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学作为一门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学科,其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被人们所看好,成为中职教育中非常受欢迎的一门学科。中职教育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术技能的提高训练,所以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较其理论知识而言,实践能力更值得重视。本文重点对中职会计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分析中职会计技能培养中的问题现状以及将要采取的有效教学模式浅析。
【关键词】中职会计 技能培训模式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42-02
前言:目前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无论是金融业还是新兴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意味着会计从业者的就业前景一片大好,但是这些企业无论是国家龙头还是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对会计专业素养和职业技术能力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会计从业者在校学习或者受培训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本身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动手动脑,参与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达到行业要求。
一、我国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缺乏系统性
在中职专业教学中,对于像化工工艺、机械机电以及材料加工这样的理工科教学中,理论结合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早已经普遍开展,这些专业的学生一进入社会基本就能立即参加工作,省去了很多的实习锻炼时间,为社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劳动价值。但是像会计、文秘以及法律等文科专业的教学中却不常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会计学专业,在前半学期教师致力于讲完课本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后半学期集中时间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产生很大的滞后性,有的学生马马虎虎学完了理论知识来应付一下结课考试,到后面动手算账的操作环节却将理论公式等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非常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率。
(2)会计专业毕业生失业现象频发
通过对我国就业市场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各大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只增不减,但为什么众多的会计毕业生毕业后面临失业呢?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大量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发现会计的入职工资很低,不愿意再付出长时间的等待和磨练去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其次,在校生在学校就读会计专业期间与社会脱节,只是单一的学习课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差,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往往实习期未过就选择辞职另选职业。再者,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适应了考试模式的考核方式,对待公司下达的任务自觉的一个人完成,但是由于公司业务明显比在校考试难,一个人很难完成,这种缺乏合作意识的态度使得这些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就知难而退。因此,针对以上教学以及就业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教学组织模式才是关键。
二、采取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法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应该采取理论结合实际教学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同步实行实践操作教育,避免知识和动手操作上出现滞后性,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步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为一体,借助实践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借助理论基础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首先学校的硬件资源是关键,要想让全校师生能够保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同步的状态,就必须对全校的计算机等硬件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其次,教师的任课时间安排以及教室资源的配置也是一项庞大的工作,这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从全局考虑,在新学期开课之前作出最详细的安排。
三、课程设置更加科学性
会计从业者需要很多的从业证书,例如初级会计证、中级会计证以及毕业之后的注册会计证,这些证书的考取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对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良好的会计专业学习和应用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安排上要综合考虑课程教学目标和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时间,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所需对课本知识以及教材知识进行删减和补充,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做到实用和够用的结合统一,尽量使修改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更加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重难点突出,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等。
四、教学设计更具创新性
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时间上的安排,还要考虑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教学模式上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力求以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对会计知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学习的道路上力求树立来自内心的强大学习动力,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努力付出和积极引导。例如在理论授课环节注重课堂气氛的渲染,多采用问题激疑法和課堂互动等教学模式烘托积极活力的课堂教学,而在实践技能课上多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以及演示法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与他人相处提供实践经验。
结束语: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相比理论而言更注重实践,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教学模式的设计中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设计出更具价值的教学策略,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城博.浅析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问题与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11(33)
【关键词】中职会计 技能培训模式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42-02
前言:目前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无论是金融业还是新兴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这意味着会计从业者的就业前景一片大好,但是这些企业无论是国家龙头还是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对会计专业素养和职业技术能力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会计从业者在校学习或者受培训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本身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动手动脑,参与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达到行业要求。
一、我国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缺乏系统性
在中职专业教学中,对于像化工工艺、机械机电以及材料加工这样的理工科教学中,理论结合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早已经普遍开展,这些专业的学生一进入社会基本就能立即参加工作,省去了很多的实习锻炼时间,为社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劳动价值。但是像会计、文秘以及法律等文科专业的教学中却不常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会计学专业,在前半学期教师致力于讲完课本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后半学期集中时间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产生很大的滞后性,有的学生马马虎虎学完了理论知识来应付一下结课考试,到后面动手算账的操作环节却将理论公式等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非常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率。
(2)会计专业毕业生失业现象频发
通过对我国就业市场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各大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量只增不减,但为什么众多的会计毕业生毕业后面临失业呢?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大量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发现会计的入职工资很低,不愿意再付出长时间的等待和磨练去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其次,在校生在学校就读会计专业期间与社会脱节,只是单一的学习课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差,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往往实习期未过就选择辞职另选职业。再者,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适应了考试模式的考核方式,对待公司下达的任务自觉的一个人完成,但是由于公司业务明显比在校考试难,一个人很难完成,这种缺乏合作意识的态度使得这些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就知难而退。因此,针对以上教学以及就业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教学组织模式才是关键。
二、采取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法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应该采取理论结合实际教学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同步实行实践操作教育,避免知识和动手操作上出现滞后性,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步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为一体,借助实践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借助理论基础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首先学校的硬件资源是关键,要想让全校师生能够保持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同步的状态,就必须对全校的计算机等硬件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其次,教师的任课时间安排以及教室资源的配置也是一项庞大的工作,这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从全局考虑,在新学期开课之前作出最详细的安排。
三、课程设置更加科学性
会计从业者需要很多的从业证书,例如初级会计证、中级会计证以及毕业之后的注册会计证,这些证书的考取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对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良好的会计专业学习和应用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安排上要综合考虑课程教学目标和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时间,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所需对课本知识以及教材知识进行删减和补充,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做到实用和够用的结合统一,尽量使修改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更加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重难点突出,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等。
四、教学设计更具创新性
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时间上的安排,还要考虑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教学模式上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力求以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对会计知识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学习的道路上力求树立来自内心的强大学习动力,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努力付出和积极引导。例如在理论授课环节注重课堂气氛的渲染,多采用问题激疑法和課堂互动等教学模式烘托积极活力的课堂教学,而在实践技能课上多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以及演示法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与他人相处提供实践经验。
结束语: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相比理论而言更注重实践,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教学模式的设计中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设计出更具价值的教学策略,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城博.浅析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问题与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