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挑战杯”对于潘秋惠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八年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带领团队成员在第八届“挑战杯”的竞赛上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
八年后的今天,她扎着马尾,笑容灿烂,作为嘉宾再次出现在第十二届“挑战杯”的竞赛活动现场——大连理工大学——这里既是她的母校,也是她现在所任职的单位。
目前,她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创新实验学院的老师。她说,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挑战杯”的延续。
天生的“挑战者”
早在懵懂的儿时,潘秋惠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长大要当一名科学家。
虽然体型娇小,但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勇于挑战”的基因。从记事起,她便喜欢探索一切未知事物,是真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在同龄的女孩还在痴迷于洋娃娃的时候,她却已经开始拆装“一切家里能拆的东西”:电动玩具、收音机,电视机……尽管有时候“拆完了并不一定能装起来”。
自小学起,她的成绩就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高考时,凭借优异的成绩,她考入了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入学没多久,她便对数学建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我的指导老师贺明峰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让我们在课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这样一个图形,它的周长无限,面积有限?我当时想了一周,没想出来。第二堂课他就给我们描述了一个这样的图形:一个三角形的每个边上都再长出来一个三角形,就这样无限的长下去,形成一个雪花的形状,这种形状是可以无限扩张的,但是面积却是有限的。这是一个求极限的问题。”
渐渐地,潘秋惠发现一些现实的问题是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和解决的。如同一扇神秘的大门向她推开,她深深地沉醉在数学建模的世界里。之后,她积极申请加入了学校创新实验学院的数学建模实践班。
刚开始,因为兴趣报名参加这个实践班的同学有很多。然而,一年之后,坚持下来的人屈指可数,大部分理由都是“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太多。”而潘秋惠便是为数不多的“坚守者”之一,成为实践班的“常驻人口”。
在贺教授的指导下,潘秋惠和她的团队一起,渐渐将目光投入到有关生态系统模拟的理论研究上,并着手准备与之相关的论文。他们希望将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生物入侵”引入生态系统的模型中,讨论入侵的机理,从而为生物入侵的治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深入这项研究需要接触许多专业知识,这对于刚刚升入大学的潘秋惠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段时间,她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利用起来为自己“充电”,有时甚至会通宵学习。
对于生物系统模拟的理论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实验来观察现象,然而这种研究方法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完成。为了解决时间问题,潘秋惠他们勇于创新,采用了以计算机模拟的手段对生态系统进行仿真模拟。这样一来,“几千年几万年的时间长度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便可以被模拟出来,解决了一个大时间尺度下生态系统的演化问题”。
为了让论文更加专业与严谨,潘秋惠和队友前后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来完成。在这两年里,也遇到过不少挫折,但她从来没低过头。
“当第一篇厚厚的论文完成时,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拿给老师修改后,发现整篇都是‘红字’。很多自己认为还是很不错的语言被删掉或被修改,挺有挫败感的。但随着不断地修改,论文变得清晰明了,达到了投稿的水平。投稿后,被退回了很多次,每次被拒之后都要重新修改再投,直到最终录用,前后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最初,潘秋惠内心也有波动,她甚至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这些工作?然而,她却始终没有想过要放弃,总保持乐观的心态:“或许这些都是科研工作者需要经历的吧。”
也正是由于她的坚持与努力,2003年,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攀登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上,潘秋惠和伙伴们完成的论文“基于元胞自动机和Penna模型的生态系统模拟模型”一举夺得比赛的一等奖。潘秋惠和队友努力挥洒的汗水也终于带来了回报。
那时的潘秋惠,并没有想到这篇论文将会作为参赛作品,出现在日后“挑战杯”的赛场上。
延续“挑战杯”的影响力
2003年,在学校的推荐下,潘秋惠团队的作品参加了第八届“挑战杯”的比赛,并最终顺利进入决赛。
潘秋惠说,头脑不仅是储存知识的容器。她希望借着“挑战杯”的平台,在自己的头脑当中,去点燃创新的火种。
“参加‘挑战杯’的时候没有太多压力,哪怕最后没有取得奖项,其中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经历,一种锻炼,过程中所得到的东西应该比最终的结果更重要。”
