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典籍英译的新纪元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ege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壮族史诗《麽经布洛陀》英译与研究”(2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重大社会意 义和学术 意义,并就其翻译的策略提出若干建议。文章指出,中国典籍英译是沟通东西方文化,促进 中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活力,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麽经布洛陀》(又称《 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典籍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英译是一项具有开拓 意义的壮举。它翻开了壮族典籍以至中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新篇章,标志着中国典籍英译 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它将摸索出壮族典籍英译的规律,以指导壮族典籍的整理和翻译活动 。基于对史诗的审度,文章还对经诗的翻译提出了“以诗译诗,打造精品”等建议。
  【关键词】布洛陀史诗;英译;意义;策略
  【作 者】卓振英,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 事、全国典籍英译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李贵苍,博士,浙江师大外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浙江金华,321004
  【中图分类号】H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4-454X(2008)04-0166-003
  
   A New Glorious Page in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s
  ——On the Translation and Studies of the Epic Buluotuo
  Zhuo Zhenying,Li Guicang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reat social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 n of and research on The Epic of Buluotuo,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rega r ding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 s e classics, which helps bridge Oriental and Western cultures, promote culturale 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vitality of our nation, is the way for China to the outside world. As The Epic of Buluotuo(also called The Poetic Scripture of Buluotuo) ,like the other classics of th e n ationality of Zhuang, constitutes a component part of China’s classics,its tr an slation will mark an important page of pioneering significance in the translatio n of Chinese classics. It will surely lay bare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translat i on of Zhuang classics, which may in turn guide the translation in question, and contribute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its neig hboring nations. Besides, the paper proposes such strategies as versified tran slation for excellence, etc.
   Key Words: Epic of Buluotuo, English translation, significance , strategy
  
  一、典籍英译的昨天和今天
  
  笔者曾经著文指出,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既有赖于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又有赖于其文 化活力。文化活力不但指文化实体本身延续和发展的能力,还指其与他文化共依存的能力和 对于他文化的影响力。“文化活力是可以量化的。目前普遍接受的量化方法就是看某种文化 中被翻译为外文的文化产品(著述)数量在其文化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文化活力是综 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民族兴亡息息相关”①。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文 化传播却一直是我国宏观决策的弱项,而典籍英译又是文化传播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大量典 籍得不到译介。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不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给了 “黄祸”论、“中 国威胁”论等反华宣传以可乘之机,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国家安全和民族的生存发展②。
  近几年来,形势有了可喜的变化。文化传播、典籍英译逐渐引起了政府和民间的关注。新闻 出版总署总揽的翻译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正在顺利实施;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于2002 年建立全国典籍英译学科委员会,该委员会已经召开过四届全国性的研讨会;外文局、中国 译 协于2007年召开“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浙江省专门设立了“走出去”科 研项目。
  
  二、“布洛陀史诗”英译及研究的意义
  
  “布洛陀史诗”英译及研究翻开了我国典籍英译史上新的光辉的一页,具有重大的社 会意义和学术意义。
  作为华夏文明精髓的典籍(包括汉、壮、藏、蒙、回等等历代各领域的权威性著作)浩如沧 海,灿若明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由于英语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语言,典籍英 译自然构成文化传播的重要方面。它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活力、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 西方文化融会以及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显然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刘重德教授指 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英译,最为艰巨,此乃不争之事实。值此 全球信息化之时代,加强中西优秀文化之交流,以便互相取长补短,融合发扬,已属刻不容 缓”③。王宁博士认为,“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当‘欧洲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破 产 ,文化本身已出现某种难以摆脱的危机时,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便开始逐步认识到另一种文 化(东方文化)的价值和精深内涵,因而弘扬东方文化并使之与西方文化得以进行平等的对 话已成为翻译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义务。……因此,把东方文化翻译介绍给世界,将是一 件(比外译中—笔者注)更有意义的工作”④。
  壮族文化历史悠久,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创作《楚辞》的过程中,就从壮族先民的“越人 歌 ”中吸取了营养。壮族与各兄弟民族一起,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珠江文明,而珠江 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典籍研究—以布洛陀史诗为例”的立项,本身就是 保存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大举措。它标志着我国典籍翻译已经向少数民族典籍的领域拓 展,我国典籍英译事业已经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壮族文化影响广泛,它以广西为中心,辐射到黔、粤、贵等邻近省分和泰、老、越等周边国 家 。布洛陀史诗流传的区域辽阔,它的英译及研究,必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传统友 谊,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有助于中国走向世界,也必将大大提高壮族及其后裔的自豪感和 认同感。
  这项翻译和研究工作将填补我国民族典籍英译研究的空白。它必将带动其他兄弟民族典籍的 英译与研究,必将带动壮、英两种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和对于壮族典籍英译的规律和方法的 探索与研究,以壮族典籍英译的特殊性揭示译学的普遍性,为翻译学科的建设作出贡献,它 将有助于使我国的典籍英译研究成为更加丰满、更加成熟的新的学术领域。
  
