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 所以选择—— 聊聊志愿填报 那些事儿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b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毋庸置疑,志愿填报对高考生来说确实很重要。同一个分数,有些同学可能压着分数线被『北上广』的某所名校录取,而有些同学只能勉勉强强去读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甚至可能会掉档。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在无法兼顾学校和专业的情况下,是该优先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地域真的重要吗?要不要为了『双一流』高校而选择欠发达地区?如果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不热门,是否该遵从自己的内心……考生常常会有诸如此类的困惑。接下来,我将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身边朋友走过的『坦途』,和大家聊聊志愿填报那些事儿。
  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让我拥有复合的专业背景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专业学习经历:文学(本科)——哲学(硕士)——医学(博士)。三个专业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但实际上从本科到博士阶段,我做的是同一件事情。
  本科期间,我常常去医院做志愿者,深感医务人员的不易和生命的无常,觉得医院是个最有故事、最有思想内涵的地方。于是,我决定写一部出色的医疗剧,但我知道实现这个梦想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再加上父母是医生,于是我对医学的兴趣愈加浓厚,并在硕士阶段选择了与医学伦理、哲学相关的研究方向,算是理科、文科的交叉学科,之后在博士阶段侧重于研究医学心理学。我认为从本科到博士的三个研究方向是有一定联系且不断深入的,这样复合的专业背景对我自身的文艺创作是非常有用的,也是我遵从内心的一种选择。
  然而,在就业时,我也遭遇了一些难题,因为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要求应聘者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一致,特别是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单位。凡事有利有弊,总要有所取舍。所以,如果让我解答开篇的那些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在专业选择方面,怀揣理想,兼顾现实形势。如果有意继续深造,专业背景要尽可能连贯,毕竟找到不同专业的契合点着实不容易。
  兴趣和专业是可以兼顾的
  接下来说说我身边朋友的情况,也许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启发。我的朋友A是一个语言达人,非常有语言天赋,高中时不仅语文、英语成绩好,日语也讲得很流利。填志愿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会选择外语专业,但他觉得自己更喜欢商科,语言只是个工具。于是,为了兼顾语言天赋以及自身兴趣,加之家庭条件优越,最后他选择了一所“985工程”大学的“2 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时获得中外双学位,后来又到美国读了金融学硕士,现在在香港从事金融工作。这样的高考志愿和职业发展就是与他的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而且他现在的职业发展也非常不错。
  再说说朋友B,他是典型的一专多能型达人,兴趣广泛,对文科、理科都很感兴趣。他在本科读了计算机和经济学双学位,现在正在攻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同时也很关注经济动向,以后可能会去与经济金融相关的机构做研发工作。
  所以,我认为兴趣和专业是可以兼顾的,主要是看自己如何权衡。
  当然,我说的这两位朋友都比较幸运,他们在高中时就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在大学时如愿以偿。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很多事情的发展走向与你预想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些同学认真研究了志愿资料,咨询了诸多师友,如愿到理想的城市和学校就读理想的专业,但最后却发现专业的实际情况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学校也和自己想象的有很大差距,但悔之晚矣。当然,也有些同学阴差阳错地被自己不喜欢的城市和高校录取,意外地读了之前没听说过的专业,最后学有所成,也深深地爱上了那个城市,甚至后來留在那里深造或者工作。所以,站在十七八岁的路口,千万不要过分纠结,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扇门到底会在何时何地打开,所以不如着眼当下,努力考个更高的分数,这样在报考时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权。
  提建议,助你金榜题名
  最后我想提几条建议,供广大考生参考。
  第一,建议同学们在高中课余时间尽量多涉猎课外读物,多参加社团活动,从而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擅长的领域,比如喜欢演讲和编排节目,那就可以考虑编导专业,并提前准备艺考。总之,兴趣应该排在第一位,因为你只有真正热爱一门学科,才能把它学好。就算是大众眼中的冷门专业,只要你足够努力,一样可以成为这个专业的精英。许多人都认为文史哲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但如果你专供某个研究方向,一直读到博士,相信你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举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是收入还是社会地位,文学院的教授都不比数学学院的教授差。
  第二,现在就业市场确实存在“第一学历歧视”的现象,很多实力稍微强一些的单位都只招聘“211工程”以上层次大学的学生。特别是如果你选择应用性稍弱的专业,例如文史哲等,如果分数可以达到“211工程”大学的分数线,建议你还是优先考虑这类学校,而不要过分纠结地域。当然,很多“非211工程”行业类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业内影响力都不错,如果考上这些学校,找工作也是不用愁的。
  第三,除非你能考到全省前几名的高分,占尽优势,否则大多数情况下学校、专业、地域无法兼得,你要在内心有所衡量。建议大家到大的城市去看看,开开眼界,因为见识不一样,格局也会有所差别。
  第四,在报志愿时,要先看看心仪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及向该校在读的学生咨询具体情况,再做出决定。
  第五,对“双胞胎”专业要慎之又慎,看清培养方案再做决定,因为名字上或许只差了一点,但其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就会有所不同,比如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园林和园艺等等。
  第六,报考时看清学制,有的专业的学制是5年,比如医学专业、建筑学专业以及某个“专业 外语强化”培养模式等,还有一些本硕连读的专业也需要多去了解。
  后记
  如果你真的被一个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专业录取,但是高校还不错,不要冲动地做出复读的决定。如果录取结果并不是完全难以接受,建议安心就读,因为入学后也有转专业的机会,而且如果你足够优秀,大四时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
  最后,建议大家多参加各大学高考季的校园开放日活动,这既是一种放松,又能对学校和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可谓两全其美。“因为热爱,所以选择”,祝同学们都能如愿被自己心仪的高校和专业录取,将这份热爱进行到底!
