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知行差异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awendang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道德是调节利益关系的基本手段。利益和道德具有内在关联性,这就为道德知行差异的经济学分析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以简历造假为例,阐述了运用成本收益法分析大学生道德知行差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大学生道德知行差异的原因,提出了缩小道德知行差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 知行差异 成本收益方法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2-0190-04
  知行统一是道德修养中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建设的终极目标。从人类诞生开始,伴随着道德的存在,知行差异就客观存在着。道德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民主状况、社会文明程度息息相关,也与民族、宗教、文化等因素密不可分,但在各种因素中经济利益因素发挥着基础性、直接性和根本性的作用。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大学生道德知行差异并提出对策建议,是加强道德研究、推进道德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道德知行差异及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具体表现
  1 道德知行差异。所谓道德知行差异,是指人对于道德规范的认知程度和实践行为状况之间存在的差异。按照是否知、是否行的状态进行划分,知行状况总体上分为渐知渐行、知而不行、不知不行、行而不知四种类型。道德知行差异又分为理论差异和现实差异。理论差异是指人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行为水准之间的差距;现实差异是指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个体或群体的道德行为与该时期全社会认同的道德规范标准之间的差异性,即道德实然与道德应然之间的差距。人的行为一经实施就具有客观性,是确定的、不可逆的,可以用实践结果判断,而人的道德认知是主观的,具有模糊性、反复性和欺骗性,不便做绝对的判断。因此,理论差异适用于道德的定性、思辨研究,现实差异适用于道德的定量、实证研究。本文是基于现实差异,重点研究知而不行的道德状况。
  2 大学生道德知行差异的具体表现。大学生对于道德规范约束的行为主体是谁,包含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适用的行为时间和地点,违反道德规范会造成的后果等认识比较到位,总体上表现出较高的的道德认知水平;但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遵循道德规范的实际表现却参差不齐,甚至让人大跌眼镜,其道德行为水平就认知水平而言相对较低,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知行差异。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知行差异具体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1)在社会公德方面。绝大多数青年学生认可公民行为基本规范,赞赏文明的公德行为,但对不文明行为却持宽容态度,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闯红灯、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发生。
  (2)在家庭道德方面。绝大多数青年学生都赞成社会主义家庭美德中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等基本内容,但部分青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做到孝敬父母、爱护儿童,日常生活浪费奢侈,啃老现象比较严重。
  (3)在个人品德方面。绝大多数青年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要诚实守信,在婚恋方面应该追求纯洁甜蜜、白头偕老的婚姻生活,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出现考试作弊、论文造假等严重背离诚信原则的行为,恋爱的随意性甚至功利性增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女大学生中认同甚广。
  (4)在职业道德方面。绝大多数青年学生在校从事学生工作和社会兼职工作时都能够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但部分青年学生中也存在应付工作、玩忽职守和办事不公等不良现象。比如,一些大学生从事兼职家教工作,不是把传授知识作为首要目标,而是把挣钱放在第一位;一部分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服务意识差、服务水平低、“官僚”主义倾向严重。
  
  二、大学生道德知行差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 从经济学视角分析道德知行差异的理论基础。调节利益是道德存在的现实基础,追求利益是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利益分析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方法。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相关”,列宁指出“利益推动着民族的生活”、“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从根本上说,社会上一切属于人的关系,都是利益关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矛盾,都必然是源于利益上的差异或对立”。“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体利益最大化,其行为具有明显的自利性、经济性和计算性特征。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容易失去理性,越过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和限制,损害他人的利益,出现知而不行甚至知行悖逆的现象。但是,人类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具有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自发和自觉行为,当大多数个体的利益受损达到一定程度、对社会的整体利益构成了损害时,社会道德规范就会发挥作用,通过调节个人的行为以维护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并使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达到平衡。为了避免利益冲突、实现长远利益,“理性经济人”就会遵循道德规范,表现出知行统一的道德状况。因此,道德知行出现差异和实现统一的过程,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博弈过程,用利益分析方法分析道德知行差异、用经济学视角审视道德问题就具有了可行性和可能性。
