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生地黄等组合提取物改善工作疲劳的研究

来源 :中国食物与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75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服用一种黄芪、生地黄、杜仲等组合提取物对一般医务人员工作疲劳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省部级三甲医院工作人员66名,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物组人数为44人、安慰剂组22人。干预物组每日饮用一种黄芪、生地黄、杜仲等组合提取物口服液,安慰剂组服用口服液不含植物提取物但与干预物的溶液基质相同。所有实验对象均为每次饮用口服液1支(10 mL),3次/d,连续服用4 w。在干预前后收集血生化、血维生素、血中免疫指标、疲劳评分、职业倦怠评分、睡眠评估等指标,比较两组间及干预前后的指标数据。结果:共有64名受试者完成研究(干预物组43名,安慰剂组21名),脱失率3%。干预4 w后,血指标显示,血钙指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干预物组维生素B2、维生素B9、维生素E指标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维生素B2、维生素B9指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维疲劳量表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物组合计分、体力疲劳指标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计分、体力疲劳、动力下降指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职业倦怠量表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物组合计分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合计分、情感疲惫指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睡眠评估量表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物组精神状态指标较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黄芪、生地黄、杜仲等组合提取物能显著改善医务工作者工作疲劳。
其他文献
为研究已免疫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的蛋鸡群发生非典型IBD的原因,从2019年检测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阳性的病料中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株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从5份阳性病料中分离到5株IBDV,5株分离株均不致死SPF鸡,剖检后仅发现法氏囊萎缩,无其它典型病变;对5株分离株VP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5株IBDV均属于新型变异株分支,而且5株IBDV分离株均具有IBD
舞蹈属于艺术的范畴,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美学特征。而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我们应当深入分析怎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其艺术特点,搞好少儿舞蹈的创作指导工作,充分挖掘儿童舞蹈的艺术价值。文章从儿童舞蹈的美学特征与形态特征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分析了儿童心理特点与舞蹈形态特征以及舞蹈编创的关系;阐述了儿童舞蹈的美学特征以及美学在少儿舞蹈编创中的重要作用。
为降低焦化废水COD并改善其可生化性,采用Fe2+活化过硫酸盐(PS)技术对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原水COD为2120 mg?L-1,pH值为8.4,BOD5/COD为0.14,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PS及Fe2+浓度、初始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焦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进行优化验证,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对处理前后焦化废水有机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S和Fe2+浓度分别为25和20 mmo
介绍了含COD高盐焦化废水实现零排放分盐资源化的一个工程实例。采用MVR降膜浓缩、冷冻结晶、MVR蒸发结晶组合工艺,产品硫酸钠质量符合《煤化工副产工业硫酸钠》A类一等品标准,氯化钠质量符合《煤化工副产工业氯化钠》一级品标准。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探索一系列精准管用的“贵州战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实现了贵州大地的“千年之变”,创造脱贫攻坚“贵州样板”,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期刊
以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站为例,介绍了该渗滤液处理站采用“物化+生化+膜深度处理”组合处理工艺,分析了影响渗滤液系统高效运行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渗滤液处理效率的措施。通过探索加强物化、生化、膜处理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设施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使渗滤液处理系统长周期高效、稳定运行,对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提高渗滤液处理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前城市发展的重心正在逐步转向城市更新。为了对现阶段的城市空间形态实施有效控制,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城市设计策略的思考。笔者以英国的城市更新为例,对英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面临的去工业化与内城衰败等一系列挑战以及曾经实施过并得到积极效果的城市设计策略开展深入研究与分析,结合我国城市更新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希望能够对提高我国城市设计质量提供帮助。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陶艺,其曾经的辉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尽管中国的现代陶艺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为现代陶艺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传统意象性思维仍是我们现代陶艺大师创作的主导思想。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传统陶艺的技艺之美、意象之美、情感之美,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美的历程。现代陶艺除了材料的多样性,
期刊
民族歌剧表演人才的培养事关中华文化传承与现代民族歌剧未来发展。文章通过探究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源流与发展过程,指出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素质。文章建议将这些关键性素质与中国民族歌剧文化和西方歌剧体式相结合,与现行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应,进行更加系统化、多样化的探索,以推动民族歌剧表演人才现代化培养范式的逐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