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文写作:从单一结构走向复杂结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3321y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应该有自己的担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之一即“思维发展与提升”,具体地说,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课程目标分别从“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三个方面将之以目标的方式具体化,在“发展逻辑思维”方面指出“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在“提升思维品质”方面指出:“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高考论述文写作,其结构从单一到复杂,既是寻求高中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可能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阅高中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从一篇新高考习作谈起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全国新高考Ⅰ卷)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命题立意
   命题材料明确要求“确定立意”,材料中的提示语言就是“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这句话,明确要求站在国家层面理解这次疫情防治的意义。
   3.观点提示
   至于“选准角度”,材料的提示语就是“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和“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这两句话,也就是说可以(或者只能和规定)从这两个角度来表述自己有关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的看法。
   4.习作展示
   鲸波万里,一苇可航(原作、点评)
   ①人本是一颗颗散落的珠子,2020年的春天,在疫情的波涛下似乎被冲击离散。然而以爱为线,每个人又被紧密地串联,凝聚成无坚不摧的力量。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起:简述背景,提出观点“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②病毒桀桀危亡处,温暖之情化解人间生疏。
   ③疫情之下,人心惶惶,面戴口罩,居家隔离。距离似乎稀释了原属于春节的喧闹,淡漠了本应流淌在樱花树下的欢笑——人是多么的脆弱。然而,随着国家的号令,社区防疫便有序开展,志愿者奔波劳顿,邻里互助同舟共济,真情与善意在抗疫之时流动与传递,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也更加馨香。那个小男孩送来口罩后远远的敬礼,难道不曾让你我肃然起敬?那对年轻的爱人在医院走廊两端张开的双臂,难道没有拥抱彼此的灵魂?当温暖爱意滋养着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和担当使我们的距离便并非不可跨越。
   承:用温暖之情化解人间生疏,回应观点“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点评:②③其实是对观点的阐释,并非理由。
   ④疫情汹汹肆虐时,灼灼之心融个人国家为一体。
   ⑤四海升平时语笑喧阗的人们,在阴霾压抑的日子里,也能挺身而出,为着华夏大地的重新团圆,毅然决然地奔赴远方。不曾忘,钟南山耄耋之年请赴战场,除夕夜半火神山医院工地里的年夜饭,快递员变自身为城市的桥梁,五湖四海的募捐浩浩荡荡……苏格拉底说,“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每一个你我有一份热便发一分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终换得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笑声遍布山川。当灼灼爱意点亮了我们共同的信仰底色,距离就可能在你我之间消融。
   再承:用愛意消融“距离”,将个人与国家合为一体,升华了“联系”的深层内涵。
   点评:④⑤同样是对观点的阐释,不是理由。
   ⑥阴霾茫茫笼罩中,广阔之襟怀包蕴人类。
   ⑦疫情中形成的中华大爱正以广阔之襟怀包蕴人类。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中华民族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中国物资驰援各国,中国经验与世界共享,所谓“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疫情之下,中国措施推动世界各国跨越大洋紧握成拳,这是一种更为广博的爱。疫情的距离或许会带来空间与时间的阻隔,但作为命运共同体,却可以结合得更为紧密。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并不那么明显。
   转:论述中华大爱的人类意义,从更高一层论述观点。
   点评:⑥⑦同样是对观点的阐释,不是“转”。
   ⑧是的,疫情拉近了人的距离。越是千钧一发、存亡绝续的时刻,越能研读一个国度和人民的伟大。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初心和使命担当,化作了爱联系起人情、信仰与整个世界,将春天返还人间。五岳向上,江河滚滚;鲸波万里,一苇可航。
   合:站在立意的高度上总结全文,回应首段,使文本结构完整严谨。
