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依据对民间手艺人朱月香的访谈与调研,总结了朱月香的生平和从艺经历,通过分析朱月香的自我评述与面塑故事,映射了当下传统手工艺行业的现状与手工艺从业者身份的转换,探究了何为手艺人的本真性。
关键词:朱月香;自学;手工艺人;面塑
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化,民间手工艺人的身份也正在发生转变。盖瑞· 阿兰· 法恩在《日常天才:自学艺术和本真性文化》一书中提到:“对任何艺术领域的分析,都依赖它的制作者,以及这些制作者与那些有权影响他们生活的人的关系。因此,知道誰制作艺术,如何制作艺术,以及为什么制作艺术,是极为重要的。”朱月香作为徐州市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和徐州市第四代非遗传承人,通过自身的自学经历和面塑技艺,诠释了何为手艺人的本真。
一、自学手艺人
就艺术领域而言,自学是指艺术家并没有受过正式的艺术训练,在艺术惯例之外行动。自学艺术本身指称艺术,同时也表明了艺术家的身份和社会位置。朱月香的面塑技艺是基于她的生平和自学经历,她的艺术创作可以视作“自学创造者创作的艺术”,她本人也可以称作自学手艺人。
朱月香从小跟着外婆在街上剪纸卖花样,后来正式拜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剪纸传承人王桂英。外婆和王桂英对她来说不是正规的艺术导师,但是她们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促进了朱月香后来的艺术创作。离开农村来到徐州市区后,朱月香开始在商场门口摆摊捏面塑营生。旧锄头,拾大粪的筐,捏面人背的老箱子……她曾用这些老物件塑造面人,也塑造了自己的人生。对于大多数和她处境相同的手工艺人来说,需要一位有艺术眼光且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物发现他们的才能,将毫无名气的他们推向大众。朱月香也遇到了她的伯乐,一位老板欣赏她的手艺,邀请她到徐州市彭城路的繁华地段摆摊。一开始是三块钱一个面人,朱月香每天去摆摊都忙不过来。面人涨到五块钱以后,还是忙不过来。最后她一咬牙,涨到十块钱,还是不够卖,客人们络绎不绝,甚至为了谁在前谁在后打了起来。那时候,朱月香一天能挣五百块左右。在十几年前,一个在岗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百,而她一天就挣了五百块,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从此以后,朱月香开始了起早贪黑的生活,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了一个家。
朱月香不仅仅是面塑作品的创造者,同时也是艺术创造资源体系的创造者。在制作面塑的过程中,朱月香致力于寻找实践的技巧,在没有专业体系和外界帮助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完成作品。在创作初期,朱月香想买窑,然而她负担不起窑的费用,也无法向家人寻求帮助——婆婆并不支持她做面塑,更遑论金钱上的援助。她只有自己攒钱,每天捏面塑到夜里十二点,天亮了背出去卖,不仅要顾孩子吃穿,还要买材料,又要攒钱买窑。朱月香扛起的重担上,一边是生活,一边是手艺。终于,朱月香攒够了一万块钱,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窑。没有人指点,依照着说明书上的文字,朱月香在兴奋中完成了第一次烧窑工作。她说她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开窑时的感觉,泥在自己手中一下子变成了硬邦邦的东西,她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
为了提升和精进面塑手艺,朱月香曾经去参观北京的民俗博览会。在与面塑摊位上的手艺人交流时,谈吐间对方察觉到她也是做面塑的,顿时把手上工具一放,不愿继续交流,也拒绝拍照。朱月香只能努力用眼睛看,记下来回去再练。后来,朱月香又打听到一个面塑大师,听闻他在山里闭关,为了得到提点,朱月香长途跋涉到山中见他,将自己的作品照片给他看。对方翻着照片,只说做得很好,让她回去凭着感觉多捏多练,并不给她指点。就这样,朱月香又从山里回来了。她体会到大师话糙理不糙,创作要在练习中感悟,还是需要自己练。就这样,朱月香开始了真正的自学。
二、为“谁”而塑
