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班幼儿具有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且无规则意识等特点,他们来到幼儿园,在新的集体环境中会变得无所适从、难以适应。本文阐述如何在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运用标识、借助标识的引导规范作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习惯,自主愉快地参与各种活动,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保证幼儿一日活动有序开展。
【关键词】标识;小班幼儿;一日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良好常规的建立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开展的保证,愉快的生活离不开秩序与规则。但是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规则的培养仅凭单纯的示范、讲解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他们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认知活动。而标识就具有形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将标识融入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借助标识的引导规范作用,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幼儿眼中复杂、抽象、难以理解的规则,有利于小班幼儿尽快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习惯,提高幼儿园一日生活质量。
在幼儿园使用的标识一般有:图形、图片、照片、符号、数字、方向标、简单文字等,那么如何把标识运用到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呢?我们可以在实践中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
一、在班级环境创设中运用标识,帮助幼儿尽快熟悉陌生环境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尽快适应新环境是首先要克服的难关。教师把标识融入班级环境,通过环境的暗示,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班级基本规则,熟悉陌生环境。例如在睡室、走廊、盥洗室、楼梯口等地方,贴上有箭头的方向标,指引幼儿的行走方向;在卫生间门口贴上男孩和女孩的头像标识,区分男厕所和女厕所;在课室门口贴上排队站位的小脚印图形标识等。
还可利用标识营造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在开学前收集幼儿的照片作为标识,分别贴在他们使用的物品上;把照片制作成漂亮的小组标识,贴在每组的桌子上。使幼儿很容易就找到自己的物品和位置,觉得幼儿园就像家里一样,有属于自己的物品和空间,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崭新的幼儿园集体生活。
二、在生活活动中运用标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包括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如厕、睡眠、离院等环节的活动,这些生活环节的良好习惯培养,可以用相应的标识做引导,避免教师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在喝水环节中,可在饮水机旁贴上水杯宝宝表情标识,通过“笑脸”水杯宝宝和“哭脸”水杯宝宝,来激发幼儿喝水的兴趣和指引幼儿喝水的份量。幼儿喝水环节如果不注意引导,还会容易引起拥挤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带有标识的彩色胶在地面划分出等待区、接水区和喝水区,对幼儿进行分流;在饮水机前贴上小脚印标识,明确指示排队位置,引导幼儿有序接水,逐步培养良好的喝水规则和习惯。
在生活活动中盥洗环节和如厕环节也是重要内容,多数小班幼儿都没养成良好的盥洗和如厕习惯,经常会出现很多状况,是他们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难题之一。如,盥洗中的洗手活动,小班幼儿大多数对盥洗设施充满好奇和兴趣,喜欢边玩水边洗手,不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在厕环节中,把尿尿在裤子里、便后不会擦屁股、裤子整理不到位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反复指导、示范、讲解的基础上运用图片标识加以辅助引导,做成洗手、如,厕步骤标识图片,张贴在盥洗室和厕所处,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环境,强化幼儿对这些生活技能步骤的记忆,慢慢让盥洗和如厕成为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愉快的事情。
三、在游戏活动中运用标识,帮助幼儿建立自主有序的活动常规
幼儿园的活动以游戏为基本途径,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但幼儿在游戏时常会发生材料随意乱放、争抢玩具等现象。运用具体、形象的标识来指引游戏中材料的摆放顺序、游戏区域的划分及各个区域进出的规则、人员数量的控制等,可减少幼儿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材料随意乱放现象,建立自主有序的游戏规则。
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比较缺乏,在游戏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自护意识和安全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利用儿歌、故事等方法外,幼儿还可以通过认识和设计活动区内的安全标识来增强安全意识。教师预先设计好各种安全标识(小班后期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张贴在活动区内,如,滑梯设计“不倒滑”标识、斜坡设计“小心滑倒”标识、栏杆设计“不准攀爬”标识等,让幼儿通过认知危险来增强安全意识,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四、标识运用的原则
标识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标识运用的实践中,我们除了充分发掘它所蕴含的丰富教育价值外,还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为幼儿提供支持和引导,更好地发挥标识的教育作用,提高标识的有效性。
1.融入環境,富有趣味
将标识融入幼儿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创设富含标识教育的环境,使幼儿容易感受和理解。小班幼儿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占优势,他们的行为容易受到兴趣支配,标识环境的创设富有趣味才能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引起兴趣,从而唤起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及时鼓励、榜样示范
让幼儿遵守规则,除了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希望幼儿认真洗手时,我们自己也要认真洗手;当我们希望幼儿收拾整理东西时,我们也需保持工作环境的整齐有序,以身作则是引导幼儿遵守规则的最重要因素。
3.耐心引导,持之以恒
良好的班级常规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有耐心与爱心,从尊重幼儿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持之以恒,使标识成为真正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适应集体生活的良好教育内容。