   鲸波万里,一苇可航(教师修改)    ①人本是一颗颗散落的珠子,2020年的春天,在疫情的波涛下似乎被冲击离散。然而以爱为线,每个人又被紧密地串联,凝聚成无坚不摧的力量。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起:简述背景,提出观点“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②虽然新冠病毒肆虐,但中华大地处处弥漫的温情爱意,化解了病毒带来的恐慌。
   承:从原因的角度,论证观点。
   ③是的,疫情之下,人心惶惶,面戴口罩,居家隔离。距离似乎稀释了原属于春节的喧闹,淡漠了本应流淌在樱花树下的欢笑——人是多么的脆弱。然而,随着国家的号令,社区防疫便有序开展,志愿者奔波劳顿,邻里互助同舟共济,真情与善意在抗疫之时流动与传递,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也更加馨香。那个小男孩送来口罩后远远的敬礼,难道不曾让你我肃然起敬?那对年轻的爱人在医院走廊两端张开的双臂,难道没有拥抱彼此的灵魂?当温暖爱意滋养着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和担当使我们的距离便并非不可跨越。
   承:用温暖之情化解人间生疏,回应观点“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④而且这种爱,其灼灼之心融个人国家为一体,组成了中华大爱,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本色。钟南山耄耋之年请赴战场,除夕夜半火神山医院工地里的年夜饭,快递员变自身为城市的桥梁,五湖四海的募捐浩浩荡荡……苏格拉底说,“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每一个你我有一份热便发一分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终换得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笑声遍布山川。当灼灼爱意点亮了我们共同的信仰底色,距离就可能在你我之间消融。
   再承:点明意义,举出证据,进一步论述用爱意消融“距离”,将个人与国家合为一体,升华了“联系”的深层内涵。
   ⑤当然,距离是取消不了的。因为科学防疫,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必须拉开人们的距离,因为这是科学。严谨的科学让距离变成价值,“一米线”绝不是我们之间“可悲的厚障壁”,它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爱。相反,这种“距离”缩短了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办事效率提高了,个人的好习惯养成了,人和人之间更加信赖了,中华大爱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了。
   转:转向对“距离”的论述,指出“距离”存在的科学意义,从侧面印证观点,丰富内容。
   ⑥而且,疫情中形成的中华大爱正以广阔之襟怀包蕴人类。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中华民族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中国物资驰援各国,中国经验与世界共享,所谓“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疫情之下,中国措施推动世界各国跨越大洋紧握成拳,这是一种更为广博的爱。疫情的距离或许会带来空间与时间的阻隔,但作为命运共同体,却可以结合得更为紧密。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并不那么明显。
   再承转:论述中华大爱的人类意义,从更高一层论述观点。
   ⑦是的,疫情拉近了人的距离。越是千钧一发、存亡绝续的时刻,越能研读一个国度和人民的伟大。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初心和使命担当,化作了爱联系起人情、信仰与整个世界,将春天返还人间。五岳向上,江河滚滚;鲸波万里,一苇可航。
   合:站在立意的高度上总结全文,回应首段,使文本结构完整严谨。
   二、基本分析
   原作是部分同学喜欢的结构,常见于高考作文。但这种结构,没有多少思维价值。这就像食堂的宣传画上的标语,如“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下面还可以很多的“有一种XX叫光盘”,你是能想到的,思维是并列推进,写的文章则是单线结构。简单是简单,但是是广告思维的文章,价值不大。
   这种构思还容易偏离命题要求,如习作中“病毒桀桀危亡处,温暖之情化解人间生疏”“疫情汹汹肆虐时,灼灼之心融个人国家为一体”“阴霾茫茫笼罩中,广阔之襟怀包蕴人类”这三个貌似分论点,其实都是从意义即爱的层面(也是立意层面)阐释观点而已,而纯粹的单一层面的阐释算不得真正的论证(原作仅是宣告而已)。立意,通俗点说,是写作的指导思想,在论证的过程中其身份是隐含的(可以在结尾总结时出现)。这并不是说不能用立意来阐释观点,但习作(原作)全文都由立意来阐释论点,立意就盖过了论点,超出(主要是指拔高)观点本身的特殊性限制(论点都是产生于特殊背景提出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看法),等于把立意当成了论点,那么论点的特殊性就变成了普遍性,导致整篇文章没有了论点(因为论点太多,原作的阐释其实变成了三个论点),从而偏离了命题特殊性的要求。这是论述文写作的大忌。
   文似看山不喜平,修改过的文章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是阐释性论证,但是避开了单一层面的纯粹阐释,起承转合,就显得丰富复杂多了。②③从意义层面分析了原因;④则从个人与国家合为一体的层面,升华观点内涵;⑤转向对“距离”的角度,从侧面印证观点,达到了丰富文章内容的目的;⑥承着“距离”的角度,从中华大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论述观点,没有离开过观点(“命运共同体”即是国际意义的“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在这个基础上,⑦的总结才根深基厚,水到渠成。关键在于修改过的文章从未离开观点产生于材料问题的本身及其特殊性要求。从整篇文章看,论述是围绕观点展开的,立意仅仅起到指导的作用。
