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当以学生为主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bo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上,这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精粹的继承,也是对现代科学教育理论的借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些要求是对语文教学中重教轻学的反驳,同时对语文教学中师生角色和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从语文课程自身性质和目标来看,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语文课程是实践课程,其最终目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与提高。从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来看,他们都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进入语文课堂的,且已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甚至是读写能力。因此,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完全是教师“教”出来的,而主要是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逐渐“养成”的。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以学为主。
  1积累应用,回归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却也是语文教学中易被忽视的一种思想。
  2感受鉴赏,注重体验。现代课程论愈来愈认识到:一切课程必须重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的结合,才可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解放心灵,发展创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是一门解放学生心灵、张扬个性价值的课程。但在以教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语文课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禁锢学生灵性的罪人。
  3思考领悟,启迪智慧。智慧是老师教给学生开启语文之门、享受诗意人生的钥匙。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开发学生的智慧,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一是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潜藏智慧;二是让学生有所体会和领悟,丰富积累,启迪智慧;三是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培养协作精神,共同提高,增进智慧;四是鼓励学生应用、创新,在生活中运用智慧。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围绕对“人”的发展的需要和对“学习”的重新认识展开的。以上提到的四个方面,无论是回归生活、注重体验,还是解放心灵、启迪智慧也都是围绕着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和促进自主学习而提出的。它们互相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在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加以高度重视,从而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1认真读书的习惯 。宋人朱熹在《训学斋规》曾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涌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朱熹的经验告诉我们,认真读书要做到三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然而我们很多学生只是用口去读,绝非用心去读,所以掩卷茫然,不知所云。教育实践证明,运用多种感官读书实在是提高阅读效率的科学方法。不仅如此,读书不妨再加上一到,即“手到”。何为手到
期刊
在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教学实际状况有一定透彻的了解。在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状态,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殊不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极为落后而又不切实际的陈腐套路,它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
期刊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有利于扩大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口头、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得到陶冶,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可见,课外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大语文教育观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范围狭窄,学生的读物都是一些优秀作文,很难涉及到中
期刊
一、 朗读是学习方法的基础  以读为本,这一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记忆文章靠读,领会文章靠读,鉴赏文章靠读,写作文章也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一盘佳肴,只有让食客吃下去,才能品尝其
期刊
作为承载着外语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首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积极有效的作用,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听说读写的基础;同时,关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形成,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渗透文化知识,使两者相得益彰: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应该把文化的传授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结合多年实践与研究,我认为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从如下三
期刊
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的薪火相传,个人生命意义的提升和道德人格的养育,无不有赖于教育的发展,无不有赖于教师群体辛勤而富有智慧的劳动。做为一名小学教师,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如此重要,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又如此殷切,教师当如何负起时代交托的使命,又当以什么样的职业形象来回应社会的殷殷期望呢?这是做为新型教师都应深沉思考并以实际行动回答的问题,我校是一所区属实验小学,塑造朝阳实验小学的新形象:提
期刊
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而,我们在进行活动教学时,必须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把握生成,灵活应变,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活动教学比预定的要生动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层层深入,使数学和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因此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客观事物,使其为数学学习而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尽情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何使生活化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在引入新课时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兴趣  
期刊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的情绪比较消极和被动。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让孩子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思维的发展。“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掸拘检,如草木只始萌芽,舒畅之则调达,催挠之则衰萎。”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玩中学”,想不爱(识字)都难。那么如何把识字课上得“好玩”起来?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
期刊
一、基于教材,立足课堂  1加强朗读,注重复述。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和背诵有利于感受语言所描绘的情境,有利于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有利于规范语言、培养语感,更有利于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说、写的能力。教材中选编了一些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有趣的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作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要求学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以及利用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