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分散、独立的学科专业布局只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表征性嵌入,无法达到深度融合的效果。鉴于创新创业教育是“跨界教育”这一本质特征,具有精准服务面向、跨学科特征的专业群是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的必经之路,它能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系统开发,有利于培养具有创业思维、创业精神、创业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构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治理机构、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群教育融入模式,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共生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专业群;融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初,提出创业教育、学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未来大学生的“三本护照”。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紧跟世界潮流不断走向纵深。在当今复杂、多变、不确定性较大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关注每个人如何自我生存、自我创新、自我发展。在高校中,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须攻克的难题。现有的知识导入型专业教育模式,学生得到的只是机械学习和模仿再造的能力,不一定能够生成创新创业素质,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错位。经历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井喷式发展的1.0版本时代,高校必须回溯总结经验教训,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系统设计,强调立体化融入,要让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技能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关键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非单一学科教育
创新创业活动是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市场分析、财务管理、数理统计、人力资源开发、知识产权、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创新创业教育所针对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立足于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理学等多个基础学科,通过学科间的交叉和互动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立体化培养。单纯依靠某个学科、专业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不科学、不完整、不持久。以对接产业链为基础,具有多学科特征的专业群,能够为了同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将不同的专业聚合在一起,实现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符合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结构。
(二)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如火如荼,各种孵化器、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些创业学生的年龄绝大多数在30歲以下,对市场的认知、商品的选择、风险的掌控还不够成熟和精准,这些问题的分析都需要立足于公共政策分析、经济学、市场营销、知识产权等专业理论知识,否则创业过程中任何一个由于专业知识支撑不足而导致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最终挫伤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因而,脱离专业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充分利用专业师资队伍、专业课程资源、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等等,进行系统融入和开发,不能单纯依靠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辅导员、通识课程等碎片化、分散状的组织单元。由于我国当前高校的资源主要以学科专业为基本分布格局,师资力量、实践平台、课程开发等教学相关的资源都围绕二级学院中的系别、专业分布,立足于某个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无法获得全面、高质量的资源。以服务完整产业链为特征的专业群克服了分散专业带来的资源割裂、行动分散的弊病,将不同的学科专业根据人才目标的需求进行协调、整合,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集聚和再生。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群深度融合的模式构建
(一)以课程建设为基,构建跨学科交叉课程体系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认为:“任何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缺乏课程这一环节,教育思想难以实现,高校的内涵建设也无从谈起。”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的落脚点。高校应当将专业群课程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纳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为此,需充分发挥专业群“跨学科交叉”的课程特征,建立创新创业通识课、跨专业核心课、学科前沿、行业(产业)前沿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第一,开发与专业群相关的创新创业通识课。创新创业通识课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以培养个人创意、思维开拓、创造力开发等个人潜质为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识课需以专业群的服务面向为基准,关注学科、行业的创新方法、创新技巧,将本专业的创新创业精神融入通识教育课程当中。以金融服务业专业群为例,其目标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金融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部分,以案例教学法贯穿教学全过程,收集金融服务业创业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思考金融创意如何开发、创新思维如何培养,针对金融服务行业的创新和创业有准确和具体的感受和认知。
第二,整合专业课程,开发跨专业核心课。跨专业核心课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关键内容,它能提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的理论功底、行业素养、思维格局。专业群包含多个专业,其中核心专业的支撑引领是关键,打通不同学科的基础课程,构建专业群跨专业核心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群为例,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创意传播等为群内专业,根据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课程重复性论证,将课程糅合为创意产业与文化政策、媒体管理、品牌策划与传播等等跨专业核心课程,打破传统专业之间的藩篱,实现专业知识的交叉和融通。
第三,探索国内外学科进展,开设专业群前沿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是充满前瞻性、引导性、开发性的活动,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体系也需不断更新、完善。了解国内外学科专业建设进展情况,有助于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吸收最先进的理念、技术、方法,提供更有市场、更具竞争、更接地气的创新创业机会。专业群中所涉及的专业都应设计一部分学科前沿课程,例如企业管理类专业群中的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统计学等群内专业均开设一定数量的国际前沿专题课程,采取教师与学生研讨的形式,开拓专业教育的视野,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第四,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行业(产业)前沿课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不同组织单元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教育,只有立足于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同。专业群课程除了挖掘学科前沿知识外,还需吸收所服务的行业(产业)最先进的技术、最紧缺的技能,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校企合作中,人员的交流互通是最大的阻碍,企业管理人员无法脱身于内部繁重的事务参与到高校的课程讲授中。在此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云课堂、课堂4.0、课程超市等课程平台,将企业培训的相关课程、有关讲座引入高校,引导学生将学科前沿理论知识与社会企业的实际所需结合起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前瞻性、实用性。
