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角蛋白34βE12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βE12作为良性病变的标记物对鉴别乳腺病变的意义.方法收集90例有随访活检和组织病理学诊断对照的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资料:良性病变50例, 包括非增生性病变30例和增生性病变20例、导管内癌10例和浸润癌30例,对其FNAC涂片和相应的石蜡切片作34βE12的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ABC)法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利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4βE12在良性非增生和增生性病变组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2)34βE12在良性病变和癌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显著性,34βE12在癌组中, FNAC涂片和相应的石蜡切片分别为66.7%和63.3%的病例表现为完全阴性或散在1+的肿瘤细胞胞质阳性;在良性病变组中, FNAC涂片和相应的石蜡切片分别为100%和78%的病例表现为2+至3+的细胞阳性,且在石蜡切片中34βE12表现为完整的细胞膜和细胞质的强阳性,与癌中阳性标本之细胞质颗粒状阳性为主的表达特点不同.(3)34βE12在细胞分化较好的筛孔型、乳头型和实性型导管内癌中为完全阴性和散在细胞胞质阳性,而在细胞分化较差的粉刺型导管内癌中为阴性至3+的细胞阳性. 结论 34βE12可作为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良性病变的标记物, 上皮细胞出现34βE12表达缺失时高度提示为癌;大量上皮细胞表达34βE12,且为细胞膜强阳性时,则应多考虑为良性病变。

其他文献
家族遗传性卵巢癌是独特的肿瘤范畴,90%见于BRCA基因(即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基因)突变携带者,称BRCA相关卵巢癌,其余与DNA错配修复(MMR)基因或其他十余种肿瘤易感基因相关[1-3].BRCA基因家族中的BRCA1与BRCA2于20世纪90年代先后被克隆并命名,对卵巢癌的防治产生了重大影响.突破始于对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预防性切除组织的病理检查,因意外发现与卵巢癌相关的早期病变并不见于
期刊
目的 探讨microRNA-16(miR-16)表达、bcl-2蛋白与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LBL/ALL)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有详细随访资料的70例T-LBL/ALL石蜡标本进行CD1a、CD3、cCD3、CD7、CD10、CD20、CD23、CD34、CD43、CD45 RO、CD99、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髓过氧化物
2013年8月9至12日,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病理质控部承办。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病理界的著名专家做主题演讲,与会代表300多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活检多局限于脑皮质及邻近的皮质下白质,由于脑组织活检危险性大以及医学伦理学的限制,这项检查在国内外很难广泛开展.而脑外组织活检具有操作简单和微创性,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1-4],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在我国尸体解剖和脑活检均难于广泛开展的情况下具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期刊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软组织病变,最早由Brunn在1939第一次描述了2例肺梭形细胞肿瘤[1],当时称为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IPT)或浆细胞肉芽肿(plasma cell granuloma,PCG)等.1994年在WHO软组织分类中将其命名为IMT,是指一种由分化
期刊
期刊
随着医院各项病理技术的广泛开展、病理科工作量的与日俱增,病理实验室的感染控制问题日趋突出.因此,我们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就病理实验室工作流程中涉及的生物感染控制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一、建全规章制度1.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计划和制度(如病理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制度;喷淋、洗眼器使用和维护制度;安全防护应急措施等),并定期对安全计划进行更新、审核(每年至少一次).此外,还应针对病理实验室的工.作内容(
期刊
目的 探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7例分别发生于皮肤、骨及静脉的上皮样血管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4~54岁(平均34岁).其中发生于皮肤和皮下者3例,骨2例,静脉血管2例.临床表现:发生于皮肤者为暗红色丘疹或结节,质软或韧,部分伴瘙痒,病程长者可相互融合;发生于骨者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境界清楚;发生于静脉内者,表现为软组织内境界清楚的灰白
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gastric carcinoma,LELC)最早发现发生于鼻咽.后来在胃中发现形态上与鼻咽部LELC相似的病变,称作胃LELC.胃LELC又称为伴致密淋巴细胞浸润的胃癌或髓样癌,在2010年版WHO 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开始单独列出.胃LELC少见,目前国内文献仅见少数个案报道.我们收集胃LELC共4例,并复习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以
期刊
肾细胞癌的发病率在40岁以后稳步上升,直至75岁开始下降.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地域的不同有显著差异,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欧洲和北美洲最高,非洲和亚洲最低,病死率则与之相反[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导致肾细胞癌的危险因素有多种,其中吸烟、肥胖及高血压与其关系最为密切[2].在临床方面,对于局限性肿瘤,肾癌根治术一直被作为最有效的手段.但仍有20% ~ 30%的患者在术中被发现,
期刊