最终,潘秋惠团队的作品凭借其前瞻性、专业性和创新性在自然学科论文类获得了“挑战杯”特等奖。她记得,决赛时有一个评委这样评价她们的作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论研究工作,对一些生物方面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潘秋惠没有料到的是,参加“挑战杯”的经历竟彻底影响了她的职业生涯。在参加“挑战杯”之前,她并没有考虑以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参加“挑战杯”之后,一个想法在她心中愈来愈明晰:“毕业后我要做一名大学老师”。
“我希望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将我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承给学生,让他们继续发挥创新的力量,创造出更出色的作品。”
后来,潘秋惠顺利攻读了本校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于毕业之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校,在创新实验学院担任数学建模实践班的指导老师,所做的工作依然和生态模拟系统相关,“是‘挑战杯’作品的一个延续”。在此期间,她不仅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数学建模比赛,而且也曾参与指导学生参加了几届“挑战杯”的比赛。她说,看到一批批努力钻研、力求创新的学生,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虽然现在担任老师不过两年多的光阴,潘秋惠却感触良多。她觉得,在自己也曾参加过的“挑战杯”赛事上,“作为参赛者”和“指导参赛者”有着明显地区别。
“作为老师的身份指导学生,最主要的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为他们的一些想法提供指导。”
为学生提供选题的时候,她细心地总结了几个原则:考虑大学生的可接受性,找准适合他们的选题;考虑学术方面的先进性,力求选题具有学术前沿水平;让学生有较大的提问题空间,让他们有事儿可做,有问题可提。
潘秋惠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并学以致用。在课堂上或讲座上,她偶尔会给学生讲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希望自己的经验可以对他们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学生们也特别喜欢这位“80后”的“大女孩”。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会跑到她的办公室里找她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
潘秋惠很喜欢这样的沟通方式。“我还记得我一开始做研究的时候,我和队友总是一人拿张凳子坐在办公室里和老师对侃,在交谈的过程中就会迸发出一些灵感,发现一些问题。现在的我也很欢迎学生随时过来和我讨论问题。”
工作之余,潘秋惠很喜欢约着朋友一起打打保龄球,打打桥牌作为放松的方式。她也很喜欢旅游,喜欢到一些风景秀丽的地方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积淀。当然,她更喜欢逛街。
“很多人看到我之后都说我看起来不像是博士,不像是科研工作者,”潘秋惠笑了,“其实我就是个普通女孩啊!”
她告诉记者,她未来最希望的就是做一名好老师,“比起我自己做出一些成绩而言,能够指导学生做出一些成绩,这对我来说会更有成就感。”
责任编辑 华南
八年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带领团队成员在第八届“挑战杯”的竞赛上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
八年后的今天,她扎着马尾,笑容灿烂,作为嘉宾再次出现在第十二届“挑战杯”的竞赛活动现场——大连理工大学——这里既是她的母校,也是她现在所任职的单位。
目前,她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创新实验学院的老师。她说,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挑战杯”的延续。
天生的“挑战者”
早在懵懂的儿时,潘秋惠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长大要当一名科学家。
虽然体型娇小,但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勇于挑战”的基因。从记事起,她便喜欢探索一切未知事物,是真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在同龄的女孩还在痴迷于洋娃娃的时候,她却已经开始拆装“一切家里能拆的东西”:电动玩具、收音机,电视机……尽管有时候“拆完了并不一定能装起来”。
自小学起,她的成绩就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高考时,凭借优异的成绩,她考入了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入学没多久,她便对数学建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我的指导老师贺明峰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让我们在课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这样一个图形,它的周长无限,面积有限?我当时想了一周,没想出来。第二堂课他就给我们描述了一个这样的图形:一个三角形的每个边上都再长出来一个三角形,就这样无限的长下去,形成一个雪花的形状,这种形状是可以无限扩张的,但是面积却是有限的。这是一个求极限的问题。”
渐渐地,潘秋惠发现一些现实的问题是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和解决的。如同一扇神秘的大门向她推开,她深深地沉醉在数学建模的世界里。之后,她积极申请加入了学校创新实验学院的数学建模实践班。
刚开始,因为兴趣报名参加这个实践班的同学有很多。然而,一年之后,坚持下来的人屈指可数,大部分理由都是“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太多。”而潘秋惠便是为数不多的“坚守者”之一,成为实践班的“常驻人口”。
在贺教授的指导下,潘秋惠和她的团队一起,渐渐将目光投入到有关生态系统模拟的理论研究上,并着手准备与之相关的论文。他们希望将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生物入侵”引入生态系统的模型中,讨论入侵的机理,从而为生物入侵的治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深入这项研究需要接触许多专业知识,这对于刚刚升入大学的潘秋惠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段时间,她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利用起来为自己“充电”,有时甚至会通宵学习。