关于塑人,朱月香有着自己的理解。社会学家强调考察艺术家创造作品的社会语境,农村独有的文化场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使得朱月香的雕刻有着粗粝而原始的力量。朱月香曾经给她的老师王桂英老师做过肖像。在此作品中,她没有把肖像的脸部做得很光滑,反而把皱纹做成像耕地一样深浅不一的痕迹,头发也没有一根根地去表现,只用一些大手笔。每个人看到成品后,都说像极了王桂英,不仅是外貌像,更有王桂英的精气神。有人在评价时说她对肖像进行了艺术处理,朱月香说自己哪懂什么艺术处理,她和王桂英同是农民,她只是凭着感觉去做,去还原她心目中农民的形象。不同于训练有素的艺术家,自学艺术需要不同的策略来建立价值,诸如对精神需要的主张。朱月香的艺术处理纯粹出自本能,“没有人教你,只能自己想,大自然就是你的老师,实在不会多出去看一看就会了。”经验中的任何事物都可能以某种方式进入她的创作,朱月香用个人的想象力将其转化为作品,她会不自觉地将日常所见所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这也是为什么朱月香的作品看起来具有力量感和本真性。
当作品具有情感的维度时,情感的反应也使艺术变得充满力量。朱月香曾经参加过一场在上海举办的以“爱”为主题的面塑大赛。不同于多数人想到的单向的爱,朱月香以祖孙双向的爱为创作灵感。她这样描述自己的作品:“先做一个老院子,后面捏一座老房子,在院子里摆上玉米和辣椒,放一棵树,在树上捏上喜鹊和鸟蛋。院前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手中在缝一个布老虎,用面做一条拉起来的细线。老人面前坐着一个小女孩,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鞋,虎头帽珠子粒粒可见,左手端着一筐刚烤好的黄澄澄的小饼,右手将饼放在老人嘴边,眼神之间也在笑着互动。”朱月香凭借这个作品在比赛中拿到了金奖。题目会约束手艺人的想象力,却困不住朱月香。她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什么难的。”朱月香的本真性根植于她的文化认知,根植于她接触的社群和她生活的土地,最终诚实地反映在她的作品中。
三、从自学手艺人到“自学艺术家”
朱月香曾经的工作室位于徐州回龙窝的手创者工作场。这虽然是徐州市政府指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然而作为一个在景区开放的门店,时常有人进进出出,在店内交易或闲谈。身处如此嘈杂的环境中,朱月香自觉无法静心于创作,状态一旦被打断,再接上就很难。她下定决心要寻得一个清静处。朱月香将新工作室的选址定在了徐州户部山的小巷中,在这里她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和打扰地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艺术的精神品质不能与它的物质品质相分离,艺术之外,还要经营。徐州博物馆是第一个提出与朱月香合作的,邀请她在现场制作面塑,成品作为商品在文创商店里出售。这次合作启发了朱月香,她开始考虑将面塑做成产品进入市场,成立公司的想法应运而生。公司成立后,商业合作的机会多了起来,虽然不再为经济发愁,但是朱月香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在达不到温饱的年代,朱月香捏面人是为了养家糊口;当这一目标实现后,她希望得到奖项,获得业界的认可;成立公司后,她发现从前是和面打交道,现在是和人打交道,和人打交道比和面打交道还要难。于是她招聘助理,不再过问商业与销售方面的事务,将主要精力依然放在创作上,继续精进面塑技艺。她说:“我不想做一个真正的商人,还是想做一个手艺人。”
朱月香的处境映射出当代手艺人的现状。一方面,具备本真性的手艺人往往与艺术界分离。在他们看来,创作不是用来追名逐利的手段,其不是为了市场而是为了自我表达。未经训练的自学艺术是真诚的,是本真且发自内心的。另一方面,一些手艺人善于处理社会上的事务,积极参与艺术界的活动,他们的身份渐渐转化为商人,沉浸在获得关注的美妙体验中。但是,这种参与是有代价的。过度的关注和赞美也许会为他们纯粹的技艺生涯埋下毁灭的种子,过于迎合市场的手艺人无法再维持创作的本真性,手艺与创造力也会随之而去。
从摆摊谋生到成为徐州市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时代在变,身份在变,朱月香对创作的专注与热情却没有变。“过去要研究材料的开裂,现在材料是稳定了,问题变成了想做什么。”过去她关注怎么捏得像,现在她开始思考如何在作品中表达自己情感。这位遵循本真性的自学手艺人不被市场的力量所驱动,为了自我的表达而创作,未来将继续以“自学艺术家”这一身份前进。
参考文献:
[1]法恩.日常天才:自学艺术和本真性文化[M].卢文强,王夏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2]桑内特.匠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3]朱怡芳.让“新汝瓷”生活化的李廷怀:兼谈当代手艺人的日常生活批判[J].陶瓷研究,2019(3):29-34.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