  三、对于翻译策略的若干建议
  
  在典籍英译中,为了制订正确的翻译策略,翻译出成功的译作,就必须对作者的思想、生平 ,作品的内容、风格、形体、类别、版本和时代背景,现有英译的各种版本(如果有的话) ,相关的翻译方法论以及决定预期翻译文本文化定位的社会文化因素等问题进行一番深入细 致 的研究,通过文化历史观照、文本内证及外证、互文观照以及作品与文本的互证对文本进行 语义诠释,通过解码、解构、解析、整合对文本进行文化解读,以便对作品的总意象(tota l concept)及预期翻译文本的文化定位等等做到心中有数。
  (一)关于经诗、时势和翻译文本的文化定位
  《麽经布洛陀》是流传于壮族民间的创世史诗。“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其中的“布”是 祖公 、造物主或很有威望的老人的意思,“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很多或很会创造 的意思,“布洛陀”是指“山里的头人”或“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经诗歌颂布洛陀开天 地、定万物、排秩序、定伦理、取火种、治洪水、生谷物、造耕牛、教蓄养、射烈日、造铜 鼓、驱虫兽……,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生存环境的丰功伟绩,折射出壮族源于物质的世界 观、物我合一的生命观、共存转化的事物观、一神崇拜的宗教观、管理有序的社会观、赏善 罚恶的道德观、勤勉和睦的家庭观、求知探源的爱知观、创造进化的历史观和“两种生产” 的价值观⑤。由于经诗具有丰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和极高的文化和学术价值,布洛陀已列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经诗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世史诗,长达数万行,其中每章就是一首叙事诗。其语言 形象生动,属于五言押腰脚韵的诗体,读之朗朗上口。上下句为排比式结构,对仗工整。课 题组的学者将萃取精华,整合出50万字的版本。
  摆在学者们面前有两条路,一难一易。采用散体译法则易,采用诗体译法则难。择易而行, 必然 产生次品或半成品;只有择难而行,方能打造出精品,最大限度地迁移或再现原诗的形式美 、音韵美、节奏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风格美。这是因为,“诗歌是形式与内容结合最为紧 密的一种文学样式。一首诗就是一个符号系统。它是由各种声音符号、文字符号、句法符号 、格律符号和意象符号等子系统有机结合而成的、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统一体。一旦任何一 个子系统发生衰变、瓦解或被卸除,整个系统就会跟着嬗变、瓦解和消亡。这就是说,诗歌 的形式因素是诗歌信息即内容的载体,离开特定的形式,特定的内容就无所依附”⑥。诗 的神(意象、意境、韵味、神思等)与诗的形(诗体、节奏、音韵、语言等)有着密不可分的 同构关系;神寓于形,形之不存,神将焉附?因此,汉诗英译的最高境界应是形神兼似。一 般说来,以诗译诗的方法,即诗化译法,要比非诗化译法优越。这是因为,诗歌是按照符合 人们普遍审美要求的一定艺术原则构成的,节奏、音韵、形态、等格律要素都是具有一定艺 术含义的符号。非诗化译法舍弃这些要素,是一种减值翻译的方法,难以使原诗的美学价值 得到较全面的再现。依此法译出的作品,缺失的原诗美学特征太多,读起来味同嚼蜡。而诗 化译法遵循的是较高的标准,“其本身就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因为这种形式具有较为全面地 再现或保持原作诗歌美学价值的潜在功能,比其他方法(诸如逐字对译和散文化意译)优越。 ”⑦德庇时爵士也说过,“为了真正欣赏中国诗歌和其他诗歌,韵文正是金?译它们的形式”(《中国诗歌》)⑧。
  基于以上情势和理论,我们建议在翻译中采用韵体,以诗译诗,打造精品,使翻译文本与原 作臻于形神兼似。这样,我们才能上不负国家,下不负百姓,前不负古人,后不负来者,内 不负民族,外不负世界。
  (二)翻译的方法
  但是,典籍英译如何忠于原作,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近似,却是原先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 题。近年来,刊物上有关典籍英译方法论的论文多了,也出版了《汉诗英译论要》等专著, 在汉诗英译方面已经初步建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体系。我们不妨借鉴、参考。
  建议结合壮族典籍的特点,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功能,以诗歌翻译理论为依托,运用其有关 汉诗 英译中的标准、原则、审度、诗化、移情、炼词、模糊化译法、借形传神、风格重构、译作 评价和诗歌美学价值等理论、理念。
  (三)期盼与祝愿
  由于象“经诗”这样规模化的壮族典籍英译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学者们将面临的困难是可 想而 知的。但我们相信,广西的学者们一定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英译布洛陀史诗打造为精 品,在壮 文化解读方面给世人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相信,他们将牵动壮族典籍的发掘、研究与英 译,促进中国特别是壮族地区的对外文化交流。我们并衷心祝愿该项目英译工作取得圆满成 功!
  