(二)以师资队伍为核心,开发跨界融合师资力量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是学院辅导员以及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部分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是综合性、复杂性、全面性的活动,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素质都需过硬,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传统的以专业为基础的教师分布格局,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开发。为此,需充分发挥专业群中整合的师资力量,建立一支跨界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第一,发掘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理念教育,相关课堂的教学者首先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冒险的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将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意志传递并感染至其他同学。为此,需要充分挖掘群内专业中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敢于尝试攻克专业领域中的难题,深入企业、行业一线中洞察行业走向,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理性的市场分析。基于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现状,可以采取双学科带头人的模式进行过渡,其中一人为高校里的学术科研领军人才,另一人为外聘的企业外部董事或者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人员。经过一定时期的校企带头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逐步培养专业群内的企业家精神学科带头人。
第二,加大双师双能教师的培养力度。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专业群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着力点。在企业家精神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还需建设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80%以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专业群中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担任资源传输者的角色,将其在企业挂职锻炼、合作交流获得的人脉资源、知识能量、行业技能等资源传输至学生,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不同专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为学生创业能够提供多元的信息供给和多渠道的资源共享,降低创新创业失败的风险。
第三,引入校外行业导师。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否成功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源进驻,关乎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由于专业群的创新创业活动与市场有着高度的衔接性和关联性,校内学术研究型教师和双师双能型教师对于市场的预测和把握都不及专业的行业人士,校外行业导师可以将企业生产实践中最先进的技术、最前沿的行业资源带入专业群课堂中,因而,校外行业导师的引进力度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接地气”效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技创业中心80%的教师为外聘兼职教师,我国高校可借鉴之,扩大外聘企业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人员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的比例。
(三)以治理机构为本,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
高效、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保障。如何让高校、企业、政府、社会形成行动合力,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普遍面临的难题。当前可采取两种形式在专业群中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一是在专业群指导委员会中吸收部分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双师双能型教师、行业导师、政府官员等创新创业领域的知名人物;二是在专业群指导委员会之外成立一支独立的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以行业导师、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人员等具有丰富经验的社会创业人士为主,校内专业群师资队伍为辅。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主要职能是制度建设、文化宣传、资源整合、活动组织。
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建立专业群与创新创业融入式教育的管理制度,例如学分转换、对外交流、项目管理、师资培训、课程评估、教师评价等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文件,规范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保证其有章可循,有序开展。文化宣传则是在校园文化中宣传创新创业的精神和理念,举办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挖掘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做好对外品牌传播,向社会传播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和成效,吸引更优质的资源参与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中来。资源整合,主要围绕专业群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筹措和整合,例如团结各学科带头人、整合课程资源、共享实践平台等,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协调化、系统化。活动组织为策划若干创业计划大赛、女性创新创业激励项目、残障人士创新创业帮扶项目等多元化、有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通过赛事、项目帮助学生形成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立体感知,深化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社会价值的认识。
(四)以实践教学为要,深化校企合作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机结合点是實践教学环节。专业教育的实践性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是二者融合的关键所在。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寻找创新创业的灵感,捕捉创新创业的突破口。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整合校内实践平台。将专业群内所涉专业的实践基地整合为专业+创业实践基地,并根据群内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整合功能相似的实践基地,成立专业群实践中心。二是,强化科研项目孵化。科研项目孵化过程中的难点、创新点可以催生出学生创业的灵感,力推科技与市场的贯通,增强创新创业的实用性。以科研项目孵化为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群建设有更为长期的影响,它能够面向所有热爱学术和科研的学生,推动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形成良性的循环互动链条。三是,充分利用企业实践基地。扎根于企业中的实践基地是学生了解社会生产最直接的环节,也是创新创业资源最直接获得的地方。具体而言,高校可将专业群合作的企业进行分类,例如暂时无法对接但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企业、现阶段能直接对接并能进行教学和生产一体化的企业等等,进行分层次的实践教学合作。四是,发挥创业园功能。当前我国众多高校建立创业园,将所有的创业活动整合为一个大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其组织功能,举办创业沙龙、创业演讲等活动,实现不同创业群体之间的资源分享和信息传递。为了提高创业园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度,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方向,将创业园分为医学与创业、教育与创业、艺术与创业、工程学与创业、心理学与创业等多个门类分布格局,实现更精细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
