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堂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带领学生在音乐的旅途中欣赏风景,在欣赏中培养音乐素养。像所有的课堂一样,音乐课堂上也会有突发状况,也会有学生的反应不在我们教师的预料之内,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根据对有经验教师的教学解读,我们发现,这样的课堂意外生成也是可以演绎课堂精彩的,也可以催生音乐课上的一段“美妙音乐”(这里所说的美妙音乐,不是指音乐本身,而是意指音乐课堂上的一种感受或境界)。
一、小学音乐课堂意外生成的烦恼与惊喜
在自己的经历中,笔者发现这样的意外生成常常让人欢喜或让人忧。让人忧是因为这样的意外生成往往会打断我们教师原来的思路,搅乱教学步骤,会让我们的课堂偏离原有的轨道;而让人欢喜是因为这些意外生成往往都带着一些惊喜,可以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让我们的音乐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歌曲《音乐小屋》的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看了从网上下载的视频,让他们感受音乐小屋带来的欢乐,感受“音乐小屋在欢迎你,欢迎我……”学生看完视频后,我再教学生唱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可以分工,一方唱其中的铃声,另一方唱其他内容。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笔者问学生:“同学们感觉到了音乐小屋对我们的欢迎了吗?”不少学生回答“感觉到了”,这时,却有一个小女孩说“不喜欢”。当时笔者一愣,如果是一个小男孩说不喜欢,我一定会认为他是恶作剧的,可一看这个小女孩脸上认真的表情,我就知道她不是开玩笑的。于是我问她:“你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呢?”小女孩说:“因为这个小屋只欢迎懂礼貌的孩子,而对于不懂礼貌的孩子,为什么我们不能也欢迎他进来,让他学会懂礼貌呢?”这可不只是一个音乐问题了。遇到这样的课堂意外生成,我们该怎么办呢?是喜还是忧呢?
二、小学音乐课堂意外生成的价值与利用
对待课堂上的意外生成是喜是忧,取决于我们的音乐教学观,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取决于我们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事实上,笔者认为绝大多数生成状况是有价值的,我们缺少的可能是发现价值的眼睛。从笔者的实践总结来看,课堂的意外生成具有这样的价值:可以让我们发现学生对音乐学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理解。当一段音乐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感受到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参考书上是找不到的,只能在课堂上捕捉。而小学生往往因为心理上会认同教师的观点,所以在附和教师的观点中又往往难以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这些意外生成很难得、很有价值。
我们再看上面《音乐小屋》的例子,面对小女孩突如其来的问题,我向全体学生介绍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者——潘振声,然后给学生播放了潘振声的其他作品,如《一分钱》《春天在哪里》《小鸭子》等,这些音乐给学生带来了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问学生:“大家看潘爷爷的歌曲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普遍能够说出积极向上之类的观点。然后我再问学生:“我们再来品味《音乐小屋》这一作品,你能感觉潘爷爷的意图是什么呢?”此时,学生就容易想到音乐小屋的门铃并不是拒绝不懂礼貌的孩子,而是让我们明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的道理。
当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后,笔者发现这一理解并不是我机械地灌输给孩子的,而即时播放其他音乐的选择,也使得这堂课带有了知识拓展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还带有了音乐鉴赏的成分。也许有人说,对小学生而言,音乐鉴赏显然是过高的要求,其实我们忽略了另外一点,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感标准。小学阶段固然不能进行高标准的音乐鉴赏,但适时地播下音乐鉴赏的种子,让小学生感受一下音乐世界,还是值得尝试的。
三、小学音乐课堂意外生成的延伸思考
突发状况是课堂上难以避免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其难以避免,就忽略了对其含义延伸的思考。笔者以为,音乐教学与音乐理解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教师对音乐有什么样的理解,在他的课堂上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比如说,如果我们认为音乐就是音符的堆砌,那我们的音乐课堂就必然是机械的跟唱;如果我们认为音乐是有灵魂的,那我们的课堂也必将走向灵动。
在笔者看来,音乐本身就带有意外生成的内涵。多少伟大的音乐作品都是创作者一时灵感的产物,音乐作品的伟大也往往是在创作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一次性创作成功的伟大作品,伟大作品必定是创作者在反复推敲、揣摩、修改,吸纳了作者的灵感以后形成的。灵感是什么?不就是一种意外生成么?因此,音乐教学不应拒绝和排斥课堂上的意外生成,这些意外生成应当成为学生音乐学习中的必要营养。事实上,当我们认真对待课堂的意外生成时,我们真的会发现它能充实我们的音乐课堂,促进我们对音乐的理解。既然如此,还是让我们热情地拥抱音乐课堂上的意外生成吧,让这些意外生成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奏出“美妙的音乐”。
