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油泼面,夏季开胃美食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idemeng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的面数不胜数,岐山臊子面、楊凌蘸水面、户县摆汤面、华县洋芋面、关中凉面、田庄羊肉面、汉中梆梆面……八百里秦川堪称“面食天堂”。即便各地都有自己做面的独门绝活,却只有油泼面一枝独秀,成了陕西人必备的日常美食。
  油泼面决胜千里,用的是化繁入简的招式,寥寥几样食材——面、青菜、豆芽,几种配料——葱、蒜、辣椒,几种调料——油、盐、酱、醋,看似轻描淡写,吃后却欲罢不能。尤其是炎炎夏日,食欲大减,这时候来一碗油泼面,香辛浓烈,一瞬间就能让味蕾大开,堪称是夏天最好的开胃美食。
  油泼面做法简单,却异常好吃,其精髓就是一个“快”字。把刚烫好并且沥干的青菜和豆芽铺在碗底,面接着出了锅,随即撒上早已备好的葱末、蒜末、辣椒。这时,油锅中的菜籽油已然青烟直蹿了,立即分两三次泼在辣椒、面和葱蒜末上,只听“嗞啦”一声,香气四溢,满室生香,再入盐和酱油稍加调味,这碗油泼面已然做成。
  油泼面必须用手擀面。清代朝廷大臣薛宝辰在其著作《素食说略》中记载:“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覆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宽的面条,据说能抻扯成多种不同的形状。书中还指出:“做法以陕西朝邑、同州为最佳。”
  油泼面最精髓的地方,在于油泼。首先是油的选取,一定得用上等的菜籽油,这种油的沸点高,加热后能加快烹调速度,缩短食物的烹调时间,使原料保持鲜嫩。油还可以渗透到原料的内部,使菜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气味,从而改善菜肴的风味。适当地掌握加热时间和油的温度,还能使菜肴酥松香脆,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泽。
  其次在于“泼”。将滚烫的热油泼在食材上,会瞬间将食材内部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激发、溶解出来。油气、水汽混合的仙雾,飘荡着油香、葱香与辣香交合的气味,简直就是视觉、听觉、嗅觉以至味觉的多重盛宴!
  说到这,必须得说说油泼面的命门——秦椒。正如四川人眼中的二荆条、湖南人眼中的小米辣、海南人眼中的黄灯笼一样,在西北人的心目中,秦椒是他们的“辣椒之王”,无可替代。
  明朝以前,秦椒指的是花椒。大航海时代,美洲的辣椒通过水旱两路传到大明朝,旱路最先入甘肃和陕西,并在此广为栽培,后进入中原腹地,即被称作“秦椒”。而到了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秦椒,是指关中地区广为种植的一个线椒品种,当地叫“线线辣子”,以宝鸡和兴平两地最为有名。
  秦椒分为鲜、干两种,干辣椒最为有名。相比其它嗜辣地区的辣椒,秦椒不辣,辣度不到小米辣的一半,也不及二荆条,但秦椒入油后香味很冲且历久弥香。研磨制成的油泼辣子,更是陕西人不可或缺的日常,一日不吃都会心生抱怨。
  吃油泼面,也是有技巧的。在西安的一个著名老字号饭店里,面刚端上来,当地的朋友就让我“赶紧碟”(陕西话“赶紧吃”)。只见他筷子上下翻飞,搅出一片火红,就着热气,面条滋溜溜送入口中,不抬头,偶尔三两口生蒜入口点缀,全神贯注、一气呵成。我学着他的样子,很快一碗面就见了底,擦汗抹嘴,稍喘口气,面汤的热度刚刚好。一碗面汤下肚,浑身的暑气一扫而光,气定神闲之感油然而生,朋友说:“这碗油泼面吃到这,才算真正吃到了位。”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
其他文献
现在的社交媒体总是给你推送大量你喜欢阅读的信息,就像免费提供总给人制造愉悦感的汽水那样,只需要你一瓶一瓶“咕咚咕咚”灌下去,然后产生一种所谓“流量”的东西,哪管你被灌下的信息有没有“营养”。  “一言不合就拉黑”,成为社交媒体上被推崇的“铁律”,社交媒体也为之设计了“被拉黑禁言三天”“关注七天才可留言”等规则,帮你“清除异己”,留出一块“清静、干净”的自留地。  对于这样的自留地,早有专业术语上的
期刊
2020年1月,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公布 “2019年度实力主播榜”,声谷名列音乐类年度实力主播榜第五名。其他上榜主播基本上都是以人声和音乐为主,声谷是罕见的大自然白噪音主播,在喜马拉雅上有将近50万粉丝。  声谷是一名斜杠青年,本职工作是互联网产品设计师,而一到节假日,他就变身为大自然的录音师,常深入荒郊野岭,寻找大自然中最纯净的风声、雨声、流水声、鸟叫声……这些声音属于大自然白噪音,对治疗
期刊