[责任编辑 罗雪]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专业群;融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初,提出创业教育、学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未来大学生的“三本护照”。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紧跟世界潮流不断走向纵深。在当今复杂、多变、不确定性较大的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关注每个人如何自我生存、自我创新、自我发展。在高校中,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是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须攻克的难题。现有的知识导入型专业教育模式,学生得到的只是机械学习和模仿再造的能力,不一定能够生成创新创业素质,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错位。经历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井喷式发展的1.0版本时代,高校必须回溯总结经验教训,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系统设计,强调立体化融入,要让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技能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关键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非单一学科教育
创新创业活动是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市场分析、财务管理、数理统计、人力资源开发、知识产权、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创新创业教育所针对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立足于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理学等多个基础学科,通过学科间的交叉和互动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立体化培养。单纯依靠某个学科、专业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不科学、不完整、不持久。以对接产业链为基础,具有多学科特征的专业群,能够为了同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将不同的专业聚合在一起,实现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符合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结构。
(二)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如火如荼,各种孵化器、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些创业学生的年龄绝大多数在30歲以下,对市场的认知、商品的选择、风险的掌控还不够成熟和精准,这些问题的分析都需要立足于公共政策分析、经济学、市场营销、知识产权等专业理论知识,否则创业过程中任何一个由于专业知识支撑不足而导致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最终挫伤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因而,脱离专业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充分利用专业师资队伍、专业课程资源、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等等,进行系统融入和开发,不能单纯依靠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辅导员、通识课程等碎片化、分散状的组织单元。由于我国当前高校的资源主要以学科专业为基本分布格局,师资力量、实践平台、课程开发等教学相关的资源都围绕二级学院中的系别、专业分布,立足于某个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无法获得全面、高质量的资源。以服务完整产业链为特征的专业群克服了分散专业带来的资源割裂、行动分散的弊病,将不同的学科专业根据人才目标的需求进行协调、整合,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集聚和再生。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群深度融合的模式构建
(一)以课程建设为基,构建跨学科交叉课程体系
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认为:“任何教育的最终效果取决于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缺乏课程这一环节,教育思想难以实现,高校的内涵建设也无从谈起。”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的落脚点。高校应当将专业群课程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纳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为此,需充分发挥专业群“跨学科交叉”的课程特征,建立创新创业通识课、跨专业核心课、学科前沿、行业(产业)前沿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第一,开发与专业群相关的创新创业通识课。创新创业通识课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以培养个人创意、思维开拓、创造力开发等个人潜质为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识课需以专业群的服务面向为基准,关注学科、行业的创新方法、创新技巧,将本专业的创新创业精神融入通识教育课程当中。以金融服务业专业群为例,其目标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金融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部分,以案例教学法贯穿教学全过程,收集金融服务业创业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思考金融创意如何开发、创新思维如何培养,针对金融服务行业的创新和创业有准确和具体的感受和认知。
第二,整合专业课程,开发跨专业核心课。跨专业核心课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关键内容,它能提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的理论功底、行业素养、思维格局。专业群包含多个专业,其中核心专业的支撑引领是关键,打通不同学科的基础课程,构建专业群跨专业核心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群为例,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创意传播等为群内专业,根据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课程重复性论证,将课程糅合为创意产业与文化政策、媒体管理、品牌策划与传播等等跨专业核心课程,打破传统专业之间的藩篱,实现专业知识的交叉和融通。
第三,探索国内外学科进展,开设专业群前沿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是充满前瞻性、引导性、开发性的活动,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体系也需不断更新、完善。了解国内外学科专业建设进展情况,有助于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吸收最先进的理念、技术、方法,提供更有市场、更具竞争、更接地气的创新创业机会。专业群中所涉及的专业都应设计一部分学科前沿课程,例如企业管理类专业群中的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统计学等群内专业均开设一定数量的国际前沿专题课程,采取教师与学生研讨的形式,开拓专业教育的视野,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第四,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行业(产业)前沿课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不同组织单元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教育,只有立足于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同。专业群课程除了挖掘学科前沿知识外,还需吸收所服务的行业(产业)最先进的技术、最紧缺的技能,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目前校企合作中,人员的交流互通是最大的阻碍,企业管理人员无法脱身于内部繁重的事务参与到高校的课程讲授中。在此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云课堂、课堂4.0、课程超市等课程平台,将企业培训的相关课程、有关讲座引入高校,引导学生将学科前沿理论知识与社会企业的实际所需结合起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前瞻性、实用性。