   三、从单一到复杂的方式
   论证过程既是指考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围绕论点,运用理由、证据来说理,最终证明论点的过程,也是妥协中达成共识的过程。基于这个过程的认识,可以形成两种方式让论述文构思从单一走向复杂。
   1.阐释性的方式
   阐释,是对论点的陈述解释,关注“是什么”“有什么”,也关注“为什么”,因为离开了理由与证据,就没有证明。但是闡释性方式所关注的“为什么”,主要是充分利用命题材料中的各种观点(即材料中的不同观点)来实现,达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调转论述方向的目的,印证、补充、丰富和发展文章内容。起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论证效果。    这是首选的方式。一般来说,中国考生因为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训练,命题者为了降低要求,在命题材料中为自己所设置的问题提供了多种答案,考生要好好利用,一来方便构思,二来降低离题和偏题的风险。所以要认真分析材料,最好从材料的暗示(即材料本身提供的观点看法)中转动角度方向,或批评、或进一层等。可以用“诚然、话又说回来、不过、但是、可是”等作为过渡用语。
   2.反思性的方式
   反思不是反面,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反面是证明,反思是证伪。反面讲的是观点成立的必要性,反思讲的是观点条件成立的可靠性。反面是平行论证,反思是深入论证。反思的过程就是思辨,思辨的目的是为了求真。所以反思不是否定,不是推翻自己的观点,反思的是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也就是说你的观点不是何时何地都是正确的,尤其是不是完全符合逻辑要求。
   如果材料中提供的观点确实只有一种,那么就通过对自己的观点提出反思来实现论证。
   反思性方式证明着重关注的是“为什么”,强调离开了理由与证据,就没有证明。这里的“理由与证据”来源于自我积极的反思本身,不是指命题材料本身所直接提供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反思可以从论点、理由、证据这“三个视角”入手。在“三个视角”的基础上,考察自己所写文章的关键概念前后是否一致、这个理由本身是否合理、这个理由能否支撑论点、理由是否充分、理由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这个理由是否有证据支撑、这个证据能否支撑理由、这个证据的细节是否充分、这个证据是否符合事实、证据是否充分、证据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等十一个重点内容。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形成自己的思维,也可以建立起其他视角,但这是后话。
   四、“转”——构思的关键
   历来文章,都讲究起承转合,论述文结构从单一到复杂,主要体现在“转”这一环节中。单一结构的论述文由三个环节组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复杂的论述文结构,把全文结构变为:是什么、为什么、真的吗、怎么办。增加“真的吗”(即“转”)这一构思环节,起承转合,层层深入,结构就变得复杂起来了。
   那什么是“转”呢?作为高考论述文写作构思的“转”,简单地讲,就是换个角度、方向、层次继续写。就阐释性方式构思而言,也就是在原有的论点(可以称为第一论点,如“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的基础上,重新找出一个论点(可以称为第二论点,也就是因为“转”的需要而提出的相对的看法,如“当然,距离是取消不了的”)。目的是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思辨性,论证结构也从单一走向复杂。这是对普通高中毕业学生公共说理能力的要求。
   并且,任何一种观点,当离开特殊的背景,走向普遍、走向极端的时候,就会走向观点本身的反面,变成教条主义。“转”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走极端,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观点或理由,使自己的观点具有思辨性,让人一时很难反驳、更易于接受,使自己的观点能更好地说服人,考的是学生的公共说理意识。
   再来对照两篇习作:
   鲸波万里,一苇可航(阐释性)
   ①人本是一颗颗散落的珠子,2020年的春天,在疫情的波涛下似乎被冲击离散。然而以爱为线,每个人又被紧密地串联,凝聚成无坚不摧的力量。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起:简述背景,提出观点“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②虽然新冠病毒肆虐,但中华大地处处弥漫的温情爱意,化解了病毒带来的恐慌。
   承:从原因的角度(或层面),论证观点。
   ③是的,疫情之下,人心惶惶,面戴口罩,居家隔离。距离似乎稀释了原属于春节的喧闹,淡漠了本应流淌在樱花树下的欢笑——人是多么的脆弱。然而,随着国家的号令,社区防疫便有序开展,志愿者奔波劳顿,邻里互助同舟共济,真情与善意在抗疫之时流动与传递,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也更加馨香。那个小男孩送来口罩后远远的敬礼,难道不曾让你我肃然起敬?那对年轻的爱人在医院走廊两端张开的双臂,难道没有拥抱彼此的灵魂?当温暖爱意滋养着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和担当使我们的距离并非不可跨越。
