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导航下与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hu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神经导航下行脑室穿刺腹腔引流术与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积水在脑室端分流管放置位置的准确率,以及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积水患者40例.术前已征得家属同意,由家属自愿选择手术方式,18例在神经导航下行脑室穿刺腹腔引流术(A组),22例行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B组),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在脑室端分流管放置的位置,即游离于侧脑室额角和平齐Moro孔的准确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术后及时复查头颅CT查看脑室端分流管的位置情况,并在患者出院后医院门诊定期随访3~ 24个月.患者术后及时复查头颅CT发现,A组脑室端分流管位置达到设定位置有16例,没有达到设定位置有2例,准确率为88.89%;B组有8例达到设定位置,未达到的有14例,准确率为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分别为94.4%和86.4% (P >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分流管堵塞、分流过度与分流不足等.随访期间,A组出现过度分流1例;B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分流管堵塞4例、过度分流1例、分流不足2例.两组患者经引流管压力调整或者拔管后重新置管后均恢复良好.A组所有并发症发病率为5.56%,B组为36.36%;A组与B组分流不足差异无统计18.18% (P >0.05).结论 学意义(P>0.05);A组没有出现分流管脑室端堵塞,B组分流管脑室端堵塞出现4例,其发病率为神经导航引导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比传统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室端分流管放置到设定位置的准确率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并在减少术后并发症上有一定的优势.
其他文献
执行新的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后,通过对2003~2004年本院护理记录的审阅,发现主要存在书写不规范的7个方面的问题及5个方面的原因,建议加强学习培训和质控管理,不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水平。
目的 探讨急性胆管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手术方式的特点,评估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100例
临床上对白血病的化学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使患者的无病生存(DFS)率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骨髓中微小残留病(MRD)的存在,多数白血病患者面临复发风险.骨髓微环境,可“庇护”白血病细胞免于传统化疗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使其获得耐药表型并进一步形成MRD.目前多项研究证实,以骨髓微环境与白血病细胞相互作用轴为目标的靶向治疗,可打破骨髓微环境对于白血病细胞的“庇护”作用,而使其对传统化疗药物重新敏感.
成年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是一种与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相关的外周T淋巴细胞恶性肿瘤.随着对ATL发病机制揭示与明确,对其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临床疗效亦得到相应提高.笔者主要就HTLV-1相关ATL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目的 建立肝硬化组织来源纤维母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探讨体外培养纤维母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等细胞培养技术分离培养肝硬化组织来源纤维母细胞,通过显
目的 构建高拷贝表达重组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的毕赤酵母并对蛋白表达条件进行初步优化,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将PCR扩增得到的TFPI cDNA片段与表达质粒pPIC9K连接构建重组质粒rhTFPI-pPIC9K,采用PCR方法及DNA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酵母细胞GS115,利用G418抗性实验筛选含有高拷贝TFPI cDNA的毕赤酵母菌株,采用Western Blot和TFPI检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以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最为常见.AL型淀粉样变性本质上来源于骨髓内克隆性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其发病机制与多发性骨髓瘤(MM)有关,可继发于MM,诊断为MM合并AL型淀粉样变性.该合并症可导致患者重要脏器损害,预后极差.目前诊断延误仍然是对MM合并AL型淀粉样变性进行积极治疗的最主要障碍.因此,识别早期症状并早期治疗,对改善该合并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