  2 从经济学视角分析道德知行差异的基本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法。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总要力图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总是会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量和核算,并以此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这就是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道德领域。行为主体在做出某一种道德或不道德行为时,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将这种行为的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以此作为道德作为与不作为、违背与不违背规范的主要依据。
  (1)成本与收益的基本概念。经济学中,成本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主要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收益是指在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获得的经济利润,主要包含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知行差异出现时,知而不行的成本和收益可以进行具体分析。直接成本是指行为主体从事不道德行为时所承担的直接投入,如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投入;机会成本是指行为主体从事不道德行为,其放弃的道德行为可能带来的效用利益;风险成本是指行为主体的不道德行为暴露后所承担的惩罚,如遭受罚金和社会谴责等。直接收益是指行为主体从事不道德行为时所获得的直接利益,如金钱、荣誉、机会、心理满足等;间接收益是指行为主体从事不道德行为获得一定的机会和社会地位后所带来的利益。
  (2)成本收益方法在大学生道德知行差异研究中的运用。以大学生常见的简历造假行为为例进行分析。大学生简历造假是一种理性行为,该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大学生在决定是否进行简历造假时,会对造假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比较。   模型假设。本模型的前提假设为:第一,大学生的简历造假行为属于主动型,即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做出是否造假的决定;第二,简历造假成功与否,仅取决于招聘人员的审查能力与该考生的造假能力之间的较量,不考虑其他同学检举而导致造假失败等情况。
  在表1中,p表示简历造假成功的概率,(1-p)表示简历造假失败的概率,即造假风险概率;C1是直接成本,即为简历造假所支付的金钱、浪费的时间和精力;C2是机会成本,即将时间和费用用于简历造假而放弃其它用途时所损失的利益;C3是风险成本,即简历造假被发现后所面临的各种惩罚;S1是直接收益,即简历造假通过后所带来的职业收入;S2是间接收益,即简历造假获得某一职务后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社会地位。那么(S1 S2-C1-C2)表示简历造假成功后的收益,(-C1-C2-C3)表示简历造假失败后的收益(为负值)。
  设R为大学生简历造假的净收益,作为理性人的大学生是根据R的大小做出是否造假的选择,即当R>O时,选择简历造假;当R<0时,选择简历不造假。大学生简历造假净收益可表示为:
  R=p(S1 S2-C1-C2) (1-P)(-C1-C2-C3)=P(S1 S2)-C3(1-p)-C1-C2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某大学生在权衡是否进行简历造假时,模型中的外生变量C1、C2等参数基本是固定的,其大小不会随着行为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可被看成常量,所以净收益R值仅由直接收益S1、间接收益S2、风险(1-p)和风险成本C3的大小决定。净收益R与直接收益S1、间接收益S2正相关,当选择简历造假获得的职业收入越高、发展机会越好,简历造假的净收益越大,行为动机越强,知行差异的可能越大。净收益R与风险(1-p)和风险成本C3负相关,当风险(1-p)和风险成本C3值越大时,则净收益R值越小,学生选择简历造假的可能性越小,知行统一的可能性越大。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要想在控制简历造假方面取得成效,主要从提高风险(1-p)值和提高风险成本C3值两方面着手。提高风险(1-p)意味着要加强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对简历的审核,提高风险成本C3值意味着要加大对简历造假的惩罚力度。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不道德行为收益大于成本时,不道德行为得到强化,道德知行差异出现,反之相反;要降低道德知行差异,就要使成本大于收益,提高风险成本和风险频率。大学生中存在的论文造假、考试作弊等知行差异行为同样可以用这一原理进行分析。
  三、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大学生道德
  知行差异的主要原因
