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妈妈教孩子直面死亡和伤痛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hl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说“不要怕,有我在呢”
  荷兰人对待恐惧、伤痛和死亡的态度,是“直接面对,彻底承受”,几乎没有“善意的隐瞒或谎言”这样的说法。荷兰父母也觉得他们只能向孩子忠实地呈现现实,而不是父母决定哪些是孩子该知道的,哪些不是。
  在孩子觉得害怕的时候,多数父母只简单对孩子说“不要怕,有妈妈/爸爸在呢”。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这样说,是一种没有长远价值的安慰和逃避。因为孩子在这句话的引导下,虽然得到短暂的慰藉,可是无法帮助他们解决恐惧的根源,况且父母不可能永远都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和孩子讨论恐惧,将恐惧肢解,细化地提出“不要怕”的具体解决方案。荷兰父母在这方面做得挺好,比如他们会和孩子交流,“你在怕什么,你觉得那个为什么可怕,怎么样我们才能不怕”等等。这种方式对怕黑、怕虫子这些具体的东西很有用。孩子会认识到这些不可怕,建立识别和面对的意识,心理逐渐成长。
  要说:孩子,我和你一样害怕
  可如果孩子的恐惧是更深层抽象的情绪,如害怕亲人的死亡,就是另一种处理方式了——父母在孩子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恐惧,让孩子知道某些情况下,恐惧无法避免,采取行动也无法解决,只能交给时间。
  我一位朋友的六岁儿子,担心患癌症的外婆去世,怕得睡不着觉。他妈妈拥抱着他,并不掩饰自己的痛苦和眼泪,对他说:“我也和你一样害怕,不过外婆现在不是还在我们身边吗?我们得好好珍惜外婆在的每一天。你要好好睡觉,明天才有精神去看外婆,对不对?”
  我要加一句,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做“最优假设”,别说:“外婆在医院得到最好的治疗,相信医疗、相信科学,说不定外婆会很快好起来的。”这样完全是不负责任地给孩子增加希望,如果现实不是这样,对孩子的打击更大。
  别说“出远门了”“出差了”,要说“去世了”
  在荷兰,无论孩子多小,父母都不会向孩子隐瞒家庭重大变故的信息。孩子的亲人去世了,家长就明白地告知什么是“死亡”,不会骗孩子说去出差了,出远门了等等;父母离婚了,谁生病了,也直接告知孩子,并解释这些是怎么回事。
  我的先生是荷兰人。他公司里的一个员工叫桑德拉,她老公在她儿子Dirk只有4岁的时候出车祸骤然离世。
  她当天把Dirk从学校接回家,就对孩子直说了:“爸爸去世了!今天爸爸骑摩托车的时候出了事故,他永远地离开我们了。从今天起,只有妈妈和你了,爸爸再也不会回家了。明天起我们还要处理很多事情,比如爸爸的葬礼,你要去给爸爸道别。我们的生活在短时间内会有些改变,比如你这几天暂时不会去上学;有可能你会看到妈妈哭,还有很多家人会哭,我尽量做到不大哭,但是有很多东西会和以前不一样了。”
  Dirk似懂非懂,问:“那我过五岁生日的时候,爸爸会不会来呢?”桑德拉红着眼睛说:“不会了,因为爸爸去世了,爸爸再也不会出现在你任何的一次生日派对里了。”Dirk大哭,桑德拉搂着他说:“宝贝,妈妈也很难接受和相信,可这件事的确发生了,我们只有一起面对。”
  Dirk参加了爸爸的葬礼,给爸爸的棺材上撒土说再见。可是因为他太小了,之后还是经常问起为什么爸爸不在,桑德拉每次都重复强调爸爸去世了。我看不下去,劝她不要太勉强。可我先生非常赞同桑德拉的做法,说必须反复重申概念,让Dirk真正明白什么是亲人的亡故,这样对他有好处。因为他的生活已经决定了他必须比其他孩子要更早地了解死亡,他应该尽快学会接受。
