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苑草挺直铁一般坚韧的茎,开蓝紫色的花,授粉,凋落,结出奇形怪状、随风飘散的种子。就像其他野生的东西一样,它毫无用处——只是一天度过一天,在谁的坟上在谁的庭院里萌芽抽长,然后枯萎,然后死去,然后落地,然后消失。”
  《紫苑草》是美国作家威廉·肯尼迪的作品,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我在图书馆与这样一本书不期而遇。
  近乎崭新的书在省图书馆这种地方简直是一股清流。然而一旦翻开,你根本停不下来。正文开始之前,作者引用了但丁《净界篇》中的一句话:“此刻我扬起一叶智慧小舟之帆,航向较为平静的水域,将那一片残酷的深渊抛在身后。”
  “逃离”与“挣扎”,大概是这本书的关键词。
  《紫苑草》是个很文艺的书名。如果我在书架上看到的是它的另一版译本《流浪汉》,可能就真的会错过这本书了。不过,这个耿直的名称倒是极好地概括了人物身份和社会背景。


  主角的名字,叫作弗朗西斯。
  “他记得那双手套的颜色和形状,还有它那混合了油垢、汗水和皮革的气味。在往昔,阳光照耀的棒球场上,他曾大放异彩、到达顶峰:在每次的猛烈一击之后,他像狩猎的鹰一般向前追逐球的轨迹,同时精确计算球速;无论它是直直飞向他或是穿过草地以不确定的路线朝他而来,他都会用那双手套,用那训练有素的爪子如同戳进小鸡身体般抓住球。没有球员能像弗朗西斯·费伦那样灵巧地移动,他是个顶尖的接球机器,有史以来最快、最杰出的三垒手。但他却接不住他往下坠落的,只有十三天大的孩子。”
  孩子一命呜呼。愧对妻儿的弗朗西斯选择逃避,将自己从飞黄腾达的前半生中彻底剥离,甘愿流浪街头,试图以此赎罪。
  “严重事件是超越时间范畴的。”博尔赫斯在《埃玛·宗兹》中写道。
  故事开始的时候,弗朗西斯已是出走22年的58岁老人。他欠下一笔债务,于是去兼职守墓。老旧卡车开往墓园,他惊觉这是他家族成员长眠的教会墓地。于是连儿子葬礼都不敢去参加的他,走到那个只活了13天的小生命的坟包前……
  弗朗西斯一反常态地没再买酒喝。他用收垃圾挣到的钱买了一只火鸡,然后敲响家门。
  与同样关乎“出走”的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短篇小说《河的第三條岸》不同,出于篇幅,《河的第三条岸》并没有太多的动机和背景,仅仅是用精巧的文字编织一个“出走、试图回归、回归未果”的谜局。威廉·肯尼迪糅合了魔幻现实主义和哥特神秘主义的手法,不断的插叙、补叙有如影片中的定格、闪回与蒙太奇,就像在拼一幅拼图,用记忆的碎片拼凑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紫苑草》的开头部分,弗朗西斯在墓园里观望碑底土间的亡灵,尸体也报以回望和回答;流浪的历程则全部被浓缩进回到故乡城镇的那个冬天,生存的状态与回忆因此被赋予朦胧的美感。极其精巧纤细又带着隐痛的文笔可谓本书的又一大亮点。如当弗朗西斯想起儿子的身体从他指尖滑落坠地时,一生的懊悔和难以弥补的愧疚涌上心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宁可在抱起儿子之前,自己的生命能够终止。
  还有他与同伴鲁迪之间的对话——
  “你刚刚在干吗?”鲁迪问,“你认识的人葬在这里吗?”
  “我以前认识的一个小孩。”
  “小孩?他怎么了?很小就死了吗?”
  “非常小。”
  “怎么死的?”
  “摔下来。”
  “摔到哪里?”
