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致云雀》中的多声部现象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著名文论家巴赫金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的基本特点。巴赫金借用音乐中的术语“复调”来说明小说存在多声部现象。其实,在抒情诗歌里我们也会发现这种多声部现象。美国著名学者庞德曾说:诗歌中的和谐实际上就是指“不同音调的声音同时出现”。笔者以雪莱《致云雀》一诗为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这首诗歌呈现出多声部现象。
  《致云雀》可看作一首交响乐。它共有二十一节可分为五个部分。第1-6节是一个前奏。诗人首先用小号奏出云雀酣畅淋漓的乐音,向人们昭示那云雀不是飞鸟,她是来自天堂的安琪儿(angel)。她以“不事雕琢的艺术”向人们倾诉衷肠。她要拔地而起“像一片烈火的轻云飞入蔚蓝的苍穹,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接着是萨克斯管舒缓的演奏。人们仿佛看到云雀时而“沐浴着明光飞行”,时而在“淡紫色的黄昏”中消隐。她虽然不见行影,却可以听见她那欢乐的强音。虽然难以分辨却能感觉到她就在空间。以至于整个大气回荡着她的乐音,“仿佛在荒凉的黑夜,从一片孤云背后,明月射出光芒,清辉洋溢宇宙”。这一部分道出了诗人内心极力想摆脱一切世俗的羁绊,渴望自由放歌心声。第二部分第2-15节可以说是展开部。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描述如此美妙的乐音。他写到,即使是“霓虹似的彩霞也降不下这样美丽的雨”能和云雀之声相比。随后,诗人连续用了四个明喻表达了云雀之声给予诗人的美好感受。诗人写到:云雀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像一位少女,居住在深宫的楼台,在寂寞难言的须臾,派遣她为爱所苦的情怀;像一只金色的萤火虫,在凝露的深山幽谷,不显露她的行踪,把晶莹的流光传播;像一朵让自己的绿叶隐蔽着的玫瑰,遭受到热风的摧折,直到她的芳菲以过浓的香甜使鲁莽的飞贼沉醉。此时,我们似乎感受到大提琴低沉的声音在抒发诗人为人类的解放所具有的深重的忧患意识;小提琴悠扬的乐曲在倾吐少女为甜美的爱情而发出的痛苦的哀怨;竖笛随着萤火虫呜呜地穿行于深山幽谷之中;风管伴随绿叶呵护着玫瑰免招风吹雨打。大自然中的花虫草木的明快欢愉,人类最神圣的婚礼合唱和凯旋的欢歌也因她的歌声而贫乏。因为那云雀是以来自天堂的圣乐在畅想一曲爱情和醇酒的颂歌!所以她的歌声里没有痛苦和烦恼,没有贫困与悲哀,只有神圣的爱。这正是诗人想表达的心声。他要把人类从苦难深渊中解救出来,还给他们爱、自由与平等。第三部分第17-19节可以视为变调部分。诗人这时陷入了沉思。他由云雀之声生发出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索。“是醒来,或是睡去,/你对死的理解一定比/我们凡人梦想到的更加深刻真切,否则你的乐曲的音流,怎能像液态的水晶涌泻?”这种把乐曲的音流比做“液态的水晶流动”,既具有听觉效果又具有视觉效果。它敲击着人们的心灵,催发对生命的思考。接着是“我们瞻前顾后,为了/不存在的事物自扰,我们最真挚的笑,它交织着某种苦恼,/我们最美的音乐是最能倾诉哀思的曲调……/即使我们生来不会抛洒一滴眼泪,/我也不知,怎样才能接近于你的欢愉。”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样一位富有浪漫主义战斗精神的诗人也会有哀叹悲怨的时候。第四部分第20节是全部乐章的高潮。云雀之声“比一切欢乐的音律/更加甜蜜美妙,/比一切书中的宝库更加丰盛富饶,/这就是鄙弃尘土的你啊,你的艺术技巧。”歌声一泻千里。第五部分即第21节为收尾部分。我们仿佛听到在钢琴的伴奏下诗人在进行理性的思考。纵然我们怎样地创作也无法与云雀的乐声相比。因为这歌声是通向人类难以达到的永恒。但是只要云雀“交给我一半,你的心/必定熟知的欢欣,/和谐、炙热的激情就会流入我的双唇,/全世界就会像此刻的我——侧耳倾听。”
  综观整首诗的乐章,作者采用了前奏、展开、变调、高潮和收尾来表现主题,从而产生一种气势磅礴、荡气回肠之势。最后,笔者还是引用庞德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他指出:“在最好的诗中有一种余音袅袅,久久留在听者的耳朵里,或多或少像风琴管一样起着作用。”
  
  单位:湖北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李小文院士是我国定量遥感的创始人,他长年专注于遥感科学研究,带起了中国定量遥感的基础研究队伍,让遥感数据的定量化应用惠及地球科学、生态环境、国土资源、信息技术、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够“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要求“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表达能力是写作
新闻编辑需要对多个方面进行把握,不仅需要对新闻材料进行有效整合,还需要对新闻材料加以创新,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在诸多新闻报刊中脱颖而出。新闻编辑者在新闻编辑中具有
1978年恢复高考,李小文考入中科院地理所。当时我也开始招收研究生,对于成绩优秀的李小文已有所闻。到了20世纪90年代,小文开始闻名于中科院地学界,一是由于他在遥感辐射机理建模
期刊
2012年1月,《北京支部生活—北京老干部》杂志正式创刊。作为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老干部局主管主办,面向全市离退休干部的期刊,我们秉承“面向老干部、服务老干部”的
语言大师赵元任先生为说明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特点,用“shi”音节的字创作了《施氏食狮史》,颇有趣味,其文为:“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这篇短文后来却被用来证明汉字不宜拼音化,如迟之再《“语素说”
元月10号上午,我与梁顺林老师通电话,他告诉我小文生病住院了。我当时没有细问,以为是一般病情,会像上次在成都那样慢慢好起来。可是过了一个多小时,顺林给我发来了短信报告小文走
期刊
一家报纸如果拥有观点新颖、视角独特、思想深刻的独家言论,那么就会为它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增加重要的砝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转型期的报纸通过发表各
名利是一些人追求的目标,淡泊名利也是一些人追求的境界……小文先生的一生让我真正理解了淡泊名利、追求科学真理的人生。  偶来闲暇,追忆与小文先生从相识到相知。仔细算来,小范围谈话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每每都是谈些学术方面的事,诸如定量遥感、尺度转换、空间过程之类。但是,仅有的几次会议接触,却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其原因就在于小文先生身上无时无刻不渗透着当今社会难得的高尚品格和节操。  小文先生是
期刊
一、教材内容“平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第四节.1.教材分析:图形的变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