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扁平苔藓的病理生理尚不清楚。无论是特发性的,还是继发于自身免疫病、药物、肝病、肿瘤、骨髓移植均有着共同的机理:角朊细胞抗原受刺激后的改变和T淋巴细胞的活化,导致一种针对基底层角朊细胞的细胞毒反应。鉴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与扁平苔藓有众多相似之处,故可用作实验模型。
【机 构】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扁平苔藓的病理生理尚不清楚。无论是特发性的,还是继发于自身免疫病、药物、肝病、肿瘤、骨髓移植均有着共同的机理:角朊细胞抗原受刺激后的改变和T淋巴细胞的活化,导致一种针对基底层角朊细胞的细胞毒反应。鉴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与扁平苔藓有众多相似之处,故可用作实验模型。
其他文献
患者女,25岁。因肌痛、肌无力、肌酸激酶增高(2999IU/L,正常<160IU/L)诊断为皮肌炎。入院后即用泼尼龙60mg/d,硫唑嘌呤50mg/d,次日亦即首发症状出现4周后诉视力模糊,眼底检查:后极部散在棉毛斑和出血伴黄斑水肿。
1909年Hoffman在柏林皮肤病学会的一次会议上首报2例伴水肿性损害的红斑狼疮,命名为“水肿性红斑狼疮”。1930年Gougerot和Bournier报道了2例非暴露部位界限清楚、椭圆形、表面光滑的红色斑块,治愈后不留任何痕迹。此后法国与西班牙文献也报道了类似病例。作者认为水肿性红斑狼疮(TLE)是盘状红斑狼疮的一类特殊型。
先前的研究显示除了鸟粪外,新生隐球菌还可寄生于死亡或腐败的树叶和树干上,近年来也有从多种活树树干洞穴中分离出该菌的报道,有人认为新生隐球菌所寄生的树并不是特定的。作者从4种树(无花果属、山扁豆树、芒果树及陶土树)的树干洞穴中采集标本,标本为洞穴内壁上的纤维状并失去颜色的腐木。
药物在皮肤科中引起的副作用多种多样,有些可能酷似自发性皮肤病。通过这些病例可以研究某种疾病可能的病理机制。作者复习了抗疟药引发银屑病的特征,并提出病因假设。抗疟药引发银屑病的临床特征:抗疟药是第一个被报告能引发银屑病的药物。
近年来银屑病遗传和基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某些HLA抗原及HLA单倍型与银屑病关系密切,并与银屑病的发病年龄有关。通过“定点克隆”技术及全基因组扫描,已确定在染色体1q、4q、16q、17q、6p21及2、8、20上存在与银屑病易感基因相关的突变位点。
皮肤癣菌是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对其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因结构的分析、基因诊断、基因分类等方面。目前,已在红色毛癣菌等某些癣菌的线粒体DNA上发现了重要的呼吸链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NADH脱氢酶的结构基因,以及诸多氨基酸的tRNA基因簇;建立了用真菌特异性通用引物或癣菌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皮肤癣菌病的方法;应用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研究、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进行皮肤
系统性接触性皮炎是近来提出的一种与一般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有所区别的新疾病.现从发病机理、病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诊断等方面介绍系统性接触性皮炎.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与甲状旁腺激素(PTH)的N末端具有同源性,均可结合并激活Ⅰ型PTH/PTHrP受体。表皮的棘细胞层和颗粒层、尤其毛囊的内根鞘,可表达PTHrP。已有实验表明PTHrP可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人的PTHrP可抑制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梅毒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呈高度流行,在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群中仍为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由于梅毒的原发损害已成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的一种危险因素,因而对梅毒的研究更受人们的重视。目前尚无一种实验室方法可鉴别梅毒病原体-苍白密螺旋体(TP)。遗传学方法和DNA杂交技术不能对此作出鉴别,很少用于株的分型。数种基于单基因的方法用于株的鉴定亦未获成功。
角质形成细胞具有广泛的免疫学特性,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角质形成细胞可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明其具备了抗原呈递细胞的基本条件,在诱导上述两类分子表达过程中,γ-干扰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