(责编 钟伟芳)
一、小学音乐课堂意外生成的烦恼与惊喜
在自己的经历中,笔者发现这样的意外生成常常让人欢喜或让人忧。让人忧是因为这样的意外生成往往会打断我们教师原来的思路,搅乱教学步骤,会让我们的课堂偏离原有的轨道;而让人欢喜是因为这些意外生成往往都带着一些惊喜,可以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让我们的音乐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歌曲《音乐小屋》的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看了从网上下载的视频,让他们感受音乐小屋带来的欢乐,感受“音乐小屋在欢迎你,欢迎我……”学生看完视频后,我再教学生唱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可以分工,一方唱其中的铃声,另一方唱其他内容。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笔者问学生:“同学们感觉到了音乐小屋对我们的欢迎了吗?”不少学生回答“感觉到了”,这时,却有一个小女孩说“不喜欢”。当时笔者一愣,如果是一个小男孩说不喜欢,我一定会认为他是恶作剧的,可一看这个小女孩脸上认真的表情,我就知道她不是开玩笑的。于是我问她:“你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呢?”小女孩说:“因为这个小屋只欢迎懂礼貌的孩子,而对于不懂礼貌的孩子,为什么我们不能也欢迎他进来,让他学会懂礼貌呢?”这可不只是一个音乐问题了。遇到这样的课堂意外生成,我们该怎么办呢?是喜还是忧呢?
二、小学音乐课堂意外生成的价值与利用
对待课堂上的意外生成是喜是忧,取决于我们的音乐教学观,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取决于我们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事实上,笔者认为绝大多数生成状况是有价值的,我们缺少的可能是发现价值的眼睛。从笔者的实践总结来看,课堂的意外生成具有这样的价值:可以让我们发现学生对音乐学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理解。当一段音乐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感受到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参考书上是找不到的,只能在课堂上捕捉。而小学生往往因为心理上会认同教师的观点,所以在附和教师的观点中又往往难以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这些意外生成很难得、很有价值。
我们再看上面《音乐小屋》的例子,面对小女孩突如其来的问题,我向全体学生介绍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者——潘振声,然后给学生播放了潘振声的其他作品,如《一分钱》《春天在哪里》《小鸭子》等,这些音乐给学生带来了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问学生:“大家看潘爷爷的歌曲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普遍能够说出积极向上之类的观点。然后我再问学生:“我们再来品味《音乐小屋》这一作品,你能感觉潘爷爷的意图是什么呢?”此时,学生就容易想到音乐小屋的门铃并不是拒绝不懂礼貌的孩子,而是让我们明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的道理。
当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后,笔者发现这一理解并不是我机械地灌输给孩子的,而即时播放其他音乐的选择,也使得这堂课带有了知识拓展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还带有了音乐鉴赏的成分。也许有人说,对小学生而言,音乐鉴赏显然是过高的要求,其实我们忽略了另外一点,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感标准。小学阶段固然不能进行高标准的音乐鉴赏,但适时地播下音乐鉴赏的种子,让小学生感受一下音乐世界,还是值得尝试的。
三、小学音乐课堂意外生成的延伸思考
突发状况是课堂上难以避免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其难以避免,就忽略了对其含义延伸的思考。笔者以为,音乐教学与音乐理解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教师对音乐有什么样的理解,在他的课堂上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比如说,如果我们认为音乐就是音符的堆砌,那我们的音乐课堂就必然是机械的跟唱;如果我们认为音乐是有灵魂的,那我们的课堂也必将走向灵动。
在笔者看来,音乐本身就带有意外生成的内涵。多少伟大的音乐作品都是创作者一时灵感的产物,音乐作品的伟大也往往是在创作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一次性创作成功的伟大作品,伟大作品必定是创作者在反复推敲、揣摩、修改,吸纳了作者的灵感以后形成的。灵感是什么?不就是一种意外生成么?因此,音乐教学不应拒绝和排斥课堂上的意外生成,这些意外生成应当成为学生音乐学习中的必要营养。事实上,当我们认真对待课堂的意外生成时,我们真的会发现它能充实我们的音乐课堂,促进我们对音乐的理解。既然如此,还是让我们热情地拥抱音乐课堂上的意外生成吧,让这些意外生成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奏出“美妙的音乐”。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