关键词:朱月香;自学;手工艺人;面塑
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化,民间手工艺人的身份也正在发生转变。盖瑞· 阿兰· 法恩在《日常天才:自学艺术和本真性文化》一书中提到:“对任何艺术领域的分析,都依赖它的制作者,以及这些制作者与那些有权影响他们生活的人的关系。因此,知道誰制作艺术,如何制作艺术,以及为什么制作艺术,是极为重要的。”朱月香作为徐州市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和徐州市第四代非遗传承人,通过自身的自学经历和面塑技艺,诠释了何为手艺人的本真。
一、自学手艺人
就艺术领域而言,自学是指艺术家并没有受过正式的艺术训练,在艺术惯例之外行动。自学艺术本身指称艺术,同时也表明了艺术家的身份和社会位置。朱月香的面塑技艺是基于她的生平和自学经历,她的艺术创作可以视作“自学创造者创作的艺术”,她本人也可以称作自学手艺人。
朱月香从小跟着外婆在街上剪纸卖花样,后来正式拜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剪纸传承人王桂英。外婆和王桂英对她来说不是正规的艺术导师,但是她们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促进了朱月香后来的艺术创作。离开农村来到徐州市区后,朱月香开始在商场门口摆摊捏面塑营生。旧锄头,拾大粪的筐,捏面人背的老箱子……她曾用这些老物件塑造面人,也塑造了自己的人生。对于大多数和她处境相同的手工艺人来说,需要一位有艺术眼光且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物发现他们的才能,将毫无名气的他们推向大众。朱月香也遇到了她的伯乐,一位老板欣赏她的手艺,邀请她到徐州市彭城路的繁华地段摆摊。一开始是三块钱一个面人,朱月香每天去摆摊都忙不过来。面人涨到五块钱以后,还是忙不过来。最后她一咬牙,涨到十块钱,还是不够卖,客人们络绎不绝,甚至为了谁在前谁在后打了起来。那时候,朱月香一天能挣五百块左右。在十几年前,一个在岗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三四百,而她一天就挣了五百块,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从此以后,朱月香开始了起早贪黑的生活,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了一个家。
朱月香不仅仅是面塑作品的创造者,同时也是艺术创造资源体系的创造者。在制作面塑的过程中,朱月香致力于寻找实践的技巧,在没有专业体系和外界帮助的情况下也可以独立完成作品。在创作初期,朱月香想买窑,然而她负担不起窑的费用,也无法向家人寻求帮助——婆婆并不支持她做面塑,更遑论金钱上的援助。她只有自己攒钱,每天捏面塑到夜里十二点,天亮了背出去卖,不仅要顾孩子吃穿,还要买材料,又要攒钱买窑。朱月香扛起的重担上,一边是生活,一边是手艺。终于,朱月香攒够了一万块钱,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窑。没有人指点,依照着说明书上的文字,朱月香在兴奋中完成了第一次烧窑工作。她说她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开窑时的感觉,泥在自己手中一下子变成了硬邦邦的东西,她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
为了提升和精进面塑手艺,朱月香曾经去参观北京的民俗博览会。在与面塑摊位上的手艺人交流时,谈吐间对方察觉到她也是做面塑的,顿时把手上工具一放,不愿继续交流,也拒绝拍照。朱月香只能努力用眼睛看,记下来回去再练。后来,朱月香又打听到一个面塑大师,听闻他在山里闭关,为了得到提点,朱月香长途跋涉到山中见他,将自己的作品照片给他看。对方翻着照片,只说做得很好,让她回去凭着感觉多捏多练,并不给她指点。就这样,朱月香又从山里回来了。她体会到大师话糙理不糙,创作要在练习中感悟,还是需要自己练。就这样,朱月香开始了真正的自学。
二、为“谁”而塑
