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悄悄穿行在语文教学中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ch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本文探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设情境法、讨论渗透法和图片激情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44-1
  一、创设情境法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去探求真理的欲望。”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无法得到再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语文教学过程中分析文学内容时容易上得生动,学生乐听易懂,而贯彻德育时就往往形成一种平板的模式,单纯的说教,招引学生的反感。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孤立德育内容,不向学生提出应该怎样而不能怎样等问题,而是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形象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叶小平老师的《假如》,创设这样一个情境:
  1.接听“爱心桥”热线电话,用“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画( )……”的形式说话。
  求助电话1:干渴的小树
  求助电话2:被猎枪打伤翅膀的丹顶鹤
  求助电话3:在海啸中失去父母的孤儿
  2.热线电话铃声不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还想画什么?
  (1)自由交流:愿意说给谁听就说给谁听。
  (2)集体交流(播放《爱的奉献》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先在特定情境中(干渴的小树、被猎枪打伤翅膀的丹顶鹤、在海啸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展开想象,后在特定心境中(我要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展开想象,想象的角度在增加,想象的广度在开阔,想象的精度在提升,但是唯一不变的恰是想象的温度——同情、关怀和悲悯,一颗柔软的心——爱!唯有在爱中的想象,才是真的善,善的真,才是真善美的统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灵的熏陶,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讨论渗透法
  对课文质疑必然伴随着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讨论、争鸣,而这样的思想碰撞正是把阅读引向深处的过程。如《船长》一文,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船长的行为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船长有点傻,为什么不逃生呢,唯独忘了自己,跟乘客一起逃生更正确;有的则认为船长贵在有一种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改革开放所必须大力提倡和积极发扬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是“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叶圣陶语),让学生“自求得之”,“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从心里头说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不至于跟别人‘说长道短’”。在这样的讨论争鸣中,学生拨云见日,明白了船长的做法,更加能直接体现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那就是船长不仅仅是一船之长,更是意志与信念的象征。哈尔威用自己的生命注解了责任与道义,还诠释了这种职业的操守。讨论争鸣使语文课堂的教学得到了升华,既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观,又树立了学生的人生观,奏响了“文道合一”的乐章。
  三、图片激情法
  写景和叙事是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两大组成部分,每篇写景的文章,尽管内容不相同,形式也各异,但其思想内涵是相同的,都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怀。要达到这一德育目标,单纯地从语言文字去感受体会远远不够,大部分学生大脑中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要激发他们的情感也是一句空话。老师需要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景象具体化、形象化,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相关图片来激发情感。吉春亚老师在教学《雾凇》这一文时,引导学生从作者描绘的语言去感受雾凇的美丽动人,接着出示千姿百态的雾凇的特写镜头和文字:
  吉林雾凇像( ),像( ),像( )……
  生:吉林雾凇像梨花,像银花,像浪花,像雪花。
  师:老师给你补充:吉林雾凇像梨花,婀娜动人;像银花,晶莹剔透;像雪花,洁白高雅;像排排雪浪,蔚为壮观。我再说一遍,其他同学也跟着我讲一遍。(生跟着教师看图说排比句)
  师:再请同学形容形容这景象。
  生1:吉林雾凇像洁白的梨花,像“玉菊怒放”,像轻盈的柳絮。
  生2:雾凇像高山上的雪莲,像大海的浪花,像洁白的雪花。
  师:是的,雾凇宛若银花怒放,仿佛梨花带雨攀枝;又如朵朵银花,排排雪浪,蔚为壮观。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岑参的名句来——
  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让我们饱含深情再次吟诵——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漫天飞雪挂满枝头,却让我们感受到冬天里暖融融的春意,这样的吉林雾凇可真是——
  生:奇观。
  师:让我们再次漫步长堤,感受那奇观,自由读一读我们刚才画的句子。
  (学生自由读课文有关句子)
  从学生看到雾凇的几个特写镜头时那一片不绝于耳的赞叹声中,我们知道了学生从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丽,祖国大好江山的美丽,学生的自豪之感,对大自然、祖国的热爱之情便油然而生了。若非如此,教师用再多的语言也达不到这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阅读学生作文,往往感到感受肤浅,感情贫乏,有一种被动的完成作文任务的感觉。这种思路源头枯竭,“茅塞”永不“顿开”的作文局面,究其原因,用学生的话说,那便是没有写作灵感。  灵感又称顿悟,是人们对某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某个时候却突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答案和新假设的一种心理现象。灵感由外界的偶然因素引发,它会激发无限的创作能量。作家李准是这样描述灵感的,“我在黄泛区华西县住了三年半
摘要: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时由理论走向实践、走向成功和进步的绿色通道。本文以两次磨课为例,分析了教师该怎样磨课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得到提升和自我实现完善。  关键词:小学体育;磨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42-1  磨课到底要磨什么?怎样的磨课才是最有效的?能否寻找一条有效的磨课模式,使我们的磨课在短时间里见效更快,让我们的执教老师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公司为了解决人工筛砂的笨重体力劳动,在参观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局的筛砂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试制成了群英3302电动筛砂机。1.构造及工作原理
近年来,我校多次修订、完善了作业设置、书写与批改的要求,增加了学生自评作业的条款,界定了教师评语的方式。学生自评要在习惯、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着力;教师评语要在关注作业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轰轰烈烈走向理性有序的一年。经过两年多的大浪淘沙,创业者、创业服务机构逐渐归于理性,“互联网+”创业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地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而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展示教学个性,激发兴趣一吸引学生    1,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要结合自身特点,量体裁衣。  语文老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个性:你或许有一手好字,则可通过优美的板书设计给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你或读得
10月19日晴就在昨天,我看了一本叫《岳飞传》的书,可好看啦!岳飞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在他出生的时侯,一只大鹏在岳家上空盘旋着,有一位道士由此给他起名叫“岳飞”。岳飞
近几年来,我公司在冬季施工中,对抹灰工程中采用防冻剂进行了试验、试点和施工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原材料及防冻剂配方所用原材料为:1.水泥:永登500号硅酸盐水泥和窑
理是宋明理学的核心范畴。朱熹继承了其老师的观点,明确提出理一分殊说:“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朱子语类》,第2页)但在朱熹看来,世界只有一个理。他以月亮为喻,虽“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同上,第2409页)。理是天月,具体的事物便是那水月;不同的水面影印出不同的水月,却又源于同一个天月。故理是一。
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流活动,教学活动的质量与效果与师生互动的效果密切相连。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话语沟通的特点,运用教学实例,从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