  Dirk大概在四个月后,总算接受了父亲离开的事实,并学会了如何与这个事实相处。桑德拉每周会在亡夫遗像前的花瓶里插上一束白玫瑰,而Dirk每天都会给花瓶里的白玫瑰换水。他会拍着心口说:“爸爸去世了,就算爸爸再也不能来看我,我还是会永远想他。奶奶说了,我们都要习惯在没有爸爸的时候也要快乐地生活。”
  Dirk现在已经9岁了,爱好跆拳道和弹钢琴,喜欢吃炸鸡腿和小羊排,和妈妈还有继父及妹妹一起和乐融融地生活。他依然每天给爸爸遗像前花瓶里的白玫瑰换水,生日的时候,在遗像前多点一支白蜡烛。
  绝不说“你真可怜”
  在这种“直面伤痛”的文化里,“受伤”便不再是孩子们撒娇的理由。若孩子的伤痛和挫折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外因造成的,大家都会关爱、支持,一起面对,想办法改善,那个凝聚力的正面能量之强,特别让人感动。若孩子的伤痛,是自己不守规矩造成的,家长几乎完全不同情,也不表现心疼,而是非常“狠心”地让孩子反省,接受教训,及彻底承受后果。
  前阵子为了迎接巴西世界杯,在开赛那天,我先生家族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把房子装饰成橙色。我老公十岁的外甥Armin的任务是剪橙色的彩带,结果他不专心,抬头看电视,一下子就把左手大拇指顶端的肉剪掉了,鲜血奔涌。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了伤口,并带他去医院包扎。他很坚强,没有哭。医生说,这几天会疼痛,在之后的两周他的大拇指会逐渐愈合,可指尖的麻木感会持续大概6~8周。
  回家后,他坐着休息,大家也没有特别关注他,继续装饰房子。我帮他倒了杯水,喂他喝,他妈妈马上过来说:“他要喝水你让他自己倒,不要喂他喝,让他自己想办法。”说完又回头对着他说:“你只是大拇指受了伤,你的手还可以活动,医生说了你这个伤痛要持续6~8周,在以后的这段时间你要学会忍着不方便也要自理自己的生活。”
  我说了句:“算了,Armin好可怜!”以他爸爸为代表的全家人都炸开锅了:“他有什么可怜的?从他七岁开始使用剪刀,我们就反复告诫他用剪刀时要专心,如果不专心会有什么危险。他今天不按学到的做事,自己边剪边看电视,伤了他自己,只能说他不守规矩,绝不能说他可怜。”
  于是,在之后吃晚饭、漱口、洗澡(他带了个橡皮手套自己洗)、睡觉,都是他自己应付的。临睡前,他和我们亲吻道晚安,然后对他父母说:“爸爸、妈妈,我记住了,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他睡了之后,他父母才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了对儿子的关切,除了拿着医生开的药膏反复研究外,还不断问我中医有没有什么草药对皮肤恢复有帮助的。
  我们中国的父母喜欢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孩子过滤痛苦、筛选信息,希望尽可能地让孩子一路坦途,避免磨难,结果孩子缺少学习挫折之后如何修正自己的机会,成年后可能会更艰难。其实,磨难不用刻意营造,更无需回避,它来的时候,大家一起真实面对,分享和学习承受它的过程就行了。如何给孩子一个有韧性和厚度的人生,取决于父母的选择和态度。
  直面和接受伤痛需要很多勇气,甚至连拿出这份勇气都需要一个磕磕绊绊的过程。因此,我们何不将这份勇气提前献给我们的孩子,让他/她知道,不要羡慕别人的幸运,不用懊恼自己的遭遇,遇到什么,就稳稳地接住,全力承受。选择坚强,但不用逞强,要有直面的态度和寻求帮助的准备,这难道不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吗?