实践证明,把适合的标识融入到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环节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有序的氛围中进行一日活动,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有序、和谐、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可以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使幼儿健康快乐而富有个性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宋文霞,王翠霞.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刘梅.儿童发展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标识;小班幼儿;一日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良好常规的建立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开展的保证,愉快的生活离不开秩序与规则。但是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规则的培养仅凭单纯的示范、讲解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他们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认知活动。而标识就具有形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将标识融入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借助标识的引导规范作用,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幼儿眼中复杂、抽象、难以理解的规则,有利于小班幼儿尽快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习惯,提高幼儿园一日生活质量。
在幼儿园使用的标识一般有:图形、图片、照片、符号、数字、方向标、简单文字等,那么如何把标识运用到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呢?我们可以在实践中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
一、在班级环境创设中运用标识,帮助幼儿尽快熟悉陌生环境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尽快适应新环境是首先要克服的难关。教师把标识融入班级环境,通过环境的暗示,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班级基本规则,熟悉陌生环境。例如在睡室、走廊、盥洗室、楼梯口等地方,贴上有箭头的方向标,指引幼儿的行走方向;在卫生间门口贴上男孩和女孩的头像标识,区分男厕所和女厕所;在课室门口贴上排队站位的小脚印图形标识等。
还可利用标识营造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在开学前收集幼儿的照片作为标识,分别贴在他们使用的物品上;把照片制作成漂亮的小组标识,贴在每组的桌子上。使幼儿很容易就找到自己的物品和位置,觉得幼儿园就像家里一样,有属于自己的物品和空间,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以愉快的心情面对崭新的幼儿园集体生活。
二、在生活活动中运用标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包括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如厕、睡眠、离院等环节的活动,这些生活环节的良好习惯培养,可以用相应的标识做引导,避免教师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在喝水环节中,可在饮水机旁贴上水杯宝宝表情标识,通过“笑脸”水杯宝宝和“哭脸”水杯宝宝,来激发幼儿喝水的兴趣和指引幼儿喝水的份量。幼儿喝水环节如果不注意引导,还会容易引起拥挤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带有标识的彩色胶在地面划分出等待区、接水区和喝水区,对幼儿进行分流;在饮水机前贴上小脚印标识,明确指示排队位置,引导幼儿有序接水,逐步培养良好的喝水规则和习惯。
在生活活动中盥洗环节和如厕环节也是重要内容,多数小班幼儿都没养成良好的盥洗和如厕习惯,经常会出现很多状况,是他们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难题之一。如,盥洗中的洗手活动,小班幼儿大多数对盥洗设施充满好奇和兴趣,喜欢边玩水边洗手,不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在厕环节中,把尿尿在裤子里、便后不会擦屁股、裤子整理不到位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反复指导、示范、讲解的基础上运用图片标识加以辅助引导,做成洗手、如,厕步骤标识图片,张贴在盥洗室和厕所处,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环境,强化幼儿对这些生活技能步骤的记忆,慢慢让盥洗和如厕成为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愉快的事情。
三、在游戏活动中运用标识,帮助幼儿建立自主有序的活动常规
幼儿园的活动以游戏为基本途径,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但幼儿在游戏时常会发生材料随意乱放、争抢玩具等现象。运用具体、形象的标识来指引游戏中材料的摆放顺序、游戏区域的划分及各个区域进出的规则、人员数量的控制等,可减少幼儿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材料随意乱放现象,建立自主有序的游戏规则。
小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比较缺乏,在游戏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自护意识和安全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利用儿歌、故事等方法外,幼儿还可以通过认识和设计活动区内的安全标识来增强安全意识。教师预先设计好各种安全标识(小班后期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张贴在活动区内,如,滑梯设计“不倒滑”标识、斜坡设计“小心滑倒”标识、栏杆设计“不准攀爬”标识等,让幼儿通过认知危险来增强安全意识,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四、标识运用的原则
标识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标识运用的实践中,我们除了充分发掘它所蕴含的丰富教育价值外,还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为幼儿提供支持和引导,更好地发挥标识的教育作用,提高标识的有效性。
1.融入環境,富有趣味
将标识融入幼儿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创设富含标识教育的环境,使幼儿容易感受和理解。小班幼儿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占优势,他们的行为容易受到兴趣支配,标识环境的创设富有趣味才能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引起兴趣,从而唤起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及时鼓励、榜样示范
让幼儿遵守规则,除了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希望幼儿认真洗手时,我们自己也要认真洗手;当我们希望幼儿收拾整理东西时,我们也需保持工作环境的整齐有序,以身作则是引导幼儿遵守规则的最重要因素。
3.耐心引导,持之以恒
良好的班级常规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有耐心与爱心,从尊重幼儿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持之以恒,使标识成为真正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适应集体生活的良好教育内容。
实践证明,把适合的标识融入到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环节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有序的氛围中进行一日活动,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有序、和谐、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可以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使幼儿健康快乐而富有个性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宋文霞,王翠霞.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刘梅.儿童发展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