对于生物系统模拟的理论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实验来观察现象,然而这种研究方法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完成。为了解决时间问题,潘秋惠他们勇于创新,采用了以计算机模拟的手段对生态系统进行仿真模拟。这样一来,“几千年几万年的时间长度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便可以被模拟出来,解决了一个大时间尺度下生态系统的演化问题”。
为了让论文更加专业与严谨,潘秋惠和队友前后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来完成。在这两年里,也遇到过不少挫折,但她从来没低过头。
“当第一篇厚厚的论文完成时,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拿给老师修改后,发现整篇都是‘红字’。很多自己认为还是很不错的语言被删掉或被修改,挺有挫败感的。但随着不断地修改,论文变得清晰明了,达到了投稿的水平。投稿后,被退回了很多次,每次被拒之后都要重新修改再投,直到最终录用,前后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最初,潘秋惠内心也有波动,她甚至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这些工作?然而,她却始终没有想过要放弃,总保持乐观的心态:“或许这些都是科研工作者需要经历的吧。”
也正是由于她的坚持与努力,2003年,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攀登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上,潘秋惠和伙伴们完成的论文“基于元胞自动机和Penna模型的生态系统模拟模型”一举夺得比赛的一等奖。潘秋惠和队友努力挥洒的汗水也终于带来了回报。
那时的潘秋惠,并没有想到这篇论文将会作为参赛作品,出现在日后“挑战杯”的赛场上。
延续“挑战杯”的影响力
2003年,在学校的推荐下,潘秋惠团队的作品参加了第八届“挑战杯”的比赛,并最终顺利进入决赛。
潘秋惠说,头脑不仅是储存知识的容器。她希望借着“挑战杯”的平台,在自己的头脑当中,去点燃创新的火种。
“参加‘挑战杯’的时候没有太多压力,哪怕最后没有取得奖项,其中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经历,一种锻炼,过程中所得到的东西应该比最终的结果更重要。”
最终,潘秋惠团队的作品凭借其前瞻性、专业性和创新性在自然学科论文类获得了“挑战杯”特等奖。她记得,决赛时有一个评委这样评价她们的作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论研究工作,对一些生物方面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潘秋惠没有料到的是,参加“挑战杯”的经历竟彻底影响了她的职业生涯。在参加“挑战杯”之前,她并没有考虑以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参加“挑战杯”之后,一个想法在她心中愈来愈明晰:“毕业后我要做一名大学老师”。
“我希望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将我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承给学生,让他们继续发挥创新的力量,创造出更出色的作品。”
后来,潘秋惠顺利攻读了本校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于毕业之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校,在创新实验学院担任数学建模实践班的指导老师,所做的工作依然和生态模拟系统相关,“是‘挑战杯’作品的一个延续”。在此期间,她不仅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数学建模比赛,而且也曾参与指导学生参加了几届“挑战杯”的比赛。她说,看到一批批努力钻研、力求创新的学生,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虽然现在担任老师不过两年多的光阴,潘秋惠却感触良多。她觉得,在自己也曾参加过的“挑战杯”赛事上,“作为参赛者”和“指导参赛者”有着明显地区别。
“作为老师的身份指导学生,最主要的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为他们的一些想法提供指导。”
为学生提供选题的时候,她细心地总结了几个原则:考虑大学生的可接受性,找准适合他们的选题;考虑学术方面的先进性,力求选题具有学术前沿水平;让学生有较大的提问题空间,让他们有事儿可做,有问题可提。
潘秋惠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并学以致用。在课堂上或讲座上,她偶尔会给学生讲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希望自己的经验可以对他们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学生们也特别喜欢这位“80后”的“大女孩”。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会跑到她的办公室里找她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
潘秋惠很喜欢这样的沟通方式。“我还记得我一开始做研究的时候,我和队友总是一人拿张凳子坐在办公室里和老师对侃,在交谈的过程中就会迸发出一些灵感,发现一些问题。现在的我也很欢迎学生随时过来和我讨论问题。”
工作之余,潘秋惠很喜欢约着朋友一起打打保龄球,打打桥牌作为放松的方式。她也很喜欢旅游,喜欢到一些风景秀丽的地方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积淀。当然,她更喜欢逛街。
“很多人看到我之后都说我看起来不像是博士,不像是科研工作者,”潘秋惠笑了,“其实我就是个普通女孩啊!”
她告诉记者,她未来最希望的就是做一名好老师,“比起我自己做出一些成绩而言,能够指导学生做出一些成绩,这对我来说会更有成就感。”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