如果你一直盯着一个物品的一个部分观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偏见。  生活中处处充满偏见,偏见又往往来自于从前的经验。长期只看喜欢的书籍、电影和网络信息,就很容易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  怎样才能纠正偏见呢?只能靠更加丰富多样的经历。不同的经历产生不同的经验,经验继续积累,就会自我进化和纠偏。  我有个喜欢厮混各色饭局的朋友,长得人高马大,擅长吃喝玩乐。他总在应酬,于是好些朋友觉得他是名庸俗的应酬公关,
期刊
1  公司宣布,周三要任命一位业务总监。  那天早上,小夏给部门开了个简短的晨会,就让大家各自去忙。小助理忍不住跟她皮了一下:“夏总,我现在就去订餐,咱们晚上庆祝一下。”以小夏的资历和能力,做这个总监是十拿九稳的事。而且,老总也找她谈过几次话了,小夏觉得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就没阻止。  工作群里的通知出来时,全部门一下安静了,小夏落选了。被提升为总监的居然是三部门主管。那是什么人呀,一个职场老油条,
期刊
英国作家毛姆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是的,心中有热爱,人就永远不会被生活打败。  我记起一段难忘的岁月,时至今日,依旧觉得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工作刚起步,日子过得拮据,生活中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们一群心怀热情的文学青年,经常聚到一起,谈诗作画。那个时代文学热已经退潮,我们很清楚文学不会带给我们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
期刊
叶倾城专栏  叶倾城,女,作家,曾著有《你好啊,一年级》等童书,《孩子,谢谢你选我做妈妈》等散文集,《原配》等长篇小说。  如果你渐渐看到了世界的本来面目,那只说明你长高了,很多事你不再是仰视,而是平视甚至俯视。  到了初中以后,慢慢有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可能不喜欢自己的。  一名初中生的来信是这样的:我的科学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处于前列。但一次测试,我考砸了,只有84分。最后一道填空题,全班只有两名
期刊
我多次梦见外婆。  幽深的小院,爱花的外婆遍植美丽的白玉兰。花开季节,小院灿若云霓,一片香雪海。童年的记忆中,外婆就在花树下梳洗、劳作,清爽而又利落。时间久了,外婆仿佛也沾染了这玉兰的气质,以至于在我的梦境中,外婆的身影最后总是融于那片洁白、纯粹的花影中。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当中,持家的外婆总能将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诸多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人当如白玉兰。”  1996年冬,我
期刊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职场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一部分人不幸失去了工作,职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以前都说“干一行恨一行”,现在看来,是工作给了人们基本的收入,使其不再为生计发愁,家人不因经济问题而不安。工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获得感,我们在感恩有一份工作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工作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工作呢?或者说,该如何让工
期刊
韩愈记载的睿智瓦匠  唐代大诗人、文学家韩愈(768—824年)为在长安揽活的一名泥瓦匠写过一篇传记叫《圬者王承福传》。  泥瓦匠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生活在社会底层。也许是与泥水打交道吧,被人们称为“圬者”,就是干脏活的人,可见社会地位的卑微。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离开徐州节度推官的位置回到长安,第四次参加吏部考试,向他从政的梦想发起再次冲刺。为了更有把握,韩愈找了个住处,“宅”了起来,准备功课。就
期刊
在南京六合横梁街道,有一片艾津欧标稻园。这片稻园里生产的大米是目前国内外标准最多、管理规格最严的稻米,其检测标准整合了欧洲食品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和国内标准,共计521项,比国人从日本买回的“日标”大米还多出219项。  在这片绿色的田野上,有一群由18名硕士和23名本、专科毕业生组成的“新农人”。他们不仅在艾津欧标稻园种植出了中国好大米,还为周边农户十几万亩的土地提供专业服务。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