   承:用温暖之情化解人间生疏,回应观点“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④而且这种爱,其灼灼之心融个人国家为一体,组成了中华大爱,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本色。钟南山耄耋之年请赴战场,除夕夜半火神山医院工地里的年夜饭,快递员变自身为城市的桥梁,五湖四海的募捐浩浩荡荡…… 苏格拉底说,“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每一个你我有一份热便发一分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终换得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笑声遍布山川。当灼灼爱意点亮了我们共同的信仰底色,距离就可能在你我之间消融,人们的联系更加贴近真切。
   承:点明意义,举出证据,进一步论述用爱意消融“距离”,将个人与国家合为一体,升华了“联系”的深层内涵。
   ⑤当然,距离是取消不了的。因为科学防疫,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必须拉开人们的距离,因为这是科学。严谨的科学让距离变成价值,“一米线”绝不是我们之间“可悲的厚障壁”,它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爱。相反,这种“距离”缩短了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办事效率提高了,个人的好习惯养成了,人和人之间更加信赖了,中华大爱的内涵更加丰富了,社会也变得更加文明了。
   转:转向对“物理距离”的论述,指出“距离”存在的科学意义,从侧面印证观点,丰富内容。
   ⑥而且,疫情中形成的中华大爱正以广阔之襟怀包蕴人类。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中华民族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中国物资驰援各国,中国经验与世界共享,所谓“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疫情之下,中國措施推动世界各国跨越大洋紧握成拳,这是一种更为广博的爱。疫情的距离或许会带来空间与时间的阻隔,但作为命运共同体,却可以结合得更为紧密。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并不那么明显。    再承转:论述中华大爱的人类意义,从国际视野论述观点。
   ⑦是的,疫情拉近了人的距离。越是千钧一发、存亡绝续的时刻,越能研读一个国度和人民的伟大。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初心和使命担当,化作了爱,联系起人情、信仰与整个世界,将春天返还人间。五岳向上,江河滚滚;鲸波万里,一苇可航。
   合:站在立意的高度上总结全文,回应标题和首段,使文本结构完整严谨。
   鲸波万里,一苇可航(反思性)
   ①人本是一颗颗散落的珠子,2020年的春天,在疫情的波涛下似乎被冲击离散。然而以爱为线,每个人又被紧密地串联,凝聚成无坚不摧的力量。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起:简述背景,提出观点“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②不过,就距离而言,少不了实与虚、物理与心理等的差别。特殊的疫情,只是无情地隔开了人们的物理距离。
   承:承观点并就观点的关键词“距离”这一概念进行解释,为下文的思辨张本。
   ③是的,疫情之下,人心惶惶,面戴口罩,居家隔离。物理距离似乎稀释了原属于春节的喧闹,淡漠了本应流淌在樱花树下的欢笑——人是多么的脆弱。然而,随着国家的号令,社区防疫便有序开展,志愿者奔波劳顿,邻里互助同舟共济,真情与善意在抗疫之时流动与传递,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也更加馨香。那个小男孩送来口罩后远远的敬礼,难道不曾让你我肃然起敬?那对年轻的爱人在医院走廊两端张开的双臂,难道没有拥抱彼此的灵魂?当温暖爱意滋养着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和担当使我们的距离并非不可跨越。
   承:承概念的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回应观点“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
   ④而且这种爱,其灼灼之心融个人国家为一体,组成了中华大爱,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本色。钟南山耄耋之年请赴战场,除夕夜半火神山医院工地里的年夜饭,快递员变自身为城市的桥梁,五湖四海的募捐浩浩荡荡…… 苏格拉底说,“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每一个你我有一份热便发一分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终换得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笑声遍布山川。当灼灼爱意点亮了我们共同的信仰底色,距离就可能在你我之间消融,人们的联系更加贴近真切。
   承:点明意义,举出证据,进一步论述用爱意消融“距离”,将个人与国家合为一体,升華了“联系”的深层内涵。
   ⑤当然,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是取消不了的。只是因为科学防疫,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但防疫必须拉开人们的物理距离,因为这是科学。严谨的科学让距离变成价值,“一米线”绝不是我们之间“可悲的厚障壁”,它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爱。相反,这种“距离”缩短了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办事效率提高了,个人的好习惯养成了,人和人之间更加信赖了,中华大爱的内涵更加丰富了,社会也变得更加文明了。