关于塑人,朱月香有着自己的理解。社会学家强调考察艺术家创造作品的社会语境,农村独有的文化场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使得朱月香的雕刻有着粗粝而原始的力量。朱月香曾经给她的老师王桂英老师做过肖像。在此作品中,她没有把肖像的脸部做得很光滑,反而把皱纹做成像耕地一样深浅不一的痕迹,头发也没有一根根地去表现,只用一些大手笔。每个人看到成品后,都说像极了王桂英,不仅是外貌像,更有王桂英的精气神。有人在评价时说她对肖像进行了艺术处理,朱月香说自己哪懂什么艺术处理,她和王桂英同是农民,她只是凭着感觉去做,去还原她心目中农民的形象。不同于训练有素的艺术家,自学艺术需要不同的策略来建立价值,诸如对精神需要的主张。朱月香的艺术处理纯粹出自本能,“没有人教你,只能自己想,大自然就是你的老师,实在不会多出去看一看就会了。”经验中的任何事物都可能以某种方式进入她的创作,朱月香用个人的想象力将其转化为作品,她会不自觉地将日常所见所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这也是为什么朱月香的作品看起来具有力量感和本真性。
当作品具有情感的维度时,情感的反应也使艺术变得充满力量。朱月香曾经参加过一场在上海举办的以“爱”为主题的面塑大赛。不同于多数人想到的单向的爱,朱月香以祖孙双向的爱为创作灵感。她这样描述自己的作品:“先做一个老院子,后面捏一座老房子,在院子里摆上玉米和辣椒,放一棵树,在树上捏上喜鹊和鸟蛋。院前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手中在缝一个布老虎,用面做一条拉起来的细线。老人面前坐着一个小女孩,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鞋,虎头帽珠子粒粒可见,左手端着一筐刚烤好的黄澄澄的小饼,右手将饼放在老人嘴边,眼神之间也在笑着互动。”朱月香凭借这个作品在比赛中拿到了金奖。题目会约束手艺人的想象力,却困不住朱月香。她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什么难的。”朱月香的本真性根植于她的文化认知,根植于她接触的社群和她生活的土地,最终诚实地反映在她的作品中。
三、从自学手艺人到“自学艺术家”
朱月香曾经的工作室位于徐州回龙窝的手创者工作场。这虽然是徐州市政府指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然而作为一个在景区开放的门店,时常有人进进出出,在店内交易或闲谈。身处如此嘈杂的环境中,朱月香自觉无法静心于创作,状态一旦被打断,再接上就很难。她下定决心要寻得一个清静处。朱月香将新工作室的选址定在了徐州户部山的小巷中,在这里她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和打扰地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艺术的精神品质不能与它的物质品质相分离,艺术之外,还要经营。徐州博物馆是第一个提出与朱月香合作的,邀请她在现场制作面塑,成品作为商品在文创商店里出售。这次合作启发了朱月香,她开始考虑将面塑做成产品进入市场,成立公司的想法应运而生。公司成立后,商业合作的机会多了起来,虽然不再为经济发愁,但是朱月香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在达不到温饱的年代,朱月香捏面人是为了养家糊口;当这一目标实现后,她希望得到奖项,获得业界的认可;成立公司后,她发现从前是和面打交道,现在是和人打交道,和人打交道比和面打交道还要难。于是她招聘助理,不再过问商业与销售方面的事务,将主要精力依然放在创作上,继续精进面塑技艺。她说:“我不想做一个真正的商人,还是想做一个手艺人。”
朱月香的处境映射出当代手艺人的现状。一方面,具备本真性的手艺人往往与艺术界分离。在他们看来,创作不是用来追名逐利的手段,其不是为了市场而是为了自我表达。未经训练的自学艺术是真诚的,是本真且发自内心的。另一方面,一些手艺人善于处理社会上的事务,积极参与艺术界的活动,他们的身份渐渐转化为商人,沉浸在获得关注的美妙体验中。但是,这种参与是有代价的。过度的关注和赞美也许会为他们纯粹的技艺生涯埋下毁灭的种子,过于迎合市场的手艺人无法再维持创作的本真性,手艺与创造力也会随之而去。
从摆摊谋生到成为徐州市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时代在变,身份在变,朱月香对创作的专注与热情却没有变。“过去要研究材料的开裂,现在材料是稳定了,问题变成了想做什么。”过去她关注怎么捏得像,现在她开始思考如何在作品中表达自己情感。这位遵循本真性的自学手艺人不被市场的力量所驱动,为了自我的表达而创作,未来将继续以“自学艺术家”这一身份前进。
参考文献:
[1]法恩.日常天才:自学艺术和本真性文化[M].卢文强,王夏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2]桑内特.匠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3]朱怡芳.让“新汝瓷”生活化的李廷怀:兼谈当代手艺人的日常生活批判[J].陶瓷研究,2019(3):29-34.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