  注释:
  ①卓振英.典籍英译:问题与对策[C].汕头大学学报.2002(3)。②详见卓振英.典籍英译:问题与对策[C].汕头大学学报.2002(3)。③给“全国首届典籍英译研讨会”(石家庄,2002年5月21-26日)的贺信。
  ④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J].北京:《中国翻译》.2000年第一期.1 2-13。⑤详见覃乃昌、潘其旭、覃彩銮等编著。2004。《布洛陀寻踪—广西田阳敢壮山布 洛陀文化考察于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2-255。⑥卓振英.汉诗英译论要[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41。⑦高阳懿.评秦观《鹊桥仙》的三种英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3).96。⑧转引自马祖毅.汉籍外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233。
  〔责任编辑:覃彩銮〕
  
  参考资料
  [1]覃乃昌、潘其旭、覃彩銮等.2004.布洛陀寻踪—广西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 考察于研究[M].广西民族出版社.192-255.
  [2]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J].北京:《中国翻译》.2000年第一期 .12-13
  [3]卓振英.典籍英译:问题与对策[C].汕头大学学报.2002(3)
  [4]胡经之、王岳川(主编).1994.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移民运动,客家人不断进入壮族聚居地区,逐渐形成壮族与客家杂居的局面。在壮族与客家杂居地区,壮族的分布以桂西南、桂西最为集中,往东逐渐递减;客家的分布以桂东南最为集中,往桂西、桂西北逐渐递减,桂中地区是壮族与客家杂居最为普遍的地区。总的来说,客家人在壮族地区的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这种分布格局的出现是和历史上客家与壮族的迁移以及民族融合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植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在利用植物的过程中,植物对人类的思维活动以及认知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形成了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即植物文化。本文在回顾“原始思维”之争和认知人类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应用认知人类学的理论,探讨了民间植物分类与土著民族思维之间的关系,并以具体的田野资料比较了民间植物分类与科学分类的异同,得出了民间分类与科学分类都是人类认识植物的正确方法的结论,这从根本上驳斥了“原
期刊
[摘要]在文化人类学的几种主要进化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将新进化论的能量指标转化为信息指标,并结合文化的微观传播与变异过程,可以建立一种基于意义的选择模式来重新理解人类文化的进化,文化的在不同人群中的传播过程,就是意义选择的过程,具有相近的认知和记忆结构的人对于某种文化特征的选择往往是相似的,因此文化并非是完完全全的客观存在,也不纯粹是我们主观的创造物,而是我们与世界共有的意义系统。  [关键词]文
期刊
[摘要]客家的内部有许多差异,这些差异让我们对客家概念进行反思。本文通过福建武平县中山镇的军家和客家两个族群的考察,试图说明在客家地区内部对于客家概念的不同解释和变化。通过这种历史的变化,最终形成了我们眼中的客家。  [关键词]客家;军家;族群  [作者]钟毅锋,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
期刊
【摘 要】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广州-佛山-澳门”核心城市组合,到晚清民国时期,转向以“香港-广州”为核心,但“无市不趋珠”的总格局未变。在广东商品经济的强劲辐射下,广西原来以桂林为总中心的城镇中心发生了东移,逐渐演变为以桂东端城镇梧州、戎圩为中心,并且呈现出越往东趋城镇级别越高的等级分布体系。  【关键词】明清民国;粤港;核心城市组合  【作 者】黄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
期刊
【摘 要】和谐的人文景观其实质就是文化遗产。景观遗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历史遗留”,是稀缺的、独特的和不可再生的。梯田文化景观遗产包括山地自然要素、梯田文化景观遗产、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梯田——古聚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有各自的分级指标。本文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分析对比了东道主和游客双方对龙脊梯田遗产的感知差异,提出了龙胜梯田文化景观遗产要素,以求达到景观遗产的活态保护与
期刊
[摘要]20世纪上半叶,美国学者皮克、拉铁摩尔、费正清等人,开始在美国掀起关于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这一问题研究在美国的出现开启了美国研究中国民族主义研究取向;初步奠定了美国的中国民族主义研究格局;这一问题研究的出现既是美国中国研究转变的结果,也体现了美国中国研究的转变。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美国;中国民族主义  [作者]韦磊,中国地质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1
期刊
[摘要]民族创造了文化,文化同样成就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如影随形,相互拯救,彼此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文化保护需要理解文化的精髓及其宽广范围的保护限度,而保护文化其实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人类需要依托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智慧,才能从面临的危机中获得新生。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人类智慧;文化生态  [作者]覃德清,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人类学博士。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现象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对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以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为例来探讨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的互动现象,强调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传统艺术,又能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民族传统艺术保护;旅游业发展;互动  [作者]彭延炼,湖南吉首大学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考察,介绍了中国历史上西南地区的一支民族群体——沙人的情况。沙人自称“布雅衣”,在西南边疆地区以武力著称,游移于边境两端,有的为边疆安定之患,有的成为土兵、土练,为安定中国西南边疆做出了贡献。有的沙人还迁入了今越南、老挝、缅甸境内。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识别,不同地方的沙人被分别归入壮族和布依族。对历史上沙人的情况进行考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壮族和布依族的形成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