其他文献
看过这样一条微信:大数据告诉我们,做家务的孩子更优秀。还真是这样,至少在我们家是这样。  我正要下班时,女儿来电话,问我加不加班,我说“不加”,她说了一句“那就好”,就撂下电话了,连个再见都没有。搞什么?  回到家,推开门,把我吓着了——餐桌赫然摆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和一碗手指宽面。  一副大厨范儿的女儿,夹起一个饺子送我嘴边,“尝尝,妈,好吃不好吃?”“嗯,好吃,好吃,蒜薹鸡蛋木耳,妈妈喜欢。”
期刊
丫头:  在丫头零零碎碎的微博上和言谈间,听出来丫头似乎挺迷韩剧。  先说说老爹为什么不喜欢韩剧。相似的青春、相似的漂亮、相似的你情我愿、相似的帅气与娇气、相似的故事节奏和套路。老爹对这种在车间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海量影视作品,实在无法莞尔一笑。  问了几个韩剧迷,你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开心、分享了美女帅哥的“凄美”爱情,甚至为那廉价的感情痛痛快快哭了许多场。我们贡献出黄金一样的年华,只是和虚假做了一
期刊
很多家长希望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点爱好,比如画画。可是经常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孩子就是不爱。在我有了孩子之后,很多人觉得我在这方面不用愁了,因为我就是教孩子画画的老师。可是,俺家剃头挑子跟别人家的是一样一样的。  不该啊,人类祖先都是爱画画的。但是,与其让孩子在那儿对着画板愁眉苦脸,还不如陪着我看窗外风景呢。我家楼前是开阔的农田,我们爷俩经常坐在飘窗上看农民伯伯春种秋收。  有一天,儿子丁丁忽然举着望
期刊
色彩绚丽,又唱又跳,时而清新地要晕,时而口味重地想吐……《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一开头,就挺让人云里雾里的。后来,情节慢慢无厘头,再后来,越来越逗逼。但是,无论怎么折腾,我一点都笑不出来。渐渐觉得日本导演甩某国导演十八条街,人家一定是吃定人性的精髓才把它拍得这么“乱七八糟”,因为如果不这样,能看懂这片子的每一个人,能在松子身上看到自己影子的人,都在心里哭断了气。  松子漂亮得要命,眼睛中的天使气息像
期刊
和一帮朋友卡拉ok。  兴致高涨之时,一把拉起老公,跳到沙发上高唱莫文蔚的《爱情真伟大》。眉来眼去之间,全然忘了女儿正气鼓鼓地站在一边。幸好在场的还有单身的小萱阿姨,赶紧搂住小姑娘安慰说:“不急,不急,等会儿小姨跟你一起唱《老鼠爱大米》!”  节后聊起这一段,同事们全都一脸鄙夷地痛斥我“有异性没母性”,随后又纷纷乐颠颠地显摆起他们自家的乐呵事——这个说“原来是闺女和她爸抢我,现在是我和闺女抢她爸”
期刊
上周末去朋友家参加晚宴时,我第一次见到她五岁的女儿。小玛雅长着一头棕色卷发和小鹿般的深色眼睛,穿着可爱的艳粉色晚礼服。我真想尖叫着说:“玛雅,你可真可爱啊!看看你!小美人儿,转个圈,摆个蓬蓬裙的造型!”  但是我没有。我忍住了。每次我见到小女孩,我都得咬紧牙关,不让自己下意识地说出她们多么多么可爱、好看、美丽、时髦、会打扮。  为什么不能那么说?那不正是我们见到女孩时最正常的反应吗?说一句衷心的称
期刊
女友手机坏了,把PAD拿出来用,找出女儿刚出生时的照片发微信圈,掩面大呼:我勒个去!我的娃当年怎么这么丑?  我大笑三声点个赞,因为实在是心有戚戚,回她:现在说丑,当时是不是觉得好美好萌好完美?脚着全世界的孩子都不及你家孩子好看?!  对头!  孩子就是自己的好!无论当时TA多么皱皱巴巴,五官多么不端正,拉S还那么臭臭臭。  就像我们的黑白版“最家长”杂志。  2010年3月诞生,到现在已经4岁多
期刊
全职照看孩子三年,该出去透透气了  我一直是自己带孩子。  自己带孩子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疲惫。我每天都像一个永远在待命的救火队员,要应付随时的哭闹,要在第一时间做好美味的饭菜,要每天想方设法找到各种游戏。  好汉不提当年勇——生孩子之前,我曾是个自由职业者,每年只工作几个月,赚好钱就背着包去世界各地行走。自打有了孩子,我的活动范围缩成以小区为轴心、方圆一两公里的狭小天地。  开店的阿民有个机会去
期刊
职场妈妈产假结束一上班就面临一个问题,出门前要不要跟孩子说byebye?孩子能听得懂吗?说了byebye有效果吗?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生完老大杨杨,我身体有点小恙,刚做完月子就得去医院做产后康复。杨杨是只喝母乳,不搭理奶粉,两三个钟头就要奶一次。我如果早上7点半走,做完产后康复马不停蹄赶回家,最早11点半。4个钟头的时间,不管我怎么算计,在此期间孩子都要吃一次奶,但这医院又必须去。我决定,跟
期刊
六一儿童节伊姐幼儿园举办的是吃喝聚会,就是做做蛋糕,拌拌沙拉,捏捏饺子,裹裹粽子。幼儿园说,六一节是孩子的节,不是孩子表演给大人看的节。  可当我们带着腆着圆肚子的孩子们回家时,路过本城的欧阳予倩大剧院,人家别的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盛装站在门口准备上台进行夺目的表演。我们的孩子满身的面粉和果汁,脸上还糊着干巴了的巧克力和草莓酱,嘻嘻哈哈从这群表情都透着专业的盛装孩子身边走过。  我们这群虚荣的家长立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