  “摔到地上。”
  “要命,我大概每天摔到地上两次,我都没死。”
  “你只是以为自己没死。”弗朗西斯说。
  结尾处,弗朗西斯在浴缸里洗净一身风尘泥垢,与家人共同享用完火鸡后,穿着以前的西装,选择继续流浪。流浪汉营地遭到警察焚烧,为帮助受伤的同伴,他用过去的球棒击向一名警察的后脑。
  那个属于他的家并不远。房子里亮着灯火,垂垂老矣的妻子安妮告诉他随时可以回来。女儿佩吉已经嫁人,外孙丹尼在几个小时前兴高采烈地听他讲棒球的打法与辉煌的过往。
  如果他们找上他,那就结束了,不妙了。他曾听说有个地方很暖和,在那里他再也不必躲避任何人,也不用躲避天气。
  无形体的天外天静止不动,没有天极,只是以光与爱包围着第十重天,也就是有形有体的众天界之中的最外层,移动最快速的所在。
  天使就现身在第十重天。
  假如他们没再追他,他一定会找一天跟安妮提起(她已经有这想法,他看得出来),他一定会要她把帆布床搭在丹尼房间。只要等到尘埃落定,只要等到一切都清楚明白。
  丹尼的房间还有空余。
  那房间照得到早晨的太阳。
  那个小房间真的棒透了。
  所谓心酸所谓失落也不过如此了吧,他还回得去吗?
  谁知道呢?
  “一生承受非关自己的命运恶果,永远无法赎回或洗清那错误的过去,即使用尽一生的离乡背井,也无法让时间有一刻钟的倒流或重新来过。这种永远无法抹去的内疚与遗憾,是《紫苑草》令人窒息和隐痛的主题。”
  你会选择流浪吗?
  或者说,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择流浪?
  这本书在故事结束后扔给读者这样一个极具思考价值的命题。而再次细思,又有多少生而为人却背负罪过的灵魂?有多少血肉之躯正在或者即将自我流放?
  正如《挪威的森林》里那一句话——“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请相信弗朗西斯或者作为他和千千万万流浪者意象的紫苑草,这种野生的力量一直在做宇宙间最基本也是最宏大的事,那就是尽其所能,然后生生不息。
  编辑/谭馨
其他文献
深圳的四季并不分明,唯有冬夏。所以冬日一过,阳光就带了些燥意。  花园里早早地挂起了棉被,老人们趁着难得的好天气把棉被晒得蓬蓬松松的,为来年编织一个带着夏意的冬。  没有记错的话,我是12岁时遇到他的。  那天的风很安静,细碎的阳光透过枝丫落在地上,形成静止不动的光斑。  我是被一个低沉的嗓音吸引过去的。他就坐在树荫里,身边放着一个收音机,里面传来的就是彼时最火,也是我最喜欢的那首《董小姐》。  
期刊
冬日里最能给人以温暖的,除了太阳,就是火锅了。有人喜欢粗犷火辣的重庆味,有人喜欢细腻麻辣的成都味,而我,对母亲那一锅清汤水煮情有独钟。  高三那年,母亲执意陪读,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于是我便开始了每天来回六趟的走读生涯。  我不记得高三的周六下午做了多少张理综试卷,也不记得周六晚自习补了多少次物理、数学,但我深刻地记得,我有足够的时间回家吃顿火锅,这大概是整个星期唯一能让我感到高兴的事。  周六下
期刊
人的长大,都会面临身边人的消失与老去,人世间最美的相遇,总会被我们铭记。就像,与你度过的每一分钟都是刻骨铭心的回忆。这些时光幻化成点点星光,在我的记忆之中闪烁,永不磨灭。  记忆中,你总是对席慕蓉的诗句情有独钟。  曾几何时,你喜欢用小本子记下这些触动心弦的唯美,指着由娟秀的字组成的诗句,嘴角难掩浓浓的笑意。我总会认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并发表一番感慨。你嘲笑我不懂文学,我说我是理工女,这时就难免斗
