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过冬天
江苏省阜宁中学钱禹
十二月,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日本人已蚕食了大半个中国。
蒋委员长的一句“攘外必先安内”换来的是河山的节节沦陷。
军中的将士请战之声日高,将军也按捺不住,如何是好?异族侵占我们的家园,我们却还将枪口指向我们的兄弟姐妹……
服从,还是逼谏?
当将军还是少帅的时候,他的日子是多么的惬意,十里洋场,莺歌燕舞,高脚杯,鸦片烟……
将军成长为男人,是在老帅被害之后。在皇姑屯,日本人的炸药炸醒了翩翩俏公子。
从那以后,将军的心就在严寒中经受着无边冬天的折磨。①国仇家恨,不报枉为男儿!
拿起报纸,尽是烽火之讯。神州在呻吟,在挣扎。刺进将军眼帘的照片,满是哭泣的儿童、横陈的尸体,坍塌的房舍、连片的废墟……杨将军已多次劝他采取行动,可他却还在犹豫,因为他幻想伪善的日本人会像委座说的那样,会“饱”的。殊不知,日本人是一群狼,一群永不知足的狼。
十二月十二日,将军痛下横心,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我们不能在“冬天”里坐等“冻死”!②
抗日战争打响了!山河在颤抖。敌人听得到我们的磨牙声、我们的握拳声。在这个冬天,他们将尸骨无存!③
看着那些饱经风霜的面孔,将军的心在滴血。虽然他们正在老去,但这些年来经历的硬仗已让他们的身心硬如磐石,他们越战越神勇,越战越寡言,因为有些东西是言语无法表达、无法宣泄的。
让那该死的外交见鬼去吧!他们可能吵过、骂过甚至打过,但此刻他们空前团结,他们并肩作战,共同护送祖国踏过冬天④。
烈士的血,温暖着祖国的寒冬。⑤
将军的义举燃起了国人胸中的一腔怒火,他们用铁拳将妄图吞并中国的日寇彻底砸垮。
整整八年,冬天终于过去了,胜利终于来了。⑥
后来,将军被押往台湾,最后在美国去世。他说过,他的冬天需要那个铁血丹心的决定。⑦
【剖析】
本文内涵极为丰厚,有国仇家恨,有冒死逼谏,有沙场浴血,有马革裹尸,但任凭柳丝万千,皆缘“冬天”而生,皆因“走过”而拂。这就是不蔓不枝,这就是“扣题”的张力。
扣题的两大基本要领
一、形扣——用主题词呈现,生发素材
同学们在写考场作文时,要让揭示主题内蕴的关键词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部分反复地闪现。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本次作文的主题是什么?”“我必须去表现什么?”“我重点要展现什么?”从而时刻有意识地绷紧“扣题”这根弦。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为了时刻向阅卷老师报告:“我开始表现主题了”“我在继续表现主题”“我结尾还不忘回扣主题”。从而让阅卷老师产生“这位考生的作文从头到尾都始终紧扣着主题”的强烈印象。
钱禹同学在《走过冬天》一文中,先后直接点击了“走过”“冬天”等揭示主题的关键词7次(详见例文中的画线处及其标号)。在①③⑥句中,主题词起到了呈现素材的作用;在②④⑤⑦句中,主题词起到了生发素材的作用。这7个句子恰似7块“醒目”“抢眼”的路标,既彰显了考生的行文思路,使之一步一步“走过”“冬天”,又牵引着阅卷者的评卷思路,使之跟着作者的行文思路向主题更深处“漫溯”,一步步加深着“该生在扣题”的印象。
二、神扣——用主题剪辑,整合素材
就一则写作素材而言,它有多义性、多面性,要想“扣题”,就需要考生以“主题”为剪,去剪辑出紧扣主题的那一“义”、那一“面”。就叙述、阐述一则写作素材而言,它有诸多的线索、视角,要想“扣题”,就需要同学们以主题为“纲”,去“纲举目张”,整合起写作素材的各个方面。
钱禹同学在《走过冬天》一文中是如何来剪辑素材的呢?
首先,剪辑出了“冬天”:①日本人已蚕食了大半个中国。②河山节节沦陷。③日本人炸死了不“合作”的老帅。④神州在呻吟……哭泣的儿童、横陈的尸体,坍塌的房舍、连片的废墟。
其次,剪辑出了“走过”:①将士请战之声日高……杨将军多次劝他采取行动。②日本人的炸药炸醒了少帅……将军的义举燃起了国人胸中的一腔怒火。③敌人听得到我们的磨牙声、我们的握拳声……这些年来经历的硬仗已让他们的身心硬如磐石,他们越战越神勇。④他们共同护送祖国踏过冬天……烈士的血温暖着祖国的寒冬。
那么,钱禹同学在《走过冬天》一文中又是如何来整合素材的呢?
首先,作者整合出了将军作出“逼蒋抗日”决定的四个原因:①国仇——山河沦陷(国之冬)。②家恨——家父罹难(家之冬)。③血性——不能在“冬天”里坐等“冻死”。④理性——日本人是冬天里一群永远也吃不饱的狼。
其次,作者整合出了中国能“走过冬天”的四个原因:①民族的不屈不挠。②将军的铁血丹心。③国共的并肩合作。④将士的浴血奋战。
“神扣”的奇特功效在于,能使文章的“文脉”和阅卷者的“心脉”一起跳动,并由“共振”衍生出“共鸣”。
“形扣”扣的是阅卷者的眼球,“神扣”扣的是阅卷者的心弦。我们的考场作文只有“‘形扣’和‘神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让阅卷者既眼前一亮,又心有戚戚。也只有让阅卷者对你的作文“一见钟情”了,你作文的得分才有可能一路飘红。
江苏省阜宁中学钱禹
十二月,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日本人已蚕食了大半个中国。
蒋委员长的一句“攘外必先安内”换来的是河山的节节沦陷。
军中的将士请战之声日高,将军也按捺不住,如何是好?异族侵占我们的家园,我们却还将枪口指向我们的兄弟姐妹……
服从,还是逼谏?
