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牡丹文化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代以前,牡丹并未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然而翻开唐诗,描述关于牡丹的诗共有200首之多。盛唐时期最少,约有7首牡丹诗;到了中唐时已高达约84首;晚唐则有71首;到了五代十国还留有42首有关牡丹的诗句。从唐诗对牡丹的描写来说,盛唐是唐人喜爱牡丹的开端,并在中晚唐时期流行开来。
  牡丹为何会成为富贵的象征呢?这要从唐代官服颜色谈起。唐代的朝廷官员以服饰颜色区分品级,三品以上大官的官袍为紫色,五品以上的官员服为红色,六至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而白色是未入仕、尚未考取功名的平民所穿,故称白衣。因此唐人在观赏颜色鲜艳缤纷的牡丹时,自然也产生了“贵紫贱白”的倾向。
  从中唐诗人白居易的《和钱学士白牡丹》,可以看到白牡丹乏人问津的程度: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而白居易也藉由白牡丹来抒发己志。
  李商隐的《牡丹》,运用大量典故类比,将牡丹堆砌得宛如艺术品:“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卫夫人,为“孔子见卫灵公夫人南子于锦帏之中”之典故,运用南子贵妇的形象比喻牡丹。用受人爱戴的鄂君典故,说明牡丹有多受人喜欢。石家蜡烛与荀令香炉为“西晋石崇以蜡烛代薪”和“荀令君(曹操谋士荀彧)至人家,坐处三日香”之典故,道出牡丹的濃郁芬芳与娇贵。
  到了晚唐,牡丹成为当时人们怀念的象征,更代表着昔日的盛唐荣光。晚唐诗人韩琮的《牡丹》:“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晚唐的社会经济不再像盛唐时稳定,人们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名贵的牡丹。晚唐至五代十国的诗人,更多地用牡丹来感叹这物是人非的情景,如五代十国诗人王贞白的《看天王院牡丹》:“前年帝里探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今日长安已灰烬,忍随南国对芳枝。”道尽盛唐长安城受唐末战乱所毁的哀戚。
  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牡丹备受唐人喜爱,并在往后的一千多年仍然受到后世推崇,逐渐融入到中华文化里,成为一朵鲜明的象征符号。无论是象征花开富贵,还是抱着对往日时光不舍的情感,或是传统花布上的印记,牡丹并不单纯是花中之王,更承载了生活记忆与气息。
  责编:马京京
其他文献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词语“再接再厉”,来鼓励他人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慎终如始,继续努力,争取新的胜利。但它却经常会被误写作“再接再励”或“再接再砺”。为何是厉,而非励、砺?  其实,“再接再厉”最早正是写作“再接再砺”,它的来历非常有趣,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韩愈、著名诗人孟郊的一次斗诗有关。当时,斗鸡是民间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一次,韩愈、孟郊一同观看了一场激烈的斗鸡比赛,有感而发,两人便一替一句、联手赋
期刊
一九七六年二月的一天,在墨西哥城的一家电影院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一群前来参加研讨会的文化名流中发现了多年未曾见面的好友、同属“拉美文学爆炸”领军人物的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马尔克斯高兴地叫了声“马里奥!”,伸出双臂向老友奔去。面对迎面而来的马尔克斯,略萨矫健地抡起胳膊,一记重拳正中对方的面门,马尔克斯应声倒地,鲜血从鼻孔中奔涌而出。  略萨的这一拳结束了两位著名作家间的友谊
期刊
不用望远镜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在地球的各个方向找到共9000多颗星星,不过,它们绝大部分就在太阳系的周围,银河系之内。  我们肉眼能看到的银河系外天体是仙女座星系和三角座星系,它们待在天空的小角落里,直径分别为20万光年和6万光年。仙女座星系和三角座星系已是人类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2016年,天文学家借助哈勃望远镜、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星体,在照片上,它就像一粒灰尘,天文学家将其放大上万倍
期刊
书院是启蒙地,也是一种乡愁,最馨香的乡愁。川西德阳市旌阳区高槐书院的主人舒銮兵这样认为。老舒不是作家,亦不是学者,而是一名厨师。厨师爱书,并不稀奇,难得的是他个人拥有近50万册藏书。数量巨大,且品质高雅,种类繁多。  作家罗伟章走访了这个在村庄入口处的书院,记录下老舒建立的朴素愿望:家乡的孩子们考上大学了,去外地读书和工作了,甚至漂洋过海了,能忆起自己的老家有个书院,那是读书的种子,有种子就会发芽
期刊
留学法国,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  王力,1900年出生在广西博白县岐山坡村。他7岁上私塾。先生讲《三国演义》,讲到慷慨激昂处,便拍案而起。王力由此爱上小说,也产生了他的第一个理想——当小说家。高小毕业后,王力因贫辍学,但读书不辍。夜晚无油点灯,每天就着月光读书。书读了很多,但一副深度眼镜也因此伴随了他一生。  1924年,带着别人帮他凑的120元小洋,王力踏上了求学之路。王力先就读于上海私立南方
期刊
人与国的关系,有族群或文化血脉意义的,也有地理意义的,也有法理或政治意义的。汉字的“国”是怎么演化过来的呢?  先来看与“国”同音的“郭”。  从字源上探究,“郭”原本就是指守卫城邑或城区的岗楼,后来借指城墙外围的那一片区域。  毛主席诗词:“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其中的“城郭”大体上指的就是人口集聚的生活區域,也就是人们世代居住的家园。  再来看“国”自身。最初的字形显示为“或”,
期刊
中国人吵起架来,骂人词汇之丰富恐怕在世界上也是排得上名的,尤其喜欢将各种动物牵扯进来,飞禽走兽无一幸免。龟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吵架词汇中被赋予了极强的杀伤力。  骂人“龟儿子”,等于问候对方“你不行”,这可是极强的侮辱。“缩头乌龟”是形容某人做事畏首畏尾,“王八(蛋)”指那些没有廉耻、行为不端的人,“龟”在某种程度上还与被戴绿帽子具有内在联系。  要知道在早期古代,龟可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四灵之
期刊
苦  《问皇甫十》  唐·白居易  苦乐心由我,穷通命任他。  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  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  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  人生百味,最难言的是苦,最难吃的也是苦。  生活在世不如意,行走红尘需磨砺。哪一个人不是从苦中走来?谁又敢说自己没受过苦?总是要苦一阵子的,但是不会苦一辈子。  忍  《六尺巷》  清·张英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期刊
从古至今的许多名人,在读书方面都有些怪癖,且不去论。只是这些年中,我看到的一些普通人,讀书之时也颇有怪异之处,很能让人动心,并为之一叹。  有一年,我在一个小镇走亲戚,晚饭后夕阳正好,我便去小街上散步。这时见到一个少年正坐在自家院门旁的矮墙上,捧着本书在看。等我走近了,却惊奇地发现,这小家伙的书都拿反了,封面上《爱的教育》四个字头下脚上。我心里暗笑,这孩子拿着本书做样子,指不定在做给谁看,指不定心
期刊
螃蟹,是地球对人类的馈赠,是最适宜送上餐桌认真对待的食物。全世界的人类都爱吃蟹,几乎没有例外。  在全球已知的4000多种螃蟹里,中国出产的占到近五分之一。聪明的中国人在烹饪螃蟹方面,演化出了最丰富、最多元的技法。  1  撇开良渚文化、崧泽文化等史前遗址中发现的螃蟹壳不论。中国最早对于吃蟹的文字记载,来自于《周礼·庖人》中,描述周天子饮食篇目中的“青州之蟹胥”。  青州,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