融组织,通过自主经营权的赋予,彻底改变银行以借款人获得融资为目的的经营模式。尽管我们在不同场合仍在提“金融支持”,但支持的有偿性和风险衡量,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操作的主流模式。其结果是银行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本承担者,逐步演变为改革收益的分享者,客观上确保了金融体系稳定。
真正的银行是资产管理主体。中国的政府、企业和居民仍然具有把资产交由银行管理的习惯,由此,中国银行业得以不断拓展经营边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即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仍然具有发展综合化经营的动力。尽管金融危机会促使我们调整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速度与步骤,但不会改变发展的基本方向——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形成个性化资产组合,以满足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要。毕竟,这比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单一化金融产品要好得多。
真正的银行是持续开放的银行。市场经济国家在银行经营管理的经验和能力上,仍然领先于新兴市场。在处置金融风暴的危机管理上,也形成了成体系的理论和操作程序。中国的银行改革在客观上是移植成熟银行制度的过程,也是逐步造就风险预警、损失处置和危机控制体系的过程。即使银行开放进程因金融风暴而变得更为渐进、审慎,通过开放,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基本方向,不可能发生动摇。■
作者为本刊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