   转:转向对“物理距离”的论述,指出“距离”存在的文化价值和科学意义,从侧面印证观点,丰富内容,思辨色彩更加浓厚。
   ⑥而且,疫情中形成的中华大爱正以广阔之襟怀包蕴人类。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中华民族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中国物资驰援各国,中国经验与世界共享,所谓“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疫情之下,中国措施推动世界各国跨越大洋紧握成拳,这是一种更为广博的爱。疫情的距离或许会带来空间与时间的阻隔,但作为命运共同体,却可以结合得更为紧密。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并不那么明显。
   再承转:论述中华大爱的人类意义,从国际视野论述观点。
   ⑦是的,疫情拉近了人的心理距离。越是千钧一发、存亡绝续的时刻,越能研读一个国度和人民的伟大。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初心和使命担当,化作了爱联系起人情、信仰与整个世界,将春天返还人间。五岳向上,江河滚滚;鲸波万里,一苇可航。
   合:站在立意的高度上总结全文,回应标题和首段,使文本结构完整严谨。
   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对已有思考的再思考。无论是阐释性的“转”还是反思性的“转”,都具有反思的思维特征,都体现在“转”这一构思环节中。两者绝不是对立的,两者都是在观点明确(要求正确)的前提下进行的,都关注关键概念的前后一致性、理由本身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理由的充分性、理由之间的关系的合理性、论据的真实性、证据之间关系的合理性等,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前者是论证,强调内容的丰富来说服读者;后者强调证明及其过程的思辨来说服读者。
   实现从阐释性的“转”到反思性的“转”,“三个视角”即是三个路径,从两篇习作来看,反思性“转”是从论点入手,利用概念的虚实辨析,创造出可以思辨的路径,实现反思性的“转”,基本分析如下:
   ②就观点的关键词“距离”这一概念的实与虚两个方面进行解释,提出了“物理与心理等的差别”这一主张,为下文的思辨张本。③举出证据,廓清“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内涵。在③的基础上,④点明意义,举出证据,进一步论述用爱消融“距离”,将个人与国家合为一体,升华了“联系”的深层内涵。⑤“转”向对“物理距离”的论述,指出“距离”存在的社会、文化价值和科学意义,从侧面印证观点,丰富内容,使思辨色彩更加浓厚。
   全文着重关注的是为什么“疫情时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③④⑤⑥提供了四个合理(即合乎常识)的理由与大量证据。可以说是理由合理,证据充分,而且来源于自我积极的反思本身。
   实现从阐释性的“转”到反思性的“转”,其实也并不复杂。对比一下两篇习作,①④⑥⑦这四个段落的内容其实是一样的,所不同的仅仅是②③⑤,而且反思性习作的③⑤仅仅是对概念的外延内涵进行了明确的限制而已,把“距离”变成“物理距离”,“当然,距离是取消不了的”变成“当然,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是取消不了的”,就是因为②规定了反思的路径。
   其实任何看法都是主观的,理由也是主观的,议论文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对某一社会现象交流看法的文章,是妥协中达成的共识,绝不是训诫、指令、条例、法律,也不是学术探讨。既然是对某个存在的社会问题(排除自然科学问题)提出看法并进行辨识,概念的辨析只要符合常识就可,不会超出当前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认识范围,这是高考作文写作要消除的心理顾虑。当然,无论是反思性的“转”还是阐释性的“转”,都要满足下面的要求:
   1.“转”不能是对自己原有的观点全盘否定,无论是阐释性的“转”,还是反思性的“转”,都是对原有观点的印证、补充、丰富和发展。这就是说所有的“转”必须在命题者通过材料交给我们的任务范围之内。
   2.“转”都有方向、角度,或对其它观点的批评、或进一层论证、或另起论证等。“转”一定要直接,要合理,合乎常规、常识,还要注意兼顾起、承的内容,不能自相矛盾。
   3.都有理由和例证材料,并能对材料围绕理由做简要的分析说明,也就是对证据进行符合理由切入点的分析。
   一般来说,一篇议论文,如果结论在前,那它只有一个层次——一个观点举几个例子,这算不上好文章。如果先有一个初步的结论,再反思,分析一下,能有两个层次,就稍微好一些了。如果更进一步,初步的观念,跟材料不符合,甚至矛盾(其实是留下了思想的空间),然后发展观念,得出新的结论,再发展,再结论,甚至直至无穷,这就是真正的好文章了。但这个要求很高,没有很好的训练基础,建议不要轻易使用。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北京念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生,常有机会随侍先师席泽宗院士。先师讲学余暇,也不时回忆学界前辈种种轶闻趣事,每每令我听之入迷,或大开眼界,或心向往之。  一日先师闲谈时曰:某院士曾向我亲言:“自己一生学问,就从几册书中来。”初闻此语,颇觉夸张,因与我一向服膺的“博览群书”之旨明显不合。先师日:这样的书,当然是指那种能够为一门学问打下扎实基础的传世之作,非等闲之书可比
《人生五十半部书》,顾伯平著,人民出版社出版,46.00元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个理论思维来自何处?是实践和学习。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生五十半部书》(以下简称《半部书》),恰恰就是实践和学习的产物,使人受益颇多。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机构在推荐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时,赫然就有这本《半部书》。书的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顾伯平同志。念及伯平同志工作