其他文献
适合话题:  成功;付出;  积累;尝试  一个词作者需要写多少作品,才能成就一首经典歌曲?  《我爱你,中国》的词作者瞿琮是这样推算的,他说,一般写10首歌词,最多能有一首得以谱曲;谱了曲的10首歌词,最多能有一首得以演唱;唱了的10首歌词,最多能有一首得以流传;流传了的10首歌词,必须经过至少30年的汰选,最多能有一首成为经典。瞿琮认为,一个人要想写出一首能够成为经典的歌,非要写出上千首歌词不
适合话题:  静气;涵养;  自信;自觉  齐白石老先生在成名后,有人问他,如何从一个木匠华丽转身成一位画坛巨匠?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  齐白石先生的话让我想起一则故事。在雍正皇帝编著的《悦心集》里,有一则《尧舜至今尚在》,里面有这样一段对话,很有意思:“昔有一名僧,被召见驾,叩首呼万岁。上曰:‘人生百年且不可得,何云万岁?’僧曰:‘尧舜至今尚在。’上大悦。一日同御便殿,复
2019年12月,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职业敏感的张定宇院长第一时间判断,这不是普通的传染病。他果断将这些病人迅速集中到隔离病房,穿上防护服,进隔离区查看症状,分析研判并进行救治。  就在医院收治首批病人22天后,张定宇的妻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进了相隔十多公里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妻子入院三天后,张定宇前去探望,只待了不到半小时。张定宇自己也身患运动神经元病
医生  老沈是医生,还是个中医。  从四五岁起我就习惯了看老沈用镊子夹着烧着的棉球快速伸进玻璃罐里摇一下,再立刻扣到病人背上,火罐下迅速鼓起一个小包。紫色是湿热,红色是上火。  从那会儿起我便学着蜷起拳头像模像样地在我妈背上揉捏捶打。老沈的病人戏称我为小医生,我欣然接受,并引以为荣。  老沈实在是个太过细致的人。装修诊所时隔单间他要亲自设计;诊所用的床他要亲自量定长宽,再交由木匠制作;铺在床上的是
前沿科学中心是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基地。中心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创新中心和人才摇篮,成为我国在相关基础前沿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高峰,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支撑一批学科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据统计,目前,教育部已批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4所高校依托“双一流”学科建设了
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一个神奇的霍格威小镇,在这里居住的多数老人,每天都在遭受着欺骗,却过得比谁都幸福。  阳光灿烂的广场上,一群老太太坐在长凳上聊天;物品丰富的超市里,几个老头正迈着蹒跚的脚步在购物;充满小资情调的酒吧内,一对老人在悠闲地喝着咖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其实,这些看似平常的居民,多数都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他们忘记了自己是谁,每天都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所谓的霍格威小镇,其实是
高三毕业那天,当我看着同桌笑着撕掉他的高考资料时,心里不由得佩服他的勇气。我继续整理书本,这时,听到他对我说: “还收拾那些资料做什么,难道你还没下定决心?你成绩那么好,随便考考,也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而我就算这次落榜,也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了。对我来说,高三结束了,彻底结束了!”说完,我看到他的手一挥,接着有纷飞的纸屑如泛着虹光的花瓣一样,在空中翩然飞舞。  我收拾好资料,向我的同桌道别,然后背
真題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历史上,伯夷守节,隐身采薇,饿死首阳;屈原怀沙,行吟泽畔,投身汨罗;更有“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的佳话流传。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代作家贾平凹对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甚为推崇,他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更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要保有精神的明月清泉,就
关于TA:曾庆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2020年1月10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  适用话题:国家需要;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矢志不渝;中国脊梁;顶级流量;初心;热爱;攀登;淡泊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数值气候预报奠基人之一、85岁的大气科学家曾庆存院士荣
适合话题:  生命;悲剧;  安全;防范;  高空坠物;  法规  6月13日上午,5岁男童庄某航与母亲一起前往幼儿园的路上,被深圳市福田区京基御景华城小区一扇从20楼坠落的钢框玻璃窗砸伤头部,呼吸骤停,被紧急送医。16日下午,受伤男童的家属发布微信朋友圈称孩子已离世。  痛定思痛,人们关注这起事件的背后,其实是困扰城市管理者多年的城市治理难题——“高空坠物”。对于發生高空坠物事件,肇事者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