当将军还是少帅的时候,他的日子是多么的惬意,十里洋场,莺歌燕舞,高脚杯,鸦片烟……
将军成长为男人,是在老帅被害之后。在皇姑屯,日本人的炸药炸醒了翩翩俏公子。
从那以后,将军的心就在严寒中经受着无边冬天的折磨。①国仇家恨,不报枉为男儿!
拿起报纸,尽是烽火之讯。神州在呻吟,在挣扎。刺进将军眼帘的照片,满是哭泣的儿童、横陈的尸体,坍塌的房舍、连片的废墟……杨将军已多次劝他采取行动,可他却还在犹豫,因为他幻想伪善的日本人会像委座说的那样,会“饱”的。殊不知,日本人是一群狼,一群永不知足的狼。
十二月十二日,将军痛下横心,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我们不能在“冬天”里坐等“冻死”!②
抗日战争打响了!山河在颤抖。敌人听得到我们的磨牙声、我们的握拳声。在这个冬天,他们将尸骨无存!③
看着那些饱经风霜的面孔,将军的心在滴血。虽然他们正在老去,但这些年来经历的硬仗已让他们的身心硬如磐石,他们越战越神勇,越战越寡言,因为有些东西是言语无法表达、无法宣泄的。
让那该死的外交见鬼去吧!他们可能吵过、骂过甚至打过,但此刻他们空前团结,他们并肩作战,共同护送祖国踏过冬天④。
烈士的血,温暖着祖国的寒冬。⑤
将军的义举燃起了国人胸中的一腔怒火,他们用铁拳将妄图吞并中国的日寇彻底砸垮。
整整八年,冬天终于过去了,胜利终于来了。⑥
后来,将军被押往台湾,最后在美国去世。他说过,他的冬天需要那个铁血丹心的决定。⑦
【剖析】
本文内涵极为丰厚,有国仇家恨,有冒死逼谏,有沙场浴血,有马革裹尸,但任凭柳丝万千,皆缘“冬天”而生,皆因“走过”而拂。这就是不蔓不枝,这就是“扣题”的张力。
扣题的两大基本要领
一、形扣——用主题词呈现,生发素材
同学们在写考场作文时,要让揭示主题内蕴的关键词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部分反复地闪现。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本次作文的主题是什么?”“我必须去表现什么?”“我重点要展现什么?”从而时刻有意识地绷紧“扣题”这根弦。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为了时刻向阅卷老师报告:“我开始表现主题了”“我在继续表现主题”“我结尾还不忘回扣主题”。从而让阅卷老师产生“这位考生的作文从头到尾都始终紧扣着主题”的强烈印象。
钱禹同学在《走过冬天》一文中,先后直接点击了“走过”“冬天”等揭示主题的关键词7次(详见例文中的画线处及其标号)。在①③⑥句中,主题词起到了呈现素材的作用;在②④⑤⑦句中,主题词起到了生发素材的作用。这7个句子恰似7块“醒目”“抢眼”的路标,既彰显了考生的行文思路,使之一步一步“走过”“冬天”,又牵引着阅卷者的评卷思路,使之跟着作者的行文思路向主题更深处“漫溯”,一步步加深着“该生在扣题”的印象。
二、神扣——用主题剪辑,整合素材
就一则写作素材而言,它有多义性、多面性,要想“扣题”,就需要考生以“主题”为剪,去剪辑出紧扣主题的那一“义”、那一“面”。就叙述、阐述一则写作素材而言,它有诸多的线索、视角,要想“扣题”,就需要同学们以主题为“纲”,去“纲举目张”,整合起写作素材的各个方面。
钱禹同学在《走过冬天》一文中是如何来剪辑素材的呢?
首先,剪辑出了“冬天”:①日本人已蚕食了大半个中国。②河山节节沦陷。③日本人炸死了不“合作”的老帅。④神州在呻吟……哭泣的儿童、横陈的尸体,坍塌的房舍、连片的废墟。
其次,剪辑出了“走过”:①将士请战之声日高……杨将军多次劝他采取行动。②日本人的炸药炸醒了少帅……将军的义举燃起了国人胸中的一腔怒火。③敌人听得到我们的磨牙声、我们的握拳声……这些年来经历的硬仗已让他们的身心硬如磐石,他们越战越神勇。④他们共同护送祖国踏过冬天……烈士的血温暖着祖国的寒冬。
那么,钱禹同学在《走过冬天》一文中又是如何来整合素材的呢?
首先,作者整合出了将军作出“逼蒋抗日”决定的四个原因:①国仇——山河沦陷(国之冬)。②家恨——家父罹难(家之冬)。③血性——不能在“冬天”里坐等“冻死”。④理性——日本人是冬天里一群永远也吃不饱的狼。
其次,作者整合出了中国能“走过冬天”的四个原因:①民族的不屈不挠。②将军的铁血丹心。③国共的并肩合作。④将士的浴血奋战。
“神扣”的奇特功效在于,能使文章的“文脉”和阅卷者的“心脉”一起跳动,并由“共振”衍生出“共鸣”。
“形扣”扣的是阅卷者的眼球,“神扣”扣的是阅卷者的心弦。我们的考场作文只有“‘形扣’和‘神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让阅卷者既眼前一亮,又心有戚戚。也只有让阅卷者对你的作文“一见钟情”了,你作文的得分才有可能一路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