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以“情境”为载体,“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察要求”。新高考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考察语文关键能力。在特定情境中,根据任务解决问题,是对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考察重点,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关注“情境”与“任务”。如何落实以上精神,大家一直在摸索。八省联考适应性考试中的文学类阅读题在这一点上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在美国德堡大学历史系任教的江勇振教授经数年全面细致地爬梳整理撰写出的《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以下简称《胡适的情感世界》,引文仅注页码)一书,从情感的一面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的胡适。书中描述的情感生活丰富的“新胡适”无疑颠覆了以往人们对胡适私生活的固有印象或想象。这应是这本书值得人们关注的价值所在。然而,揭示历史真相以及重新审视历史真相的过程中,取一种怎样的态度比较合适,换言之,历史叙事
《新华文摘》2007年第13期,“论点摘编”栏(第163页)有一题为《(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之原因》,作者侯长先生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根据《宋诗选注》责编弥松颐先生的《“钱学”谈助》,钱锺书先生“坚持不肯选人”的原因,是认为“《正气歌》全取苏轼《韩文公庙碑》,整篇全本石介《击蛇笏铭》,明董斯张《吹景集》、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等皆早言之;中间逻辑亦有问题。”侯先生引用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中,长期以来由于忽略文学史发展的本身特性,由于唯政治学、阶级论的批评观念与方式,以至于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成为了中国革命史的佐证与附录。这种观念与方式同样制约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加上“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传统思维,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几乎成为了无产阶级翻身解放的颂歌史,这尤其在“十七年”文学发展的梳理研究中,具有更为明显的表述。  改革开放后,在对于“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观念的反省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文章通过记一间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教学中,根据因体定教的教学原则,我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多可喜、亦多可悲”,然后分析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与事,揣摩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自认为这么处理牵住了散文
李煜词在词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词作赏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初高中教材中都有李煜词的入选[1]。王国维在评价李煜词时提到“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2]在王氏眼中,“眼界始大”是词由伶工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的重要因素。这一句话也被选入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中[3]。因此,欲对李煜词作进一步了解,让学生对课本有更深的理解,“眼界始大”是一个重要的教材研究切
何葆国的长篇小说《同学》中,故事的时间跨度二十年。这个跨度很有象征意义,大致和何葆国写小说的历史差不多。艺术上的成长真是太昂贵了,耗费的生命真是太多了。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出来,他就把生命奉献给了小说。为了小说,甚至放弃了安定的职业。二十多年,念几次大学,都毕业了,可是,他的小说总是充满了变数。我记得他长期写客家土楼,写土楼的传统和当代生活的冲击,近在眼前的乡土社会因远方城市生活召唤而发生的变迁,两种
《尔雅》似乎是文化传统中的一个路数,它应该是民间的而非官方的,乡土的而非都市的,写真的而非抒情的。所以捧读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温文尔雅》,看着文采风流的风子(沐斋)独坐在钢筋水泥的方阵中,作瓜棚柳巷语,不由得一阵阵恍惚。  然而随着阅读的“进入”,我也释然了。这种对文化传统的解读。本就是勾连古今、晤对前贤事,属于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逍遥游。  风子是个有趣有味的人。如今有趣有味的人比大熊猫还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