  1 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是直接原因。预期收益和成本是影响人的行为动机的最主要的经济因素,是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大学生道德知行差异的主要方面。根据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原理,不道德行为是在大学生权衡预期收益和成本后实施的,行为主体认为预期收益将大于成本,基于有利可图的目的实施了不道德行为。以大学生在社会兼职工作中不遵守职业道德为例可以很好的说明这种情况。大学生在做短期的家教兼职时不会因为不认真辅导功课而受到额外的惩罚,即这种不道德行为的风险成本不会提高,但这种不认真辅导功课的行为却能将因认真备课和讲课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节省出来,既可以参加休闲娱乐活动以满足交往、娱乐等需要,也可以用于其他用途,如从事第二份兼职工作以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
  2 不道德行为风险较小是关键原因。“理性经济人”对风险都会采取规避的态度。不道德行为的风险大小是影响大学生道德知行差异的关键因素。当行为主体认为不道德行为的成功几率较小时,更倾向于通过变更计划、调整行为等方式来消除风险或控制风险。基于对大学生简历造假研究发现,简历造假成功概率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简历造假的净收益R,越大简历造假失败的风险就越小,简历造假的净收益就越大,大学生就趋于选择简历造假。从实际情况来看,简历造假的风险是比较小的,主要原因是简历中的部分信息无据可查,逐项核实所有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加之用人单位的招聘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选拔活动,这就使得简历中的一些虚假信息难以被发现。
  3 道德奖惩制度不完善是重要原因。爱弥儿·涂尔干指出:“道德是各种明确规范的载体,道德就像许多具有限定性边界的模具,我们必须用这些模具去框定我们的行为”。道德是一个制度系统,这种制度系统不仅包括各种道德指向和道德规范,同时也应包括道德约束和执行制度,诸如道德惩戒、道德激励和道德援助等。健全的道德奖惩制度对道德主体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会影响到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凸显,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奖惩制度尚不健全。在大学生群体方面,道德奖惩制度的缺失使大学生的行为缺少引导,道德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不道德行为尤其是在校外发生的不道德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惩罚。
  4 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外在原因。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知行水平。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值得警惕的是,浮躁的功利化思想对大学生道德知行状况有着强大的影响,“新读书无用论”、“考得好不如关系好”等浮躁、急功近利的观点在大学生群体中不乏拥趸,使得大学生信仰缺失、进而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在功利化心态的笼罩下,社会的是非、善恶标准变得模糊,大量不道德的言行被人们奉为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久而久之产生了很严重的外部效应、从众效应,滋生甚至助长了知行不一、言行不一等不道德行为发生、发展、蔓延。
  四、缩小大学生道德知行差异的对策建议
  1 加强道德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缩小知行差异的道德制度,一要加强旨在提高风险概率的制度建设,使不道德行为实施风险高、成功概率低;二要加强道德奖惩制度建设,形成褒善抑恶的良好导向;三是加强道德风险预警制度建设,尽可能消除不道德行为于萌芽状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该大力加强以上三方面制度的建设,严格建立大学生道德档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社会工作等方面的道德状况进行评价,并与奖学金评定、推荐免试研究生等各类评优挂钩;加大对大学生不道德行为的惩罚力度,建立鼓励道德行为的激励制度,健全揭发不道德行为、规避道德行为潜在风险的保障机制;建立大学生道德状况的公共网络查询平台,利于用人单位、商业银行等社会机构方便查询;建立大学生道德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大学生道德档案进行分析,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进行教育和警惕,防患于未然。
  2 改进道德教育方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德育评价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良现象,道德教育上存在重说教轻体验、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缩小大学生的道德知行差异,一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顺应当下大学生思维方式多元化和行为方式个性化趋势、尊重其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多算算道德帐、算清楚道德帐。其次,要努力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倡体验式德育教学方式,引导大学生践行道德行为,使其体验到助人为乐及受人尊重的愉悦心情。再次,要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习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全面实施道德的养成教育,将学习生活中涉及的道德规范日常化、具体化、多样化,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最后,要帮助大学生形成道德信仰。将道德教育常态化,做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逐渐引导大学生将道德习惯内化为道德信仰,成为受益终身的精神支柱。
