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渣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锂渣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设计了6组试验,水胶比0.35、砂胶比0.3和纤维掺量2%保持不变,锂渣掺量分别为0.2、0.3和0.4,粉煤灰作为对比组,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和抗压试验,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锂渣掺量在0.3以下时,和易性良好,达到0.4时,黏稠度增强,和易性变差;随着锂渣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伸长率、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掺量在0.3时最优;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锂渣和粉煤灰掺量对伸长率和抗拉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对抗压强度有一定影响.可见,用锂渣代替粉煤灰进行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配制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表面活性剂可促进石油烃从非水相液体或固相向水相迁移和溶解,已被广泛用于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增效修复。阐述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综述了非离子、阴离子、生物和混合表面活性剂等的特点及其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环境风险。
为了精准、高效获得富水砂层渣土改良试验效果,以渗透系数、内摩擦角(改良前)、电阻率、泡沫剂浓度和膨润土浓度为输入变量,坍落度、渗透系数、内摩擦角(改良后)为输出变量,并基于24组富水砂层渣土改良数据,建立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VM模型在预测坍落度、渗透系数和内摩擦角时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73%、0.38%和2.24%,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1.76%
目前针对中渗砂岩脉动驱油机理研究较少,使得现场工艺参数设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渤中X油田中渗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动态模拟实验,评价了低频脉动注水技术在改善中渗砂岩储层吸水剖面和提高洗油效率方面的效果,揭示了脉动提升水驱开发效果的重要机理。研究表明:低频脉动注水技术能够依靠液流转向、波动“撕裂”及能量转换作用,造成壁面油膜的“锤击效应”和多孔介质盲端的“空化效应”,极大程度动用了盲端及多孔介质中的残余油,有效提高了洗油效率;同时凭借压力波动实现分流量调节,有效抑制喉道液滴“贾敏效应”,
众多学者提出了矢量开发思想,但对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制约了矢量化井网在矿场中的应用效果。依据矢量化井网思想,以实际工区典型井组为原型,建立井组概念模型。结合已有文献的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典型井组概念模型均衡见水时间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在均衡驱替且油井见水时间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主渗透率方向两侧油井之间的排距随着方向渗透率比Ky·Kx-1的增加逐渐加宽,特别对于角井,变化最为显著;随Ky·Kx-1增加,注入水波及范围逐次扩大,Ky·Kx
以我司开发的悬浮态煅烧高岭土系统中的燃煤分解炉为研究对象,采用CPFD(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分解炉内传热、传质及化学反应,获得了分解炉内颗粒和流体的轨迹及温度。结果表明:从底部进入的气流在分解炉缩口处加速形成了喷腾效应,能够使原料和煤粉呈悬浮态快速分散开;分解炉内煤粉燃烧效果和高岭土分解活化效果很好,表明分解炉的设计合理。
优化荒漠肉苁蓉接种盘制作,避免种子、人力等资源浪费,降低荒漠肉苁蓉接种工作强度,提高肉苁蓉种子接种率,增加种植产量,为市场提供丰富的药材,满足市场需求。通过考察不同生根粉和保水剂用量、不同荒漠肉苁蓉种子粒径、不同接种粒数,对荒漠肉苁蓉接种率的影响,确立科学配比、量化浓度,优化肉苁蓉接种盘制作。得到每个重约120g、生根粉配比50mg·kg-1、保水剂配比1g·kg-1、含有20粒、粒径0.4mm肉苁蓉种子的接种盘,接种率达到60%以上。荒漠肉苁蓉接种盘使用方便,
地下工艺管道是石油化工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从管道埋深、安全距离、地下管线综合布置,管道应力等方面介绍地下工艺管道的布置要求。同时埋地管道防腐对地下管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对比分析了常用地下管道防腐涂料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供设计中参考选用。
介绍了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减压蜡油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组合加氢工艺以及催化剂级配技术在某石化企业80万t·a-1特种油品生产装置中的工业应用。此工艺具有流程简洁、原料适应性强、产品种类多且生产方案灵活等特点,可以高效稳定生产性能优异的轻质白油、API Ⅱ类、Ⅲ类润滑油基础油和食品/医药级白油,实现了对重质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为研究强震作用下液化场地桩-土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特性,依托海文大桥实体工程,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地震动峰值为0.35g时4种类型地震波作用下桩身加速度、桩身位移、桩身弯矩及剪力等动力响应,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桩基在强震作用下的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0~10 m的可液化粉细砂层,桩身加速度峰值迅速增加,并在桩顶处达到最大,桩顶加速度出现峰值的时刻与桩底相比均呈现滞后现象,最大滞后时间为2.14 s;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在可液化的粉细砂层,Kobe波产生的桩顶
介绍了正位移式压力能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设备结构,并对现有的几种正位移式压力能回收技术进行了对比介绍。相比于传统的采用液力透平的离心式压力能回收技术,正位移式压力能回收技术的能量回收效率要高很多,可以达到90%以上。从石化生产的特点考虑,阀控式正位移压力能回收技术相比于旋转式正位移压力能回收技术更适合应用在石化生产领域中。目前,正位移式压力能回收技术在石化生产领域还没有得到应用,在将正位移式压力能回收技术应用在石化生产领域前,还须要解决物料掺混、系统操作稳定性、设备热变形以及液体降压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