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伦敦、巴黎,日本,还有香港,都有跟纽约一样的苏活区,繁荣着、延续着,北京的798跟他们不一样。
798的房子是国有资产,这里的人都是租户,没有产权,他们只是用省略曲线的方式,展示着自己奢侈的空间,用廉价的材料创造了不同于CBD的精英氛围,惟一需要的,只是为自己准备一个临时的、从世俗品位中腾空升起的心情......
以百老汇街为中心,北以休斯敦街、南以坚尼街为界,西部便是丑小鸭变天鹅的苏活区了,转型成功的苏活区现在处处是高级精品的陈列架,比起旗帜鲜明的第五大道,苏活区更多了几分从容、自在,异军突起的设计新秀兀自在铸铁建筑中开辟新一代的战场。
苏活区(SOHO)因位于哈德逊街的南部而得名,是取其South of Houdson Street的英文字头而来的,区内铸铁造型的历史建筑物,可说是全世界铸铁建筑集中率最高的区域,这些带有古典、文艺复兴以及巴洛克式的建筑群,是苏活引以为傲的宝藏。
这里原来工厂、仓库林立,但三十年前的大萧条时期后,工厂迁到了其它地方,空空的厂房留在了这里。旧旧的楼房前,有金属的防火梯,连接每一层楼。因为是商业贫民区,房价低廉,就吸引经济拮据的学生、艺术家搬过来,因为他们,苏活区散发出了生动活泼的艺术活力。《第六感生死恋》中黛米摩尔扮演的女主角就是这样的一个陶艺家,老公是做金融的,他们在SOHO区租了个大房子,整个楼面也不隔间,吃喝拉撒睡,兼工作。
伴随着让人放下心理防卫的爵士乐、随性的蓝调,在这个画廊、剧场,还有典雅餐厅的聚集地诞生了一种生活形态,很随性、很自由,悠闲自主,又带着点艺术家的因子,人们习惯地称他作“苏活”,也似乎成了艺术及前卫的代名词,这里是纽约的“波西米亚”,到苏活区可说是“与艺术邂逅”的同义词,在苏活区,四处可见到花花绿绿的墙上涂鸦,不出三五步就会看到一堆奇奇怪怪的店,街边不时有艺术家沿街作画,形成独特一格的风景。
三十年前,这一带有很多杂货店、纺织厂、布商和家具店,房东们发现,要有花俏的门面和宽敞的内部,生意才会兴隆,于是店家纷纷以轻巧精细的铁铸,代替了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古典厚重的石墙,房屋的兴建也因此而更省钱更省时了。铁铸尤其适合表现华美的巴洛克风格,以及文艺复兴式的圆柱,后来连大块的石材建筑,也模仿铁铸建筑的华丽优美,蔚为一种时尚。
苏活区还是表演艺术的代名词,表演艺术不仅在公共空间里,也反映在商品上,路旁店家的货品,都是以创意和设计取胜,在艺术家和设计家的巧手下,原本看似平凡无奇的家具、日常用品及服饰,甚至无用的垃圾都成了消费者珍藏的宝贝,处处显示着这里俯拾即是的艺术美感。
过去的旧厂区,如今已是画廊外林立着很多著名的餐厅、酒吧、小商店,街道变得十分繁华。这里是公认的逛街天堂,设计师服饰店、前卫画廊都是首屈一指。一些欧日设计师的小店也都在这里。
“苏活艺术人生”(http://www.artseensoho.com)是一个画面生动,内容丰富的导游网站,苏活区内,没有一个小店或小吃摊儿被这个网站遗忘。如果想要查看纽约的艺文活动或画展,也可以到“纽约画廊浏览”网站(http://www.walrus.com/~artforum/html/gallery_guide.html),全纽约各大小博物馆和画廊的最新展讯都在这里边。
苏活区是纽约艺术家最多的地方,也成了纽约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商业区,有太多的人想挤进来,房租贵了,真的艺术家反而进不来了,被挤到旁边的Tribeca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