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留意的话,时常可以看到旭日东升或日落西山的红霞满天,彩云飞舞,景色宜人。似乎霞与艳丽的色彩总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其实,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人们,看到的无论是朝霞还是晚霞,都是灰白色或白色的,被称为白霞。那么,为什么霞会有红霞与白霞之分呢?其奥秘在哪里?
霞是天空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穿过大气层时,由于气体分子的散射作用,被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单色光。阳光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穿过地平线上的大气层相当于正午穿过大气层厚度的35倍,被大量气体分子所散射,各种单色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和紫色光容易散射,削弱得最多;波长较长的红、橙、黄色光,剩余下来。近地层空气含有较多的水汽、尘埃和杂质,穿过空气层以后的阳光,是以红光为主的绮丽色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等杂质越多,色彩也就越显著,如果有云,云块也会染上艳丽的橙红色。我国东南半壁河山,凭依海洋,大气中水汽含量高,因此,朝霞和晚霞多呈红色,非常艳丽迷人,而白霞却很少见到。
然而,在广袤的西北大地,远离海洋,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极少,许多地方年降雨量只有十几毫米至二三十毫米,还有许多地方终年不下雨,阳光穿过这干洁的大气时,除了一些波长较短的光被散射之外,其余各种波长较长的光都能透过大气,成为可以看到的复合光即白光,也就是白霞。这里的白霞司空见惯,红霞却稀少罕见。
既然霞的形成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及云有关,那么,看霞,便可以推断未来天气的晴与雨。空气中水汽含量多的时候,霞光绚丽,五彩缤纷;空气干洁时,会发生白霞,意味着不会形成降雨天气。所以许多地区流传着“青霞白霞,无水烧茶”的天气谚语,的确很有道理。
霞是天空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穿过大气层时,由于气体分子的散射作用,被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单色光。阳光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穿过地平线上的大气层相当于正午穿过大气层厚度的35倍,被大量气体分子所散射,各种单色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和紫色光容易散射,削弱得最多;波长较长的红、橙、黄色光,剩余下来。近地层空气含有较多的水汽、尘埃和杂质,穿过空气层以后的阳光,是以红光为主的绮丽色彩。空气中的水汽、尘埃等杂质越多,色彩也就越显著,如果有云,云块也会染上艳丽的橙红色。我国东南半壁河山,凭依海洋,大气中水汽含量高,因此,朝霞和晚霞多呈红色,非常艳丽迷人,而白霞却很少见到。
然而,在广袤的西北大地,远离海洋,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极少,许多地方年降雨量只有十几毫米至二三十毫米,还有许多地方终年不下雨,阳光穿过这干洁的大气时,除了一些波长较短的光被散射之外,其余各种波长较长的光都能透过大气,成为可以看到的复合光即白光,也就是白霞。这里的白霞司空见惯,红霞却稀少罕见。
既然霞的形成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及云有关,那么,看霞,便可以推断未来天气的晴与雨。空气中水汽含量多的时候,霞光绚丽,五彩缤纷;空气干洁时,会发生白霞,意味着不会形成降雨天气。所以许多地区流传着“青霞白霞,无水烧茶”的天气谚语,的确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