期刊
1  那天晚上,我决定要找星星,要到一个森林里找星星。满天的星星会使我想做梦。我是那么孤单,我住在废墟里。在那里,我找到一个神秘的地下室图书馆。  书本叠在一起,像个无头巨人,牙齿被风吹得“哗啦啦”响。我数不清它有多少颗牙齿,但大人说不用管这些,就像天上的星星你不知道它们有多少眼睛一样。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在自己的床上睡得迷迷糊糊,我仿佛从眼皮里看到星光。睁开眼,一个小女孩站在我鼻尖。起初我以为
期刊
墨蓝的寶石里,沉淀一枚雪白  少女将自己拥抱  黑的黄的鱼  拉起一道一道相间的警戒线  扁平的身躯摇曳暗流侵袭而来  水波将柔软的衣角掀起  泡沫将颤抖的睫毛裹藏  虎鲸高歌,回音撞击神秘的峡谷  魔鬼鲨装作不在意  贪婪的目光不住停留  血色浸染了雪白  生锈的海底,这一块妖艳的红宝石  沉睡着黑珍珠号  与不尽的藤壶  只有亚特兰蒂斯的人鱼听见  船舱无数亡灵的呼喊
期刊
1  下午放学铃声刚响,杨婉宜便草草将书包收拾好冲出了教室。校门口人头攒动,杨婉宜伸着脖子望了好久也没看到杨婉婷的影子。  不一会儿学生几乎走光了,太阳的余晖也渐渐暗淡。迎面吹来的冷风让杨婉宜打了个寒战,她只好踢着路边的石子独自回家。冬日昼短夜长,不久路边就亮起了路灯。杨婉宜偶然一抬头,便看到前方路口的路灯下的杨婉婷。  杨婉婷仰着头和身材瘦高的少年说着什么,时不时还捂着嘴咯咯笑。杨婉宜远远地站在
期刊
我再次注意到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时,它正歪歪斜斜地靠在墙壁上,后座充当坐垫的布包撤掉了,车轱辘上溅着泥印,像是在佝偻着休息。它被人搬上了电梯房的高层,孤零零地停在楼道里。  关于这辆车的记忆要追溯到很久以前,我六岁或者八岁的时候。  每个周五放学后,我就坐在这辆车的后座上,车铃不时发出清脆的铃声,乘着风飘过来。载着我的是爷爷,他喜欢边骑车边哼小曲儿,或者用口哨声模仿鸟叫。下坡的时候我总是兴奋地眯缝起眼
期刊
1  这是左敏第七次跟踪胡天赓回家。  她小心翼翼地跟在男生身后,不时掏出手机低头装作打字的样子。胡天赓和同学有说有笑地走在前面,校服上浸满了明显的汗印儿。  此时正值放学,校门口聚满了学生。一些商贩推着车子站在路旁叫卖,把本便不宽的街道塞得更加拥挤。  走到街口的一家奶茶店时,胡天赓一转身迈了进去。左敏不紧不慢地走到门口,靠在墙上安静地等待。胡天赓在里面碰见了几个女同学,说了几句话,对方故意踩他
期刊
九岁 我游走在唐诗里  不懂 为何那么多文人要将你抬上抬下  十九岁 依旧读不懂你的容颜  但今夜 我也想写一写你  你挂在窗台上 触手可及  將我黑色的字迹点亮 连同记忆  我不想 再见你  要么,你再亮一点  我甘愿做一个没有二胡的阿炳  要么,你再暗一点  不要依偎在铁轨旁  再不然,索性躲在云里  这样 我还是我 字迹还是字迹
期刊
最近处在一个很特别的时期。每天被束缚在房间里,算是实现了很久以来梦寐以求的一个长假的愿望,但是心里莫名地有些空虚烦躁。每天最期待的时刻是下午一点,太阳偏移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到小小的窗口,把枕头放到书桌上,头发会被晒得松松的,空气中会弥漫着一种暖色的气味。处在一种似睡非睡的境况之中,没有学习的追逐,也没有梦的纷扰,整个人在光中浮了起来,暂时远离人间生活。  因为最近没有出门,每天的生活都很相似,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