(二)以师资队伍为核心,开发跨界融合师资力量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主要是学院辅导员以及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部分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是综合性、复杂性、全面性的活动,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素质都需过硬,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传统的以专业为基础的教师分布格局,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开发。为此,需充分发挥专业群中整合的师资力量,建立一支跨界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第一,发掘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理念教育,相关课堂的教学者首先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冒险的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将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意志传递并感染至其他同学。为此,需要充分挖掘群内专业中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敢于尝试攻克专业领域中的难题,深入企业、行业一线中洞察行业走向,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理性的市场分析。基于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现状,可以采取双学科带头人的模式进行过渡,其中一人为高校里的学术科研领军人才,另一人为外聘的企业外部董事或者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人员。经过一定时期的校企带头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逐步培养专业群内的企业家精神学科带头人。
第二,加大双师双能教师的培养力度。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专业群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着力点。在企业家精神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还需建设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80%以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专业群中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担任资源传输者的角色,将其在企业挂职锻炼、合作交流获得的人脉资源、知识能量、行业技能等资源传输至学生,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不同专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为学生创业能够提供多元的信息供给和多渠道的资源共享,降低创新创业失败的风险。
第三,引入校外行业导师。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否成功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源进驻,关乎创新创业教育的成败。由于专业群的创新创业活动与市场有着高度的衔接性和关联性,校内学术研究型教师和双师双能型教师对于市场的预测和把握都不及专业的行业人士,校外行业导师可以将企业生产实践中最先进的技术、最前沿的行业资源带入专业群课堂中,因而,校外行业导师的引进力度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接地气”效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技创业中心80%的教师为外聘兼职教师,我国高校可借鉴之,扩大外聘企业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人员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的比例。
(三)以治理机构为本,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
高效、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保障。如何让高校、企业、政府、社会形成行动合力,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普遍面临的难题。当前可采取两种形式在专业群中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一是在专业群指导委员会中吸收部分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双师双能型教师、行业导师、政府官员等创新创业领域的知名人物;二是在专业群指导委员会之外成立一支独立的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以行业导师、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人员等具有丰富经验的社会创业人士为主,校内专业群师资队伍为辅。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主要职能是制度建设、文化宣传、资源整合、活动组织。
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建立专业群与创新创业融入式教育的管理制度,例如学分转换、对外交流、项目管理、师资培训、课程评估、教师评价等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文件,规范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保证其有章可循,有序开展。文化宣传则是在校园文化中宣传创新创业的精神和理念,举办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挖掘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做好对外品牌传播,向社会传播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和成效,吸引更优质的资源参与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中来。资源整合,主要围绕专业群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筹措和整合,例如团结各学科带头人、整合课程资源、共享实践平台等,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协调化、系统化。活动组织为策划若干创业计划大赛、女性创新创业激励项目、残障人士创新创业帮扶项目等多元化、有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通过赛事、项目帮助学生形成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立体感知,深化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社会价值的认识。
(四)以实践教学为要,深化校企合作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机结合点是實践教学环节。专业教育的实践性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是二者融合的关键所在。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寻找创新创业的灵感,捕捉创新创业的突破口。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开展。
一是,整合校内实践平台。将专业群内所涉专业的实践基地整合为专业+创业实践基地,并根据群内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整合功能相似的实践基地,成立专业群实践中心。二是,强化科研项目孵化。科研项目孵化过程中的难点、创新点可以催生出学生创业的灵感,力推科技与市场的贯通,增强创新创业的实用性。以科研项目孵化为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群建设有更为长期的影响,它能够面向所有热爱学术和科研的学生,推动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形成良性的循环互动链条。三是,充分利用企业实践基地。扎根于企业中的实践基地是学生了解社会生产最直接的环节,也是创新创业资源最直接获得的地方。具体而言,高校可将专业群合作的企业进行分类,例如暂时无法对接但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企业、现阶段能直接对接并能进行教学和生产一体化的企业等等,进行分层次的实践教学合作。四是,发挥创业园功能。当前我国众多高校建立创业园,将所有的创业活动整合为一个大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其组织功能,举办创业沙龙、创业演讲等活动,实现不同创业群体之间的资源分享和信息传递。为了提高创业园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度,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方向,将创业园分为医学与创业、教育与创业、艺术与创业、工程学与创业、心理学与创业等多个门类分布格局,实现更精细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
[责任编辑 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