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通览》中地理风俗类词汇释义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ne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通览》是日本山县初男撰写的一部关于西藏的带有方志性质的“考察报告”,后被清代留日学生翻译后,于光绪三十四年刊印出版,因此书为清代末期所译,语体风格为半文言文,较为易读,但其中仍有许多词汇不是很常见,特别是书中对于西藏地理概况及民俗方面的记述,有很多较为特色的词汇,对这些词汇考释其词义,有助于书中有关西藏地理和民俗方面叙述的理解,对清代时期西藏的地理概况和民族风俗研究有一定助力.
其他文献
“牛”是动物世界中体形庞大的动物,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始终与人类共生共存.人类在与“牛”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对“牛”有了细致的观察和详细的了解,这样的认识结果反映到语言中,创造了许多带有“牛”的词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熟语,多如“牛”毛,丰富多彩.这些词一直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人们“牛”不离口,生动活泼,幽默诙谐,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文化意蕴,起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雨女无瓜”成为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十大网络用语之一,除此之外,“你康康”“亚子”等汉语新词语在网络也纷繁出现,此类词语均体现出发嗲的特征.文章借助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对此类新生语言进行了描写和解释,认为此类语言在网络会话中具有更高的交际价值,解释了该类词汇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的动因.这种现象并非汉语独有,文章进行了比较说明,以期对该类语言现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随着娱乐业的迅速发展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饭圈”概念逐渐进入主流文化视野并为人们所讨论.“饭圈”用语作为“饭圈”文化的表征之一,属于流行用语的一种.这种语言在粉丝群体间被广泛使用,并随着社会化媒体的传播而逐渐进入大众话语体系之中.文章以“饭圈”用语——“C位”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从“外来语”到“本土化”的进程,进而揭示探索“饭圈”用语的本土化发展及其双重影响.
网络新词是伴随着互联网诞生和发展的衍生物.有别于传统的语言模式,它是网民群体根据网络交际需要创造的一种语言变体.网络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包括新造、旧词新义或旧词新用、方言或外来语中借用,这些词语一旦为社会公众认可和接受,就会被广泛地运用于网络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豪横”就是通过以上某种途径产生的网络新词.文章将围绕“豪横”的意义演变、语法功能、产生机制以及流行成因进行论述,试图揭示这一网络新词的嬗变过程.
由于“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国际汉语教学由线下转移到线上,而所使用的教材还是线下的,随着线上教学的推广和深入,线下教学中被忽略的教材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文章基于对线上授课教师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出综合课教材在线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汉字是汉民族的认知成果,其形体构造反映了汉民族的认知方式和文化心理.本文将认知隐喻理论和传统文字学相结合,探讨了汉字“灋”“律”的构造隐喻,并与英语中的相关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揭示这两个汉字所反映的汉民族文化心理.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有其独特的构字理据.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的调查,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不明构字理据,在识字上存在着同音字混淆、偏旁混淆、笔画增减偏误以及笔形错误等问题.利用汉字字理,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手段:探本溯源,解决同音不同义的识字问题;据偏旁知义,解决形似汉字的识字问题;演示字形演变规律,解决笔画、笔形偏误的识字问题;引入文化常识,增强识字趣味性.这样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减少出错率,从而达到高效识字、丰富语文素养的目的.
基于网络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自控力下降的背景,网络流行句式“X它不香吗”因为其调侃和自我嘲讽的幽默风格引起社会共鸣.文章将从该句式的来源出发,探寻它的发展历程,并逐一分析其句法、语义、语用.最后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析该句式流行的成因.
扶风方言中保留着很多与劳动社交有关的词汇.文章对扶风地区与劳动生活相关的七个方言动词进行了研究,并按照词义将其分为三类:“飏”“搲”具体生动地体现出扶风地区因地制宜,依时而动的农业特色;“燣”“燲”及“咥”的运用表现出当地注重慢工细磨的食品制作过程和对劳动成果的享受;而“谝”“挕”则更为形象地反映出扶风人直率豪迈的性格特点.文章旨在从这些方言词汇出发,进一步解释其含义并追根溯源,探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扶风地域文化特色.
动态助词“着”是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重要的语法点.文章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筛选出不同级别韩国留学生使用动态助词“着”的偏误语料,对不同汉语水平学生使用“着”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出韩国留学生使用“着”的一些偏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