  3 创造良好环境氛围。道德作为一种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意识形态,其现实的依托是宏观的社会环境。要缩小并克服大学生道德知行差异,首先要创造荣辱分明、导向明确的宏观环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净化社会风气,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去除功利化产生的土壤,引导大学生实现集体和个人的统一、义与利的统一、当前与长远的统一。其次,要创造是非清晰、知行统一的微观环境。将知行统一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引导大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和理性的视角看待人际关系和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将大道理融入到具体的事件和背景中进行分析;注重业务课程涉及的职业道德教育,借助大学生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等平台开展广泛的道德大讨论,发挥教师以身作则的表率示范作用,评选大学生身边可学可亲可敬的道德榜样,在大学校园内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道德氛围。
其他文献
1.[误]—What can I do for you?   — Yes, please help me.   [正]— What can I do for you?   — I’d like to buy a sweater.   [析] What can I do for you? 这一问句实际上用于的情景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在商店中售货员讲这句话应译为:您想要点什么?在其他场
内容提要本文用“土地—治理—民情”这三重分析框架对“三农”问题作了一种新的解释。在农业问题上,用治理和民情的视角既诠释了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土地经营制度的优越性,也分析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均平目标与济困目标之间、在经营的自主性与规模性之间面临的矛盾。在农村问题上,既用土地、家庭和人口的视角解释了新时期农村从总体性治理到专项性治理的治理转型,又用民情的视角分析了农民负担问题和基层政权悬浮问
TA的成长:萧敬腾,华语流行男歌手、音乐创作人、演员。曾获得第24届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等奖项。“在你还没有成功,在你还在努力的时候,不要告诉人家说你有多苦。当你成功的时候,苦也不需要你自己来说。”  适用话题:改变;自我;坚持;信仰;梦想  迷茫与找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萧敬腾变成了雨天风向标,被大家调侃地称为“雨神”。这算是一个挺奇妙的“特异功能”,有趣又有一些可爱。但不容置疑的是,尽管
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布莱克  素材分析:  山姆·科伊用爱心和智慧为熊孩子们打造了一座“森林课堂”,在帮他们找回自律、自信的同时,也用通达和温暖为他们上了一堂人生的必修课。  世上从来不乏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他们令学校头疼,令家长烦恼,一旦管教缺失,还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英国有一位名叫山姆·科伊的小学校长,未动用任何严格的管教措施,也未苦口婆心地日日说教,却让那些捣蛋成性、
高中毕业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我才知道同学中还有如此优秀的人。这个优秀并不是说他的人生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一种不放弃的执着。  他现在是我们县法院的一名法官。  当年高考,他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痛定思痛后选择了复读,拼命努力了一年,然而还是落榜了。心灰意冷的他想要放弃,但骨子里的不甘心还是让他坚持了下来。  命运仿佛特别喜欢和他开玩笑,这次的坚持依然没有结果,家里都劝他放弃,希望他安稳地找个工作。
内容提要 对王维创作的“禅悦诗”进行整理并分为三类来统计,找寻出王维禅悦诗中所表达的独特的心理体验与其日常生活审美化意义,分析其具有的文学价值,并希望能够为今人的文学创作和生活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王维 禅悦诗 分类 文学价值 生活意义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4-000-0  本文将用归纳法对王维禅悦诗进行全面整理研究,在本文的解读过程
内容提要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少学者自觉不自觉地将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当成研究基点。在经验层面,“乡土中国”变成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构成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起点;在理论层面,“乡土中国”中的一些概念成为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现象的最好的“工具”,现实经验成为“乡土中国”的注脚。在此意义上,“乡土中国”构成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他者”,限制了学者的视野。只有突破作为
过去完成时   1. 概念:以过去某个时间为标准,在此以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或在过去某动作之前完成的行为,即“过去的过去”。   2. 时间状语:before, by the end of last year(term, month),etc.   3. 基本结构:had done.   否定形式:had not done.   一般疑问句:had放于句首。   4. 用法
Audie Cornish (Host):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company British Gas employs 30,000 workers. Five of them could be said to carry a metaphorical torch that has been burning for 200 years. They are the
内容提要 好恶乃是人类的“本情”,作为“心之大端”,它们构成了儒家“情本哲学”的基本道德禀赋。好恶在基本定位上,既非“好恶之欲”也非“好恶之性”,而应归之于“好恶之情”与“好恶之心”。“好”为积极情感取向而“恶”乃消极情感取向,但作为“本情”之好恶却不能被推为心性化的“本心”。从横向结构看,好惡介于“心物”之间:一方面,好恶与物构成了“物化”的关联,好恶乃是感于物而“动”;另一方面,好恶与心构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